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要求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其他地区均须在今年5月底前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然而,时间已经来到6月,300多个“限迁”城市仅有少数地区宣布取消“限迁”,大多数省市并未落实国务院的要求。
“限迁”是什么?
所谓“限迁”,是指前几年各地为应对日趋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而由车管部门制定的限制机动车迁入和迁出的地方性规定。
“限迁”政策始于北京。北京以治理环境为由,对外地迁入二手车辆设置了严格的环保门槛。同时,为了大量淘汰环保标准较低的车辆,2011年8月,北京开始实施二手车外迁补贴政策,导致大量老旧二手车迁出北京。各地政府为了本地的环保问题,开始纷纷效仿北京,对机动车迁入进行限制,最终这一政策几乎在全国普遍推行。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二手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二手车交易不便利、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制约了二手车消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量为941.71万辆,占新车交易总量的30%,远低于欧美汽车市场水平。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整体市场回落,使得二手车市场不能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则是相关约束政策未现松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影响因素对于二手车市场带来了一种叠加效应。
“限迁”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的二手车“限迁”政策实际上已经严重阻碍了全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对于日益壮大的市场来说,这一政策的普遍存在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活力。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二手车大市场也随之逐渐形成。“限迁”弊端开始逐渐显现:车主利益受损、消费者无车可买、全国二手车大流通无法形成、影响新车销售。
目前,我国二手车总体处于产品紧缺状态,各地的“限迁”无形中抬高了流通成本,车主卖不上价格,买主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整体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业内人士看来,2015年二手车市场销售941.71万辆,并未达到此前1 000万辆的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限迁”政策。
据二手车自媒体“二手车小胖说”的粗略测算,由于“限迁”政策造成的全国再用车辆贬值金额高达1万亿元,令人心痛。
(数据由多方统计来源进行粗略测算得出)
不论是低端车还是高端车,在“限迁”政策影响下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贬值,越高端的车损失越大。2013年之后的国5排放车辆暂时不直接受到“限迁”政策影响,但是限迁导致的新车降价等因素也造成老百姓在用车贬值,经营者出现大面积经营困境。越来越多的4S店出现亏损和倒闭,除了自身经营的原因,二手车目前流通不畅造成的新车交易问题在限购城市特别明显。
目前的状态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95%的地级市实行了二手车“限迁”政策。其中,国5标准以上12个城市,国4标准以上261个城市,国3标准以上51个城市,国2标准以上3个城市。这导致车源丰富的一二线城市中,8年以上老旧二手车无法正常落户,严重制约了二手车的流通。
按照国务院的指示,大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门需在2016年5月底前取消对于二手车的“限迁”政策。实际上,截至6月中旬,仅有贵州、四川和安徽省,以及新疆伊犁市、甘肃兰州市、酒泉市、辽宁葫芦岛市、大连市和旅顺市宣布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允许外省符合国家标准的老旧机动车迁入本地,其它的200多个地级市并没有如期落实国务院的要求。
对于诸多城市的“抗拒性表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分析称,可能是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因为根据现行税收政策,二手车的交易对于各地政府来说,基本上没有税收收入。与此同时,二手车交易量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新车的销售,进一步影响了当地的税收。“所以,各个地方政府会缺少执行的积极性。”沈荣说。
取消“限迁”刻不容缓
二手车“限迁”是地方保护主义思维下,政府之手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消费者在购买了一辆汽车,交完车辆购置税,在车管所注册登记后,是享有了对这辆车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转让权的,这是适用于2007年国家制定并颁布的《物权法》的,而“限迁”政策违背了《物权法》。同时,“限迁”政策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相违。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很多消费者在等待取消“限迁”政策的落实,2016年4月和5月的二手车交易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肖政三还直言:“各地若是拒不取消‘限迁’政策,就涉嫌行政垄断。”
在媒体、行业协会和二手车行业从业者的共同发声下,“限迁”政策何时才能完全取消?消费者何时才能重新争取到属于自己利益?也许,时间很快就会给我们期待已久的答案。
(CMG)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要求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其他地区均须在今年5月底前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然而,时间已经来到6月,300多个“限迁”城市仅有少数地区宣布取消“限迁”,大多数省市并未落实国务院的要求。
“限迁”是什么?
所谓“限迁”,是指前几年各地为应对日趋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而由车管部门制定的限制机动车迁入和迁出的地方性规定。
“限迁”政策始于北京。北京以治理环境为由,对外地迁入二手车辆设置了严格的环保门槛。同时,为了大量淘汰环保标准较低的车辆,2011年8月,北京开始实施二手车外迁补贴政策,导致大量老旧二手车迁出北京。各地政府为了本地的环保问题,开始纷纷效仿北京,对机动车迁入进行限制,最终这一政策几乎在全国普遍推行。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二手车市场潜力巨大。但二手车交易不便利、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制约了二手车消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量为941.71万辆,占新车交易总量的30%,远低于欧美汽车市场水平。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整体市场回落,使得二手车市场不能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则是相关约束政策未现松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影响因素对于二手车市场带来了一种叠加效应。
“限迁”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的二手车“限迁”政策实际上已经严重阻碍了全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对于日益壮大的市场来说,这一政策的普遍存在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活力。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二手车大市场也随之逐渐形成。“限迁”弊端开始逐渐显现:车主利益受损、消费者无车可买、全国二手车大流通无法形成、影响新车销售。
目前,我国二手车总体处于产品紧缺状态,各地的“限迁”无形中抬高了流通成本,车主卖不上价格,买主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整体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业内人士看来,2015年二手车市场销售941.71万辆,并未达到此前1 000万辆的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限迁”政策。
据二手车自媒体“二手车小胖说”的粗略测算,由于“限迁”政策造成的全国再用车辆贬值金额高达1万亿元,令人心痛。
(数据由多方统计来源进行粗略测算得出)
不论是低端车还是高端车,在“限迁”政策影响下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贬值,越高端的车损失越大。2013年之后的国5排放车辆暂时不直接受到“限迁”政策影响,但是限迁导致的新车降价等因素也造成老百姓在用车贬值,经营者出现大面积经营困境。越来越多的4S店出现亏损和倒闭,除了自身经营的原因,二手车目前流通不畅造成的新车交易问题在限购城市特别明显。
目前的状态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95%的地级市实行了二手车“限迁”政策。其中,国5标准以上12个城市,国4标准以上261个城市,国3标准以上51个城市,国2标准以上3个城市。这导致车源丰富的一二线城市中,8年以上老旧二手车无法正常落户,严重制约了二手车的流通。
按照国务院的指示,大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门需在2016年5月底前取消对于二手车的“限迁”政策。实际上,截至6月中旬,仅有贵州、四川和安徽省,以及新疆伊犁市、甘肃兰州市、酒泉市、辽宁葫芦岛市、大连市和旅顺市宣布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允许外省符合国家标准的老旧机动车迁入本地,其它的200多个地级市并没有如期落实国务院的要求。
对于诸多城市的“抗拒性表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分析称,可能是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因为根据现行税收政策,二手车的交易对于各地政府来说,基本上没有税收收入。与此同时,二手车交易量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新车的销售,进一步影响了当地的税收。“所以,各个地方政府会缺少执行的积极性。”沈荣说。
取消“限迁”刻不容缓
二手车“限迁”是地方保护主义思维下,政府之手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消费者在购买了一辆汽车,交完车辆购置税,在车管所注册登记后,是享有了对这辆车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转让权的,这是适用于2007年国家制定并颁布的《物权法》的,而“限迁”政策违背了《物权法》。同时,“限迁”政策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相违。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很多消费者在等待取消“限迁”政策的落实,2016年4月和5月的二手车交易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肖政三还直言:“各地若是拒不取消‘限迁’政策,就涉嫌行政垄断。”
在媒体、行业协会和二手车行业从业者的共同发声下,“限迁”政策何时才能完全取消?消费者何时才能重新争取到属于自己利益?也许,时间很快就会给我们期待已久的答案。
(CMG)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