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2改有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2

教学内容:教材P23-P24页练习六的3-9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这些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2、在运用圆柱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良好的审题能力及审题习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空间图形的实际运用,体会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预习作业设计:

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其中圆柱的底面积怎么算?侧面积怎么计算?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交流预习作业

二、预习拓展引新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初步应用。

1、多媒体出示练习六第3题,理解表格意思。

(1)、引导审题:第一个圆柱,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第二个圆柱呢?

(2)、学生计算后将答案填写在书中表格中里,在集体交流方法和答案。

(3)、补充出示:如果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3分米,求这

个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生各自计算,算后交流方法和答案。

2、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什么情况下需要计算底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生举例,师生共同判断。

(二)综合练习,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六第4题。

(1)、学生讨论:求做这个通风管至少需要白铁皮多少平方米,实际上是算圆柱哪个

面的面积?为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算法。

2、完成练习六第5题。

(1)、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

(2)、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六第6、7题。

(1)出示“博士帽”的图片。

(2)、引导观察:看一看,这个博士帽包括哪几个部分?各是什么形状?

(3)、出示条件:这个博士帽上面是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径为16厘米,高为10厘米的无底无盖的圆柱。

(4)、提出问题:制作20顶这样的“博士帽”,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 的卡纸。

(5)、引导学生审题:看到“20”这个信息,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引导学生明确,要先求出做1顶这样的“博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卡纸。

(7)、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书演算。

(8)、集体交流算法和结果。

4、完成练习六第8题。

(1)、学生先尝试分析解答。

(2)、集体交流。

5、完成练习六第9题。

(1)、小组讨论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6、创编题:

(1).一张长方形纸,长3.2厘米,宽2厘米,用这张长方形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根长2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的木段,把它锯成同样长的4段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四、课堂检测反馈。

圆柱的表面积2

教学内容:教材P23-P24页练习六的3-9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这些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2、在运用圆柱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良好的审题能力及审题习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空间图形的实际运用,体会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预习作业设计:

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其中圆柱的底面积怎么算?侧面积怎么计算?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交流预习作业

二、预习拓展引新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初步应用。

1、多媒体出示练习六第3题,理解表格意思。

(1)、引导审题:第一个圆柱,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第二个圆柱呢?

(2)、学生计算后将答案填写在书中表格中里,在集体交流方法和答案。

(3)、补充出示:如果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3分米,求这

个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生各自计算,算后交流方法和答案。

2、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什么情况下需要计算底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生举例,师生共同判断。

(二)综合练习,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六第4题。

(1)、学生讨论:求做这个通风管至少需要白铁皮多少平方米,实际上是算圆柱哪个

面的面积?为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算法。

2、完成练习六第5题。

(1)、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

(2)、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六第6、7题。

(1)出示“博士帽”的图片。

(2)、引导观察:看一看,这个博士帽包括哪几个部分?各是什么形状?

(3)、出示条件:这个博士帽上面是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径为16厘米,高为10厘米的无底无盖的圆柱。

(4)、提出问题:制作20顶这样的“博士帽”,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 的卡纸。

(5)、引导学生审题:看到“20”这个信息,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6)、引导学生明确,要先求出做1顶这样的“博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卡纸。

(7)、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书演算。

(8)、集体交流算法和结果。

4、完成练习六第8题。

(1)、学生先尝试分析解答。

(2)、集体交流。

5、完成练习六第9题。

(1)、小组讨论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6、创编题:

(1).一张长方形纸,长3.2厘米,宽2厘米,用这张长方形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根长2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的木段,把它锯成同样长的4段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四、课堂检测反馈。


相关文章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查看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灵宝市城关镇建设小学 纪伟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一开始,我没有 ...查看


  •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教学反思
  •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教学反思 每天天气气温的变化情况是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且了解各种天气情况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从电视广播中的节目中了解,也可以从报刊中了解.本节课,事先让学生收集一下各大城市(南方.北方)的天气气温情 ...查看


  • 2015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 ...查看


  •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思想方法(转化),因此,教学新课前,复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转化做好了铺垫.课上, ...查看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1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吴玉兵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操作和演示,讲解和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新课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与练,相结合.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严格遵循主体性原 ...查看


  • 教学反思六下
  •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在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探究新知搭建了平台. 其次,主要采取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在比例的 ...查看


  • 三步五环节案例分析
  • 三步五环节案例分析 六二班 焦娜娟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数学却又是对生活的提升和诠释,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这种数学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是富有挑战性的. (一 ...查看


  • 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操作和演示,讲解和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新课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与练,相结合.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严格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