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 关节活动范围分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关节活动度(ROM )的评定具体内容
ROM 评定的工具与规则
ROM 的测量
一、测量工具:
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
1、舒适体位 2、暴露测量的关节
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
4、专人测量 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
三、测量结果的记录
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 、被动ROM 、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
第三节 ROM 的测量方法
一、脊柱
(一)颈椎ROM
1、颈前屈 0 ° -- 45°
2、颈后伸 0 ° -- 45°
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下颌角 固定臂:肩上
3、颈侧屈 0 ° -- 45°
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第七颈椎棘突固定臂:双肩上
4、颈旋转 0 ° -- 45°
体位:仰卧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
(二)胸和腰椎ROM
1、脊柱前屈0°-80°
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
2、脊柱侧屈0°-40°
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
3、脊柱后伸0°-30°
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
4、脊柱旋转0°-45°
体位:仰卧或直立位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
二、上肢ROM
(一)肩部关节
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肩部的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壁,组成肩部六个关节:盂肱、肩锁、胸锁、喙锁、肩肱、肩胛胸壁关节。盂肱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关节,分别可在三个面围绕三个运动轴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运动。
肩部的运动主要是盂肱、胸锁、肩锁、肩胛胸壁四关节配合协调共同完成。前屈
60º、外展30º、由盂肱关节完成,以后的运动由肩胛胸壁关节参与,运动比例2:1。
1、肩关节屈0°-180°
体位:坐或仰卧位轴心:肩峰固定臂:体侧中线
2、肩关节后伸0°-60°
轴心:肩峰固定臂:体侧中线
3、肩关节外展0°-180°
体位:坐或俯卧位轴心:肩峰固定臂:后上臂中线
4、肩关节水平外展0°-40°
体位:坐位轴心:肩峰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5、肩关节水平内收0°-130°
体位:坐或仰卧位轴心:肩峰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6、肩关节外展内旋0°-70°
7、肩关节外展旋外0°-90°
二)肘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肱尺关节:肘关节的主要部分,完成屈伸运动。
肱桡关节:协助近端桡尺关节的运动。
桡尺近端关节:完成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2、肘关节伸展-屈曲0°-135°/150 °
体位:坐位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上臂中线
3、前臂旋后0°-80°/90 °
4、前臂旋前0°-80°/90 °
体位:坐位轴心:尺骨茎突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三)腕ROM
解剖及运动学
腕部关节是由桡、尺骨远端及8块腕骨组成。狭义:桡腕关节。广义:桡腕、腕骨间、桡尺远端关节。桡腕关节可行掌屈、背伸、尺、桡偏四种运动;桡尺近、远端关节共同完成旋前、旋后运动;腕骨间关节协助桡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掌屈以桡腕为主,背伸以腕骨间关节为主。
1、腕关节掌屈0°-80°
体位:坐位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平行
2、腕关节背伸0°-80°
体位:坐位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
3、腕关节尺偏0°-30°
体位:坐位轴心:手背第三掌骨根部固定臂:前臂中线
4、腕关节桡偏0°-20°
(四)、手部关节
1)解剖:骨的构成 8个腕骨、5个掌骨、14个指骨(拇指2个指骨)数个籽骨。
A 、腕间关节:腕骨间关节(相邻腕骨间)运动很小。腕横关节(两排腕骨间)运动大。
B 、腕掌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外展、对指活动大,其余小,4、5屈、伸15`20`
C 、掌骨间关节 3个(2-5间)
D 、掌指关节屈、伸、侧方运动,被动旋转。
E 、指间关节屈、伸运动。
2)运动学概要
拇指:掌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2--5指掌指关节屈、伸、外展、内收。
3)手的功能
3个功能轴;纵轴、前后轴、横轴
手的动作;握、捏、钩。
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休息位腕关节背伸曲10 ~15度,其余手指关节自然微屈 手的功能位;腕背伸20~25度,拇指掌侧外展。
4)活动范围测量;
手指ROM
1、掌指关节( MP )屈曲0°-90°
体位:坐位轴心:掌指关节顶部固定臂:掌骨
2、掌指关节(MP )过伸0°-15 ° --45°
体位:坐位轴心:掌指关节顶部固定臂:掌骨
3、掌指关节(MP )外展0°-15 ° --45°
体位:坐位轴心:掌指关节顶部固定臂:掌骨
4、近端指间关节(PIP )屈曲0°-110°
体位:坐位轴心: PIP 顶部固定臂:近节指骨
5、远端指间关节(DIP )屈曲0°-90°
体位:坐位轴心: DIP 顶部固定臂:远节指骨
5)拇指ROM
1、拇指掌指关节(MP )屈曲0°-50°
体位:坐位轴心:拇指掌指关节顶部固定臂:掌骨
2、拇指指间关节(IP )屈曲0°-90°
体位:坐位轴心:拇指指间关节顶部固定臂:近节指骨
3、拇指桡侧外展0°-50°
体位:坐位、手掌平桌面
轴心:拇指掌骨根部
固定臂:桡骨
4、拇指掌侧外展0°-50°
体位:坐位、手背平桌面轴心:拇指掌骨根部固定臂:桡骨
5、拇指对指
用尺测量
三、下肢ROM
1、髋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髋关节是球凹形关节。颈干角:110~140度,平均127度,〉140度为髋外翻,〈110度为髋内翻。前倾角20度,股骨内旋时前倾角消失,外旋时前倾角增大。
髋关节的运动轴:额状轴屈、伸。矢状轴内收、外展、垂直轴。
2)ROM 测量
量前屈125度,后伸15度,内收35度,外展45度,内外旋各45度。
2、膝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构成。股胫关节、髌股关节、胫腓近端关节。膝关节屈伸运动,屈膝时轻度旋转
膝关节内半月板功能:保护、充填、制动、调节压力、滚珠作用、润滑作用、弹簧作用。
2)ROM 测量
膝关节屈--伸0~130度。内旋0~30度,外旋0~40度。
3、踝及足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踝关节:下胫腓关节(上下、前后、旋转、侧方运动),距小腿关节(背伸、跖屈) 踝关节韧带:前、后韧带、三角韧带(内;距胫前韧带、胫舟韧带、距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腓侧副韧带(外;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足部:共26块骨组成;跗骨7、跖骨5、趾骨14。足部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重要关节;距下关节(距跟关节)、距舟关节、跟骰关节。前两个关节使足发生内、外翻,后两个关节称为跗横关节使足发生内收外展。
ROM 测量
踝关节活动范围:跖屈45度、背伸45度,内翻40度,外翻40度,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 关节活动范围分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关节活动度(ROM )的评定具体内容
ROM 评定的工具与规则
ROM 的测量
一、测量工具:
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
1、舒适体位 2、暴露测量的关节
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
4、专人测量 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
三、测量结果的记录
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 、被动ROM 、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
第三节 ROM 的测量方法
一、脊柱
(一)颈椎ROM
1、颈前屈 0 ° -- 45°
2、颈后伸 0 ° -- 45°
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下颌角 固定臂:肩上
3、颈侧屈 0 ° -- 45°
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第七颈椎棘突固定臂:双肩上
4、颈旋转 0 ° -- 45°
体位:仰卧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
(二)胸和腰椎ROM
1、脊柱前屈0°-80°
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
2、脊柱侧屈0°-40°
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
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
3、脊柱后伸0°-30°
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
4、脊柱旋转0°-45°
体位:仰卧或直立位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
二、上肢ROM
(一)肩部关节
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肩部的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壁,组成肩部六个关节:盂肱、肩锁、胸锁、喙锁、肩肱、肩胛胸壁关节。盂肱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关节,分别可在三个面围绕三个运动轴进行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运动。
肩部的运动主要是盂肱、胸锁、肩锁、肩胛胸壁四关节配合协调共同完成。前屈
60º、外展30º、由盂肱关节完成,以后的运动由肩胛胸壁关节参与,运动比例2:1。
1、肩关节屈0°-180°
体位:坐或仰卧位轴心:肩峰固定臂:体侧中线
2、肩关节后伸0°-60°
轴心:肩峰固定臂:体侧中线
3、肩关节外展0°-180°
体位:坐或俯卧位轴心:肩峰固定臂:后上臂中线
4、肩关节水平外展0°-40°
体位:坐位轴心:肩峰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5、肩关节水平内收0°-130°
体位:坐或仰卧位轴心:肩峰固定臂:肩峰至颈后
6、肩关节外展内旋0°-70°
7、肩关节外展旋外0°-90°
二)肘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肱尺关节:肘关节的主要部分,完成屈伸运动。
肱桡关节:协助近端桡尺关节的运动。
桡尺近端关节:完成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2、肘关节伸展-屈曲0°-135°/150 °
体位:坐位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上臂中线
3、前臂旋后0°-80°/90 °
4、前臂旋前0°-80°/90 °
体位:坐位轴心:尺骨茎突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三)腕ROM
解剖及运动学
腕部关节是由桡、尺骨远端及8块腕骨组成。狭义:桡腕关节。广义:桡腕、腕骨间、桡尺远端关节。桡腕关节可行掌屈、背伸、尺、桡偏四种运动;桡尺近、远端关节共同完成旋前、旋后运动;腕骨间关节协助桡腕关节的屈伸运动,掌屈以桡腕为主,背伸以腕骨间关节为主。
1、腕关节掌屈0°-80°
体位:坐位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平行
2、腕关节背伸0°-80°
体位:坐位轴心:桡骨茎突 固定臂:桡骨
3、腕关节尺偏0°-30°
体位:坐位轴心:手背第三掌骨根部固定臂:前臂中线
4、腕关节桡偏0°-20°
(四)、手部关节
1)解剖:骨的构成 8个腕骨、5个掌骨、14个指骨(拇指2个指骨)数个籽骨。
A 、腕间关节:腕骨间关节(相邻腕骨间)运动很小。腕横关节(两排腕骨间)运动大。
B 、腕掌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外展、对指活动大,其余小,4、5屈、伸15`20`
C 、掌骨间关节 3个(2-5间)
D 、掌指关节屈、伸、侧方运动,被动旋转。
E 、指间关节屈、伸运动。
2)运动学概要
拇指:掌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2--5指掌指关节屈、伸、外展、内收。
3)手的功能
3个功能轴;纵轴、前后轴、横轴
手的动作;握、捏、钩。
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休息位腕关节背伸曲10 ~15度,其余手指关节自然微屈 手的功能位;腕背伸20~25度,拇指掌侧外展。
4)活动范围测量;
手指ROM
1、掌指关节( MP )屈曲0°-90°
体位:坐位轴心:掌指关节顶部固定臂:掌骨
2、掌指关节(MP )过伸0°-15 ° --45°
体位:坐位轴心:掌指关节顶部固定臂:掌骨
3、掌指关节(MP )外展0°-15 ° --45°
体位:坐位轴心:掌指关节顶部固定臂:掌骨
4、近端指间关节(PIP )屈曲0°-110°
体位:坐位轴心: PIP 顶部固定臂:近节指骨
5、远端指间关节(DIP )屈曲0°-90°
体位:坐位轴心: DIP 顶部固定臂:远节指骨
5)拇指ROM
1、拇指掌指关节(MP )屈曲0°-50°
体位:坐位轴心:拇指掌指关节顶部固定臂:掌骨
2、拇指指间关节(IP )屈曲0°-90°
体位:坐位轴心:拇指指间关节顶部固定臂:近节指骨
3、拇指桡侧外展0°-50°
体位:坐位、手掌平桌面
轴心:拇指掌骨根部
固定臂:桡骨
4、拇指掌侧外展0°-50°
体位:坐位、手背平桌面轴心:拇指掌骨根部固定臂:桡骨
5、拇指对指
用尺测量
三、下肢ROM
1、髋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
髋关节是球凹形关节。颈干角:110~140度,平均127度,〉140度为髋外翻,〈110度为髋内翻。前倾角20度,股骨内旋时前倾角消失,外旋时前倾角增大。
髋关节的运动轴:额状轴屈、伸。矢状轴内收、外展、垂直轴。
2)ROM 测量
量前屈125度,后伸15度,内收35度,外展45度,内外旋各45度。
2、膝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构成。股胫关节、髌股关节、胫腓近端关节。膝关节屈伸运动,屈膝时轻度旋转
膝关节内半月板功能:保护、充填、制动、调节压力、滚珠作用、润滑作用、弹簧作用。
2)ROM 测量
膝关节屈--伸0~130度。内旋0~30度,外旋0~40度。
3、踝及足部关节
1)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踝关节:下胫腓关节(上下、前后、旋转、侧方运动),距小腿关节(背伸、跖屈) 踝关节韧带:前、后韧带、三角韧带(内;距胫前韧带、胫舟韧带、距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腓侧副韧带(外;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足部:共26块骨组成;跗骨7、跖骨5、趾骨14。足部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重要关节;距下关节(距跟关节)、距舟关节、跟骰关节。前两个关节使足发生内、外翻,后两个关节称为跗横关节使足发生内收外展。
ROM 测量
踝关节活动范围:跖屈45度、背伸45度,内翻40度,外翻4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