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的调查

北京邮电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 学院: (实践)》课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的调查 计算机学院 2015年 4 月 2 日

摘要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进入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人民使用网络的情况如何呢?本调查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对人们网络的使用情况,方式方法,对网络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调查,来了解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稳定且快速的阶段,互联网普及率

较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等。

关键词

互联网 生活 安全 重要性

影响 网络知识

前言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2亿,拥有IPv6地址18797块/32。

我国域名总数为2060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年增长为2.4%,达到1109万,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53.8% 。

我国网站总数为335万个,年增长4.6%;“.CN”下网站个数为158万个。 国际出口带宽为4,118,663Mbps,年增长20.9%。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我们小组对互联网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 调查目的

了解互联网对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的影响,预估未来国内

互联网发展形势。 二、 调查对象

全体社会成员(主要为在校大学生)。

三、 调查方式

网上电子问卷调查。

四、 调查时间

2015年2月至4月

五、 调查内容及分析

① 基本信息

1.调查对象的性别中,61%为男性,39%为女性。从总体上看,互联网用户的主体仍然为男性,但与往年相比,女性用户的比例在逐渐增加。相较互联网开发初期近乎全为男性用户的情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性别,全民参与互联网使用已成为趋势。可预测不久之后,男女互联网用户比例能达到均衡相当。

第1题您的性别[单选题]

2.调查对象的年龄中,10岁以下用户、30-50岁用户以及50岁以上用户都

非常少。用户年龄多集中在10-20岁,占比例52%;20-30岁,占比例40%。这表明如今互联网用户主体仍旧为青少年和青年,儿童及中年人参与互联网使用比例仍旧很低。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功能的多样化和便利化以及互联网环境的净化,相信会有更多儿童和中老年人群参与到互联网的使用中来。

第2题您的年龄[单选题]

3.调查对象的职业或工作中,83%为学生(个人认为这是此次调查问卷的局限和不足,问卷传播范围不够广,导致问卷调查结果可能会与实际比例出现偏差),其余各行业均为少数。但“工农民”、“社会团体”以及“无职业者”三项均为0,这表明在文化素养层次相对较低的就业人群中,互联网的使用率仍旧不高。这与我国现今文化。经济水平相关,随着国力的发展和提升,此种现象将逐渐得到好转。

第3题您的职业或工作[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学生 行政机关 企业职工 服务业 商人

教师或医护人员 工农民 社会团体 无 其他

51 1 4 1 1 2 0 0 0 1

83.61% 1.64% 6.56% 1.64% 1.64% 3.28% 0% 0% 0% 1.64%

4.调查对象的年级(仅限第三项回答学生者)中,85%为大学生,其余各个年级较为平均。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学生比例低,是因为其父母对互联网安全性的担忧而限制中小学生过早接触互联网;而高中生的低比例,则是因为高中生升学压力大,家长认为互联网对升学无益甚至有害(同时也不

排除此次调查问卷局限性的问题)。但随着互联网发展,互联网的安全性以及学习资源的增加,中小学生和高中生参与使用互联网比例将会增加。

第4题您的年级(学生请作答)[单选题]

5.调查对象的所在地中,城市用户占80%,乡镇用户占其余20%。这种显著的比例差异,很大程度取决于我国目前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城市互联网建设更为完善,互联网覆盖范围更广,上网更为方便快捷,故城市互联网用户比例远高于乡镇互联网用户比例。但可以预见,在中国共同富裕政策和城市化建设推进共同作用下,乡镇互联网用户比例会逐步增加。

② 上网基本情况

6.调查对象的最早接触网络时间中,24%的用户于10岁之前接触互联网,73%的用户在10-20岁接触互联网,只有极少数用户于20岁以后接触互联网。这种明显年龄断层凸显出现如今互联网发展的一种极为明显的趋势——用户低龄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如今互联网发展的迅速已经普及。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许多成年人(尤为中年老人群体)仍不容易接受互联网,所以20岁以上首次接触互联网的人群比例极少。

第6题您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单选题]

7.调查对象是否拥有自己的电脑中,93%的参与调查者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只有7%的人没有。这一悬殊的比例差异正反映出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个人电脑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用品。同时,这也体现了互联网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更为注意,尽量减少了公共电脑(如网吧)的使用。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微型计算机的创新和发展,所以互联网用户都将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

第7题您拥有自己的电脑吗?[单选题] 8.调查对象的网龄中,5年以上用户占到了62%,3-5年用户占23%,1-3年用户占13%,而1年以下用户仅占2%。这种分层较为递进的比例显示了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参与调查的用户,大多数都在数年前接触并参与使用互联网。当然,即便如此,互联网的普及仍不能放松,网龄3年以下的用户仍占到了15%。

第8题您的网龄有多长?[单选题]

9.调查对象的互联网使用频率中,85%的用户为十分频繁使用互联网。而其余15%的用户则较为均匀分布在“基本不使用”、“一周1-3次”和“一周3-5次”中。这表明极大一部分互联网使用者的日常使用频率极高,这与互联网上信息的丰富多样已经互联网通信的便利快捷不无关系。但与次同时,也存在使用互联网,但并不积极参与互联网的人群。这说明互联网对他们而言,并不切合他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互联网功能的多样化需要拓展,互联网普及也需继续推行。

10. 调查对象的互联网平均每日使用时长中,除1小时以下用户为10%,其余各项比例皆较为平均。这种现象结合Q9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互联网用户大多数为高频率,低时长地使用互联网。即将互联网的使用与日常需求相结合。每次使用并非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是日常习惯使用互联网。这体现了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已经成为人们无意识中习惯使用的工具,互联网与生活的交融已较为紧密。

第10题您平均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是多长?[单选题]

11. 调查对象平时使用互联网的途径(多选)中,80%的用户使用电脑,93%的用户使用手机,还有11的用户使用其他(如ipad等)。手机用户略高于电脑用户显示出互联网用户对移动网络更为中意。因此,未来互联网发展要更加倾向于移动网络的发展,加强移动网络的覆盖率和信号强度及稳定性,并合理调节移动网络的收费价格,让更多人参与到互联网的日常使用中来。

第11题平时使用网络的途径[多选题]

③ 网络影响

12. 调查对象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中,8%用户几乎无依赖性,3%用户相当沉迷。其余皆为不同程度地有一定依赖性。这种有依赖性但并不沉迷的现象正是如今互联网发展所期待的情形。过度沉迷互联网,就当今社会科技水平而言,肯定是弊大于利。适度参与互联网使用,促进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并给自身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便利才是如今互联网发展所追求的目的。

13. 调查对象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多选)中,88%的用户为了娱乐消遣,为了社交聊天和工作学习的用户均占72%左右,65%用户为了获取信息,39%用户为了购物兼职。互联网是现如今获取信息最迅速的途径,但在此项调查中只占65%。而反观娱乐消遣,则占了最高的88%,说明如今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功能的选择仍存在问题,互联网功能的正确引导应得到加强。同时,购物兼职选项仅占39%,说明相对实体店购物,大多数互联网用户仍旧不太重视网络购物。因此,互联网交易环境的安全性应进一步提高。

第13题您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多选题]

14. 互联网对调查对象工作学习的重要性中,超过80%的用户认为重要,18%的用户认为一般。可喜的是,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没有人认为是不太重要。这表明在互联网上,学习工作资料丰富,更新迅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有着较大的意义。这种令人欣喜的现象正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

15. 调查对象网上购物的经历中,36%用户有过,但是很少;64%用户经常网上购物;参与调查者中,均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这说明网络购物已被广大互联网用户所熟知,但结合Q13,可推测在高价额物品的购买问题上,他们更倾向于实体店,这与互联网的安全性不无关系。

16. 调查对象对网络商店的信任度中,完全信任的人数为0,不信任的人数比例占到了8%,绝大多是为基本信任。这种统计数据正与Q13和Q15的分析结果相符合,且8%的用户不信任更加表明网络购物交易环境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第16题您对网络商店的信任度多高?[单选题]

17. 调查对象使用虚拟社交网络的原因(多选)中,大多数用户是为了便于社交、资源共享和即时性。极少数用户是为了于异性发展感情和信息可信度高,安全。这种两极分化明显的现象体现了互联网速度,范围广的特点,但同时也暴露出互联网环境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问题。

第17题您使用虚拟社交网络的原因有[多选题]

18. 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社区聊天的频率中,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从不通过互联网进行社区聊天,且59%的用户经常通过互联网进行社区聊天。这说明互联网通讯的快捷便利等特点已被广大互联网用户所接受

第18题您使用网络进行社交聊天的频率[单选题]

19. 互联网最吸引调查对象的原因中,娱乐性和网络资源共享性分别占34%和39%,其余扩展交际和通讯购物各占13%。这与Q13结果及分析较为相似。

第19题您认为网络最吸引您的最大原因在于[单选题]

20. 互联网对调查对象影响中,82%的用户认为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且认为几乎没有影响的人数为0。这表明互联网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入到人们生活中。

第20题您认为网络对您的影响多大?[单选题]

21. 调查对象看待互联网上,44%的用户认为利大于弊,52%用户认为是利弊相当,极少数用户认为弊大于利。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认识,都是未能完全了解互联网。因此,互联网普及过程中,即便要增强安全性,但互联网上的危险也不能忽视,应使用户清醒认识到互联网潜藏的危害性。

第21题您怎么看待网络?[单选题]

④ 网络知识

此项调查中,许多基础网络安全知识(如网络存在漏洞、WIFI是什么),大部分用户或多或少都能了解一些。但对于互联网专业知识(如什么是物联网、LAN和WAN是什么),许多人都是不求甚解甚至从未听闻。但91%的用户都认为学习网络知识对于互联网的使用能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这表明在互联网普及的同时,互联网知识也要随之普及。这样,才能做到高效、安全地参与互联网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推进互联网发展。

第22题您知道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吗?[单选题]

第25题您知道 WIFI是什么吗?[单选题]

六、 调查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大致能得出如今互联网用户群体的主体为青年群体,未来互联网发展有全年龄化的趋势。而就目前互联网普及程度而言,互联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稳定且快速的阶段,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且移动网络相较固定网络,更有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互联网交易、个人隐私安全性不高,信用度太低等问题,且大部分互联网使用者对互联网相关知识了解有限,希望未来在普及互联网的同时,能将更大的精力投注在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上。

七. 参考文献

1.北京邮电大学概论实践课学生社会调查指导手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93054.htm

北京邮电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 学院: (实践)》课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的调查 计算机学院 2015年 4 月 2 日

摘要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进入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人民使用网络的情况如何呢?本调查以问卷的形式,通过对人们网络的使用情况,方式方法,对网络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调查,来了解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稳定且快速的阶段,互联网普及率

较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等。

关键词

互联网 生活 安全 重要性

影响 网络知识

前言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2亿,拥有IPv6地址18797块/32。

我国域名总数为2060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年增长为2.4%,达到1109万,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53.8% 。

我国网站总数为335万个,年增长4.6%;“.CN”下网站个数为158万个。 国际出口带宽为4,118,663Mbps,年增长20.9%。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我们小组对互联网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 调查目的

了解互联网对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的影响,预估未来国内

互联网发展形势。 二、 调查对象

全体社会成员(主要为在校大学生)。

三、 调查方式

网上电子问卷调查。

四、 调查时间

2015年2月至4月

五、 调查内容及分析

① 基本信息

1.调查对象的性别中,61%为男性,39%为女性。从总体上看,互联网用户的主体仍然为男性,但与往年相比,女性用户的比例在逐渐增加。相较互联网开发初期近乎全为男性用户的情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性别,全民参与互联网使用已成为趋势。可预测不久之后,男女互联网用户比例能达到均衡相当。

第1题您的性别[单选题]

2.调查对象的年龄中,10岁以下用户、30-50岁用户以及50岁以上用户都

非常少。用户年龄多集中在10-20岁,占比例52%;20-30岁,占比例40%。这表明如今互联网用户主体仍旧为青少年和青年,儿童及中年人参与互联网使用比例仍旧很低。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功能的多样化和便利化以及互联网环境的净化,相信会有更多儿童和中老年人群参与到互联网的使用中来。

第2题您的年龄[单选题]

3.调查对象的职业或工作中,83%为学生(个人认为这是此次调查问卷的局限和不足,问卷传播范围不够广,导致问卷调查结果可能会与实际比例出现偏差),其余各行业均为少数。但“工农民”、“社会团体”以及“无职业者”三项均为0,这表明在文化素养层次相对较低的就业人群中,互联网的使用率仍旧不高。这与我国现今文化。经济水平相关,随着国力的发展和提升,此种现象将逐渐得到好转。

第3题您的职业或工作[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学生 行政机关 企业职工 服务业 商人

教师或医护人员 工农民 社会团体 无 其他

51 1 4 1 1 2 0 0 0 1

83.61% 1.64% 6.56% 1.64% 1.64% 3.28% 0% 0% 0% 1.64%

4.调查对象的年级(仅限第三项回答学生者)中,85%为大学生,其余各个年级较为平均。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学生比例低,是因为其父母对互联网安全性的担忧而限制中小学生过早接触互联网;而高中生的低比例,则是因为高中生升学压力大,家长认为互联网对升学无益甚至有害(同时也不

排除此次调查问卷局限性的问题)。但随着互联网发展,互联网的安全性以及学习资源的增加,中小学生和高中生参与使用互联网比例将会增加。

第4题您的年级(学生请作答)[单选题]

5.调查对象的所在地中,城市用户占80%,乡镇用户占其余20%。这种显著的比例差异,很大程度取决于我国目前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城市互联网建设更为完善,互联网覆盖范围更广,上网更为方便快捷,故城市互联网用户比例远高于乡镇互联网用户比例。但可以预见,在中国共同富裕政策和城市化建设推进共同作用下,乡镇互联网用户比例会逐步增加。

② 上网基本情况

6.调查对象的最早接触网络时间中,24%的用户于10岁之前接触互联网,73%的用户在10-20岁接触互联网,只有极少数用户于20岁以后接触互联网。这种明显年龄断层凸显出现如今互联网发展的一种极为明显的趋势——用户低龄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如今互联网发展的迅速已经普及。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许多成年人(尤为中年老人群体)仍不容易接受互联网,所以20岁以上首次接触互联网的人群比例极少。

第6题您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单选题]

7.调查对象是否拥有自己的电脑中,93%的参与调查者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只有7%的人没有。这一悬殊的比例差异正反映出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个人电脑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用品。同时,这也体现了互联网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更为注意,尽量减少了公共电脑(如网吧)的使用。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微型计算机的创新和发展,所以互联网用户都将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

第7题您拥有自己的电脑吗?[单选题] 8.调查对象的网龄中,5年以上用户占到了62%,3-5年用户占23%,1-3年用户占13%,而1年以下用户仅占2%。这种分层较为递进的比例显示了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参与调查的用户,大多数都在数年前接触并参与使用互联网。当然,即便如此,互联网的普及仍不能放松,网龄3年以下的用户仍占到了15%。

第8题您的网龄有多长?[单选题]

9.调查对象的互联网使用频率中,85%的用户为十分频繁使用互联网。而其余15%的用户则较为均匀分布在“基本不使用”、“一周1-3次”和“一周3-5次”中。这表明极大一部分互联网使用者的日常使用频率极高,这与互联网上信息的丰富多样已经互联网通信的便利快捷不无关系。但与次同时,也存在使用互联网,但并不积极参与互联网的人群。这说明互联网对他们而言,并不切合他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互联网功能的多样化需要拓展,互联网普及也需继续推行。

10. 调查对象的互联网平均每日使用时长中,除1小时以下用户为10%,其余各项比例皆较为平均。这种现象结合Q9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互联网用户大多数为高频率,低时长地使用互联网。即将互联网的使用与日常需求相结合。每次使用并非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是日常习惯使用互联网。这体现了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已经成为人们无意识中习惯使用的工具,互联网与生活的交融已较为紧密。

第10题您平均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是多长?[单选题]

11. 调查对象平时使用互联网的途径(多选)中,80%的用户使用电脑,93%的用户使用手机,还有11的用户使用其他(如ipad等)。手机用户略高于电脑用户显示出互联网用户对移动网络更为中意。因此,未来互联网发展要更加倾向于移动网络的发展,加强移动网络的覆盖率和信号强度及稳定性,并合理调节移动网络的收费价格,让更多人参与到互联网的日常使用中来。

第11题平时使用网络的途径[多选题]

③ 网络影响

12. 调查对象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中,8%用户几乎无依赖性,3%用户相当沉迷。其余皆为不同程度地有一定依赖性。这种有依赖性但并不沉迷的现象正是如今互联网发展所期待的情形。过度沉迷互联网,就当今社会科技水平而言,肯定是弊大于利。适度参与互联网使用,促进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并给自身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便利才是如今互联网发展所追求的目的。

13. 调查对象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多选)中,88%的用户为了娱乐消遣,为了社交聊天和工作学习的用户均占72%左右,65%用户为了获取信息,39%用户为了购物兼职。互联网是现如今获取信息最迅速的途径,但在此项调查中只占65%。而反观娱乐消遣,则占了最高的88%,说明如今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功能的选择仍存在问题,互联网功能的正确引导应得到加强。同时,购物兼职选项仅占39%,说明相对实体店购物,大多数互联网用户仍旧不太重视网络购物。因此,互联网交易环境的安全性应进一步提高。

第13题您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多选题]

14. 互联网对调查对象工作学习的重要性中,超过80%的用户认为重要,18%的用户认为一般。可喜的是,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没有人认为是不太重要。这表明在互联网上,学习工作资料丰富,更新迅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有着较大的意义。这种令人欣喜的现象正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

15. 调查对象网上购物的经历中,36%用户有过,但是很少;64%用户经常网上购物;参与调查者中,均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这说明网络购物已被广大互联网用户所熟知,但结合Q13,可推测在高价额物品的购买问题上,他们更倾向于实体店,这与互联网的安全性不无关系。

16. 调查对象对网络商店的信任度中,完全信任的人数为0,不信任的人数比例占到了8%,绝大多是为基本信任。这种统计数据正与Q13和Q15的分析结果相符合,且8%的用户不信任更加表明网络购物交易环境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第16题您对网络商店的信任度多高?[单选题]

17. 调查对象使用虚拟社交网络的原因(多选)中,大多数用户是为了便于社交、资源共享和即时性。极少数用户是为了于异性发展感情和信息可信度高,安全。这种两极分化明显的现象体现了互联网速度,范围广的特点,但同时也暴露出互联网环境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问题。

第17题您使用虚拟社交网络的原因有[多选题]

18. 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社区聊天的频率中,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从不通过互联网进行社区聊天,且59%的用户经常通过互联网进行社区聊天。这说明互联网通讯的快捷便利等特点已被广大互联网用户所接受

第18题您使用网络进行社交聊天的频率[单选题]

19. 互联网最吸引调查对象的原因中,娱乐性和网络资源共享性分别占34%和39%,其余扩展交际和通讯购物各占13%。这与Q13结果及分析较为相似。

第19题您认为网络最吸引您的最大原因在于[单选题]

20. 互联网对调查对象影响中,82%的用户认为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且认为几乎没有影响的人数为0。这表明互联网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入到人们生活中。

第20题您认为网络对您的影响多大?[单选题]

21. 调查对象看待互联网上,44%的用户认为利大于弊,52%用户认为是利弊相当,极少数用户认为弊大于利。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认识,都是未能完全了解互联网。因此,互联网普及过程中,即便要增强安全性,但互联网上的危险也不能忽视,应使用户清醒认识到互联网潜藏的危害性。

第21题您怎么看待网络?[单选题]

④ 网络知识

此项调查中,许多基础网络安全知识(如网络存在漏洞、WIFI是什么),大部分用户或多或少都能了解一些。但对于互联网专业知识(如什么是物联网、LAN和WAN是什么),许多人都是不求甚解甚至从未听闻。但91%的用户都认为学习网络知识对于互联网的使用能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这表明在互联网普及的同时,互联网知识也要随之普及。这样,才能做到高效、安全地参与互联网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推进互联网发展。

第22题您知道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吗?[单选题]

第25题您知道 WIFI是什么吗?[单选题]

六、 调查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大致能得出如今互联网用户群体的主体为青年群体,未来互联网发展有全年龄化的趋势。而就目前互联网普及程度而言,互联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稳定且快速的阶段,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且移动网络相较固定网络,更有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互联网交易、个人隐私安全性不高,信用度太低等问题,且大部分互联网使用者对互联网相关知识了解有限,希望未来在普及互联网的同时,能将更大的精力投注在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上。

七. 参考文献

1.北京邮电大学概论实践课学生社会调查指导手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93054.htm


相关文章

  • 关于网络时代对中小学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 关于网络时代对中小学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2012级 测控技术与仪器1班 杨 柯 目录 一.前言........................................................................ ...查看


  • 幸福指数,有钱人幸福吗
  • 幸福指数:有钱人幸福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但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但是以前, 我国十分重视经济增长这一硬指标, 忽视了人民幸福程度这一软指标.本文介绍了不同的幸福 ...查看


  •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研究 摘 要 地理教育应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然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注重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传授,教学与生活脱离.随着地理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与关注.对此,本文 ...查看


  • 关于中国梦的实践调查报告
  • 关于中国梦的实践调查报告 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习近平主席定义了"中国梦",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满怀信心的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qu ...查看


  • 手机媒体App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调查
  • [摘 要]目前,大学生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成果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传播依赖媒体,而大学生是海量信息的接受者,并且智能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极大地得到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或几部.智能手机能够极大的满足用户的要求,本 ...查看


  • 中学生上网调查
  •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 李根 沙洋 傅立轶 张睿 甘惟 朱苏里江 杨汉昭 程曦 张源 (指导教师:陈 华)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上网的现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使用网络. 2.通过调查.分析.统 ...查看


  •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书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书 ( 2014-2015学年 第 二 学期) 社 会 实 践 课 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他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社 会 实 践 题 目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及手机观 社 会 实 践 组 长 任梁 社会实践 ...查看


  •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报告 114102 调查题目 大学生幸福感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成员姓名 领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 [摘要]:对省交通职业技 ...查看


  • 对中国青年婚恋观的社会调查
  • 对中国青年婚恋观的社会调查 李皆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石家庄)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婚恋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围绕着青少年的婚恋问题也出现了许多事实案例,通过新闻媒体也引起了热议.例如:云南的&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