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夫
2010年重阳节前夕,中国老年学学会在“中国长寿之乡”广西东兴市公布第三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8月1日,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健在百岁老人已达到43708人,比去年净增3316人。分析表明,心态平和、凡事顺其自然;粗茶淡饭、生活俭朴;勤劳好动,终身劳作;子女孝顺,身边有一位孝亲敬老的人;居住地环境优良,水质气候特殊;有遗传因素,家族长寿等六个方面是中国十大寿星长寿的共性规律。
“心态平和、凡事顺其自然”是首要一条。考察百岁寿星的“平和”心态,主要有这样三方面:
开心乐观不计较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让人青春常在;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和痛苦,凡事斤斤计较,自然影响身心健康。去年,上海三级甲等医院的专家和老年专家曾对上海地区17位最长寿的老人展开调查,探寻长寿的秘密,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高达105岁。专家评估发现:上海最长寿的17位老人中,大多数都很健康,其中12位老人性格外向,开朗、爱说话,只有5位老人寡言少语。长寿老人都说,在家里和孩子在一起很开心,有人说话不寂寞。上海“第一老人”、年已111岁的李素清,她一年365天,都是笑哈哈的。即使遇见了不高兴的事,愁云也只有一会儿的工夫,没几分钟就阳光灿烂。去年,她还在女儿、女婿的陪伴下,特别穿上了崭新的红色外套,一睹上海世博会的风采。想象一下,上海第一人瑞,身穿大红外套,在大红的中国馆留影,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李素清真是上海第一开心老人。百岁寿星张松泉性格开朗,心态平和,明知吃亏,也不计较。年轻时,他在一家工厂当烫袜工,有人欺生,专拣大袜子给他烫,他明知吃亏,笑笑说:“无所谓的。”照样干得很欢畅,迈入老年,依然不改初衷。良好的心态使他登上了高寿的殿堂。在这些长寿老人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楼,高楼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大度豁达不攀比
有了豁达淡泊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名逐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牢骚满腹,对他人攀比嫉妒。有位寿星说得好:钱不论多少,够花就好;脸不论美丑,心善就好;寿不论长短,健康就好;晚年生活(日子)不论忙闲,开心就好。豁达大度从容过,心态平和寿自高。寿至百岁的国画大师刘海粟曾对人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养生之道,最重要贡献的是做人要宽宏大度、豁达乐观、宠辱不惊,这样自然就会随遇而安、心旷神怡了。”百岁寿星夏征农为人宽容和善,以公心克私怨,对曾反对过自己的人也不耿耿于怀。他说:“心胸狭窄的人整天心神不宁,如何长寿?如果我们都能相逢一笑泯恩仇,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呢?能这样想的人对身心健康都会有利。”
顺其自然不苛求
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去病方。”顺其自然、清心寡欲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顺其自然不苛求,平常心道出不平常。第三届中国十大寿星中前几名就是这样的人。中国第一寿星、125岁的广西瑶族罗美珍地处山区,心胸宽容,一生操劳,然与世无争。由于生活清苦,野菜、山薯、木薯,老人都吃过。其儿子黄有才说,母亲从来不挑食,有什么就吃什么。中国男寿星之魁首——122岁高龄的维吾尔族老人萨迪克·萨伍提眉须飘飘,神态慈祥,他对记者的提问,平静地说:“一边瞧着娃娃们在院子里玩耍,一边平静地晒太阳,这就是好日子。”平凡的话语道出了长寿真理。文坛耆宿、百岁寿星章克标对于自己的养生经,也说得颇为有趣:“我有两句诗:一天三顿粥,安耽就是福。我这是懒人懒活。关于小菜,有啥吃啥,从不计较,一切听其自然,要紧的是有个宽阔乐观的好心情,天塌下来也不管。”
当然,我们提倡“心态平和”,是讲修身养生之道,而并非要人们在生活中放弃原则,一味忍让。这点相信读者诸君自会分清。
朱亚夫
2010年重阳节前夕,中国老年学学会在“中国长寿之乡”广西东兴市公布第三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8月1日,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健在百岁老人已达到43708人,比去年净增3316人。分析表明,心态平和、凡事顺其自然;粗茶淡饭、生活俭朴;勤劳好动,终身劳作;子女孝顺,身边有一位孝亲敬老的人;居住地环境优良,水质气候特殊;有遗传因素,家族长寿等六个方面是中国十大寿星长寿的共性规律。
“心态平和、凡事顺其自然”是首要一条。考察百岁寿星的“平和”心态,主要有这样三方面:
开心乐观不计较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让人青春常在;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和痛苦,凡事斤斤计较,自然影响身心健康。去年,上海三级甲等医院的专家和老年专家曾对上海地区17位最长寿的老人展开调查,探寻长寿的秘密,这些老人的平均年龄高达105岁。专家评估发现:上海最长寿的17位老人中,大多数都很健康,其中12位老人性格外向,开朗、爱说话,只有5位老人寡言少语。长寿老人都说,在家里和孩子在一起很开心,有人说话不寂寞。上海“第一老人”、年已111岁的李素清,她一年365天,都是笑哈哈的。即使遇见了不高兴的事,愁云也只有一会儿的工夫,没几分钟就阳光灿烂。去年,她还在女儿、女婿的陪伴下,特别穿上了崭新的红色外套,一睹上海世博会的风采。想象一下,上海第一人瑞,身穿大红外套,在大红的中国馆留影,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李素清真是上海第一开心老人。百岁寿星张松泉性格开朗,心态平和,明知吃亏,也不计较。年轻时,他在一家工厂当烫袜工,有人欺生,专拣大袜子给他烫,他明知吃亏,笑笑说:“无所谓的。”照样干得很欢畅,迈入老年,依然不改初衷。良好的心态使他登上了高寿的殿堂。在这些长寿老人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楼,高楼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大度豁达不攀比
有了豁达淡泊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名逐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牢骚满腹,对他人攀比嫉妒。有位寿星说得好:钱不论多少,够花就好;脸不论美丑,心善就好;寿不论长短,健康就好;晚年生活(日子)不论忙闲,开心就好。豁达大度从容过,心态平和寿自高。寿至百岁的国画大师刘海粟曾对人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养生之道,最重要贡献的是做人要宽宏大度、豁达乐观、宠辱不惊,这样自然就会随遇而安、心旷神怡了。”百岁寿星夏征农为人宽容和善,以公心克私怨,对曾反对过自己的人也不耿耿于怀。他说:“心胸狭窄的人整天心神不宁,如何长寿?如果我们都能相逢一笑泯恩仇,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呢?能这样想的人对身心健康都会有利。”
顺其自然不苛求
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去病方。”顺其自然、清心寡欲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顺其自然不苛求,平常心道出不平常。第三届中国十大寿星中前几名就是这样的人。中国第一寿星、125岁的广西瑶族罗美珍地处山区,心胸宽容,一生操劳,然与世无争。由于生活清苦,野菜、山薯、木薯,老人都吃过。其儿子黄有才说,母亲从来不挑食,有什么就吃什么。中国男寿星之魁首——122岁高龄的维吾尔族老人萨迪克·萨伍提眉须飘飘,神态慈祥,他对记者的提问,平静地说:“一边瞧着娃娃们在院子里玩耍,一边平静地晒太阳,这就是好日子。”平凡的话语道出了长寿真理。文坛耆宿、百岁寿星章克标对于自己的养生经,也说得颇为有趣:“我有两句诗:一天三顿粥,安耽就是福。我这是懒人懒活。关于小菜,有啥吃啥,从不计较,一切听其自然,要紧的是有个宽阔乐观的好心情,天塌下来也不管。”
当然,我们提倡“心态平和”,是讲修身养生之道,而并非要人们在生活中放弃原则,一味忍让。这点相信读者诸君自会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