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色污染的研究性学习
白色污染这个词,相信我们都并不陌生,从电视、收音机、报纸等媒体中我们都有了些许耳濡目染。但是如果要求要说出它的准确含义,却没几个人可以做到。为了对白色污染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进行了这次的研究性学习。
相关链接:
I.白色污染的准确定义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
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
: 聚乙烯是乙烯经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根据聚合条件不同,
:相对分子量在8万—20万之间。聚丙烯通常是半透明固体,无味无毒,密度0.90g/cm3—0.91g/cm3),机械强度比聚乙烯高,耐热性好。
:相对分子质量5万一12万,聚氯乙烯通过游离基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聚1.35g/cm3),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熔于环乙酮,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丙酮混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20万。无色无味透明树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1.05g/cm3-1.07g/cm3)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耐腐蚀性、电绝 45g II下面我们来做个一一了解——聚乙烯可得到相对分子量从一万到几百万不等的聚乙烯。聚乙烯是略带白色的颗粒或粉末,半透明状,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碱腐蚀。聚丙烯(聚氯乙烯物,属热塑性树脂。无定型白色粉末,无固定熔点,密度为(cm3—1./合溶剂等。聚苯乙烯泽,易燃,密度为(缘性.
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和一次性餐
具,所以我们就针对这两种物品进行着重研究。
塑料袋
在此之前我们先设计好一份简单的问卷对20位不同身份的人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有关于废塑料袋的处理问题
1. 您是否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A是 B否
2. 您是否在使用完后再次合理利用? A是 B否
3.平时你的家人在购物时是否使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 A 是 B否
4.您在使用后如何处理废塑料袋?
A直接丢弃 B集中起来再丢弃 C与其他垃圾分开丢弃 5.平时的生活中周围是否有人有乱使用塑料袋的现象? A有 B没有
6.对于周围的人有以上的现象你的反映是? A置之不理 B对其进行教育
7.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有接受到相关的环保教育? A 有 B没有
8.您是否知道废塑料袋处理不当所影响的后果? A知道 B了解一些 C根本不知道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大多数人都为了图方便,而选用了大量的塑料袋,并且丢弃塑料袋时大都没有与可回收垃圾分开。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80%的人都没有再次利用塑料袋的习惯!
在这里呢,我们提出些关于合理使用塑料袋的建议:
1.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塑料袋要重复使用。比如说,女士们喜欢逛街,一次逛下来就会收货不少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回到家后,我们建议您把这些塑料袋都认真整理一下,把它分门别类,派上不同的用场。
2. 当家里有一定的塑料袋储备后,每一次上街,您就可以带上几个,这样就不用在去用商家们提供的塑料袋了,也为节约塑料袋作出了自己的一点小贡献。
3. 最好不要商家提供的过小的塑料袋,因为这样的塑料袋没有什么再利用的价值。
一次性塑料餐具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一次性塑料餐具似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宾馆里的“打包”、在工人当中广为流传的“盒饭”等等用的都是一次性塑料餐具。在它带给我们足够方便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它带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危害呢?
下面我们设计了这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传统的处理白色垃圾方法存在的问题
实验一
实验仪器:酒精灯.白色塑料泡沫.镊子.
实验步骤:用镊子取一小块白色塑料泡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时,有刺激性气味和黑烟,以及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停止加热后,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凝固成黑色固体.
实验二
实验仪器:酒精灯.一次性快餐盒.镊子.
实验步骤:用镊子取一小块餐盒上的塑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时,有刺激性气味和黑烟,以及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停止加热后,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凝固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我们发现传统的处理白色垃圾的方法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并且处理得并不完全。那有没有可以替代这种一次性餐具的材料呢?
事实上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这种替代品——纸制类餐饮具( 以木浆、苇浆或蔗渣浆等纸浆为原料)、光-植物纤维类餐饮具(主要生产原料为稻壳或麦壳、秸杆、稻草、玉米芯等农作物的废弃物)、淀粉类餐饮具(主要以红薯粉为主要原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非发泡)类餐饮具等等。在即将放寒假之即,我们小组的成员在市场上找到了纸制类餐饮具和原先用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进行实验。
实验1
实验所需仪器:一次性发泡餐具、纸制类餐饮具
实验步骤:将两种不同类别的餐具埋在土壤里约两个月的时间
实验现象:埋在土里两个月的发泡塑料餐盒,没有任何的变化;而纸餐盒在两个月后,
成了土壤的颜色,已经降解了。
从对环境的影响来说纸制类餐饮具要远远小于一次性发泡餐具,那么从它们的性能来说呢? 实验2
①对两种样品进行了12小时的耐水试验。结果:两种样品均无渗透现象。 ②在负重试验中,两种样品基本完好。
③在温度100度的情况下,加热10分钟。结果:一次性发泡餐具有明显变形,纸制类餐饮具完好。也就是说,这种发泡性塑料餐具是不能放到微波炉里加热的。
④在耐油试验中,一次性发泡餐具在150们经常可以见到的情形。纸制类餐饮具完好。
从试验结果来看,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确不具备耐油、耐高温的的中国餐饮。在高温下出现明显变形和熔融现象;北京市消协发布今年第当温度达到65摄氏度以上,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消费者最好不要使用这种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制品。其实,早在年12月31日,国家经贸委就明确规定:要淘汰、禁止生产和使用这种餐具。铁道部已在全路各站、各车全面禁止使用发泡塑料餐具和发泡方便面碗、盒,一律使用新型可降解的绿色餐具。但从调查情况看,淘汰工作的效果并不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于2005年2月14和环保型产品的价格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位经营批发一次性餐具多年的老板告诉我们:目前市场上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批发价大约一个是0.08元左右,环保型产品最便宜的也得按这样算起来,如果使用3只餐盒打包的话,就要增加算一下了;如果转加到消费者身上,对于一部分节俭的人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大多商家都选用价格便宜的一次性发泡餐具。 所以我们认为价格因素是现在市场上大多流行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这次活动中,竟有了意外的收获,我们把它拍了下来:
1号消费警示称:一次性发泡餐具20000.17元,价格相差一倍以上。 0.27元成本。商家自然要核
度油温的情况下,出现熔融现象,这也是我日在新港码头的批发市场对一次性发泡餐具
相信大家看完这样一幅幅在海口市境内拍下的照片都会有很大的感触,照片中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覆盖了绿色草地和树林。然而在我们拍照片之时竟然还有人仍然在往这些地方扔垃圾!
相信这样的景象在海南不止一处,然而却没有引起海南相关政府的足够的重视!任由这种现象日益严重。如果海口市环保局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大自然会给人类沉重的报复!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海南省是旅游大省,其空气、环境质量全国一流。大批的游客游览完海南的印象都是一块蓝天绿地的好地方。难道有一天,当游客们来到海南时竟发现绿地不再绿,取而带之的是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吗?那么他们下次还会再来海南吗?所以加大对白色垃圾随处乱扔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海口的环境,同时也与海南的旅游收入息息相关。
下面我们根据这些现象提出我们的建议:.
1.对乱扔垃圾的现象进行严格处理。比如说:罚款。 2.加强地方的环境管理,开通举报电话,对乱扔垃圾严重的局部地区进行举报。 3.加强执法力度!有资料表明全国每年需65亿只快餐盒,不可能一日之间随风消逝,原因主要是执法力度不够,生产企业和商业服务业受利益趋动仍在大量生产、使用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淡漠。所以我们建议海南省政府推出禁止海南省境内生产、出售、进口一次性发泡餐具的规定,并加大对白色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力度,提高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
4.用科技方法处理一次性发泡餐具。如:2001/11/18京华日报报道以废旧塑料为原料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我省相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对相关科学技术的掌握。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 2004/1/18
http://green.mazx.net/showa.asp?id=16
关于白色污染的研究性学习
白色污染这个词,相信我们都并不陌生,从电视、收音机、报纸等媒体中我们都有了些许耳濡目染。但是如果要求要说出它的准确含义,却没几个人可以做到。为了对白色污染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进行了这次的研究性学习。
相关链接:
I.白色污染的准确定义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
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且长时间难以降解。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
: 聚乙烯是乙烯经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根据聚合条件不同,
:相对分子量在8万—20万之间。聚丙烯通常是半透明固体,无味无毒,密度0.90g/cm3—0.91g/cm3),机械强度比聚乙烯高,耐热性好。
:相对分子质量5万一12万,聚氯乙烯通过游离基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聚1.35g/cm3),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熔于环乙酮,氯苯,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丙酮混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20万。无色无味透明树脂,透光性好。表面富有光1.05g/cm3-1.07g/cm3)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耐腐蚀性、电绝 45g II下面我们来做个一一了解——聚乙烯可得到相对分子量从一万到几百万不等的聚乙烯。聚乙烯是略带白色的颗粒或粉末,半透明状,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好,能耐酸碱腐蚀。聚丙烯(聚氯乙烯物,属热塑性树脂。无定型白色粉末,无固定熔点,密度为(cm3—1./合溶剂等。聚苯乙烯泽,易燃,密度为(缘性.
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和一次性餐
具,所以我们就针对这两种物品进行着重研究。
塑料袋
在此之前我们先设计好一份简单的问卷对20位不同身份的人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有关于废塑料袋的处理问题
1. 您是否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A是 B否
2. 您是否在使用完后再次合理利用? A是 B否
3.平时你的家人在购物时是否使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 A 是 B否
4.您在使用后如何处理废塑料袋?
A直接丢弃 B集中起来再丢弃 C与其他垃圾分开丢弃 5.平时的生活中周围是否有人有乱使用塑料袋的现象? A有 B没有
6.对于周围的人有以上的现象你的反映是? A置之不理 B对其进行教育
7.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有接受到相关的环保教育? A 有 B没有
8.您是否知道废塑料袋处理不当所影响的后果? A知道 B了解一些 C根本不知道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大多数人都为了图方便,而选用了大量的塑料袋,并且丢弃塑料袋时大都没有与可回收垃圾分开。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80%的人都没有再次利用塑料袋的习惯!
在这里呢,我们提出些关于合理使用塑料袋的建议:
1.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塑料袋要重复使用。比如说,女士们喜欢逛街,一次逛下来就会收货不少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回到家后,我们建议您把这些塑料袋都认真整理一下,把它分门别类,派上不同的用场。
2. 当家里有一定的塑料袋储备后,每一次上街,您就可以带上几个,这样就不用在去用商家们提供的塑料袋了,也为节约塑料袋作出了自己的一点小贡献。
3. 最好不要商家提供的过小的塑料袋,因为这样的塑料袋没有什么再利用的价值。
一次性塑料餐具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一次性塑料餐具似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宾馆里的“打包”、在工人当中广为流传的“盒饭”等等用的都是一次性塑料餐具。在它带给我们足够方便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到它带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危害呢?
下面我们设计了这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传统的处理白色垃圾方法存在的问题
实验一
实验仪器:酒精灯.白色塑料泡沫.镊子.
实验步骤:用镊子取一小块白色塑料泡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时,有刺激性气味和黑烟,以及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停止加热后,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凝固成黑色固体.
实验二
实验仪器:酒精灯.一次性快餐盒.镊子.
实验步骤:用镊子取一小块餐盒上的塑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加热时,有刺激性气味和黑烟,以及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停止加热后,黑色粘稠状的液体凝固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我们发现传统的处理白色垃圾的方法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并且处理得并不完全。那有没有可以替代这种一次性餐具的材料呢?
事实上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这种替代品——纸制类餐饮具( 以木浆、苇浆或蔗渣浆等纸浆为原料)、光-植物纤维类餐饮具(主要生产原料为稻壳或麦壳、秸杆、稻草、玉米芯等农作物的废弃物)、淀粉类餐饮具(主要以红薯粉为主要原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非发泡)类餐饮具等等。在即将放寒假之即,我们小组的成员在市场上找到了纸制类餐饮具和原先用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进行实验。
实验1
实验所需仪器:一次性发泡餐具、纸制类餐饮具
实验步骤:将两种不同类别的餐具埋在土壤里约两个月的时间
实验现象:埋在土里两个月的发泡塑料餐盒,没有任何的变化;而纸餐盒在两个月后,
成了土壤的颜色,已经降解了。
从对环境的影响来说纸制类餐饮具要远远小于一次性发泡餐具,那么从它们的性能来说呢? 实验2
①对两种样品进行了12小时的耐水试验。结果:两种样品均无渗透现象。 ②在负重试验中,两种样品基本完好。
③在温度100度的情况下,加热10分钟。结果:一次性发泡餐具有明显变形,纸制类餐饮具完好。也就是说,这种发泡性塑料餐具是不能放到微波炉里加热的。
④在耐油试验中,一次性发泡餐具在150们经常可以见到的情形。纸制类餐饮具完好。
从试验结果来看,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确不具备耐油、耐高温的的中国餐饮。在高温下出现明显变形和熔融现象;北京市消协发布今年第当温度达到65摄氏度以上,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消费者最好不要使用这种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制品。其实,早在年12月31日,国家经贸委就明确规定:要淘汰、禁止生产和使用这种餐具。铁道部已在全路各站、各车全面禁止使用发泡塑料餐具和发泡方便面碗、盒,一律使用新型可降解的绿色餐具。但从调查情况看,淘汰工作的效果并不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于2005年2月14和环保型产品的价格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位经营批发一次性餐具多年的老板告诉我们:目前市场上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批发价大约一个是0.08元左右,环保型产品最便宜的也得按这样算起来,如果使用3只餐盒打包的话,就要增加算一下了;如果转加到消费者身上,对于一部分节俭的人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大多商家都选用价格便宜的一次性发泡餐具。 所以我们认为价格因素是现在市场上大多流行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原因之一。 在我们的这次活动中,竟有了意外的收获,我们把它拍了下来:
1号消费警示称:一次性发泡餐具20000.17元,价格相差一倍以上。 0.27元成本。商家自然要核
度油温的情况下,出现熔融现象,这也是我日在新港码头的批发市场对一次性发泡餐具
相信大家看完这样一幅幅在海口市境内拍下的照片都会有很大的感触,照片中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覆盖了绿色草地和树林。然而在我们拍照片之时竟然还有人仍然在往这些地方扔垃圾!
相信这样的景象在海南不止一处,然而却没有引起海南相关政府的足够的重视!任由这种现象日益严重。如果海口市环保局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大自然会给人类沉重的报复!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海南省是旅游大省,其空气、环境质量全国一流。大批的游客游览完海南的印象都是一块蓝天绿地的好地方。难道有一天,当游客们来到海南时竟发现绿地不再绿,取而带之的是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吗?那么他们下次还会再来海南吗?所以加大对白色垃圾随处乱扔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海口的环境,同时也与海南的旅游收入息息相关。
下面我们根据这些现象提出我们的建议:.
1.对乱扔垃圾的现象进行严格处理。比如说:罚款。 2.加强地方的环境管理,开通举报电话,对乱扔垃圾严重的局部地区进行举报。 3.加强执法力度!有资料表明全国每年需65亿只快餐盒,不可能一日之间随风消逝,原因主要是执法力度不够,生产企业和商业服务业受利益趋动仍在大量生产、使用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淡漠。所以我们建议海南省政府推出禁止海南省境内生产、出售、进口一次性发泡餐具的规定,并加大对白色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力度,提高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
4.用科技方法处理一次性发泡餐具。如:2001/11/18京华日报报道以废旧塑料为原料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我省相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对相关科学技术的掌握。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 2004/1/18
http://green.mazx.net/showa.asp?i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