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制度的再认识

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再认识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广泛调研、深入了解,我们深深感到制度管理的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发现有的制度有时会滞后于教师的个人发展,滞后于教师的群体发展,滞后于学校的发展,也会产生矛盾并引起冲突,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会引发冲突呢?因为制度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要求制定的规则,要求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遵循规则、维护规则、按照规则办事。然而,制度往往又是很难周全完备,有时甚至还存在倾向性。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中,以静态的制度处理不断发展的动态的事物有时确实会存在不少困难,会引起人们之间的冲突,例如目标不一,使制度对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利益不一,使制度对利益分配不合法;权利和权力不一,使制度对两者关系的不协调等等。我们看到,制度引起的管理冲突,既可以发生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也可以发生在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生在制度管理的过程之后。因此,应对与处理冲突的对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充分发扬民主,畅通沟通渠道,实现制度共建。

制度制订的合理性与认可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实际管理工作的效用, 因此,充分发扬民主, 畅通沟通渠道,实现制度共建, 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制度面对的是学校的各个群体, 各个群体都会有自身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背景, 在建立制度的时候, 难免会引起各群体间的冲突。为了化解这些冲突, 在制度的制订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教任建文 大同城区四十八校

代会的代表必须由各方面教师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广泛性,才能使审议通过的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认可,真正实现制度共建。

二、坚持公正原则, 正确面对冲突, 合理化解矛盾。

制度的确立并最终要在学校的管理中实施, 好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中的冲突, 并需要管理者秉公办事, 一视同仁, 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但是, 这样并不足以杜绝冲突, 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无懈可击的制度, 也不可能存在一种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制度, 因此, 正确地面对学校管理中的冲突, 合理地化解其冲突,还要靠我们不断地改进完善制度,让静态的制度适应动态的事物发展变化,跟得上事物发展的需求,从而减少制度之后的影响,减少新的冲突,使制度尽量向理性靠近,更加符合人性,更好地促进人性的和谐发展。在各种制度中,应首先完善人员使用调配制度,做到人尽其才,其次要科学调整薪酬制度管理系统,做到多劳多得,贡献大的中奖,特别要用民主管理和民主考评制度,做到管理有理有据,评的心服口服。巴冲突化解在整个制度管理过程中。

总之,再好的制度也有它的适时性,再完善的制度也有他的疏漏处,所以只靠制度就想解决好管理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在制定制度、共同遵守制度的同时更应理性地理解制度,理解制度的局限性,进而科学地用好制度。要做到在冲突之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对话,力争取得相互理解和谅解,取得认识上的统一,共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努力完善民主管理,民主考评和民主监管权利,积极做好校务公开、校务公平。民主测评工作,把制度管理和以人为本结合起来,让生硬的制度体现出人性化的情感。

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再认识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广泛调研、深入了解,我们深深感到制度管理的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发现有的制度有时会滞后于教师的个人发展,滞后于教师的群体发展,滞后于学校的发展,也会产生矛盾并引起冲突,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造成消极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会引发冲突呢?因为制度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要求制定的规则,要求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遵循规则、维护规则、按照规则办事。然而,制度往往又是很难周全完备,有时甚至还存在倾向性。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中,以静态的制度处理不断发展的动态的事物有时确实会存在不少困难,会引起人们之间的冲突,例如目标不一,使制度对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利益不一,使制度对利益分配不合法;权利和权力不一,使制度对两者关系的不协调等等。我们看到,制度引起的管理冲突,既可以发生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也可以发生在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生在制度管理的过程之后。因此,应对与处理冲突的对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充分发扬民主,畅通沟通渠道,实现制度共建。

制度制订的合理性与认可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实际管理工作的效用, 因此,充分发扬民主, 畅通沟通渠道,实现制度共建, 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制度面对的是学校的各个群体, 各个群体都会有自身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背景, 在建立制度的时候, 难免会引起各群体间的冲突。为了化解这些冲突, 在制度的制订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教任建文 大同城区四十八校

代会的代表必须由各方面教师共同参与,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广泛性,才能使审议通过的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认可,真正实现制度共建。

二、坚持公正原则, 正确面对冲突, 合理化解矛盾。

制度的确立并最终要在学校的管理中实施, 好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中的冲突, 并需要管理者秉公办事, 一视同仁, 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但是, 这样并不足以杜绝冲突, 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无懈可击的制度, 也不可能存在一种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制度, 因此, 正确地面对学校管理中的冲突, 合理地化解其冲突,还要靠我们不断地改进完善制度,让静态的制度适应动态的事物发展变化,跟得上事物发展的需求,从而减少制度之后的影响,减少新的冲突,使制度尽量向理性靠近,更加符合人性,更好地促进人性的和谐发展。在各种制度中,应首先完善人员使用调配制度,做到人尽其才,其次要科学调整薪酬制度管理系统,做到多劳多得,贡献大的中奖,特别要用民主管理和民主考评制度,做到管理有理有据,评的心服口服。巴冲突化解在整个制度管理过程中。

总之,再好的制度也有它的适时性,再完善的制度也有他的疏漏处,所以只靠制度就想解决好管理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在制定制度、共同遵守制度的同时更应理性地理解制度,理解制度的局限性,进而科学地用好制度。要做到在冲突之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对话,力争取得相互理解和谅解,取得认识上的统一,共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努力完善民主管理,民主考评和民主监管权利,积极做好校务公开、校务公平。民主测评工作,把制度管理和以人为本结合起来,让生硬的制度体现出人性化的情感。


相关文章

  • 从认识与方法的关系看卓越绩效管理
  • 简体版|繁体版|个性定制版 从认识与方法的关系看卓越绩效管理 北京科立特管理咨询公司张晓东 在百度敲入"认识与方法",0.160秒找出了相关网页多达596万条!再到Google 检索,0.14秒间竟然出现3780万条!! ...查看


  • _法律事实_概念的法哲学思考
  • 2002年1月5日 第17卷第1期 [文章编号]1009-8003(2002)01-0005-08法学论坛LegalForum Jan.5,2002 Vol.17No.1 "法律事实"概念的法哲学思考 严存生,王海山 ( ...查看


  • 马哲知识点总结 1
  • 苏州科技学院马哲复习资料 Kent zhuang 第一部分 哲学 第一章 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 (Ⅰ) 概念 ⑴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 ...查看


  • 情绪管理期末作业
  • 自我认识与情绪管理的浅见 摘要: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必须和人打交道.而人际交往总是需要互相认知的,那么我们首先必须清楚的认知自己,然后再去了解他人.这就需要我们明确一个问题:如何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以后,我们还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因 ...查看


  • 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认识论局限性
  • 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认识论局限性 95财经网:www.95cjw.com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批判之五 我们在上一篇关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批判之四:<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制度属性>的理性剖析与客观性批判的文章中,已经知道凯恩斯主义经 ...查看


  •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1
  • 自然辩证法理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如今的信息技术几乎触及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生活将无从谈起:那么我们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也是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络发展的 ...查看


  • 2016考研政治选择题
  • 2016考研政治 选择题 高频出题点 序 言 ☆代表出现过一次,★代表出现过两次,★★★★★代表这个知识点出现的次数超过10次啦! 一.依法治国★★★★★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 ...查看


  • 水上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方法
  • 水上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方法 一.水上交通事故原因概述 水上交通事故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水上交通安全.要使水上交通事故研究为安全服务,就必须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因此,研究水上交通事故的基本任务 ...查看


  • 创造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创造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作 者]胡敏中 [作者简介]胡敏中(1959-),湖南湘乡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875 [内容提要]具有大 ...查看


  •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五朵金花: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一 些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讨论面广,时间长,影响重大的五个问题被誉为史 学研究的"五朵金花",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