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式子

a (a ≥0) 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

”;被开方数a

必须是非负数。

2、最简二次根式

若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

(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2)

a ) 2=a (a ≥0)

a (a ≥0)

a 2a =

-a (a

(3)

ab =a ∙b (a ≥0, b ≥0) (4)

a a

(a ≥0, b ≥0) b 5、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单元 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 2+bx +c =0(a ≠0)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

右边是零,其中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

2

数;c 叫做常数项。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a )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x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ax

2

2

2

2

=b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x +a 是

b ,当

b

的平方根,当b ≥0时,x +a =±b ,x =-a ±b

±2ab +b 2=(a +b ) 2,

±2bx +b 2=(x ±b ) 2。

+bx +c =0(a ≠0) 的求根公式:

-b ±b 2-4ac 2x =(b -4ac ≥0)

2a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 中,b 2-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 的根的判

2

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b

-4ac

①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③当△

如果方程ax

2

+bx +c =0(a ≠0) 的两个实数根是x 1,x 2,那么x 1+x 2=-

b c ,x 1x 2=a a

。也就是说,

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第三单元 旋转

一、旋转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二、中心对称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店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考点五、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 (3分)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x ,-y )

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 相等,y 的符号相反,即点P (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x ,-y ) 3、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y 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 相等,x 的符号相反,即点P (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P ’(-x ,y )

第四单元 圆

一、圆的相关概念 1、圆的定义

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2、圆的几何表示

以点O 为圆心的圆记作“⊙O ”,读二、弦、弧等与圆有关的定义 (1)弦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2)直径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途中的CD )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3)半圆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4)弧、优弧、劣弧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弧用符号“⌒”表示,以A ,B 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 ”或“弧AB ”。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多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多用两个字母表示)

三、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可概括为:

直径(过圆心) 垂直于弦

平分弦知二推三 平分弦所对的优弧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四、圆的对称性

(如图中的AB ) 作“圆O ”

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

端点A 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

1、圆的轴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五、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 1、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弦心距

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3、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想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六、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1、圆周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七、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O 的半径是r ,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d ,则有:

dr⇔点P 在⊙O 外。 八、过三点的圆 1、过三点的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三角形的外接圆

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3、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4、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四点共圆的判定条件)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九、反证法

先假设命题中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经过推理,引出矛盾,判定所做的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十、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具体如下:

(1)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公共点叫做交点;

(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如果⊙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那么:

直线l 与⊙O 相交⇔dr; 十一、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1、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十二、切线长定理 1、切线长

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十三、三角形的内切圆 1、三角形的内切圆

与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2、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十四、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相离分为外离和内含两种。 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相切分为外切和内切两种。 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交。 2、圆心距

两圆圆心的距离叫做两圆的圆心距。 3、圆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圆心距为d ,那么

两圆外离⇔d>R+r两圆外切⇔d=R+r两圆相交⇔R-rr) 两圆内含⇔dr) 4、两圆相切、相交的重要性质

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圆的连心线;相交的两个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十五、正多边形和圆 1、正多边形的定义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

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做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十六、与正多边形有关的概念 1、正多边形的中心

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半径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半径。 3、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正多边形的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4、中心角

正多边形的每一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十七、正多边形的对称性

1、正多边形的轴对称性

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 边形共有n 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 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的中心对称性

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正多边形的中心。 3、正多边形的画法

先用量角器或尺规等分圆,再做正多边形。 十八、弧长和扇形面积

1、弧长公式: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 的计算公式为l =n πr

180

2、扇形面积公式:S

=

n 1

πR 2=lR 3602

其中n 是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 是扇形的半径,l 是扇形的弧长。 3、圆锥的侧面积

S =

1

l ∙2πr =πrl 2

其中l 是圆锥的母线长,r 是圆锥的地面半径。

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式子

a (a ≥0) 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

”;被开方数a

必须是非负数。

2、最简二次根式

若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

(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3、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1)((2)

a ) 2=a (a ≥0)

a (a ≥0)

a 2a =

-a (a

(3)

ab =a ∙b (a ≥0, b ≥0) (4)

a a

(a ≥0, b ≥0) b 5、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单元 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 2+bx +c =0(a ≠0)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

右边是零,其中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

2

数;c 叫做常数项。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a )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x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ax

2

2

2

2

=b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x +a 是

b ,当

b

的平方根,当b ≥0时,x +a =±b ,x =-a ±b

±2ab +b 2=(a +b ) 2,

±2bx +b 2=(x ±b ) 2。

+bx +c =0(a ≠0) 的求根公式:

-b ±b 2-4ac 2x =(b -4ac ≥0)

2a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 中,b 2-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 的根的判

2

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b

-4ac

①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③当△

如果方程ax

2

+bx +c =0(a ≠0) 的两个实数根是x 1,x 2,那么x 1+x 2=-

b c ,x 1x 2=a a

。也就是说,

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第三单元 旋转

一、旋转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 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二、中心对称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店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考点五、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 (3分)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x ,-y )

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 相等,y 的符号相反,即点P (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x ,-y ) 3、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y 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 相等,x 的符号相反,即点P (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P ’(-x ,y )

第四单元 圆

一、圆的相关概念 1、圆的定义

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2、圆的几何表示

以点O 为圆心的圆记作“⊙O ”,读二、弦、弧等与圆有关的定义 (1)弦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2)直径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途中的CD )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3)半圆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4)弧、优弧、劣弧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弧用符号“⌒”表示,以A ,B 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 ”或“弧AB ”。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多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多用两个字母表示)

三、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可概括为:

直径(过圆心) 垂直于弦

平分弦知二推三 平分弦所对的优弧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四、圆的对称性

(如图中的AB ) 作“圆O ”

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

端点A 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

1、圆的轴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五、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 1、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弦心距

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3、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想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六、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1、圆周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七、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O 的半径是r ,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d ,则有:

dr⇔点P 在⊙O 外。 八、过三点的圆 1、过三点的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三角形的外接圆

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3、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4、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四点共圆的判定条件)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九、反证法

先假设命题中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经过推理,引出矛盾,判定所做的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十、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具体如下:

(1)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公共点叫做交点;

(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如果⊙O 的半径为r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那么:

直线l 与⊙O 相交⇔dr; 十一、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1、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十二、切线长定理 1、切线长

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十三、三角形的内切圆 1、三角形的内切圆

与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2、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十四、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相离分为外离和内含两种。 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相切分为外切和内切两种。 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交。 2、圆心距

两圆圆心的距离叫做两圆的圆心距。 3、圆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圆心距为d ,那么

两圆外离⇔d>R+r两圆外切⇔d=R+r两圆相交⇔R-rr) 两圆内含⇔dr) 4、两圆相切、相交的重要性质

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圆的连心线;相交的两个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十五、正多边形和圆 1、正多边形的定义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

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做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十六、与正多边形有关的概念 1、正多边形的中心

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半径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半径。 3、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正多边形的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4、中心角

正多边形的每一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十七、正多边形的对称性

1、正多边形的轴对称性

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 边形共有n 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 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的中心对称性

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正多边形的中心。 3、正多边形的画法

先用量角器或尺规等分圆,再做正多边形。 十八、弧长和扇形面积

1、弧长公式: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 的计算公式为l =n πr

180

2、扇形面积公式:S

=

n 1

πR 2=lR 3602

其中n 是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 是扇形的半径,l 是扇形的弧长。 3、圆锥的侧面积

S =

1

l ∙2πr =πrl 2

其中l 是圆锥的母线长,r 是圆锥的地面半径。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册)复习计划
  • 2011-11-04 13:13:25|  分类:复习计划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册)复习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视频教学初二课程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视频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视频教 0 播放列表 第1讲. 第1讲平方根(1) 第2讲. 第2讲平方根(2) 第3讲. 第3讲平方根(3) 第4讲. 第4讲平方根(4) 第5讲. 第5讲平方根(5) 第6讲 ...查看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1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有学生18人,本班学生优秀生有9人,中下生约7人左右,中等生占大部分,后进生2人.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 ...查看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计划(上交)
  •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武鸣县实验学校 潘芳花 一.班级实际情况 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 ...查看


  •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介绍
  • 摘 要:2012年秋季开学,一年级学生将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教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线教师应尽快掌握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特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2 ...查看


  •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寒假学习计划
  • 子衿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寒假学习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寒假了!同学们可以有了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了,老师希望大家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一定要记住每天都要有一段时间静下来复习哦! 我们四年级上册一共九个单元,请同学们每天都要静下心来利用半个小 ...查看


  •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期任教九年级数学,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 ...查看


  • 小学 数学教材目录(纯目录)
  • 一年级上册................................................................................................................... ...查看


  • 2014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 2013-2014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公居小学 王 莲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