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大 连 大 学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论文

论文题目: 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102

指导老师: 刘英侠

学生姓名: 张彩霞

学生学号: 10361054

完成日期: 2012 年 09 月 11 日

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摘要: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年龄?这个问题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近日的一段模糊表态,再度引发舆论热议。本文主要从养老保险、企业竞争力、经济效益、就业等方面分析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延迟退休 人力资源 养老保险 社会发展

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涉及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代际关系,社会保障基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是一种必然趋势。政策的实施与否,都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利弊并存。

一、 积极方面

根据我国退休年龄背景: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而在制定这个政策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退休年龄政策方面出现了一些矛盾。一是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寿命延长的矛盾。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女职工按不同身份执行两种退休年龄,实际工作中引发诸多纠纷。一些观点认为,对于女性,55岁正是一生事业的黄金期。这时强行让她们退休,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也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会保障协会观察员罗兰德·西格指出 ,在工业化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方法是推迟退休期和使劳动力队伍老龄化。据此,延迟退休似乎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对社会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 缓解养老金缺口压力

退休年龄是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国提前退休和低龄退休具有负面效应,而低龄退休是造成我国养老金负担过重的原因。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企业养老金结余1.9万亿元,从全国层面上不存在养老金缺口问题。未来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长期收支平衡。而最新发布的研究

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2]如果延迟退休,一方面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选择之一,最重要的是缓解当前养老金缺口的压力。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那些面临退休但还有精力继续工作的工作人员还可以留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同样可以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企事业单位获得效益,进而也取得了一定的收入。退休年龄的调整,使得收入和支出大幅度的增加和减少,结余也增加,缓解了国家对养老金的支出。

(二) 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

劳动力成本主要是由工资和包括养老金在内的保险福利待遇组成。近年我国国有、集体企业因其要缴纳较高的保险费率而日益沉重,阻碍企业的发展,退休金无论是工资的一部分还是利润的一部分,在经济过程中总是表现为劳动成本的一部分。而其他条件不变,退休年龄愈早,劳动力成本愈高。据有些专家预测,将退休年龄逐渐提高,相应的缴纳率降低。缴纳率降低,企业支付的劳动成本降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三) 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据统计,2006年我国各类离退休的科技工作者达到600多万人,约为在职工作者的20%左右,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有能力继续为社会发挥作用的约占70%。社会对老齢人力资源仍有很大需求。[3]他们的价值并未终结。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有效的利用老龄人力资源。

上世纪80年代即呈现老龄化趋势的香港,较早重视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利用。1998年,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推行“老有所为活动计划”。随着中国内地NGO(非政府组织)的兴起,退休人才的再利用也开始进入本土公益组织的视野。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光洛退休后,又被返聘,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老龄人力资源仍是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从性别的角度看,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制度更显不合理,女性的预期寿命更长,但退休年龄却要早于男性10岁或者5岁,这影响了女性的养老金水平。人力资本投资周期的延长,可以维持劳动者在更长时间周期内的工作,这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另一重要原因。同时延迟退休,既满足了老年人继续工作的热情,也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面对着如此多的有能力的即将退休人员,延迟似乎是个很好的选择。

二、 消极方面

人力资源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虽然这一政策未实施,但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和争议,尤其是在如今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反对者居多,年轻人就业更面临挑战。

过去30多年,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表现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也表现为就业的供求形势得到改善。然而现在劳动者过剩,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4]延迟退休更是加剧了就业现状。

(一) 不利于普通劳动者

对于企业职工工资低,工作条件恶劣,尤其一些临近退休的下岗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和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员延迟退休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为缴费增加,而领取养老金总数减少。这样造成社会不公平,不利于普通劳动者和低收入者。

(二) 加剧年轻人就业压力

日前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超过1.1亿人,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但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000万左右,如果提高退休年龄,就占去机会的30%。这个比例相当惊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仍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势必会占据岗位,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这一政策可谓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大学生就业走向有两条途径:国家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灵活,退休年龄延长不会阻止单位解雇不合适的老员工,也不妨碍老员工主动辞职,所以影响不大。公务员岗位则特别有限,每年200万左右的毕业生中,只有约7900人能成为国家公务员,即使算上各省市政府招聘的人数,占的比重也特别小。

三、 总结

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决策,涉及到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期望享受政策实施带来的利益时,要充分考虑它同时可能会带给我们的弊处。分析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各界对延迟退休年龄看法不一,分歧尤大。可见,这项尝试在增进一部分人权益的同时,也可能影响另一部分人的权益。因此,延迟退休年龄不可“一刀切”,而应该给参保人充分的选择权利。

参考文献

[1] 退休年龄相关网站

[2] 新华网.养老金缺口放大加重财政负担[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265

[3]张默宁.退休老人:负担还是资源[J].新智慧,财富道,2012.9

[4]张车伟 蔡翼飞.中国劳动供求态势变化、问题也对策[J].人口上经济,2012,4

大 连 大 学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论文

论文题目: 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102

指导老师: 刘英侠

学生姓名: 张彩霞

学生学号: 10361054

完成日期: 2012 年 09 月 11 日

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摘要: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年龄?这个问题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近日的一段模糊表态,再度引发舆论热议。本文主要从养老保险、企业竞争力、经济效益、就业等方面分析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延迟退休 人力资源 养老保险 社会发展

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策,涉及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代际关系,社会保障基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是一种必然趋势。政策的实施与否,都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利弊并存。

一、 积极方面

根据我国退休年龄背景: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而在制定这个政策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退休年龄政策方面出现了一些矛盾。一是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寿命延长的矛盾。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5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女职工按不同身份执行两种退休年龄,实际工作中引发诸多纠纷。一些观点认为,对于女性,55岁正是一生事业的黄金期。这时强行让她们退休,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也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会保障协会观察员罗兰德·西格指出 ,在工业化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方法是推迟退休期和使劳动力队伍老龄化。据此,延迟退休似乎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对社会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 缓解养老金缺口压力

退休年龄是养老保险制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国提前退休和低龄退休具有负面效应,而低龄退休是造成我国养老金负担过重的原因。据人社部统计,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企业养老金结余1.9万亿元,从全国层面上不存在养老金缺口问题。未来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做到长期收支平衡。而最新发布的研究

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2]如果延迟退休,一方面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选择之一,最重要的是缓解当前养老金缺口的压力。延迟退休年龄,意味着那些面临退休但还有精力继续工作的工作人员还可以留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同样可以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企事业单位获得效益,进而也取得了一定的收入。退休年龄的调整,使得收入和支出大幅度的增加和减少,结余也增加,缓解了国家对养老金的支出。

(二) 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

劳动力成本主要是由工资和包括养老金在内的保险福利待遇组成。近年我国国有、集体企业因其要缴纳较高的保险费率而日益沉重,阻碍企业的发展,退休金无论是工资的一部分还是利润的一部分,在经济过程中总是表现为劳动成本的一部分。而其他条件不变,退休年龄愈早,劳动力成本愈高。据有些专家预测,将退休年龄逐渐提高,相应的缴纳率降低。缴纳率降低,企业支付的劳动成本降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三) 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据统计,2006年我国各类离退休的科技工作者达到600多万人,约为在职工作者的20%左右,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有能力继续为社会发挥作用的约占70%。社会对老齢人力资源仍有很大需求。[3]他们的价值并未终结。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有效的利用老龄人力资源。

上世纪80年代即呈现老龄化趋势的香港,较早重视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利用。1998年,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推行“老有所为活动计划”。随着中国内地NGO(非政府组织)的兴起,退休人才的再利用也开始进入本土公益组织的视野。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光洛退休后,又被返聘,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老龄人力资源仍是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从性别的角度看,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制度更显不合理,女性的预期寿命更长,但退休年龄却要早于男性10岁或者5岁,这影响了女性的养老金水平。人力资本投资周期的延长,可以维持劳动者在更长时间周期内的工作,这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另一重要原因。同时延迟退休,既满足了老年人继续工作的热情,也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面对着如此多的有能力的即将退休人员,延迟似乎是个很好的选择。

二、 消极方面

人力资源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以为国家提出相关建议,虽然这一政策未实施,但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和争议,尤其是在如今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反对者居多,年轻人就业更面临挑战。

过去30多年,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表现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也表现为就业的供求形势得到改善。然而现在劳动者过剩,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4]延迟退休更是加剧了就业现状。

(一) 不利于普通劳动者

对于企业职工工资低,工作条件恶劣,尤其一些临近退休的下岗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和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员延迟退休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为缴费增加,而领取养老金总数减少。这样造成社会不公平,不利于普通劳动者和低收入者。

(二) 加剧年轻人就业压力

日前中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超过1.1亿人,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但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只有1000万左右,如果提高退休年龄,就占去机会的30%。这个比例相当惊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仍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势必会占据岗位,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这一政策可谓是雪上加霜。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大学生就业走向有两条途径:国家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灵活,退休年龄延长不会阻止单位解雇不合适的老员工,也不妨碍老员工主动辞职,所以影响不大。公务员岗位则特别有限,每年200万左右的毕业生中,只有约7900人能成为国家公务员,即使算上各省市政府招聘的人数,占的比重也特别小。

三、 总结

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决策,涉及到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期望享受政策实施带来的利益时,要充分考虑它同时可能会带给我们的弊处。分析延迟退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各界对延迟退休年龄看法不一,分歧尤大。可见,这项尝试在增进一部分人权益的同时,也可能影响另一部分人的权益。因此,延迟退休年龄不可“一刀切”,而应该给参保人充分的选择权利。

参考文献

[1] 退休年龄相关网站

[2] 新华网.养老金缺口放大加重财政负担[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265

[3]张默宁.退休老人:负担还是资源[J].新智慧,财富道,2012.9

[4]张车伟 蔡翼飞.中国劳动供求态势变化、问题也对策[J].人口上经济,2012,4


相关文章

  • 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
  • [提要] 在中国老龄化持续深化.就业人口减少.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养老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似乎成了必然选择,然而除去公平性问题,对延迟退休最大的考验就是就业挤出,因此对延迟退休的就业挤出效应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效果,在当前形 ...查看


  • 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
  • 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 一 概念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 到2013年11月,2013年11月12 ...查看


  • 毛邓三论文--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分析
  • 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分析 --基于法国大罢工的思考 一.引言 2011年4月28日,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 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 准,笔者国内地人口总量为13. ...查看


  •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探讨
  • 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探讨 摘要: 中国退休年龄基本沿用了20世纪50年代的规定, 存在着退休年龄较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提前退休较为严重等问题.从降低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应对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等各种现实情况考虑 ...查看


  • 2016年泉州公务员面试热点:延迟退休
  • 福建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务员面试热点:延迟退休 [热点概述] 2014年1月24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回应社会保障领域的热点问题时提到,研究制定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决定之一. 2014年 ...查看


  • 2016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练习:延迟退休
  • 2016年天津公务员考试申论练习:延迟退休 通过最新天津公务员大纲解读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行测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天津中公教育整理了天津公务员考试题库供考生备考学习. [练习题]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 ...查看


  • 2014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如何看待延迟退休
  • 2014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如何看待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是最近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社会各界人士对此还存在很多意见,也就意味着,引起了社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所以,像这种问题,涉及百姓民生,无疑将是我们结构化面试的重要考查热 ...查看


  • 推迟退休年龄和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可行吗下
  • 推迟退休年龄和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可 行吗(下) --来自广东省在职职工预期退休年龄的经验证据 阳义南 才国伟  2013-01-04 15:17:12 来源:<财贸经济>2012年第10期 Hall和Johnson(198 ...查看


  • 不同群体对延迟退休的态度及原因分析
  • (一)拥护派 1. 代表人群:权力阶层.工作稳定者 权力阶层,指掌握资源,能够制定政策或是具有一定的决策权的人群.典型代表为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者.工作稳定者,指部分专业人士,其工作的劳动强度不大,如教师.医生等. 2. 原因分析 (1)随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