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记录

史学史研究 1997年06期

  一、“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

  “实事求是”是钱大昕学术思想的核心。他说:“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1]把“实事求是”当作学者治学的根本宗旨。钱氏“实事求是”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反对门户,唯是而从。乾嘉时期,汉学崛起,学术领域汉帜高悬,学者主张“但当墨守汉人家法,定从一师而不敢他徙”。[2] “凡古必真,凡汉皆好”成为治学时尚。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钱大昕说:“近代言经术者,守一先生之言,无所可否,其失也俗;穿凿附会,自出新意而不衷于古,其失也妄。唯好学则不妄,唯深思则不俗,去妄与俗,可以言道。”[3]把墨守一家、树立门户称为“俗学”,把穿凿附会、任情发挥称为“妄学”。和当时大多数学者一样,钱大昕也认识汉儒去古未远,训诂较为可靠,但他无门户、不泥古,他说:“后儒之说胜于古,不必强从古可也;一儒之说而先后异,从其是者可也。”[4]“以古为师”也只是“师其是而已”。[5]在钱大昕看来,学者论学“诋郑、服,薄程、朱”,“强词以求胜”,实际上是“出于门户之私”,[6]于学术发展极为不利。无论是汉儒还是宋儒,钱大昕都抱着唯善是从的态度,不存畛畦之见。他称汉儒郑玄“兼通六艺,集诸家之大成,删裁繁芜,刊改漏失,俾百世穷经之士有所折衷,厥功伟矣”。[7]称宋儒朱熹“卓哉紫阳,百世之师,主敬立诚,穷理致知,大醇无疵”。[8]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他又对郑、朱提出过批评。如他曾批评朱熹因尊洛学而贬抑苏东坡门人,是“门户之见,非是非之公”。[9]表现出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钱大昕还说:“管仲器小,不害其为仁;臧武要君,不害其为知;孟公绰不可为滕薛大夫,不害其为廉;宰我、冉有,《论语》屡责之,不害其为十哲。圣人讨论之公,而度量之大如此。王者知此道,则可无乏才之叹,儒者知此道,则必无门户之争矣。”[10]钱大昕的这些话明确地表达了两层含义:鉴识人才,要一分为二,不能以瑕掩瑜;发展学术,要清除门户,不能搞学派间的相互贬抑。在具体的治学实践中,钱大昕广泛结交其时不同学派的学者,相互书信往还,质疑问难,不偏主一家,使自己能博采众长,成为“于儒者应有之艺,无弗习、无弗精”的“一代儒宗”。[11]众所周知,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治学都反对门户,主张各学派之间,互相尊重,颇留意于兼取众家之长。钱大昕在乾嘉汉学鼎盛时亦力主消除门户,择善而从,可谓得顾、黄之心于其后。

  (二)不尚空谈,提倡实学。钱大昕治学不尚空谈,主张务实求真。他曾尖锐批评元明以来学者的空疏,“元明以来,学者空谈名理,不复从事训诂,制度象数,张口茫如。”[12]甚至“目记诵为俗生,诃多闻为丧志,其持论甚高,而实便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辈。有明三百年,学者往往蹈此失。”[13]他还对有些理学家大搞支离破碎的语录提出批评,说:“释子之语录始于唐,儒家之语录始于宋。儒其行而释其言,非所以垂教也。君子之出辞气必远鄙倍。语录行,而儒家有鄙倍之词矣”。[14]钱大昕认为,儒学的精华都体现在“持身处世、辞受取与之节”上,真正的通儒是不空言性理与天道的。所谓“《论语》二十篇,《孟子》七篇,论政者居其半,当时师弟子所讲求者,无非持身处世、辞受取与之节,性与天道,虽大贤犹不得而闻。儒者之务实而不尚空谈如此”。[15]概而言之,钱大昕的治学务实思想包涵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主张由文字音韵入手以求经书义理。宋明以来,理学家轻视训诂声音之学,由于古音学之不讲,故而后世往往有率意改经之病。钱氏对此深有认识,他说:“汉儒治经,遵守家法,诂训传笺,不失先民之旨。自晋代尚空谈,宋贤喜顿悟,笑问学为支离,弃注疏为糟粕,谈经之家,师心自用,乃以俚俗之言诠说经典,……古训之不讲,其贻害圣经甚矣。”[16]故而他继承顾炎武“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治经方法论,[17]主张“六经皆载于文字者也,非声音则经之文不正,非训诂则经之义不明”,[18]只有文字音韵之学明,则“向壁虚造之辈,不得滕其说以炫世。学术正而士习端,其必由是矣,小学云乎哉”[19]。在钱氏看来,只有弄懂作为经典义理载体的文字声音,才能杜绝穿凿附会,揭示出经书的本旨。第二,考事实,重证据。钱大昕治学,以言心性,发空论为“虚”,以考事实,重证据为“实”。对于自己所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即使是“琐言剩义”,也要“贯通原本”[20],严密考察。“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摈”[21]。比如为了证明古无轻唇音,他列举了上百个例证,为了说明《说文》中多经师异文,他列举了几百个例证,等等。由经及史,钱氏也极力反对史学中的空言,认为作史贵在客观真实,主张博取材料,严密考订,要求文献征实,摒弃一切形式的褒贬。正因为此,钱大昕“研精经史,蔚为著述,于经义之聚讼难决者,皆能剖析源流,文字、音韵、训诂、天算、地理、氏族、金石以及古人爵里、事实、年齿,了如指掌。古人贤奸是非,疑似难以明者,典章制度,昔人不能明断者,皆有确见”[22]。取得了很大成绩。第三,在史学上,注重研究典制,尤其重视对舆地、官制、氏族的研究。钱大昕说:“史家所当讨论者有三端,曰舆地,曰官制,曰氏族”[23]。又说:“史家先通官制,次精舆地,次辨氏族,否则涉笔便误。”[24]钱大昕之所以这样提倡,是因为这三者都是“切近而适于用”的学问[25],是治史读史的基础知识。在《廿二史考异》中,钱氏指出历代史著这方面的错误特别多。在他看来,不辩明历代名物制度,却“臆决唱声,自夸心得”,[26]是写不出信而有征的优秀史著的。

  (三)知人论世,意存忠厚。钱大昕提倡严谨笃实的学术,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在“实事求是”的学术宗旨下,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学术批评方法,他不赞成“空疏措大,辄以褒贬自任,强作聪明,妄生疻痏;不叶年代,不揆时势,强人以所难行,责人以所难受,陈义甚高,居心过刻”的论人论学方法,以“惟有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为追求目标[27]。从学术批评的角度讲,这时所谓的“叶年代”、“揆时势”以及探究前人撰述之“苦心”,就是要把握住所考察对象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意图两个方面,也就是“知人论世”。钱大昕认为,在评论前人学术得失时,决不能“文致小疵,目为大创,驰骋笔墨,夸耀凡庸”,[28]要去疑坚信,指暇见美,“去其一非,成其百是”[29],做古人诤友。钱大昕还提出,在研究评论古人学术时,要时时自省,不能陷于自失。古人治学有误,“吾虽不言,后必有言之者,虽欲掩之,晋得而掩之?所虑者古人本不误,而吾从而误驳之,此则无损于古人而适以成吾之妄”[30]。对于那种“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的轻浮学风,钱大昕大不以为然,指出“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31]号召学者反躬自省,以公允之心对待前人学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钱大昕“实事求是”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其中有些集中反映了一代学术的基本特征,如反对空谈,崇尚务实,几乎是乾嘉汉学家们的一致口径。重事实,重考据,强调“我注六经”,学者普遍重视文字、音韵、训诂的研究,并由此入手来究明经书义理,是包括钱大昕在内的乾嘉学者们治学的一大特色。但可贵的是钱大昕学术思想中的不少方面,具有批评其时代学风的批判意识,如反对门户,不执一见,唯信是从,就是继承顾炎武、黄宗羲的思想,针对当时学者治学墨守汉人家法,鄙弃后儒见解的风气而发;再如知人论世、意存忠厚的学术批评方法的提出,是针对宋明学者空言心性,驰骋议论,当今学者重考据,苛责古人,抬高自己的偏颇学风而发。这些都是钱大昕“实事求是”思想中较有价值的一面。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钱大昕极端反对离事而言理、空谈心性的学风,因此在“实事求是”学术宗旨下,过分强调“下学”而忽视“上达”,视考辨事实为“实学”,分析评论为“空谈”,从而严重限制了他贯穿历史发展始末的眼光,虽究治二十二史,却未能由“下学”而“上达”,形成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

  二、“儒者之学,在乎明体以致用”

  钱大昕在历史考据学方面有很大的成就,100卷的《廿二史考异》,传之后世,嘉惠学界甚巨。也正因如此,学术界往往盛称钱氏的考据而忽视他的经史世的思想。甚至说他埋头故纸,博古而不通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固然,钱大昕在学术上重考据,但这只是他学术思想的一个方面,其学术思想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继承了清初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提倡“明道致用”。他说:“儒者之学,在乎明体以致用。《诗》、《书》、执《礼》,皆经世之言也”[32]。又说:“为文之旨有四,曰明道,曰经世,曰阐幽,曰正俗”。[33]这里所说的“明体”与“明道”是一个意思,也就是顾炎武所说的“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34]。解除后儒对经书的曲解臆断,正确认识和阐发圣人之道,是谓“明道”。钱大昕认为,魏晋士人言老庄,宋明士人言心性,都甚乖圣人之道,他说:“魏晋人言老庄,清谈也;宋明人言心性,亦清谈也。孔子言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孟子言良知良能,孝弟而已矣。故曰道不远人。后之言道者,以孝弟忠信为浅近,而驰心于空虚窈远之地,与晋人清谈何以异哉!”[35]那么圣人之道是什么呢?在钱大昕看来,“道不远人”,圣人之道切于民生日用,“无非持身处世,辞受取与之节”[36]。离开这一基点的蹈空之论,是不能起到救世作用的。

  钱大昕提倡“文以贯道,言以匡时”[37],认为“儒林经济非两事,根柢深厚枝叶荣,……文章须有裨名教,经史自可致治平”[38],明体与致用密不可分,“因文以载道,审音以知政,孰谓文学与经济为两事哉”。[39]钱大昕赞成顾炎武为文须有益天下的观点,引录《日知录》卷19中的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顾宁人曰:文须有益于天下后世,若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抄袭之说,谀佞之文,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40]并说:“儒者立言,当为万世生民虑。”[41]他认为学者应留心经济,通时务,否则便是“迂儒”。他评论《禹贡锥指》,对胡渭留心经济的一面予以大力表彰,说:“汉唐以来,河道迁徙,虽非《禹贡》之旧,要为民生国计所系,故于《导河》一章,备考历代决溢改疏之迹,且为图以表之。其留心经济,异于迂儒不通时务者远矣。”[42]他还进一步论证了学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士大夫不可以无学。不殖将落,原氏所以先亡;数典忘祖,籍父所以无后;董昭言,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以交游为业,曹魏所以不永也;史洪肇言,但事长枪大剑,安用毛锥,乾祐所以失国也;蔡京禁人读史,以《通鉴》为元祐学术,宣和所以速祸也”。[43]这就很明白地说明了,学术不关心社会,必将流于空谈,社会不关心学术,必定走向灭亡的深刻道理。

  钱大昕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乾嘉时期。乾隆初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均有所发展,达到了清朝强盛的顶点。但是,在鼎盛的背后,已出现各种衰败的迹象。乾隆中叶以后,土地集中加剧,统治阶级奢侈腐化,大小官吏贪污成风,文字狱滥兴,士林风气颓废,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连续爆发,貌似强大的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所有这些,对钱大昕都有很深的刺激,他从“明体以致用”的学术思想出发,在评经论史的同时,表示了对这些问题的极大关注。

  其一,反对朝廷与民争利。乾隆时期,一则因周边用兵过多,军费繁重;二则因乾隆屡次南巡,兴师动众,挥霍无度;三则因官吏贪污成风,中饱私囊,再加上其它种种原因,到乾隆后期,国库空虚已较严重,统治者为满足穷奢极欲的需要,肆意加征加赋,与民争利。对此,钱大昕给予了无情揭露和批判。他在《记加征省卫运军行月粮始末》一文中,记述了清政府以漕运的军行月粮折合银两,向江南五个州县的人民摊派加征,盘剥江南百姓的事实,并指出:“出不应派之粮,供不应给之卫,敲骨吸髓,徒资郡蠹瓜分酗酒陆博之资,民实不服!”[44]他还揭露了历史上以苛捐杂税盘剥百姓的事实。宋代苛捐杂税甚多,盐、酒、醋都要纳税,钱氏据《提举常平司公据》石刻,揭露醋税扰民,“酒、醋民间日用所需,而宋元禁百姓私造,官取其息。即一寺计之,每岁合输数万钱,则人户之抑配可知。今郡城有腊坊桥,有醋库巷,犹沿宋名,知醋之累民甚矣”。[45]钱大昕反对“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术,指出这是“阳避加赋之名,阴行剥下之计”,“天地之财只有此数,聚于上者必夺于下”。[46]如所周知,康熙五十一年曾规定,自康熙五十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经雍正、乾隆朝,各种名目的赋税多如牛毛,永不加赋成了空话,钱氏此言实际上就是对此而发的。

  其二,揭露吏治腐败。钱大昕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清朝官吏贪污、贿赂之风正炽的时代,自皇帝至下级官吏,无不有贪污劣迹,和珅只不过是最突出的代表而已。对于这种吏治腐败的局面,钱大昕痛惜扼腕,深感忧虑。清朝河患严重,历康、雍、乾三朝,终未解决。钱大昕指出,负责治河的官吏贪污河费用,而朝廷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是河患没有得到最终解决的重要原因,他说:“今之官吏,其好利犹昔也。堤防日益,决溢屡告,竭海内之膏脂,饱若辈之囊橐,赏重罚轻,有损无益,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深虑之也。”[47]他还直斥那些贪污聚敛,盘剥百姓、媚朝廷、谀权贵的贪官污吏为“小偷”、“劫盗”。[48]如何解决官吏贪污,纠治吏治腐败,钱大昕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他只是认为,吏治的根本在于“亲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49]失去了这一点,也就失去了吏治的本原。要想恢复吏治的本原,只有倡名教、正风俗。他引述顾炎武的话说:“昔人之言,曰名教,曰名节,曰功名,不能使天下之人以义为利,而犹使人之以名为利,虽非纯王之风,亦可以救积污之俗矣。”[50]而实际上,纯粹地倡名教、正风俗,是无法根本解决吏治腐败的。

  其三,谴责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有清一代统治者,一直着意提倡、宣扬贞节,对这种残害妇女的所谓贞节,钱大昕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妇女守节是根本违背仁爱生生大德的,广大妇女被迫做节妇烈女,并非她们本愿,“古之称妇德者,曰德言容功,而节义不与焉。不得已而以节义称,非女子之所乐闻也”。[51]他还认为,夫妻是“人合”,父子兄弟是“天合”,“天合”无可变更,而“人合”是可以改变的,妇女改嫁,“不谓之失节”。他对在礼教束缚下饱受残害的妇女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说:“闾里之妇,失爱于舅姑,谗间于叔妹,抑郁而死者有之;或其夫淫酗凶悍,宠溺嬖媵,凌迫而死者有之。准之古礼,固有可去之义,亦何必束缚之、禁锢之,置之必死之地以为快乎!”[52]因此他称沈圭所言“妇人以不嫁为节,不若嫁之以全其节”为“救世名论”。[53]

  其四,批判颓废士风,揭露造成士风颓废的原因。乾嘉时期,不但吏治腐败,士风也日益颓废,业师弟子之间,相互利用,“师之所求弟子者,利也;弟子所以籍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54]一些士子不能保持士儒之节,“临财苟得,临难苟免,好利而不好古,虽在庠序,其志趣与市井胥徒何以异哉”。[55]不少士人无真才实学,对事物没有自己的看法,只会背诵前人成句,“今之举业文字,大率生吞活剥,其词必己出者,百无一二。士习之不端,于作文见之矣”。[56]更有些士人特别喜好诋毁谩骂前人,学风浮躁。钱大昕在揭露了士习颓废的种种表现后,还特别指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归结起来大约三点:一、宋明以来空谈心性的学风流弊的影响,使得士子们空疏好大言,“游谈无根,束书不观”。二、科举取士扼杀了士人们的创造性,使得士子只会习括帖之文,人云亦云。钱大昕数次担任各地主副考官,对科举取士的弊端认识较清,他认为“八股取士所得,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子”,[57]并引用魏华父的话说:“释老之患,几于无儒;科举之患,几于无书。”[58]他甚至提出改革科举考试的秩序,以使尤俊之士得以超拔。[59]三、文字狱压抑打击士子个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钱大昕并非专搞脱离实际的烦琐考证,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他的学术著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他论述了学术研究的社会作用,提出“明体致用”的学术思想,并遵循这一思想,提出了对现实问题的种种看法。这些都是我们所必须认识到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钱大昕的经世思想是受制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由于他生活于清朝统治已近二百年的乾嘉时期,这一时期清廷统治稳固,社会相对安定,学者也大多采取了与清廷合作的态度,因此,钱大昕的经世致用思想,既没有清初学者强烈的民族意识,批判现实的尖锐锋芒,思考社会变革的深刻思想,也没有道咸年间经世思想中所包含的对于国家、民族前途的强烈危机感。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在和平安定环境中孕育出来的,是传统儒家入世思想的具体反映。

  三、“经与史岂有二学哉”

  提倡经史并重,批判“经精史粗”,“经正史杂”的错误观点,为学术发展纠偏,是钱大昕学术思想中又一富有时代意义的方面。

  明朝末年,空谈性理、耻言事功的理学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历史学不被重视。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都指出过这一现象,黄宗羲说:“自科举之学盛,而史学遂废。昔蔡京、蔡卞当国,欲绝灭史学,即《资治通鉴》板亦议毁之,然而不能。今未尝有史学之禁,而读史者顾无其人,由是而叹人才之日下也。”[60]顾炎武也感慨唐宋以后史学的荒废,并指出“今史学废绝,又甚于唐时”。[61]因此他们提倡尊经重史的经史之学,把史学当作经世致用的大端,“学者必先穷经,然拘执经学,不适于用。欲免迂儒,必兼读史”,[62]“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63]“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矣”。[64]然而,清初思想家的这一极有价值的思想并未被乾嘉学者普遍继承下来,相反,到乾嘉时期学者以肄经为宗,治经成风,史学依然被视为低一等的学问,“经精而史粗,经正而史杂”的说法相当流行,[65]诸大儒但治古经,不读汉唐以后书,“号为治经则道尊,号为治史则道诎。”[66]即便是在史学领域,这种看法也极普遍,史学家赵翼说自己“资性粗钝,不能研究经学,惟有历代史书,事显而义浅,便于浏览。”[67]王鸣盛也说:“治经断不敢驳经,而史则虽子长、孟坚,苟有所失,无妨箴而砭之。”[68]他们虽然研治历史,但心中仍然认为经书义蕴深远,史书义蕴浅显,不敢驳经而敢驳史,视经为神圣不可侵犯,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乾嘉学术的正常发展。钱大昕对这种重经轻史的学术现实非常不满,他说:“自惠、戴之学盛行于世,天下学者但治古经,略涉三史。三史以下,茫然不知,得谓之通儒乎?”[69]在他看来,只知治经而不知读史,就称不上是“通儒”,这可说已得黄宗羲诸人之心于其后了。

  钱大昕既不满意于当时重经轻史的学术局面,于是便提出了自己对经史关系的系统看法。他指出经与史同出一辙,经即是史,史也是经,“经与史岂有二学哉?昔宣尼赞修六经,而《尚书》、《春秋》,实为史家之权舆。”[70]这种经史同源说对尊经卑史者无异当头棒喝。钱大昕还从目录学的角度历史地分析了经与史的分离,认为这只是学科的分合,并不存在经尊史卑的说法,“汉世刘向父子,校理秘文为《六略》,而《世本》、《楚汉春秋》、《太史公书》、《汉著纪》,列于春秋家。《高祖传》、《孝文传》,列于儒家。初无经史之别。厥后兰台、东观,作者益繁,李充、荀勖等创立四部,而经史始分,然不闻陋史而荣经也”。但自宋明以降,“王安石以猖狂诡诞之学,要君窃位,自造《三经新义》,驱海内而诵习之,甚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章、蔡用事,祖述荆、舒,屏弃《通鉴》为无祐学术,而十七史皆束之高阁矣”,史学地位开始下降,“嗣是道学诸儒,讲求心性,惧门弟子之泛滥无所归也。则有诃读史为玩物丧志者,又有谓读史令人心粗者,此特有为言之,而空疏浅薄者,托以藉口,由是说经者日多,治史者日少。”[71]政治上的排挤与学术思想上的压抑造成史学地位的下降。在揭露了经尊史卑产生的根源后,钱大昕针锋相对地对“经精史粗”、“经正史杂”的言论进行了批判,他说:“彼之言曰:经精而史粗也,经正而史杂也。予谓经以明伦,虚灵元妙之论,似精实非精也。经以致用,迂阔刻深之变,似正实非正也。”[7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钱大昕所批评的经学,并非原始经学,而是宋明以来俗儒所讲的空谈性理的“经学”,他不止一次地说:“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弃古训,自夸心得,下者抄袭人言,以为己有。儒林之名,徒为空疏藏拙之地。”[73]“元明言经者,非抄袭稗贩,则师心妄作,即幸而厕名甲部,亦徒供后人覆瓿而已,何足尚哉!”[74]钱大昕认为,宋明儒者以己意说经,师心自是,篡改了经书原义,把体现在日用人伦之间的实实在在的圣人之道搞得“虚灵玄妙”,既不精,亦不正。至于那些抄袭贩卖前人言论的经书,更不足道。钱大昕还指出,史书考核精审、义蕴深厚,完全可与六经一样并传于世,“太史公尊孔子为世家,谓载籍极博,必考信于六艺。班氏《古今人表》,尊孔孟而降老庄,卓然有功于圣学。故其文与六经并传而不愧。”[75]宋代李彦章把经学比作“先王之学”,而视秦汉隋唐之史为“流俗之学”,钱氏斥其“妄诞无忌惮若此。”[76]钱大昕以六经为指归,替史学争地位,于此可窥一斑。不仅如此,钱大昕晚年主讲紫阳书院时,一直倡导学生读书要“史学与经并重”,[77]并以为“读经易,读史难”。[78]在自己的学术实践中,他也是以史学闻名当世的。

  钱大昕之所以认为史学堪与经学比肩,除史学“有功于圣学”外,还在于史学能总结历史经验以为资治之鉴,是经世致用之学。他称赞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是“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79]在他的历史编篡学思想中,他一直主张史书应多记载有关劝戒,有关国计民生的事,要集中突出史书的社会作用,要在重大史事上下重笔,否则,便可删去。他说:“事无系乎兴亡,语不关于劝戒,准之史例,似可从删,”[80]又说:“史以纪治忽之迹,非取词章之工”,“经国名言,所宜备录”,“文虽工无裨于政治,亦可从删”。[81]钱大昕经史经世的思想由此可窥一斑,同时这也正是他有别于当时的“古学”者和“俗学”者的地方。

  钱大昕在乾嘉治经成风,“学者群舍史学而趋于经学之一途,”[82]以肄经相标榜的学术风气下,不为风会所驱,倡言史学,高树史帜,敢于批判重经轻史的学术偏向,努力提高史学的学术地位,论述史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为学术发展纠偏,是有时代意义的。

  注释:

  [1]《潜研堂文集》卷25《卢氏群书拾补序》。

  [2]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

  [3]《潜研堂文集》卷23《赠邵冶南序》。

  [4]《潜研堂文集》卷9《答问六》。

  [5]《潜研堂文集》卷24《臧玉林经义杂识序》。

  [6]《潜研堂文集》卷25《严久能娱亲雅言序》。

  [7]《潜研堂文集》卷26《郑康成年谱序》。

  [8]《潜研堂文集》卷17《朱文公三世像赞》。

  [9]《十驾斋养新录》卷7《宋儒议论之偏》。

  [10]《十驾斋养新录》卷13《功过相除》。

  [11]江藩:《汉学师承记》记之三《钱大昕》。

  [12]《潜研堂文集》卷26《重刻孙明复小集序》。

  [13]《潜研堂文集》卷33《与晦之论尔雅书》。

  [14]《十驾斋养新录》卷18《语录》。

  [15]《潜研堂文集》卷25《世纬序》。

  [16]《潜研堂文集》卷24《经籍纂诂序》。

  [17]《亭林文集》卷4《答李子德书》。

  [18]《潜研堂文集》卷24《小学考序》。

  [19]《潜研堂文集》卷24《经籍纂诂序》。

  [20]《十驾斋养新录》阮元序。

  [2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十三)。

  [22]唐鉴:《清学案小识·经学学案·嘉定钱先生》。

  [23]《潜研堂文集》卷24《二十四史同姓名录序》。

  [24]《廿二史考异》卷40《北史·外戚传》。

  [25]《潜研堂文集》卷24《二十四史同姓名录序》。

  [26]《潜研堂文集》卷25《严久能娱亲雅言序》。

  [27][28]《廿二史考异》序。

  [29]《潜研堂文集》卷35《答王西庄书》。

  [30]《潜研堂文集》卷35《答王西庄书》。

  [31]《潜研堂文集》卷17《奕喻》。

  [32]《潜研堂文集》卷25《世纬序》。

  [33]《潜研堂文集》卷33《与友人书》。

  [34]《亭林文集》卷4《与人书二十五》。

  [35]《十驾斋养新录》卷18《清谈》。

  [36]《潜研堂文集》卷25《世纬序》。

  [37]《潜研堂文集》卷17《文箴》。

  [38]《潜研堂诗集续集》卷6《题冯巽泉太守秋虹补读图》。

  [39]《潜研堂文集》卷24《小学考序》。

  [40]《十驾斋养新录》卷13《文字不苟作》。

  [41]《潜研堂文集》卷36《与邱草心书》。

  [42]《潜研堂文集》卷38《胡先生渭传》。

  [43]《十驾斋养新录》卷18《士大夫不说学》。

  [44]《潜研堂文集》卷22《记加征省卫运军行月粮始末》。

  [45]《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16《提举常平司公据》跋。

  [46]《潜研堂文集》卷17《读大学二》。

  [47]《十驾斋养新录》卷18《河防》。

  [48]《十驾斋养新录》卷18《居官忌二事》。

  [49]《十驾斋养新录》卷2《亲民》。

  [50]《十驾斋养新录》卷18《名》。

  [51]《潜研堂文集》卷40《施节妇传》。

  [52]《潜研堂文集》卷8《答问五》。

  [53]《十驾斋养新录》卷18《沈圭说》。

  [54]《潜研堂文集》卷33《与友人论师书》。

  [55]《十驾斋养新录》卷18《义利》。

  [56]《十驾斋养新录》卷18《诗文盗窃》。

  [57]《十驾斋养新录》卷16《双声》。

  [58]《十驾斋养新录》卷10《科举之弊》。

  [59]《十驾斋养新录》卷18《科场》。

  [60]《历代史表》序。

  [61]《日知录》卷16《史学》。

  [62]《清史列传·黄宗羲传》。

  [63]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16《甬上证人书院记》。

  [64]《亭林文集》卷4《与人书》。

  [65]《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66]《龚自珍全集·古史钩沉论二》。

  [67]《廿二史札记》自序。

  [68]《十七史商榷》自序。

  [69]江藩:《汉学师承记》记之三《钱大昕》。

  [70]《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1]《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2]《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3]《潜研堂文集》卷39《惠先生栋传》。

  [74]《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5]《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6]《十驾斋养新录》卷7《李彦章言史学》。

  [77]何元锡:《竹汀先生日记钞》卷3《策问》。

  [78]《元史本证》钱大昕序。

  [79]《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80]《廿二史札记》卷16《三国志·卻正传》。

  [81]《潜研堂文集》卷18《续通志列传总叙》。

  [82]《重刻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寅恪序》。

作者:王记录

史学史研究 1997年06期

  一、“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

  “实事求是”是钱大昕学术思想的核心。他说:“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1]把“实事求是”当作学者治学的根本宗旨。钱氏“实事求是”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反对门户,唯是而从。乾嘉时期,汉学崛起,学术领域汉帜高悬,学者主张“但当墨守汉人家法,定从一师而不敢他徙”。[2] “凡古必真,凡汉皆好”成为治学时尚。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钱大昕说:“近代言经术者,守一先生之言,无所可否,其失也俗;穿凿附会,自出新意而不衷于古,其失也妄。唯好学则不妄,唯深思则不俗,去妄与俗,可以言道。”[3]把墨守一家、树立门户称为“俗学”,把穿凿附会、任情发挥称为“妄学”。和当时大多数学者一样,钱大昕也认识汉儒去古未远,训诂较为可靠,但他无门户、不泥古,他说:“后儒之说胜于古,不必强从古可也;一儒之说而先后异,从其是者可也。”[4]“以古为师”也只是“师其是而已”。[5]在钱大昕看来,学者论学“诋郑、服,薄程、朱”,“强词以求胜”,实际上是“出于门户之私”,[6]于学术发展极为不利。无论是汉儒还是宋儒,钱大昕都抱着唯善是从的态度,不存畛畦之见。他称汉儒郑玄“兼通六艺,集诸家之大成,删裁繁芜,刊改漏失,俾百世穷经之士有所折衷,厥功伟矣”。[7]称宋儒朱熹“卓哉紫阳,百世之师,主敬立诚,穷理致知,大醇无疵”。[8]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他又对郑、朱提出过批评。如他曾批评朱熹因尊洛学而贬抑苏东坡门人,是“门户之见,非是非之公”。[9]表现出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钱大昕还说:“管仲器小,不害其为仁;臧武要君,不害其为知;孟公绰不可为滕薛大夫,不害其为廉;宰我、冉有,《论语》屡责之,不害其为十哲。圣人讨论之公,而度量之大如此。王者知此道,则可无乏才之叹,儒者知此道,则必无门户之争矣。”[10]钱大昕的这些话明确地表达了两层含义:鉴识人才,要一分为二,不能以瑕掩瑜;发展学术,要清除门户,不能搞学派间的相互贬抑。在具体的治学实践中,钱大昕广泛结交其时不同学派的学者,相互书信往还,质疑问难,不偏主一家,使自己能博采众长,成为“于儒者应有之艺,无弗习、无弗精”的“一代儒宗”。[11]众所周知,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治学都反对门户,主张各学派之间,互相尊重,颇留意于兼取众家之长。钱大昕在乾嘉汉学鼎盛时亦力主消除门户,择善而从,可谓得顾、黄之心于其后。

  (二)不尚空谈,提倡实学。钱大昕治学不尚空谈,主张务实求真。他曾尖锐批评元明以来学者的空疏,“元明以来,学者空谈名理,不复从事训诂,制度象数,张口茫如。”[12]甚至“目记诵为俗生,诃多闻为丧志,其持论甚高,而实便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辈。有明三百年,学者往往蹈此失。”[13]他还对有些理学家大搞支离破碎的语录提出批评,说:“释子之语录始于唐,儒家之语录始于宋。儒其行而释其言,非所以垂教也。君子之出辞气必远鄙倍。语录行,而儒家有鄙倍之词矣”。[14]钱大昕认为,儒学的精华都体现在“持身处世、辞受取与之节”上,真正的通儒是不空言性理与天道的。所谓“《论语》二十篇,《孟子》七篇,论政者居其半,当时师弟子所讲求者,无非持身处世、辞受取与之节,性与天道,虽大贤犹不得而闻。儒者之务实而不尚空谈如此”。[15]概而言之,钱大昕的治学务实思想包涵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主张由文字音韵入手以求经书义理。宋明以来,理学家轻视训诂声音之学,由于古音学之不讲,故而后世往往有率意改经之病。钱氏对此深有认识,他说:“汉儒治经,遵守家法,诂训传笺,不失先民之旨。自晋代尚空谈,宋贤喜顿悟,笑问学为支离,弃注疏为糟粕,谈经之家,师心自用,乃以俚俗之言诠说经典,……古训之不讲,其贻害圣经甚矣。”[16]故而他继承顾炎武“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的治经方法论,[17]主张“六经皆载于文字者也,非声音则经之文不正,非训诂则经之义不明”,[18]只有文字音韵之学明,则“向壁虚造之辈,不得滕其说以炫世。学术正而士习端,其必由是矣,小学云乎哉”[19]。在钱氏看来,只有弄懂作为经典义理载体的文字声音,才能杜绝穿凿附会,揭示出经书的本旨。第二,考事实,重证据。钱大昕治学,以言心性,发空论为“虚”,以考事实,重证据为“实”。对于自己所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即使是“琐言剩义”,也要“贯通原本”[20],严密考察。“凡立一义,必凭证据,无证据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摈”[21]。比如为了证明古无轻唇音,他列举了上百个例证,为了说明《说文》中多经师异文,他列举了几百个例证,等等。由经及史,钱氏也极力反对史学中的空言,认为作史贵在客观真实,主张博取材料,严密考订,要求文献征实,摒弃一切形式的褒贬。正因为此,钱大昕“研精经史,蔚为著述,于经义之聚讼难决者,皆能剖析源流,文字、音韵、训诂、天算、地理、氏族、金石以及古人爵里、事实、年齿,了如指掌。古人贤奸是非,疑似难以明者,典章制度,昔人不能明断者,皆有确见”[22]。取得了很大成绩。第三,在史学上,注重研究典制,尤其重视对舆地、官制、氏族的研究。钱大昕说:“史家所当讨论者有三端,曰舆地,曰官制,曰氏族”[23]。又说:“史家先通官制,次精舆地,次辨氏族,否则涉笔便误。”[24]钱大昕之所以这样提倡,是因为这三者都是“切近而适于用”的学问[25],是治史读史的基础知识。在《廿二史考异》中,钱氏指出历代史著这方面的错误特别多。在他看来,不辩明历代名物制度,却“臆决唱声,自夸心得”,[26]是写不出信而有征的优秀史著的。

  (三)知人论世,意存忠厚。钱大昕提倡严谨笃实的学术,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在“实事求是”的学术宗旨下,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学术批评方法,他不赞成“空疏措大,辄以褒贬自任,强作聪明,妄生疻痏;不叶年代,不揆时势,强人以所难行,责人以所难受,陈义甚高,居心过刻”的论人论学方法,以“惟有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为追求目标[27]。从学术批评的角度讲,这时所谓的“叶年代”、“揆时势”以及探究前人撰述之“苦心”,就是要把握住所考察对象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意图两个方面,也就是“知人论世”。钱大昕认为,在评论前人学术得失时,决不能“文致小疵,目为大创,驰骋笔墨,夸耀凡庸”,[28]要去疑坚信,指暇见美,“去其一非,成其百是”[29],做古人诤友。钱大昕还提出,在研究评论古人学术时,要时时自省,不能陷于自失。古人治学有误,“吾虽不言,后必有言之者,虽欲掩之,晋得而掩之?所虑者古人本不误,而吾从而误驳之,此则无损于古人而适以成吾之妄”[30]。对于那种“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的轻浮学风,钱大昕大不以为然,指出“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31]号召学者反躬自省,以公允之心对待前人学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钱大昕“实事求是”的学术思想,内涵丰富,其中有些集中反映了一代学术的基本特征,如反对空谈,崇尚务实,几乎是乾嘉汉学家们的一致口径。重事实,重考据,强调“我注六经”,学者普遍重视文字、音韵、训诂的研究,并由此入手来究明经书义理,是包括钱大昕在内的乾嘉学者们治学的一大特色。但可贵的是钱大昕学术思想中的不少方面,具有批评其时代学风的批判意识,如反对门户,不执一见,唯信是从,就是继承顾炎武、黄宗羲的思想,针对当时学者治学墨守汉人家法,鄙弃后儒见解的风气而发;再如知人论世、意存忠厚的学术批评方法的提出,是针对宋明学者空言心性,驰骋议论,当今学者重考据,苛责古人,抬高自己的偏颇学风而发。这些都是钱大昕“实事求是”思想中较有价值的一面。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钱大昕极端反对离事而言理、空谈心性的学风,因此在“实事求是”学术宗旨下,过分强调“下学”而忽视“上达”,视考辨事实为“实学”,分析评论为“空谈”,从而严重限制了他贯穿历史发展始末的眼光,虽究治二十二史,却未能由“下学”而“上达”,形成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

  二、“儒者之学,在乎明体以致用”

  钱大昕在历史考据学方面有很大的成就,100卷的《廿二史考异》,传之后世,嘉惠学界甚巨。也正因如此,学术界往往盛称钱氏的考据而忽视他的经史世的思想。甚至说他埋头故纸,博古而不通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固然,钱大昕在学术上重考据,但这只是他学术思想的一个方面,其学术思想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继承了清初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提倡“明道致用”。他说:“儒者之学,在乎明体以致用。《诗》、《书》、执《礼》,皆经世之言也”[32]。又说:“为文之旨有四,曰明道,曰经世,曰阐幽,曰正俗”。[33]这里所说的“明体”与“明道”是一个意思,也就是顾炎武所说的“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34]。解除后儒对经书的曲解臆断,正确认识和阐发圣人之道,是谓“明道”。钱大昕认为,魏晋士人言老庄,宋明士人言心性,都甚乖圣人之道,他说:“魏晋人言老庄,清谈也;宋明人言心性,亦清谈也。孔子言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孟子言良知良能,孝弟而已矣。故曰道不远人。后之言道者,以孝弟忠信为浅近,而驰心于空虚窈远之地,与晋人清谈何以异哉!”[35]那么圣人之道是什么呢?在钱大昕看来,“道不远人”,圣人之道切于民生日用,“无非持身处世,辞受取与之节”[36]。离开这一基点的蹈空之论,是不能起到救世作用的。

  钱大昕提倡“文以贯道,言以匡时”[37],认为“儒林经济非两事,根柢深厚枝叶荣,……文章须有裨名教,经史自可致治平”[38],明体与致用密不可分,“因文以载道,审音以知政,孰谓文学与经济为两事哉”。[39]钱大昕赞成顾炎武为文须有益天下的观点,引录《日知录》卷19中的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顾宁人曰:文须有益于天下后世,若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抄袭之说,谀佞之文,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40]并说:“儒者立言,当为万世生民虑。”[41]他认为学者应留心经济,通时务,否则便是“迂儒”。他评论《禹贡锥指》,对胡渭留心经济的一面予以大力表彰,说:“汉唐以来,河道迁徙,虽非《禹贡》之旧,要为民生国计所系,故于《导河》一章,备考历代决溢改疏之迹,且为图以表之。其留心经济,异于迂儒不通时务者远矣。”[42]他还进一步论证了学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士大夫不可以无学。不殖将落,原氏所以先亡;数典忘祖,籍父所以无后;董昭言,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以交游为业,曹魏所以不永也;史洪肇言,但事长枪大剑,安用毛锥,乾祐所以失国也;蔡京禁人读史,以《通鉴》为元祐学术,宣和所以速祸也”。[43]这就很明白地说明了,学术不关心社会,必将流于空谈,社会不关心学术,必定走向灭亡的深刻道理。

  钱大昕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乾嘉时期。乾隆初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均有所发展,达到了清朝强盛的顶点。但是,在鼎盛的背后,已出现各种衰败的迹象。乾隆中叶以后,土地集中加剧,统治阶级奢侈腐化,大小官吏贪污成风,文字狱滥兴,士林风气颓废,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连续爆发,貌似强大的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所有这些,对钱大昕都有很深的刺激,他从“明体以致用”的学术思想出发,在评经论史的同时,表示了对这些问题的极大关注。

  其一,反对朝廷与民争利。乾隆时期,一则因周边用兵过多,军费繁重;二则因乾隆屡次南巡,兴师动众,挥霍无度;三则因官吏贪污成风,中饱私囊,再加上其它种种原因,到乾隆后期,国库空虚已较严重,统治者为满足穷奢极欲的需要,肆意加征加赋,与民争利。对此,钱大昕给予了无情揭露和批判。他在《记加征省卫运军行月粮始末》一文中,记述了清政府以漕运的军行月粮折合银两,向江南五个州县的人民摊派加征,盘剥江南百姓的事实,并指出:“出不应派之粮,供不应给之卫,敲骨吸髓,徒资郡蠹瓜分酗酒陆博之资,民实不服!”[44]他还揭露了历史上以苛捐杂税盘剥百姓的事实。宋代苛捐杂税甚多,盐、酒、醋都要纳税,钱氏据《提举常平司公据》石刻,揭露醋税扰民,“酒、醋民间日用所需,而宋元禁百姓私造,官取其息。即一寺计之,每岁合输数万钱,则人户之抑配可知。今郡城有腊坊桥,有醋库巷,犹沿宋名,知醋之累民甚矣”。[45]钱大昕反对“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术,指出这是“阳避加赋之名,阴行剥下之计”,“天地之财只有此数,聚于上者必夺于下”。[46]如所周知,康熙五十一年曾规定,自康熙五十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经雍正、乾隆朝,各种名目的赋税多如牛毛,永不加赋成了空话,钱氏此言实际上就是对此而发的。

  其二,揭露吏治腐败。钱大昕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清朝官吏贪污、贿赂之风正炽的时代,自皇帝至下级官吏,无不有贪污劣迹,和珅只不过是最突出的代表而已。对于这种吏治腐败的局面,钱大昕痛惜扼腕,深感忧虑。清朝河患严重,历康、雍、乾三朝,终未解决。钱大昕指出,负责治河的官吏贪污河费用,而朝廷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是河患没有得到最终解决的重要原因,他说:“今之官吏,其好利犹昔也。堤防日益,决溢屡告,竭海内之膏脂,饱若辈之囊橐,赏重罚轻,有损无益,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深虑之也。”[47]他还直斥那些贪污聚敛,盘剥百姓、媚朝廷、谀权贵的贪官污吏为“小偷”、“劫盗”。[48]如何解决官吏贪污,纠治吏治腐败,钱大昕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他只是认为,吏治的根本在于“亲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49]失去了这一点,也就失去了吏治的本原。要想恢复吏治的本原,只有倡名教、正风俗。他引述顾炎武的话说:“昔人之言,曰名教,曰名节,曰功名,不能使天下之人以义为利,而犹使人之以名为利,虽非纯王之风,亦可以救积污之俗矣。”[50]而实际上,纯粹地倡名教、正风俗,是无法根本解决吏治腐败的。

  其三,谴责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有清一代统治者,一直着意提倡、宣扬贞节,对这种残害妇女的所谓贞节,钱大昕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妇女守节是根本违背仁爱生生大德的,广大妇女被迫做节妇烈女,并非她们本愿,“古之称妇德者,曰德言容功,而节义不与焉。不得已而以节义称,非女子之所乐闻也”。[51]他还认为,夫妻是“人合”,父子兄弟是“天合”,“天合”无可变更,而“人合”是可以改变的,妇女改嫁,“不谓之失节”。他对在礼教束缚下饱受残害的妇女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说:“闾里之妇,失爱于舅姑,谗间于叔妹,抑郁而死者有之;或其夫淫酗凶悍,宠溺嬖媵,凌迫而死者有之。准之古礼,固有可去之义,亦何必束缚之、禁锢之,置之必死之地以为快乎!”[52]因此他称沈圭所言“妇人以不嫁为节,不若嫁之以全其节”为“救世名论”。[53]

  其四,批判颓废士风,揭露造成士风颓废的原因。乾嘉时期,不但吏治腐败,士风也日益颓废,业师弟子之间,相互利用,“师之所求弟子者,利也;弟子所以籍师者,势也。质疑问难无有也。……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54]一些士子不能保持士儒之节,“临财苟得,临难苟免,好利而不好古,虽在庠序,其志趣与市井胥徒何以异哉”。[55]不少士人无真才实学,对事物没有自己的看法,只会背诵前人成句,“今之举业文字,大率生吞活剥,其词必己出者,百无一二。士习之不端,于作文见之矣”。[56]更有些士人特别喜好诋毁谩骂前人,学风浮躁。钱大昕在揭露了士习颓废的种种表现后,还特别指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归结起来大约三点:一、宋明以来空谈心性的学风流弊的影响,使得士子们空疏好大言,“游谈无根,束书不观”。二、科举取士扼杀了士人们的创造性,使得士子只会习括帖之文,人云亦云。钱大昕数次担任各地主副考官,对科举取士的弊端认识较清,他认为“八股取士所得,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子”,[57]并引用魏华父的话说:“释老之患,几于无儒;科举之患,几于无书。”[58]他甚至提出改革科举考试的秩序,以使尤俊之士得以超拔。[59]三、文字狱压抑打击士子个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钱大昕并非专搞脱离实际的烦琐考证,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在他的学术著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他论述了学术研究的社会作用,提出“明体致用”的学术思想,并遵循这一思想,提出了对现实问题的种种看法。这些都是我们所必须认识到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钱大昕的经世思想是受制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由于他生活于清朝统治已近二百年的乾嘉时期,这一时期清廷统治稳固,社会相对安定,学者也大多采取了与清廷合作的态度,因此,钱大昕的经世致用思想,既没有清初学者强烈的民族意识,批判现实的尖锐锋芒,思考社会变革的深刻思想,也没有道咸年间经世思想中所包含的对于国家、民族前途的强烈危机感。他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在和平安定环境中孕育出来的,是传统儒家入世思想的具体反映。

  三、“经与史岂有二学哉”

  提倡经史并重,批判“经精史粗”,“经正史杂”的错误观点,为学术发展纠偏,是钱大昕学术思想中又一富有时代意义的方面。

  明朝末年,空谈性理、耻言事功的理学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历史学不被重视。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都指出过这一现象,黄宗羲说:“自科举之学盛,而史学遂废。昔蔡京、蔡卞当国,欲绝灭史学,即《资治通鉴》板亦议毁之,然而不能。今未尝有史学之禁,而读史者顾无其人,由是而叹人才之日下也。”[60]顾炎武也感慨唐宋以后史学的荒废,并指出“今史学废绝,又甚于唐时”。[61]因此他们提倡尊经重史的经史之学,把史学当作经世致用的大端,“学者必先穷经,然拘执经学,不适于用。欲免迂儒,必兼读史”,[62]“学必原本于经术而后不为蹈虚,必证明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63]“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矣”。[64]然而,清初思想家的这一极有价值的思想并未被乾嘉学者普遍继承下来,相反,到乾嘉时期学者以肄经为宗,治经成风,史学依然被视为低一等的学问,“经精而史粗,经正而史杂”的说法相当流行,[65]诸大儒但治古经,不读汉唐以后书,“号为治经则道尊,号为治史则道诎。”[66]即便是在史学领域,这种看法也极普遍,史学家赵翼说自己“资性粗钝,不能研究经学,惟有历代史书,事显而义浅,便于浏览。”[67]王鸣盛也说:“治经断不敢驳经,而史则虽子长、孟坚,苟有所失,无妨箴而砭之。”[68]他们虽然研治历史,但心中仍然认为经书义蕴深远,史书义蕴浅显,不敢驳经而敢驳史,视经为神圣不可侵犯,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乾嘉学术的正常发展。钱大昕对这种重经轻史的学术现实非常不满,他说:“自惠、戴之学盛行于世,天下学者但治古经,略涉三史。三史以下,茫然不知,得谓之通儒乎?”[69]在他看来,只知治经而不知读史,就称不上是“通儒”,这可说已得黄宗羲诸人之心于其后了。

  钱大昕既不满意于当时重经轻史的学术局面,于是便提出了自己对经史关系的系统看法。他指出经与史同出一辙,经即是史,史也是经,“经与史岂有二学哉?昔宣尼赞修六经,而《尚书》、《春秋》,实为史家之权舆。”[70]这种经史同源说对尊经卑史者无异当头棒喝。钱大昕还从目录学的角度历史地分析了经与史的分离,认为这只是学科的分合,并不存在经尊史卑的说法,“汉世刘向父子,校理秘文为《六略》,而《世本》、《楚汉春秋》、《太史公书》、《汉著纪》,列于春秋家。《高祖传》、《孝文传》,列于儒家。初无经史之别。厥后兰台、东观,作者益繁,李充、荀勖等创立四部,而经史始分,然不闻陋史而荣经也”。但自宋明以降,“王安石以猖狂诡诞之学,要君窃位,自造《三经新义》,驱海内而诵习之,甚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章、蔡用事,祖述荆、舒,屏弃《通鉴》为无祐学术,而十七史皆束之高阁矣”,史学地位开始下降,“嗣是道学诸儒,讲求心性,惧门弟子之泛滥无所归也。则有诃读史为玩物丧志者,又有谓读史令人心粗者,此特有为言之,而空疏浅薄者,托以藉口,由是说经者日多,治史者日少。”[71]政治上的排挤与学术思想上的压抑造成史学地位的下降。在揭露了经尊史卑产生的根源后,钱大昕针锋相对地对“经精史粗”、“经正史杂”的言论进行了批判,他说:“彼之言曰:经精而史粗也,经正而史杂也。予谓经以明伦,虚灵元妙之论,似精实非精也。经以致用,迂阔刻深之变,似正实非正也。”[7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钱大昕所批评的经学,并非原始经学,而是宋明以来俗儒所讲的空谈性理的“经学”,他不止一次地说:“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弃古训,自夸心得,下者抄袭人言,以为己有。儒林之名,徒为空疏藏拙之地。”[73]“元明言经者,非抄袭稗贩,则师心妄作,即幸而厕名甲部,亦徒供后人覆瓿而已,何足尚哉!”[74]钱大昕认为,宋明儒者以己意说经,师心自是,篡改了经书原义,把体现在日用人伦之间的实实在在的圣人之道搞得“虚灵玄妙”,既不精,亦不正。至于那些抄袭贩卖前人言论的经书,更不足道。钱大昕还指出,史书考核精审、义蕴深厚,完全可与六经一样并传于世,“太史公尊孔子为世家,谓载籍极博,必考信于六艺。班氏《古今人表》,尊孔孟而降老庄,卓然有功于圣学。故其文与六经并传而不愧。”[75]宋代李彦章把经学比作“先王之学”,而视秦汉隋唐之史为“流俗之学”,钱氏斥其“妄诞无忌惮若此。”[76]钱大昕以六经为指归,替史学争地位,于此可窥一斑。不仅如此,钱大昕晚年主讲紫阳书院时,一直倡导学生读书要“史学与经并重”,[77]并以为“读经易,读史难”。[78]在自己的学术实践中,他也是以史学闻名当世的。

  钱大昕之所以认为史学堪与经学比肩,除史学“有功于圣学”外,还在于史学能总结历史经验以为资治之鉴,是经世致用之学。他称赞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是“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79]在他的历史编篡学思想中,他一直主张史书应多记载有关劝戒,有关国计民生的事,要集中突出史书的社会作用,要在重大史事上下重笔,否则,便可删去。他说:“事无系乎兴亡,语不关于劝戒,准之史例,似可从删,”[80]又说:“史以纪治忽之迹,非取词章之工”,“经国名言,所宜备录”,“文虽工无裨于政治,亦可从删”。[81]钱大昕经史经世的思想由此可窥一斑,同时这也正是他有别于当时的“古学”者和“俗学”者的地方。

  钱大昕在乾嘉治经成风,“学者群舍史学而趋于经学之一途,”[82]以肄经相标榜的学术风气下,不为风会所驱,倡言史学,高树史帜,敢于批判重经轻史的学术偏向,努力提高史学的学术地位,论述史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为学术发展纠偏,是有时代意义的。

  注释:

  [1]《潜研堂文集》卷25《卢氏群书拾补序》。

  [2]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

  [3]《潜研堂文集》卷23《赠邵冶南序》。

  [4]《潜研堂文集》卷9《答问六》。

  [5]《潜研堂文集》卷24《臧玉林经义杂识序》。

  [6]《潜研堂文集》卷25《严久能娱亲雅言序》。

  [7]《潜研堂文集》卷26《郑康成年谱序》。

  [8]《潜研堂文集》卷17《朱文公三世像赞》。

  [9]《十驾斋养新录》卷7《宋儒议论之偏》。

  [10]《十驾斋养新录》卷13《功过相除》。

  [11]江藩:《汉学师承记》记之三《钱大昕》。

  [12]《潜研堂文集》卷26《重刻孙明复小集序》。

  [13]《潜研堂文集》卷33《与晦之论尔雅书》。

  [14]《十驾斋养新录》卷18《语录》。

  [15]《潜研堂文集》卷25《世纬序》。

  [16]《潜研堂文集》卷24《经籍纂诂序》。

  [17]《亭林文集》卷4《答李子德书》。

  [18]《潜研堂文集》卷24《小学考序》。

  [19]《潜研堂文集》卷24《经籍纂诂序》。

  [20]《十驾斋养新录》阮元序。

  [2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十三)。

  [22]唐鉴:《清学案小识·经学学案·嘉定钱先生》。

  [23]《潜研堂文集》卷24《二十四史同姓名录序》。

  [24]《廿二史考异》卷40《北史·外戚传》。

  [25]《潜研堂文集》卷24《二十四史同姓名录序》。

  [26]《潜研堂文集》卷25《严久能娱亲雅言序》。

  [27][28]《廿二史考异》序。

  [29]《潜研堂文集》卷35《答王西庄书》。

  [30]《潜研堂文集》卷35《答王西庄书》。

  [31]《潜研堂文集》卷17《奕喻》。

  [32]《潜研堂文集》卷25《世纬序》。

  [33]《潜研堂文集》卷33《与友人书》。

  [34]《亭林文集》卷4《与人书二十五》。

  [35]《十驾斋养新录》卷18《清谈》。

  [36]《潜研堂文集》卷25《世纬序》。

  [37]《潜研堂文集》卷17《文箴》。

  [38]《潜研堂诗集续集》卷6《题冯巽泉太守秋虹补读图》。

  [39]《潜研堂文集》卷24《小学考序》。

  [40]《十驾斋养新录》卷13《文字不苟作》。

  [41]《潜研堂文集》卷36《与邱草心书》。

  [42]《潜研堂文集》卷38《胡先生渭传》。

  [43]《十驾斋养新录》卷18《士大夫不说学》。

  [44]《潜研堂文集》卷22《记加征省卫运军行月粮始末》。

  [45]《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16《提举常平司公据》跋。

  [46]《潜研堂文集》卷17《读大学二》。

  [47]《十驾斋养新录》卷18《河防》。

  [48]《十驾斋养新录》卷18《居官忌二事》。

  [49]《十驾斋养新录》卷2《亲民》。

  [50]《十驾斋养新录》卷18《名》。

  [51]《潜研堂文集》卷40《施节妇传》。

  [52]《潜研堂文集》卷8《答问五》。

  [53]《十驾斋养新录》卷18《沈圭说》。

  [54]《潜研堂文集》卷33《与友人论师书》。

  [55]《十驾斋养新录》卷18《义利》。

  [56]《十驾斋养新录》卷18《诗文盗窃》。

  [57]《十驾斋养新录》卷16《双声》。

  [58]《十驾斋养新录》卷10《科举之弊》。

  [59]《十驾斋养新录》卷18《科场》。

  [60]《历代史表》序。

  [61]《日知录》卷16《史学》。

  [62]《清史列传·黄宗羲传》。

  [63]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16《甬上证人书院记》。

  [64]《亭林文集》卷4《与人书》。

  [65]《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66]《龚自珍全集·古史钩沉论二》。

  [67]《廿二史札记》自序。

  [68]《十七史商榷》自序。

  [69]江藩:《汉学师承记》记之三《钱大昕》。

  [70]《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1]《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2]《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3]《潜研堂文集》卷39《惠先生栋传》。

  [74]《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5]《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76]《十驾斋养新录》卷7《李彦章言史学》。

  [77]何元锡:《竹汀先生日记钞》卷3《策问》。

  [78]《元史本证》钱大昕序。

  [79]《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序。

  [80]《廿二史札记》卷16《三国志·卻正传》。

  [81]《潜研堂文集》卷18《续通志列传总叙》。

  [82]《重刻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寅恪序》。


相关文章

  • 钱大昕是吴派吗?
  • 作者:王记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10期 被时人目为"一代儒宗"的乾嘉学者钱大昕①,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看作吴派健将.钱大昕属吴派,究其所自,以江藩<汉学师承记>为滥觞.江藩在讲到惠栋学术的 ...查看


  • 乾嘉史学大师钱大昕
  • 作者:戴逸 文史哲 1997年08期 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生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逝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18世纪中国的杰出学者,乾嘉时代的史学大师.青少年时代成长在文化氛围浓郁的江南地 ...查看


  • 钱大昕的学者风度
  • 作者:施丁 社会科学辑刊 1998年06期 钱大昕(1728-1804)是乾嘉时代著名史学家.他不仅在考订求实的学术上是一流的,是当时的史学大师,就是在待人接物的风度上也是最佳的,是受尊重的杰出学人,当时学者予以表扬,如今学者也可追思. 中 ...查看


  • 钱大昕(清代学者)-搜狗百科
  • 钱大昕生于1728年正月七日(2月16日),死于1804年十月初一日(11月2日).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因献赋获 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复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三十四年,入直上书房,授皇 ...查看


  •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 因此,充分认识并深入研究科举制,在今天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672-0717(2015)06-0074-11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 刘海峰 1905年废止科举是中国 ...查看


  • 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特点述评
  • 22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8年第4期 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特点述评 陈 媛Ξ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组织,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起过重大的作用.书院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尽管 ...查看


  • 普通话手抄报:上古声母
  • 上古,指先秦两汉时期.上古时期汉语共同语声母系统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里介绍上古声母系统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对上古韵母研究而言,声母研究的材料要少得多,可以用于上古声母研究的材料有谐声材料.古代注音材料.通假异文材料.声训 ...查看


  • 论_说文解字_对我国文字学史之贡献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1卷第3期 2005年7月 J O URNAL O F Q I NGHA I NAT I O NAL I T I ES I NST I TUTE (soc i a l sc i ences) VOL. 3 ...查看


  • 文献学笔记整理
  •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中国古典文献学笔记整理 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它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为骨架,构筑了所需要的古代语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