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过剩正义短缺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资本过剩正义短缺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A- A+

作者:蔡历 时间:2016-09-19 所在专题 来源:察网 评论

分享到:

【摘要:资本过剩正义短缺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但是,对欧美而言,这个矛盾已经充分激化,已经通过各种危机的形势表现出来,次债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甚至文化危机。而在中国,这种矛盾依然处于蓄势和积累的阶段,主要表现在房价的上升上,表现在价格系统的扭曲上。对价格的改变实质上是间接的财富分配,这进一步扩大财富分配不公,扩大社会的非正义。】

当今世界受困于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经济增长乏力,第二大问题是财富分配不均。

经济增长之所以会出问题,原因在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导致供给过剩。各行各业都是卖的多,买的少,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生产过剩的根源又在资本过剩,因为生产、供给能力的形成是资本推动的结果,即投资扩张的结果。资本的固有属性就是一定要去卖,资本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社会的生产、供给能力增加,不管社会实际需要与否,因为资本是逐利的,而利润的形成一定要通过卖某种东西而实现。

也就是说,当今全球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增长的问题,出现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过剩。通俗点说,就是有钱人的钱太多了。换而言之就是,有钱人的钱太多,一定会出现资本过剩,这又一定会导致生产过剩,从而最终导致经济难以增长,出现经济危机。

财富分配不均是说,一年中,或一定时期中,所增加的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是不均衡的。总的情况是,财富分配的权重会随资产拥有量的增加而加速增加。结果是,社会所增加的财富,被极少数最有钱的人鲸吞了。这一问题在欧美尤为严重,中国也正在凸显。

问题越来越清楚,2008年美国之所以会爆发“次债危机”,根源就在财富分配不均。

上世纪80年代,自美国的里根、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始,欧美开始实行和流行“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和政策。“新自由主义”等同于“资本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等同于“纯粹的资本主义”。认为资本和获取资本的行为都是正义的,即钱和赚钱都是正义的。极力维护资本和获取资本的行为,极力维护钱和赚钱的行为。

历经20、30年发展,“新自由主义”的确帮助欧美社会实现经济长期增长,实现社会财富总量的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导致财富分配不均程度的长期增长。财富增量的大部分被极少数的有钱人拿去了,而广大的普通群众却仅仅得到极少的一部分,甚至更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出现了绝对下降。

对美国而言,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无力支撑高消费的,无力买房的。然而,总体繁荣掩盖了局部的贫困。高度繁荣的金融业于是不加约束地给穷人放贷,鼓励他们消费和买房。超出偿付能力的贷款,尤其是房贷出现违约是必然的事情,这导致次债危机的发生。所以次债危机表面上是一个金融问题,而实质上是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是穷人相对富人太穷的问题。

接下来的2011年,美国人走上纽约街头,发动“占领华尔街”运动。该运动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叫“99%VS1%”。1%就是那些分得绝大部分财富的极少数人,99%就是分得极少部分财富的大多数人。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已经高度不正义,而“99%VS1%”就代表着美国民众对正义的呼声。

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是2008年次债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根源都在财富分配不均的恶化,或者说社会正义短缺。同属这一延续和深化系列的还有:2014年《21世纪资本论》在欧美成畅想书、2016年美国出现“民主之春”运动、2016年特朗普意外成热门总统候选人、2016年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

法国70后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作为一本经济学专著,之所以能够在欧美成畅销书,并影响全球,并不在于其在理论上多么有创建,而在于他列举了充分的数据证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的财富分配不均的程度的确增加了。这戳中了当下欧美社会的痛点。

对2016年出现的美国民主之春运动、特朗普走红、英国公投脱欧等事件,欧美的公知精英统统归之于“民粹主义”,这是一个歧视性的词汇。在欧美的传统中,普通民众都是无知的,应该听命于公知精英和当局权威,而不应有自己的独立主张。一旦老百姓要独立表达主张,公知、精英、权威们就会惊呼“民粹”。

“民粹主义”在欧美高涨,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当今欧美社会正义缺失。按公知、精英、权威的说法,或者按“新自由主义”的说法,欧美的制度是维护资本自由的,也是维护正义的。但事实是,他们只做到了一半,的确维护了资本的自由,但是却破坏了社会的正义。欧美的民众无法再继续相信欧美的公知、精英和权威,他们要反抗,要找回正义。

同样,中国的资本过剩和财富分配不均也在日益严重。不过,与欧美不同,并没有以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而是集中体现在价格系统的扭曲上,就是房价过高。

中国的房价自2005年至今,已经保持了11年的连续上涨,2009年之后更是暴涨。其根源不是别的,就是资本过剩。2005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资本过剩开始出现。其表现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各类金融资产总规模开始加速扩大。房价的上升只是总体金融资产扩张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当然是一个关键环节。金融资产总规模加速扩张的原因是过剩资本的推动。

上文已经提及,资本具备逐利性,过剩的资本一定会导致过度投资,过度的投资一定会导致过度的产能和供给。然而,中国过剩资本的投资目标却集中在了房地产上,这就形成了持续不衰的“炒房热”。总之,中国人的余钱大部分都用来买房了。余钱就是过剩的资本。

不能例外的是,当中国出现资本过剩时,财富分配不均也会陡然增加。直观的体现就是按房价收入比,中国的房价早已超出了收入的承受能力,但却还能持续暴涨。原因就在于,房价收入比的收入是平均收入,而“炒房”、“买房”的大户恰恰是那些资本过剩的人。支撑中国房价的不是一般民众的工资,而是有钱的过剩资本。

资本过剩正义短缺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但是,对欧美而言,这个矛盾已经充分激化,已经通过各种危机的形势表现出来,次债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甚至文化危机。而在中国,这种矛盾依然处于蓄势和积累的阶段,主要表现在房价的上升上,表现在价格系统的扭曲上。对价格的改变实质上是间接的财富分配,这进一步扩大财富分配不公,扩大社会的非正义。

【蔡历,察网专栏作者】

资本过剩正义短缺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A- A+

作者:蔡历 时间:2016-09-19 所在专题 来源:察网 评论

分享到:

【摘要:资本过剩正义短缺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但是,对欧美而言,这个矛盾已经充分激化,已经通过各种危机的形势表现出来,次债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甚至文化危机。而在中国,这种矛盾依然处于蓄势和积累的阶段,主要表现在房价的上升上,表现在价格系统的扭曲上。对价格的改变实质上是间接的财富分配,这进一步扩大财富分配不公,扩大社会的非正义。】

当今世界受困于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经济增长乏力,第二大问题是财富分配不均。

经济增长之所以会出问题,原因在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导致供给过剩。各行各业都是卖的多,买的少,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生产过剩的根源又在资本过剩,因为生产、供给能力的形成是资本推动的结果,即投资扩张的结果。资本的固有属性就是一定要去卖,资本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社会的生产、供给能力增加,不管社会实际需要与否,因为资本是逐利的,而利润的形成一定要通过卖某种东西而实现。

也就是说,当今全球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增长的问题,出现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过剩。通俗点说,就是有钱人的钱太多了。换而言之就是,有钱人的钱太多,一定会出现资本过剩,这又一定会导致生产过剩,从而最终导致经济难以增长,出现经济危机。

财富分配不均是说,一年中,或一定时期中,所增加的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是不均衡的。总的情况是,财富分配的权重会随资产拥有量的增加而加速增加。结果是,社会所增加的财富,被极少数最有钱的人鲸吞了。这一问题在欧美尤为严重,中国也正在凸显。

问题越来越清楚,2008年美国之所以会爆发“次债危机”,根源就在财富分配不均。

上世纪80年代,自美国的里根、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上台始,欧美开始实行和流行“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和政策。“新自由主义”等同于“资本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等同于“纯粹的资本主义”。认为资本和获取资本的行为都是正义的,即钱和赚钱都是正义的。极力维护资本和获取资本的行为,极力维护钱和赚钱的行为。

历经20、30年发展,“新自由主义”的确帮助欧美社会实现经济长期增长,实现社会财富总量的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导致财富分配不均程度的长期增长。财富增量的大部分被极少数的有钱人拿去了,而广大的普通群众却仅仅得到极少的一部分,甚至更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出现了绝对下降。

对美国而言,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无力支撑高消费的,无力买房的。然而,总体繁荣掩盖了局部的贫困。高度繁荣的金融业于是不加约束地给穷人放贷,鼓励他们消费和买房。超出偿付能力的贷款,尤其是房贷出现违约是必然的事情,这导致次债危机的发生。所以次债危机表面上是一个金融问题,而实质上是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是穷人相对富人太穷的问题。

接下来的2011年,美国人走上纽约街头,发动“占领华尔街”运动。该运动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叫“99%VS1%”。1%就是那些分得绝大部分财富的极少数人,99%就是分得极少部分财富的大多数人。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已经高度不正义,而“99%VS1%”就代表着美国民众对正义的呼声。

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是2008年次债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根源都在财富分配不均的恶化,或者说社会正义短缺。同属这一延续和深化系列的还有:2014年《21世纪资本论》在欧美成畅想书、2016年美国出现“民主之春”运动、2016年特朗普意外成热门总统候选人、2016年英国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

法国70后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作为一本经济学专著,之所以能够在欧美成畅销书,并影响全球,并不在于其在理论上多么有创建,而在于他列举了充分的数据证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的财富分配不均的程度的确增加了。这戳中了当下欧美社会的痛点。

对2016年出现的美国民主之春运动、特朗普走红、英国公投脱欧等事件,欧美的公知精英统统归之于“民粹主义”,这是一个歧视性的词汇。在欧美的传统中,普通民众都是无知的,应该听命于公知精英和当局权威,而不应有自己的独立主张。一旦老百姓要独立表达主张,公知、精英、权威们就会惊呼“民粹”。

“民粹主义”在欧美高涨,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当今欧美社会正义缺失。按公知、精英、权威的说法,或者按“新自由主义”的说法,欧美的制度是维护资本自由的,也是维护正义的。但事实是,他们只做到了一半,的确维护了资本的自由,但是却破坏了社会的正义。欧美的民众无法再继续相信欧美的公知、精英和权威,他们要反抗,要找回正义。

同样,中国的资本过剩和财富分配不均也在日益严重。不过,与欧美不同,并没有以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而是集中体现在价格系统的扭曲上,就是房价过高。

中国的房价自2005年至今,已经保持了11年的连续上涨,2009年之后更是暴涨。其根源不是别的,就是资本过剩。2005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拐点,资本过剩开始出现。其表现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各类金融资产总规模开始加速扩大。房价的上升只是总体金融资产扩张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当然是一个关键环节。金融资产总规模加速扩张的原因是过剩资本的推动。

上文已经提及,资本具备逐利性,过剩的资本一定会导致过度投资,过度的投资一定会导致过度的产能和供给。然而,中国过剩资本的投资目标却集中在了房地产上,这就形成了持续不衰的“炒房热”。总之,中国人的余钱大部分都用来买房了。余钱就是过剩的资本。

不能例外的是,当中国出现资本过剩时,财富分配不均也会陡然增加。直观的体现就是按房价收入比,中国的房价早已超出了收入的承受能力,但却还能持续暴涨。原因就在于,房价收入比的收入是平均收入,而“炒房”、“买房”的大户恰恰是那些资本过剩的人。支撑中国房价的不是一般民众的工资,而是有钱的过剩资本。

资本过剩正义短缺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但是,对欧美而言,这个矛盾已经充分激化,已经通过各种危机的形势表现出来,次债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甚至文化危机。而在中国,这种矛盾依然处于蓄势和积累的阶段,主要表现在房价的上升上,表现在价格系统的扭曲上。对价格的改变实质上是间接的财富分配,这进一步扩大财富分配不公,扩大社会的非正义。

【蔡历,察网专栏作者】


相关文章

  • 听婵释禅创立创新的58个主要经济理论观点
  • 按:除在<听婵释禅给52个最基本概念下的定义>一文中罗列的"最基本经济概念"的定义这种最根本性的经济理论观点外,以下列举的是听婵释禅创立创新的一些最重要的"经济理论分类,经济理论原理.原则.特征.模 ...查看


  • 大学学习与职业规划
  • 大学学习与职业规划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了解到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但是在学习这些经济学之前,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比如,会计学 ...查看


  • 马原论文[如何消灭资本主义]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论 文 题目:什么是资本主义,如何消灭资本主义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2015年12月06日 什么是资本主义,如何消灭资本主义 内容摘要:消灭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 ...查看


  • 论市场机制"不完美"之美
  • 作者:杨文进 学术月刊 2015年02期 在对市场经济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自由主义学派认为,市场机制是近乎完美的,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质疑者(包括马克思学派.激进学派.凯恩斯左派等)则认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诸 ...查看


  •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改革进程与配套改革
  • 页数: [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楼主 [转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改革进程与配套改革[林伯强] 文章提交者:jlwd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中国电 ...查看


  • 国际资本流通
  • 摘要:国际资本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拥有更大的规模和更加深远的影响,当今世界的开放型国家都离不开外资,国际资本总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寻找成本最低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中国现已成为国际投资者所热爱的地区,国际资本的进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许多重要的 ...查看


  • 中国将面临史上最严重的流动性短缺
  • 2012-08-07 核心提示:投行经济学家陶冬提出了对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担忧,经济学家高连奎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中国正在面临着史上最严重的流动性短缺. 近日投行经济学家陶冬,在<中国陷入流动性陷阱>一文中,提出了对中国流动性过剩 ...查看


  • 当前中国经济的突出特点和发展趋势
  • 作者:金碚 中国工业经济 2002年04期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2)01-0005-10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20多年,是中国经济发生极为深刻变化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是20多年以 ...查看


  • 里根时代成功原因与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
  • 里根时代成功原因与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 黄卫东 摘要:本文回顾历史指出,里根时代采用新自由主义政策而陷入困境,不得不转向凯恩斯主义政策,加上对外军事方面的胜利,使美国经济走出泥潭,获得较大成功.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不断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我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