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一、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履行职能作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建设日益加强
我县乡镇工会组织原来都是基层工会,亦即乡镇机关工会,与辖区内的乡镇企业工会没有隶属关系。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对乡镇工会组织进行体制创新、组织升级。20**年12月,全县18个乡镇的工会组织在原来的基础上全部组建了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的乡镇总工会,同时还建立了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承担起对辖区内工会工作的领导和介入的职责。20**年,新成立的4个街道办事处也都先后建立了总工会。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会主席大部分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个别由乡镇人大主席兼任,学历均大专以上,还配备兼职工会副主席22名和工会专职工作人员22人。
2、数量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为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街道)总工会把本辖区内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全部吸纳为下属村工会会员,使其本地入会。另外,由县总工会牵头,依托县驻京流动党委,在北京海淀区建立输入地工会工作委员会,依托劳务派遣工党委,正在筹建劳务派遣工会
委员会。努力实现工会组织的纵向延伸和对农民工的纵深覆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各乡镇(街道)辖区内非公企业比以前有较大幅度增长。乡镇(街道)工会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和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使大量劳务派遣工、季节轮换工、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今年,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区域性工会联合会,横向扩面,不留死角,实现了辖区内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下属工会联合会22个、村级工会联合会42个(涵盖村工会296个)、基层工会92个(其中村工会70个,其余为乡镇、街道机关工会)、企业基层联合工会10个(涵盖法人单位157个)。共有工会会员19329人,其中,乡镇(街道)机关会员1130人,农民工会员18199人。
3、职能作用日益明显
乡镇(街道)总工会在县、乡镇(街道)、基层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逐步成为工会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18个乡镇总工会全部代表辖区内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57家,覆盖职工2832人。工资集体合同备案率为100%,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建制率100%、履约率100%。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使职工的收入得
到明显提高。据测算,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职工人均工资达1050元/月,比工资集体协商前增长12.1%,且大部分企业能按工资集体合同的规定给职工发放工资,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各乡镇(街道)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当地企业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积极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动员职工为推动乡镇(街道)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本地支柱产业建功立业。
三是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各乡镇(街道)工会普遍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坚持开展年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日常扶贫济困工作,年均筹集资金近2万元,救助困难职工30多人。积极向县总工会申请参加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使互助范围向乡镇总工会、村工会和中小企业延伸,今年又将773名村委工会会员纳入互助范围。协助住建局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和市场监管体制,并为12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8万余元。与县劳动就业部门联合实施“阳光工程”,对农民工和城镇待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开展职业介绍。馒头营乡总工会与乡纪委、司法等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信访服务中心”,接待群众、职工来信来访,使广大群众、职工的合理诉求得到了解决,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和全乡社会的稳定。
二、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职能作用发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会干部没有编制
我县乡镇(街道)总工会从主席、副主席到一般工作人员均无编制,真正是“有职无编”。而同为群团组织的青年团、妇联则都有专职编制。因无编制,工会干部均为兼职,且身兼数职,故无暇进行业务思考与创新,对工会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乡镇(街道)干部变动比较频繁,也影响到工会干部队伍的稳定。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业务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会工作,与上级工会的要求和基层工会以及职工的需求差距较大。
2、部分领导关注不够
由于过去各乡镇辖区内的职业群体主要是农民,只是乡镇机关及所属少数企事业单位建有工会组织,从领导到群众对“工会”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工会与乡镇没有多大关系,工会工作也基本没有列入乡镇工作议程。现在,经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乡镇(街道)的工会组织日渐增多,工会工作也逐步列入乡镇(街道)工作议程。但由于思维的惯性,部分领导对工会和工会工作关注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与党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工会经费严重不足
虽说乡镇总工会“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但在工会经费方面,由于相关政策缺位,乡镇(街道)工会既无地方工会管理和使用经费之权,又无基层工会经费留成,处于地方与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空白地段。仅有的一点活动经费就是乡镇(街道)机关工会自身的经费留成,且工会财务不独立,没有直接支配和使用经
费的权力,工会经费使用审批困难。这与乡镇(街道)总工会履行“地方工会”职能,开展工作、活动的经费需求相比实在是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
我们认为,我县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今后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抓机构强组织
当前,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按照理顺组织体制、整合组织资源、壮大组织力量的要求,积极与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机构编制、干部配备、工会经费等方面的政策,明确乡镇(街道)工会作为一级地方工会的基本定位,同时履行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职能,为推动工会工作在乡镇(街道)的落实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应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工会干部的配套工作,各乡镇(街道)工会至少要配备1名真正意义上的专职工会副主席和1名专职工会干部。同时还应为乡镇(街道)配备专职工会工作者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选聘工会协理员,以充实乡镇(街道)工会干部队伍。另要通过参加上级工会培训、以会代训、交流学习、鼓励自学等形式来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从事工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2、抓宣传提认识
各级工会要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加强乡镇(街
乡镇工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一、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履行职能作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建设日益加强
我县乡镇工会组织原来都是基层工会,亦即乡镇机关工会,与辖区内的乡镇企业工会没有隶属关系。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对乡镇工会组织进行体制创新、组织升级。20**年12月,全县18个乡镇的工会组织在原来的基础上全部组建了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的乡镇总工会,同时还建立了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承担起对辖区内工会工作的领导和介入的职责。20**年,新成立的4个街道办事处也都先后建立了总工会。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会主席大部分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个别由乡镇人大主席兼任,学历均大专以上,还配备兼职工会副主席22名和工会专职工作人员22人。
2、数量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为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街道)总工会把本辖区内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全部吸纳为下属村工会会员,使其本地入会。另外,由县总工会牵头,依托县驻京流动党委,在北京海淀区建立输入地工会工作委员会,依托劳务派遣工党委,正在筹建劳务派遣工会
委员会。努力实现工会组织的纵向延伸和对农民工的纵深覆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各乡镇(街道)辖区内非公企业比以前有较大幅度增长。乡镇(街道)工会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和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使大量劳务派遣工、季节轮换工、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今年,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区域性工会联合会,横向扩面,不留死角,实现了辖区内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下属工会联合会22个、村级工会联合会42个(涵盖村工会296个)、基层工会92个(其中村工会70个,其余为乡镇、街道机关工会)、企业基层联合工会10个(涵盖法人单位157个)。共有工会会员19329人,其中,乡镇(街道)机关会员1130人,农民工会员18199人。
3、职能作用日益明显
乡镇(街道)总工会在县、乡镇(街道)、基层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逐步成为工会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18个乡镇总工会全部代表辖区内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57家,覆盖职工2832人。工资集体合同备案率为100%,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建制率100%、履约率100%。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使职工的收入得
到明显提高。据测算,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职工人均工资达1050元/月,比工资集体协商前增长12.1%,且大部分企业能按工资集体合同的规定给职工发放工资,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各乡镇(街道)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当地企业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积极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动员职工为推动乡镇(街道)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本地支柱产业建功立业。
三是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各乡镇(街道)工会普遍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坚持开展年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日常扶贫济困工作,年均筹集资金近2万元,救助困难职工30多人。积极向县总工会申请参加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使互助范围向乡镇总工会、村工会和中小企业延伸,今年又将773名村委工会会员纳入互助范围。协助住建局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和市场监管体制,并为12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8万余元。与县劳动就业部门联合实施“阳光工程”,对农民工和城镇待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开展职业介绍。馒头营乡总工会与乡纪委、司法等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信访服务中心”,接待群众、职工来信来访,使广大群众、职工的合理诉求得到了解决,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和全乡社会的稳定。
二、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职能作用发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会干部没有编制
我县乡镇(街道)总工会从主席、副主席到一般工作人员均无编制,真正是“有职无编”。而同为群团组织的青年团、妇联则都有专职编制。因无编制,工会干部均为兼职,且身兼数职,故无暇进行业务思考与创新,对工会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乡镇(街道)干部变动比较频繁,也影响到工会干部队伍的稳定。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业务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会工作,与上级工会的要求和基层工会以及职工的需求差距较大。
2、部分领导关注不够
由于过去各乡镇辖区内的职业群体主要是农民,只是乡镇机关及所属少数企事业单位建有工会组织,从领导到群众对“工会”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工会与乡镇没有多大关系,工会工作也基本没有列入乡镇工作议程。现在,经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乡镇(街道)的工会组织日渐增多,工会工作也逐步列入乡镇(街道)工作议程。但由于思维的惯性,部分领导对工会和工会工作关注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与党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工会经费严重不足
虽说乡镇总工会“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但在工会经费方面,由于相关政策缺位,乡镇(街道)工会既无地方工会管理和使用经费之权,又无基层工会经费留成,处于地方与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空白地段。仅有的一点活动经费就是乡镇(街道)机关工会自身的经费留成,且工会财务不独立,没有直接支配和使用经
费的权力,工会经费使用审批困难。这与乡镇(街道)总工会履行“地方工会”职能,开展工作、活动的经费需求相比实在是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
我们认为,我县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今后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抓机构强组织
当前,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按照理顺组织体制、整合组织资源、壮大组织力量的要求,积极与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机构编制、干部配备、工会经费等方面的政策,明确乡镇(街道)工会作为一级地方工会的基本定位,同时履行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职能,为推动工会工作在乡镇(街道)的落实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应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工会干部的配套工作,各乡镇(街道)工会至少要配备1名真正意义上的专职工会副主席和1名专职工会干部。同时还应为乡镇(街道)配备专职工会工作者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选聘工会协理员,以充实乡镇(街道)工会干部队伍。另要通过参加上级工会培训、以会代训、交流学习、鼓励自学等形式来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从事工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2、抓宣传提认识
各级工会要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加强乡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