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只珍珠鸟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有了自己的小宝宝。(多媒体播放鸟叫声)听,多么娇嫩的声音!而且它长得可好看了,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多媒体出示小珍珠鸟图片)   【设计意图】依据“课堂导入的设计要能够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的原则,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鸟叫声以及珍珠鸟图片,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兴趣。   二、 感知外形,体悟关爱之情   1. 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小珍珠鸟的外形?快速找一找。推荐读得特别棒的同桌展示朗读。   2. 展示交流。   (1)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你的同桌读得好在哪儿?(注意“好肥”中“好”字的语气)在你的想象中这是一幅什么画面?   (2)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注意“探”这个动词)还有谁能超越他们的朗读水平?咱们来比试一下。   (3) “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把“小家伙”改成“珍珠鸟”再来读一读,看有什么不同?(在朗读时,提醒学生注意结尾的叹号,体会作者的心情)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惊喜之情?谁再来读一读?(品读“正是”)   【设计意图】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情感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自然段重点描写小珍珠鸟的外形与动作,字字跳动着作者的情感脉搏,“它好肥”“好像蓬松的球儿”“探出”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喜悦,而“正是”一词更凸显出作者的惊喜之情。教学中,通过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多媒体的形象感染,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语言魅力。   三、 咀嚼文字,品味信赖之美   1. 小珍珠鸟虽然长得可爱,但冯骥才在他的原文里写道:“有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接下来珍珠鸟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去分享他(它)的趣事吧。   2. 学生读完以后进行交流。   (1) 小家伙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它可真自在啊!同学们把描写珍珠鸟动作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再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读一读,注意语言的节奏变化。   (2)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把“我”的小桌当成了它的舞台。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它都进行了哪些表演呢?请大家找一找答案,并用笔把有关描写动作的词语做上记号。   ① 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啄笔尖。从“索性”一词你读出了什么?   ② 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不是打你,而是表示亲近友善。   3. 珍珠鸟为什么经过这么长时间才信赖我呢?这一定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我们一起走进珍珠鸟的内心世界。现在你们就是珍珠鸟,老师是作者,我问你们:   (1) “起先你为什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2) “一天你竟然落到我的桌子上,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还偏过脸来瞧瞧我,你能告诉我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3) “你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4. 在“我”无声的关爱和呵护下,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一步步接近“我”,信赖“我”,甚至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引读第5自然段:白天――傍晚――)   5. 引导学生想象,与文本融合:到了傍晚,小珍珠鸟在父母再三呼唤声中才回去,如果你是小珍珠鸟的爸爸或妈妈,会呼唤一些什么话呢?那为什么小家伙还是迟迟不归呢?   【设计意图】咀嚼品味小珍珠鸟与“我”一步一步亲近,小珍珠鸟的心理活动隐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由害怕到亲近有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学生扮演小珍珠鸟,老师扮演作者,通过阅读、对话,作者、教者、学生在互动中走进课文,感悟小珍珠鸟的细微动作,进行深度心理沟通,体验小珍珠鸟对“我”试探的机警、精灵、友好的细腻心理活动,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内涵,拓展学生对主题情境的遐想空间。   四、 再现画面,融情入境   1. 信任、依赖构成了信赖!(板书:信赖)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小家伙与作者成了形影不�x的好朋友,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的一幕。(多媒体展示画面,配上轻音乐)   2. 那小家伙的梦也一定会很美、很甜吧!它做了什么梦呢?把你们的想象写下来。(板书:它梦见了……)   3.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板书:美好境界)   4. 这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两个句子,哪句话更好呢?再来读一读。该如何读呢?怕把它吵醒了,你觉得该如何在心底发出呼唤呢?   【设计意图】对于画面内容的复述,就是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思考“它做了什么梦”,并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这样的教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把想象化为文字,让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   五、 拓展升华,抒发感受   1. 同学们一定和老师一样,对信赖有了新的认识。被人信赖是一种福分,然而信赖他人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心。(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播放一组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图片)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写一两句自己的感受吧!   信赖是 ,让我们 。   2. 学生深情朗读自己填写的语句,进行交流。   3. 把大家写的句子组合在一起,不就成了一首爱的赞美诗吗?   【设计意图】这一练写活动,意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感受语言,运用语言,各抒己见,用自己的笔表达心中的情。这并不是简单的练写一两句话的小练笔,而是从学生的感性认知入手,向理性思考的升华,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集群体情智,共创一首爱的赞美诗。   六、 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7自然段。   2. 搜集冯骥才的另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麻雀》,并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麻雀》是冯骥才的另外一篇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写得同样精彩生动,这样做主要是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丰富课外阅读内容,并使课内的语文学习拓展到课外。   (作者单位:仪征市育才小学)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只珍珠鸟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有了自己的小宝宝。(多媒体播放鸟叫声)听,多么娇嫩的声音!而且它长得可好看了,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多媒体出示小珍珠鸟图片)   【设计意图】依据“课堂导入的设计要能够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的原则,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鸟叫声以及珍珠鸟图片,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学习兴趣。   二、 感知外形,体悟关爱之情   1. 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小珍珠鸟的外形?快速找一找。推荐读得特别棒的同桌展示朗读。   2. 展示交流。   (1)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你的同桌读得好在哪儿?(注意“好肥”中“好”字的语气)在你的想象中这是一幅什么画面?   (2)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注意“探”这个动词)还有谁能超越他们的朗读水平?咱们来比试一下。   (3) “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把“小家伙”改成“珍珠鸟”再来读一读,看有什么不同?(在朗读时,提醒学生注意结尾的叹号,体会作者的心情)怎样才能读出作者的惊喜之情?谁再来读一读?(品读“正是”)   【设计意图】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情感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自然段重点描写小珍珠鸟的外形与动作,字字跳动着作者的情感脉搏,“它好肥”“好像蓬松的球儿”“探出”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喜悦,而“正是”一词更凸显出作者的惊喜之情。教学中,通过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多媒体的形象感染,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语言魅力。   三、 咀嚼文字,品味信赖之美   1. 小珍珠鸟虽然长得可爱,但冯骥才在他的原文里写道:“有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接下来珍珠鸟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去分享他(它)的趣事吧。   2. 学生读完以后进行交流。   (1) 小家伙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它可真自在啊!同学们把描写珍珠鸟动作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再把这些词语带进课文读一读,注意语言的节奏变化。   (2)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把“我”的小桌当成了它的舞台。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它都进行了哪些表演呢?请大家找一找答案,并用笔把有关描写动作的词语做上记号。   ① 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啄笔尖。从“索性”一词你读出了什么?   ② 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不是打你,而是表示亲近友善。   3. 珍珠鸟为什么经过这么长时间才信赖我呢?这一定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我们一起走进珍珠鸟的内心世界。现在你们就是珍珠鸟,老师是作者,我问你们:   (1) “起先你为什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2) “一天你竟然落到我的桌子上,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还偏过脸来瞧瞧我,你能告诉我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3) “你啄我的笔尖,啄我的手指,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4. 在“我”无声的关爱和呵护下,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一步步接近“我”,信赖“我”,甚至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引读第5自然段:白天――傍晚――)   5. 引导学生想象,与文本融合:到了傍晚,小珍珠鸟在父母再三呼唤声中才回去,如果你是小珍珠鸟的爸爸或妈妈,会呼唤一些什么话呢?那为什么小家伙还是迟迟不归呢?   【设计意图】咀嚼品味小珍珠鸟与“我”一步一步亲近,小珍珠鸟的心理活动隐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由害怕到亲近有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学生扮演小珍珠鸟,老师扮演作者,通过阅读、对话,作者、教者、学生在互动中走进课文,感悟小珍珠鸟的细微动作,进行深度心理沟通,体验小珍珠鸟对“我”试探的机警、精灵、友好的细腻心理活动,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内涵,拓展学生对主题情境的遐想空间。   四、 再现画面,融情入境   1. 信任、依赖构成了信赖!(板书:信赖)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小家伙与作者成了形影不�x的好朋友,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的一幕。(多媒体展示画面,配上轻音乐)   2. 那小家伙的梦也一定会很美、很甜吧!它做了什么梦呢?把你们的想象写下来。(板书:它梦见了……)   3.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呼唤:(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板书:美好境界)   4. 这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两个句子,哪句话更好呢?再来读一读。该如何读呢?怕把它吵醒了,你觉得该如何在心底发出呼唤呢?   【设计意图】对于画面内容的复述,就是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思考“它做了什么梦”,并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这样的教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又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把想象化为文字,让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   五、 拓展升华,抒发感受   1. 同学们一定和老师一样,对信赖有了新的认识。被人信赖是一种福分,然而信赖他人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心。(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播放一组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图片)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写一两句自己的感受吧!   信赖是 ,让我们 。   2. 学生深情朗读自己填写的语句,进行交流。   3. 把大家写的句子组合在一起,不就成了一首爱的赞美诗吗?   【设计意图】这一练写活动,意在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感受语言,运用语言,各抒己见,用自己的笔表达心中的情。这并不是简单的练写一两句话的小练笔,而是从学生的感性认知入手,向理性思考的升华,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集群体情智,共创一首爱的赞美诗。   六、 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7自然段。   2. 搜集冯骥才的另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麻雀》,并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麻雀》是冯骥才的另外一篇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写得同样精彩生动,这样做主要是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丰富课外阅读内容,并使课内的语文学习拓展到课外。   (作者单位:仪征市育才小学)


相关文章

  • 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 篇一:<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珍珠鸟 (第一课时) 篇二:<珍珠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 ...查看


  • [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能连贯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讲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l ...查看


  •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 <珍珠鸟>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课后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卷"."蔓",学会用查字典.看图.找近义词.逐字解词的方法理解" ...查看


  • 珍珠鸟第一课时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珍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意识是目前渐渐流行起来的一个名词.所谓语文意识,用王崧舟老师的话说,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这种意识,教师和学生 ...查看


  •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说明
  • 教材简析: <圆圆的沙粒>是一篇短小的童话.文中主要讲:一颗圆圆的沙粒,立志要成为一颗璀灿的珍珠.于是,它钻进了蚌壳中,在时光的磨砺下,它终于羽化成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颗溢光流彩的珍珠.在主人公圆圆的沙粒身上寄托了为了 ...查看


  •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泉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泉水"珍珠泉.五龙潭和黑虎泉"各自的特点,并能模仿小导游介绍珍珠泉.五龙潭和黑虎泉. 2.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几个动词"涌.汇注.喷吐"几个动词来写出三个泉的特点的. 3.培养 ...查看


  • 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泉城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泉多.水美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 ...查看


  •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
  • 第一组 [单元教学内容]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 ...查看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珍珠鸟]教学设计
  • 26.珍珠鸟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提高鉴赏能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