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已改)胡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年 级 准考证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O一O 年 九月 十五 日

目录

前言„„„„„„„„„„„„„„„„„„„„„„„„„„„„„„„„1

一 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具备的基本特征„„„„„„„„„„„„„„„1

(一)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1

(二)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性„„„„„„„„„„„„„„„1

(三)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具有规范性„„„„„„„„„„„„„„„„2

(四)教师的语言运用应具文学性„„„„„„„„„„„„„„„„„2

二 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艺术体现„„„„„„„„„„„„„„„„„3

(一)要富于美感„„„„„„„„„„„„„„„„„„„„„„„„3

(二)要富有趣性„„„„„„„„„„„„„„„„„„„„„„„„4

(三)要具有节奏感„„„„„„„„„„„„„„„„„„„„„„„5

(四)要灵活多变„„„„„„„„„„„„„„„„„„„„„„„„5

结语„„„„„„„„„„„„„„„„„„„„„„„„„„„„„„„„6

致谢„„„„„„„„„„„„„„„„„„„„„„„„„„„„„„„„6

参考文献„„„„„„„„„„„„„„„„„„„„„„„„„„„„„„7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

汉语言文学 黄旭芳

指导教师

摘 要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指遵循教学规律的语言为手段,去实行语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能从教师生动形象、丰富细腻和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中得到启示,活泼美感,提高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应具备科学性、情感性、规范性、文学性,除此之外,在运用时要有美感、趣味性、节奏感、灵活活多变性。

关键词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语言艺术

Art of Classroom Langua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ang Xufang

Instructor

Abstract

Language teachers teaching language arts is to follow the law of language as a means to implement the Chinese teaching,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from the teachers vivid, rich delicate and humorous inspiration in teaching language, and lively sense of beauty, to improve capacity. So, as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be teaching their own language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scientific, emotional, normative, literary, in addition, they use them to have beauty, fun, sense of rhythm, and flexible living variability.

Keywords: language teacher, teaching language, language arts

前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能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

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中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1]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原则,以完美的语言为手段,去实行语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一定的语文水平的技能技巧。如果我们把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比作钥匙,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比作春雨,它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比作春风,它能佛得学生心智激荡;比作火炬,它能照亮学生的未来。教师教学语言修养的高低,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此,每一位教师应该自觉追求良好的教学语言艺术修养,应该较好的掌握被不断丰富、发展、创新的祖国优秀的语言,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艺术。

一、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具备的基本特征,教师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具体条件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如下基本要求

(一)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上。只有教师的语言有严密的科学性,才能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如《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文章写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为了让学生较好的理解“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外树叶在微风中的各种姿态,然后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它把生命全部展示给了我们。有的轻轻的摇摆,好像在翩翩起舞;有的左右旋转,好像在说悄悄话;有的互相簇拥层层叠叠,互相要把这天堂的每一寸土地都铺上绿荫。这是作家精心的描写,他赋予了这些树叶新的生命,新的灵魂。”[2]这句话准确的体现了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不仅使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积极性。

(二)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性

充满情感色彩的教学语言,其效果不但能使学生从形式上,而且有助于他们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更作用于他们的心灵。语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意运用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教学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充满感情色彩的美好世界,去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去体会深刻感人的社会生活美,去享受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美。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与文中的小女孩紧密结合起来,用真挚、丰富的语言、低沉悲凉的语调,再现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忍受着刺骨的寒风和饥饿的煎熬,最后被活活的冻死、饿死在街头的悲惨情景。让教师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起伏而变化.对于不同风格不同情调的作品,要善引导,善于吟唱。如同是散文,“刘白羽的文笔热情奔放,杨朔的笔调轻轻隽永,秦牧的笔触哲理深邃”[3],各自展示豪放、飘逸、含蓄、雄浑等。所以教师语言要善于传情,讲究情感。

(三)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具有规范性

规范,就是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要句句紧扣,联系密切,上下贯通,层次清楚,抓住重点,有纲有目,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紧扣教材,围绕中心,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教师语言要准确,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刘勰的《文心雕龙》和莎士比亚剧作,读来一样脍炙人口,就因为在精炼语言上有炉火纯青的功夫。鲁迅的《祝福》不足5000字,却揭示和概括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词仅有1260个字,却寄托出无产阶级对自己伟大导师的全部哀思。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精炼的典范。

(四)教师的语言运用应具有文学性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虽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但因为语文教师

所教的作品大多属于“文学”一类,加上语文教学本身的实际需要,所以,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与“文学”融合,使之带有文学性或者文学语言色彩。学生要学习语言,固然离不开教师所教作品中文学语言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教师语言文学性的熏陶。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文学语言讲文学作品,力求在语言上使学生受益。如果语言过于粗俗,太不讲究,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似乎是太为逊色的。事实证明,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文学素养高,就会使语言艺术大放异彩。学生听课会因之而全神贯注,往往会感到“惟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下面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运用文学性语言教学的事例:教朱自清的《春》在起始环节中,教师说:“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感到有限的生机、无限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4]这段话描述性强,“带彩”的语言十分鲜明突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从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中,我们会感到,教师的教学用语对学生有一种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语文教学语言修养的文学性、艺术性越高,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力量也就越大。

二、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艺术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语言艺术上的要求

(一)要富于美感

列夫.托尔斯泰指出:“——这就是艺术活动。”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同样是艺术活动,它必须从诸多方面形成一种美的“媚惑”:口头语言的时代美、丰富美、凝练美、音韵美;态势语言的庄重美、雅洁美、协调美(与口头语言协调)、自然美(动作自然大方);板书语言的条理美、简洁美、规范美、色彩美。这诸多方面的美能高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美感而欣欣然趋向美,拥抱美。如果语文老师的语言脱离了上述这些

美感,就谈不上什么艺术,学生听课也就索然无味。于漪认为:语文教学要在智育中进行美育。“教育在塑造青少年素质的过程中,重要任务之一在于把美感,把人类许多世纪创造的美变为每个学生的心灵财富,变为他们认识世界的审美素养。”[5]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如:课文中的形象,美的景趣、美的篇章结构、美的语言等。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因而具有形象性。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是客观物质的实际反应,是教师审美动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产物。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感受、理解、想象、体验,才能准确、鲜明、生动的再现教材中的形象,出现心像、音像、和视像,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特有的形象感受中达到学习的愉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美感体验。教学语言还必须具有情感美。情真意切的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审美的情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性,并带有较强的情感性,就可以叩击学生的心扉,产生美感效应。要创造教学语言的情感美,教师就必须把情感融汇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之中。情感的产生有一个“触发点”,对事物的认识是产生触发点滋生情感的主要根源。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应先有深刻的感受和确切的认识,然后通过体验或想象,把主观情感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信息成为情感的载体。富有情感美的语言已经不再是平常简单的信号,而是加进了某种特殊的感情,从心灵深处迸发出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语言。将这样的语言运用于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把学生带进一种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极大地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的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一生。我常常用美的语言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他们对美的体验和追求。

(二)要富有趣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得很好的学科,语文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课堂教学语言应讲究风趣机敏,具有幽默性。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够打破课堂的沉闷,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以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消除紧张和疲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当然,课堂语言的风趣、幽默,是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科学规范、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思的典故、成语和箴言等,使讲授富于趣味性。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调动自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众所周知,幽默的语言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比如:鲁迅在女师大讲《小说史略》时,讲到《红楼梦》中人物时竟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林妹妹?”在充满师生和谐情谊的课间,学生反问,“周先生喜欢黛玉否?”鲁迅说:“我不喜欢黛玉,因为她总是哭哭啼啼过日子。”[6]此话充满趣味,却又耐人寻味,发人深醒。但另一方面,我认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其内在的差别。含蓄、温故知新式的幽默固然能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粗俗、哗众取宠式的幽默或挖苦式的“趣语”,也会弄巧成拙,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样,“喧宾夺主”式的过多打趣也会因影响了知识的传授而引起学生反感。

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一个“度”。

(三)要具有节奏感

教师语言的节奏感是指在讲授进程中,随着讲授的内容不同,引起教师内心情感发生享有的变化,从而使语速的快慢急缓、语音的轻重强弱、语句的断连疏密、语调的刚柔抑扬也发生变化,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具体点说,就是要求教师讲课时,说话的速度要与学生的思维的速度相适应。音量要适中,以最后一排学生都能听清为宜;不过高,以免学生精神紧张,易于疲劳;也不易过低,以免学生听起来吃力。对重要或疑难的句子,讲完后应给短暂间隙,让学生思索、领会。在语调上,重要的地方,声音应当较高;次要的地方,声音适当降低。这样有起有伏,抑扬顿挫,铿锵自然,学生听起来悦耳,就会全神贯注地听讲了。教师在授课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是要松驰有度,快慢相宜。教学语言技能是指运用口头的、书面的或体态的语言形式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的教学行为。教师讲课的语言,应该有一定的速度,那么教师讲课和语言速度应既不能快得使学生感到精神过度紧张,也不能过慢而使学生听得来恹恹欲睡。一般说来,对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的基础知识,速度要快一些;对内容比较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速度要慢一些。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语速应有明显变化,体态、表情应是爱憎分明,既启迪心智,又能调控学生情绪变化。

第二点是要抑扬顿挫,融情于理。教学语言是教师传输知识信息,指导学生学习,发布活动指令的载体。教学语言不但要清晰流畅,高亢激昂,而且要轻重合理,高低相宜。一堂课,从开始到高潮到结束不能总是一个调子一个音量。要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相结合。讲

到重要的地方应强调;讲到成就时要自然地 露出微笑;讲到对学生的思想觉悟、行为要求时,要十分亲切和充满希冀;讲到坏人时要表示愤怒和仇视;特别是在小结、概括或讲结论性观点时,语速要稍稍缓慢,给学生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这种语调起伏的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四)要灵活多变

“弹琴要看听众,射箭要看靶子”。教学语言的使用必须因人制宜,因科因课而用,不能不看对象,不问情况,不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千篇一律,千课同调。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适时地变化,做到“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分析问题、阐释概念,宜用叙述式的语言去阐述事物的现象或规律;讲述情节或故事,宜用描写式的语言去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教《刑场上的婚礼》,语言要显得悲壮肃穆;教鲁迅小说《药》,语言要显得凝重低沉;教抒情散文,应情思飘香;教古代诗词应音韵流美„„教学用语酌情变化,且具有不同风格,学生就会处在乐于接受的精神状态之中,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语言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表达形式而言,主要有:一是口头表达;二是书面表达,例如板书、批改作业等;三是姿态语表达,即示范或示意性动作。三者之中,以口头表达为主要形式。而口头表达艺术又以讲授语言艺术为主。所谓讲授语言艺术,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程度以及讲授内容的需要,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讲明事理、传授知识和交流感情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往往有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比方说,既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地运用口头语言,又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地运用书面语言,还要善于运用辅助性交际

工具——姿态语言。如同戏剧表演除了主要通过演员的语言艺术表达主题,却离不开背景设计、服饰、道具、音乐及舞蹈动作的协调配合一样,教师在运用口头语言的同时,还需要辅之以手势、板书、眼神等态势语言,这样才能加强语言表达的客观效果。

结语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古今中外的的教育家、思想家,对教师的语言艺术都非常重视。如有人认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核心问题是启发式,其中语言就占了四条,即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鲁迅等也非常重视语言艺术问题。语文教师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语言才有教学的圆满成功,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9.

[2]董国华、龚春燕.中小学课堂艺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9.

[3]刘国显.激发学习兴趣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8.

[4]刘金星.语言技能 强化技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

[5]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17.

[6]王北生.教学艺术[M].郑州:南大学出版社,1989:204.

导师评议:

1、论文封面已修改,需补充相关内容,并注意修改错别字。

2、文章论述清楚,逻辑严谨,引用事例来自作者教学实际,论述语言清晰、生动。

3、有部分引用没有标识出处,不要引用其他作者的原文太多。

4、格式不够规范,已部分给予修改,请认真检查文章的大小标题格式和顺序。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年 级 准考证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O一O 年 九月 十五 日

目录

前言„„„„„„„„„„„„„„„„„„„„„„„„„„„„„„„„1

一 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具备的基本特征„„„„„„„„„„„„„„„1

(一)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1

(二)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性„„„„„„„„„„„„„„„1

(三)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具有规范性„„„„„„„„„„„„„„„„2

(四)教师的语言运用应具文学性„„„„„„„„„„„„„„„„„2

二 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艺术体现„„„„„„„„„„„„„„„„„3

(一)要富于美感„„„„„„„„„„„„„„„„„„„„„„„„3

(二)要富有趣性„„„„„„„„„„„„„„„„„„„„„„„„4

(三)要具有节奏感„„„„„„„„„„„„„„„„„„„„„„„5

(四)要灵活多变„„„„„„„„„„„„„„„„„„„„„„„„5

结语„„„„„„„„„„„„„„„„„„„„„„„„„„„„„„„„6

致谢„„„„„„„„„„„„„„„„„„„„„„„„„„„„„„„„6

参考文献„„„„„„„„„„„„„„„„„„„„„„„„„„„„„„7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

汉语言文学 黄旭芳

指导教师

摘 要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指遵循教学规律的语言为手段,去实行语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能从教师生动形象、丰富细腻和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中得到启示,活泼美感,提高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应具备科学性、情感性、规范性、文学性,除此之外,在运用时要有美感、趣味性、节奏感、灵活活多变性。

关键词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语言艺术

Art of Classroom Langua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ang Xufang

Instructor

Abstract

Language teachers teaching language arts is to follow the law of language as a means to implement the Chinese teaching,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from the teachers vivid, rich delicate and humorous inspiration in teaching language, and lively sense of beauty, to improve capacity. So, as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be teaching their own language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scientific, emotional, normative, literary, in addition, they use them to have beauty, fun, sense of rhythm, and flexible living variability.

Keywords: language teacher, teaching language, language arts

前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能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

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中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就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个有力的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1]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原则,以完美的语言为手段,去实行语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一定的语文水平的技能技巧。如果我们把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比作钥匙,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比作春雨,它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比作春风,它能佛得学生心智激荡;比作火炬,它能照亮学生的未来。教师教学语言修养的高低,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此,每一位教师应该自觉追求良好的教学语言艺术修养,应该较好的掌握被不断丰富、发展、创新的祖国优秀的语言,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艺术。

一、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具备的基本特征,教师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具体条件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如下基本要求

(一)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语言的科学性体现在准确性、精炼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上。只有教师的语言有严密的科学性,才能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如《鸟的天堂》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文章写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为了让学生较好的理解“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外树叶在微风中的各种姿态,然后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它把生命全部展示给了我们。有的轻轻的摇摆,好像在翩翩起舞;有的左右旋转,好像在说悄悄话;有的互相簇拥层层叠叠,互相要把这天堂的每一寸土地都铺上绿荫。这是作家精心的描写,他赋予了这些树叶新的生命,新的灵魂。”[2]这句话准确的体现了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不仅使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积极性。

(二)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性

充满情感色彩的教学语言,其效果不但能使学生从形式上,而且有助于他们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更作用于他们的心灵。语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意运用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教学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制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充满感情色彩的美好世界,去领略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去体会深刻感人的社会生活美,去享受精妙绝伦的语言艺术美。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与文中的小女孩紧密结合起来,用真挚、丰富的语言、低沉悲凉的语调,再现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忍受着刺骨的寒风和饥饿的煎熬,最后被活活的冻死、饿死在街头的悲惨情景。让教师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起伏而变化.对于不同风格不同情调的作品,要善引导,善于吟唱。如同是散文,“刘白羽的文笔热情奔放,杨朔的笔调轻轻隽永,秦牧的笔触哲理深邃”[3],各自展示豪放、飘逸、含蓄、雄浑等。所以教师语言要善于传情,讲究情感。

(三)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具有规范性

规范,就是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要句句紧扣,联系密切,上下贯通,层次清楚,抓住重点,有纲有目,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紧扣教材,围绕中心,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教师语言要准确,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刘勰的《文心雕龙》和莎士比亚剧作,读来一样脍炙人口,就因为在精炼语言上有炉火纯青的功夫。鲁迅的《祝福》不足5000字,却揭示和概括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词仅有1260个字,却寄托出无产阶级对自己伟大导师的全部哀思。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精炼的典范。

(四)教师的语言运用应具有文学性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虽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但因为语文教师

所教的作品大多属于“文学”一类,加上语文教学本身的实际需要,所以,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与“文学”融合,使之带有文学性或者文学语言色彩。学生要学习语言,固然离不开教师所教作品中文学语言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教师语言文学性的熏陶。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文学语言讲文学作品,力求在语言上使学生受益。如果语言过于粗俗,太不讲究,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似乎是太为逊色的。事实证明,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文学素养高,就会使语言艺术大放异彩。学生听课会因之而全神贯注,往往会感到“惟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下面我们来看一位老师的运用文学性语言教学的事例:教朱自清的《春》在起始环节中,教师说:“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感到有限的生机、无限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4]这段话描述性强,“带彩”的语言十分鲜明突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从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中,我们会感到,教师的教学用语对学生有一种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语文教学语言修养的文学性、艺术性越高,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力量也就越大。

二、语文教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艺术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语言艺术上的要求

(一)要富于美感

列夫.托尔斯泰指出:“——这就是艺术活动。”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同样是艺术活动,它必须从诸多方面形成一种美的“媚惑”:口头语言的时代美、丰富美、凝练美、音韵美;态势语言的庄重美、雅洁美、协调美(与口头语言协调)、自然美(动作自然大方);板书语言的条理美、简洁美、规范美、色彩美。这诸多方面的美能高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美感而欣欣然趋向美,拥抱美。如果语文老师的语言脱离了上述这些

美感,就谈不上什么艺术,学生听课也就索然无味。于漪认为:语文教学要在智育中进行美育。“教育在塑造青少年素质的过程中,重要任务之一在于把美感,把人类许多世纪创造的美变为每个学生的心灵财富,变为他们认识世界的审美素养。”[5]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如:课文中的形象,美的景趣、美的篇章结构、美的语言等。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因而具有形象性。教学语言的形象性是客观物质的实际反应,是教师审美动态、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的产物。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的感受、理解、想象、体验,才能准确、鲜明、生动的再现教材中的形象,出现心像、音像、和视像,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特有的形象感受中达到学习的愉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美感体验。教学语言还必须具有情感美。情真意切的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审美的情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性,并带有较强的情感性,就可以叩击学生的心扉,产生美感效应。要创造教学语言的情感美,教师就必须把情感融汇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之中。情感的产生有一个“触发点”,对事物的认识是产生触发点滋生情感的主要根源。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应先有深刻的感受和确切的认识,然后通过体验或想象,把主观情感融进相应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信息成为情感的载体。富有情感美的语言已经不再是平常简单的信号,而是加进了某种特殊的感情,从心灵深处迸发出的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语言。将这样的语言运用于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把学生带进一种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极大地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的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一生。我常常用美的语言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他们对美的体验和追求。

(二)要富有趣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得很好的学科,语文教师更应结合学科特征,利课堂教学语言应讲究风趣机敏,具有幽默性。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够打破课堂的沉闷,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以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消除紧张和疲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当然,课堂语言的风趣、幽默,是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科学规范、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思的典故、成语和箴言等,使讲授富于趣味性。用具有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把它们引入课堂,调动自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学到的知识。众所周知,幽默的语言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比如:鲁迅在女师大讲《小说史略》时,讲到《红楼梦》中人物时竟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林妹妹?”在充满师生和谐情谊的课间,学生反问,“周先生喜欢黛玉否?”鲁迅说:“我不喜欢黛玉,因为她总是哭哭啼啼过日子。”[6]此话充满趣味,却又耐人寻味,发人深醒。但另一方面,我认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其内在的差别。含蓄、温故知新式的幽默固然能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粗俗、哗众取宠式的幽默或挖苦式的“趣语”,也会弄巧成拙,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样,“喧宾夺主”式的过多打趣也会因影响了知识的传授而引起学生反感。

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一个“度”。

(三)要具有节奏感

教师语言的节奏感是指在讲授进程中,随着讲授的内容不同,引起教师内心情感发生享有的变化,从而使语速的快慢急缓、语音的轻重强弱、语句的断连疏密、语调的刚柔抑扬也发生变化,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具体点说,就是要求教师讲课时,说话的速度要与学生的思维的速度相适应。音量要适中,以最后一排学生都能听清为宜;不过高,以免学生精神紧张,易于疲劳;也不易过低,以免学生听起来吃力。对重要或疑难的句子,讲完后应给短暂间隙,让学生思索、领会。在语调上,重要的地方,声音应当较高;次要的地方,声音适当降低。这样有起有伏,抑扬顿挫,铿锵自然,学生听起来悦耳,就会全神贯注地听讲了。教师在授课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是要松驰有度,快慢相宜。教学语言技能是指运用口头的、书面的或体态的语言形式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的教学行为。教师讲课的语言,应该有一定的速度,那么教师讲课和语言速度应既不能快得使学生感到精神过度紧张,也不能过慢而使学生听得来恹恹欲睡。一般说来,对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的基础知识,速度要快一些;对内容比较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速度要慢一些。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语速应有明显变化,体态、表情应是爱憎分明,既启迪心智,又能调控学生情绪变化。

第二点是要抑扬顿挫,融情于理。教学语言是教师传输知识信息,指导学生学习,发布活动指令的载体。教学语言不但要清晰流畅,高亢激昂,而且要轻重合理,高低相宜。一堂课,从开始到高潮到结束不能总是一个调子一个音量。要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相结合。讲

到重要的地方应强调;讲到成就时要自然地 露出微笑;讲到对学生的思想觉悟、行为要求时,要十分亲切和充满希冀;讲到坏人时要表示愤怒和仇视;特别是在小结、概括或讲结论性观点时,语速要稍稍缓慢,给学生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这种语调起伏的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四)要灵活多变

“弹琴要看听众,射箭要看靶子”。教学语言的使用必须因人制宜,因科因课而用,不能不看对象,不问情况,不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千篇一律,千课同调。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适时地变化,做到“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分析问题、阐释概念,宜用叙述式的语言去阐述事物的现象或规律;讲述情节或故事,宜用描写式的语言去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教《刑场上的婚礼》,语言要显得悲壮肃穆;教鲁迅小说《药》,语言要显得凝重低沉;教抒情散文,应情思飘香;教古代诗词应音韵流美„„教学用语酌情变化,且具有不同风格,学生就会处在乐于接受的精神状态之中,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语言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表达形式而言,主要有:一是口头表达;二是书面表达,例如板书、批改作业等;三是姿态语表达,即示范或示意性动作。三者之中,以口头表达为主要形式。而口头表达艺术又以讲授语言艺术为主。所谓讲授语言艺术,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程度以及讲授内容的需要,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讲明事理、传授知识和交流感情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往往有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比方说,既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地运用口头语言,又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地运用书面语言,还要善于运用辅助性交际

工具——姿态语言。如同戏剧表演除了主要通过演员的语言艺术表达主题,却离不开背景设计、服饰、道具、音乐及舞蹈动作的协调配合一样,教师在运用口头语言的同时,还需要辅之以手势、板书、眼神等态势语言,这样才能加强语言表达的客观效果。

结语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古今中外的的教育家、思想家,对教师的语言艺术都非常重视。如有人认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核心问题是启发式,其中语言就占了四条,即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鲁迅等也非常重视语言艺术问题。语文教师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成功的语言才有教学的圆满成功,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89.

[2]董国华、龚春燕.中小学课堂艺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9.

[3]刘国显.激发学习兴趣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8.

[4]刘金星.语言技能 强化技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

[5]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17.

[6]王北生.教学艺术[M].郑州:南大学出版社,1989:204.

导师评议:

1、论文封面已修改,需补充相关内容,并注意修改错别字。

2、文章论述清楚,逻辑严谨,引用事例来自作者教学实际,论述语言清晰、生动。

3、有部分引用没有标识出处,不要引用其他作者的原文太多。

4、格式不够规范,已部分给予修改,请认真检查文章的大小标题格式和顺序。


相关文章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初探
  •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效率,就得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部分 从原始歌谣探讨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楚词>的神话学价值研究 创世神话初论 中国和古希腊洪水神话的一些母题比较 试论神话中的幻想 <诗经>中的爱情诗综论 &l ...查看


  •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初探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初探 作者:张永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2期 摘要:情景教学法" 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 ...查看


  •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 人们常说,"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部分,掌握了提问的方式就等于掌握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在当代,课堂提问仍然魅力不减.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的必要性 & ...查看


  • 小学语文 -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文件 奉教进小[2013]42号 关于公布2013年奉化市小学(幼儿园)学科论文评 比结果的通知 各小学(幼儿园): 2013年奉化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体育.音乐.美术(书法).信息技术.幼教等学科论文,经 ...查看


  •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初探
  •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初探 --<泪珠与珍珠>案例分析 梁慧 高二上册第三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要求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我认为,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