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晓丽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07期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
1 病原与症状
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生理性立枯病,因为未受到病菌危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毛稀少。根系色泽变暗,往往一簇一簇地死苗,并迅速蔓延,用手拔秧苗,可连根拔起不折断。严重时成片枯死。但在发病点周围仍有健、病株交错现象。病理性立枯病,受到病菌危害,在茎基部多产生水浸状褐点,以后扩大腐烂,并在秧苗基部和周围土壤上长出粉红色或白色的霉层。秧苗枯黄卷缩,拔苗时易从基部折断,一般是局部或整个苗床发病。水稻立枯病原菌种类很多,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据吉林省通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主要由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等弱性寄生菌所引起的。
2 侵染循环
镰刀菌一般以菌丝及厚垣孢子在各种寄主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随后在病苗上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多种寄主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借菌丝在幼苗株间进行短距离接触传播,扩大危害。腐霉菌以菌丝,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形成游动孢子囊,再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侵染秧苗,不断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3 发病与环境条件
3.1 温度与发病关系。温度是立枯病发生的主导因素。寒地稻作区水稻育苗期间气温很低,有时最低温度达0℃以下,虽然采用薄膜保温,遇到持续低温,出苗晚,生长慢。此外,不仅昼夜温差大,床温和地温的温差也大,易使稻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易被各种土壤病原菌侵害。
3.2 土壤水分与发病关系。立枯病原菌腐霉菌除要求在淹水条件下生长繁殖以外,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一般土壤含水量50%以下生长较好。旱育苗前期,土壤含水量高时腐霉菌侵染最多,同时减弱了丝核菌、镰刀菌的活动;土壤水分少时镰刀菌、丝核菌最多;如果床面建立水层,只发生绵腐病。旱育苗后期,土壤含水量低于20%或高于40%,都易发生青枯、黄枯。
3.3 土壤酸碱度与发病关系。水稻在偏酸的土壤中生育比较良好。土壤pH值维持在5左右,无论前期或后期立枯病的发生均比较轻。
3.4 床土与发病关系。床土的好坏与稻苗立枯病关系很大。生产实践表明,草炭土、山地腐殖土发病轻;旱田土比水田土发病轻。土壤疏松、保肥、保水力强,稻苗根系发育扎根好,可增强秧苗的抗病力。
4 防治措施
由于水稻立枯病的病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因而,从防治上也各有不同。
4.1 真菌性立枯病的防治
4.1.1 农业防治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育苗。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提倡稀插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尽量少浇水,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秧苗的抗病力。
4.1.2 化学防治
①种子和床土消毒
种子消毒可用“901”药剂或“一浸灵”,兑水浸种子,浸5~7天,每天搅动2~3次。床土消毒可采用各类多功能壮秧营养剂或用25%“敌克松”对水浇床面。
②苗期药剂防治
用50%“立枯净”或38%“恶枯灵”兑水浇苗床,这样对水稻真菌性立枯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或用立枯清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苗床混土,先将药粉加入少量细沙制成母土,再逐级混入所需营养土中即可。在发病初期,可用25%咪鲜胺或70%恶霉灵兑水喷施,视情况喷2~3遍。
4.2 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
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要降低播种量,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种250~300g。二要采取高台大中棚育苗,苗床要高出地面50cm,降低床土水分,提高床土的温度。三要在盐碱地育苗时,苗床要设置隔离层,用水稻专用编织布或打孔农膜上覆2~3cm营养土,防止返盐又可提高地温。四要严格控制育苗期温度,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28℃,夜间为10℃~15℃。五要床土调酸,为秧苗生长创造最适PH值,把床土PH值控制在4.5~5.5。盐碱地育苗在播种前调酸的基础上,还应进行苗期调酸,在水稻115叶期浇500倍硫酸水,防止返盐。六要在青枯病发病初期用“生根粉”药液进行叶面喷雾,促进水稻快发根、多发根,防止立枯病发生和蔓延。
联系电话:0451-53627167
作者介绍:杨晓丽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6200
作者:杨晓丽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07期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
1 病原与症状
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生理性立枯病,因为未受到病菌危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毛稀少。根系色泽变暗,往往一簇一簇地死苗,并迅速蔓延,用手拔秧苗,可连根拔起不折断。严重时成片枯死。但在发病点周围仍有健、病株交错现象。病理性立枯病,受到病菌危害,在茎基部多产生水浸状褐点,以后扩大腐烂,并在秧苗基部和周围土壤上长出粉红色或白色的霉层。秧苗枯黄卷缩,拔苗时易从基部折断,一般是局部或整个苗床发病。水稻立枯病原菌种类很多,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据吉林省通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主要由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等弱性寄生菌所引起的。
2 侵染循环
镰刀菌一般以菌丝及厚垣孢子在各种寄主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随后在病苗上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多种寄主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借菌丝在幼苗株间进行短距离接触传播,扩大危害。腐霉菌以菌丝,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形成游动孢子囊,再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侵染秧苗,不断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3 发病与环境条件
3.1 温度与发病关系。温度是立枯病发生的主导因素。寒地稻作区水稻育苗期间气温很低,有时最低温度达0℃以下,虽然采用薄膜保温,遇到持续低温,出苗晚,生长慢。此外,不仅昼夜温差大,床温和地温的温差也大,易使稻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易被各种土壤病原菌侵害。
3.2 土壤水分与发病关系。立枯病原菌腐霉菌除要求在淹水条件下生长繁殖以外,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一般土壤含水量50%以下生长较好。旱育苗前期,土壤含水量高时腐霉菌侵染最多,同时减弱了丝核菌、镰刀菌的活动;土壤水分少时镰刀菌、丝核菌最多;如果床面建立水层,只发生绵腐病。旱育苗后期,土壤含水量低于20%或高于40%,都易发生青枯、黄枯。
3.3 土壤酸碱度与发病关系。水稻在偏酸的土壤中生育比较良好。土壤pH值维持在5左右,无论前期或后期立枯病的发生均比较轻。
3.4 床土与发病关系。床土的好坏与稻苗立枯病关系很大。生产实践表明,草炭土、山地腐殖土发病轻;旱田土比水田土发病轻。土壤疏松、保肥、保水力强,稻苗根系发育扎根好,可增强秧苗的抗病力。
4 防治措施
由于水稻立枯病的病因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因而,从防治上也各有不同。
4.1 真菌性立枯病的防治
4.1.1 农业防治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育苗。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提倡稀插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尽量少浇水,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秧苗的抗病力。
4.1.2 化学防治
①种子和床土消毒
种子消毒可用“901”药剂或“一浸灵”,兑水浸种子,浸5~7天,每天搅动2~3次。床土消毒可采用各类多功能壮秧营养剂或用25%“敌克松”对水浇床面。
②苗期药剂防治
用50%“立枯净”或38%“恶枯灵”兑水浇苗床,这样对水稻真菌性立枯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或用立枯清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苗床混土,先将药粉加入少量细沙制成母土,再逐级混入所需营养土中即可。在发病初期,可用25%咪鲜胺或70%恶霉灵兑水喷施,视情况喷2~3遍。
4.2 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
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要降低播种量,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种250~300g。二要采取高台大中棚育苗,苗床要高出地面50cm,降低床土水分,提高床土的温度。三要在盐碱地育苗时,苗床要设置隔离层,用水稻专用编织布或打孔农膜上覆2~3cm营养土,防止返盐又可提高地温。四要严格控制育苗期温度,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28℃,夜间为10℃~15℃。五要床土调酸,为秧苗生长创造最适PH值,把床土PH值控制在4.5~5.5。盐碱地育苗在播种前调酸的基础上,还应进行苗期调酸,在水稻115叶期浇500倍硫酸水,防止返盐。六要在青枯病发病初期用“生根粉”药液进行叶面喷雾,促进水稻快发根、多发根,防止立枯病发生和蔓延。
联系电话:0451-53627167
作者介绍:杨晓丽 黑龙江省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