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纸船.泰戈尔[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冰心、泰戈尔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培养文学情趣及文学素养。

2.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有表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歌。

3. 学习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魅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人思念母亲的真挚情感并且学习借鉴诗人表达情感的技巧。

[学习内容]

整体感悟

如果要问世界上哪种感情最真最纯,不带一丝私心杂念,全心付出而又不求任何回报,那答案一定是伟大的母爱;如果要问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最深切的感情是什么,那一定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冰心的《纸船》和泰戈尔的《母亲》就是抒写这种至真至深感情的颂歌。

《纸船》是诗人1923年8月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途中创作的。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中,后两者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思念母亲。思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容易流于空洞。而《纸船》构思新颖,采用了托物寓情的方法,说自己在海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纸船,从舟上抛到海里,纸船的去向不定,但诗人仍然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虽然明知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的身边,但她仍然祈求自己含着泪叠成的纸船,能够载着她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进入母亲的梦境。深切的感情加上奇特的想象,使这首诗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不管有没有相同的经历,这种诚挚而又忧伤的思念之情一样让人怅然不已。

《母亲》的含蓄之美与不同凡响的构思,出自泰戈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匠心。泰戈尔一生风平浪静,优裕的家庭使他免受了许多磨难,这使得他总是满怀乐观与希望地看待事物,主张和谐、协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使诗便显现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恬然、优美的情调。诗人在“我不记得我的母亲”的反复吟咏中,再现了母亲温馨的歌谣、呢喃的祈祷和深情的目光。所谓的“不记得”,是因为与母亲离别得太久太远,母亲的身影却总是浮动在诗人眼前,母亲的声音也总是回荡在诗人的耳畔。看似矛盾的构思和表达,实际上为我们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眷恋母亲的重重意象中重温母亲的伟大、母亲的至真至上。整首诗舒缓的节奏与诗人绵长的思念之情和谐一致,朗读这首诗歌的确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诗歌也不需要太多的讲解,相信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能品味出这人间最美的感情。

第一首诗《纸船》

1. 介绍作家作品。

⑴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想像一下分别时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想像游子漂泊他乡时对母亲的感情。

⑵有关冰心的资料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有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去国》,诗集《繁星》、《春水》及著名散文集《寄小读者》。她写诗为文都很柔美,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心、自然是她诗文的主旋律。1923年8月,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由上海乘坐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孤独怅惘中写就此诗。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冰心、泰戈尔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培养文学情趣及文学素养。

2.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有表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歌。

3. 学习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魅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人思念母亲的真挚情感并且学习借鉴诗人表达情感的技巧。

[学习内容]

整体感悟

如果要问世界上哪种感情最真最纯,不带一丝私心杂念,全心付出而又不求任何回报,那答案一定是伟大的母爱;如果要问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最深切的感情是什么,那一定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冰心的《纸船》和泰戈尔的《母亲》就是抒写这种至真至深感情的颂歌。

《纸船》是诗人1923年8月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途中创作的。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中,后两者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思念母亲。思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容易流于空洞。而《纸船》构思新颖,采用了托物寓情的方法,说自己在海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纸船,从舟上抛到海里,纸船的去向不定,但诗人仍然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虽然明知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的身边,但她仍然祈求自己含着泪叠成的纸船,能够载着她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进入母亲的梦境。深切的感情加上奇特的想象,使这首诗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不管有没有相同的经历,这种诚挚而又忧伤的思念之情一样让人怅然不已。

《母亲》的含蓄之美与不同凡响的构思,出自泰戈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匠心。泰戈尔一生风平浪静,优裕的家庭使他免受了许多磨难,这使得他总是满怀乐观与希望地看待事物,主张和谐、协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使诗便显现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恬然、优美的情调。诗人在“我不记得我的母亲”的反复吟咏中,再现了母亲温馨的歌谣、呢喃的祈祷和深情的目光。所谓的“不记得”,是因为与母亲离别得太久太远,母亲的身影却总是浮动在诗人眼前,母亲的声音也总是回荡在诗人的耳畔。看似矛盾的构思和表达,实际上为我们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眷恋母亲的重重意象中重温母亲的伟大、母亲的至真至上。整首诗舒缓的节奏与诗人绵长的思念之情和谐一致,朗读这首诗歌的确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诗歌也不需要太多的讲解,相信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能品味出这人间最美的感情。

第一首诗《纸船》

1. 介绍作家作品。

⑴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想像一下分别时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想像游子漂泊他乡时对母亲的感情。

⑵有关冰心的资料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有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去国》,诗集《繁星》、《春水》及著名散文集《寄小读者》。她写诗为文都很柔美,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心、自然是她诗文的主旋律。1923年8月,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由上海乘坐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孤独怅惘中写就此诗。


相关文章

  • 金色花 纸船教案
  •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寄母亲>教案 作者: 加入日期:05-11-19 沂南杨坡中学 高兴华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2.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 ...查看


  • [纸船]教案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纸船>教案1 课标要求 1.了解作者主要情况及其主要作品. 2.揣摩修饰性词语的作用. 3.熟读诗作,体会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 4.理解作品中的童心童趣. 5.体会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 学法点悟 1.通过 ...查看


  • 金色花教案
  • 金色花 蒙城庄周职高 何云 课文解读: 泰戈尔的<金色花>虽然篇幅短小,却表现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母子神情.这首诗选自<新月集>,描写了一副儿童嬉戏图.整首诗妙在"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 ...查看


  • 泰戈尔诗三首
  • <泰戈尔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洁的童真世界. 2.学习运用想象手法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 3.学习生动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洁 ...查看


  • 语文版七下泰戈尔[纸船]同步练习
  • 纸船 [同步达纲练习]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纸船(一) 泰戈尔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 ...查看


  • [诗两首]教学设计7
  • 诗两首·金色花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2.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查看


  • 14[纸船]
  • 一.课前预习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四课:<现代诗二首>,通过课前预习,大家知道这一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题目是(纸船),一首诗的作者是(冰心),另一首诗的作者是(泰戈尔). 2.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冰心的<纸船&g ...查看


  • 初一语文诗两首(金色花 纸船)人教实验版
  • 初一语文诗两首(金色花 纸船) 人教实验版 [字词综合运用] (1) 注音 抛下(pāo) 载着(zài) 祷告(dǎo) 膝上(xī) 惊讶(yà) 匿笑(nì) 嗅(xiù) 衍(yǎn) 摩(mó) (2) 多音字辨析 (3) 解词 ...查看


  • 爱母·爱国· 童真·童趣--[诗两首]赏析
  • 童真绘成五彩画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0),印度近代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在诗歌.戏剧.小说及哲学.政治和音乐绘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创作甚丰.共写下十二部中长篇小说,百余篇短篇小说,五十部诗集,二十余种戏剧,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