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平煤集团供水总厂四分厂 .......................................................................................... - 1 -
1.1水厂概述 ........................................................................................................................ - 1 -
1.2工艺流程 ........................................................................................................................ - 1 -
1.3不同工艺的比较 ............................................................................................................ - 1 -
1.4处理构筑物简介 ............................................................................................................ - 2 -
1.4.1预沉池 ................................................................................................................. - 2 -
1.4.2网格反应池 ......................................................................................................... - 2 -
1.4.3多层沉淀池 ......................................................................................................... - 3 -
1.4.4滤池的分类 ......................................................................................................... - 4 -
1.4.5一级滤池(翻板滤池) ..................................................................................... - 5 -
1.4.6二级滤池 ............................................................................................................. - 6 -
1.4.7清水池 ................................................................................................................. - 6 -
1.5 五矿水厂实习总结 ....................................................................................................... - 6 -
第二章 九里山水厂 .................................................................................................................... - 7 -
2.1水厂概述 ........................................................................................................................ - 7 -
2.2 工艺流程 ....................................................................................................................... - 8 -
2.3 各处理构筑物 ............................................................................................................... - 9 -
2.3.1取水泵房 ............................................................................................................. - 9 -
2.3.2配水井 ............................................................................................................... - 10 -
2.3.3加药间 ............................................................................................................... - 10 -
2.3.4栅条反应池 ....................................................................................................... - 10 -
2.3.5平流沉淀池 ....................................................................................................... - 11 -
2.3.6V型滤池 ............................................................................................................ - 12 -
2.3.7清水池 ............................................................................................................... - 12 -
2.3.8送水泵房 ........................................................................................................... - 13 -
2.4各种具体水处理辅助设施 .......................................................................................... - 13 -
2.4.1污脱间 ............................................................................................................... - 13 -
2.4.2污泥浓缩池 ....................................................................................................... - 14 -
2.4.3反冲洗泵房 ....................................................................................................... - 14 -
2.4.4配水系统 ........................................................................................................... - 14 -
2.5加药与混凝 ................................................................................................................. - 15 -
2.4 九里山水厂实习总结 ................................................................................................. - 15 -
第三章 平顶山学院水厂 .......................................................................................................... - 16 -
3.1流程 .............................................................................................................................. - 16 -
3.2 混合反应池 ................................................................................................................. - 18 -
3.3 沉淀池 ....................................................................................................................... - 18 -
3.4 移动罩滤池 ............................................................................................................... - 19 -
3.5学院水厂实习总结 ...................................................................................................... - 20 - 实习总结 .................................................................................................................................... - 21 -
第一章 平煤集团供水总厂四分厂
1.1水厂概述
五矿水厂是平煤供水总厂下设的第四个分厂,设计日处理水能力5万吨每天,现日供水能力3.5万吨每天,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但其主工艺已经投产运行。其供水范围包括城市西边的四矿、五矿、六矿、七矿、九矿、十一矿、香山矿以及坑口电厂的居民区。
水厂现有职工56人,采取四班三转的形式进行水厂的运行和管理维护等工作,该水厂不同于平顶山的其他水厂,该水厂的水源来自于两个系统,分别取自地表水———白龟山水库;距地表800——1000米的矿井水,故其有两套净化水系统。
1.2工艺流程
预沉池→(网格)反应池→ (斜板加平流式)沉淀池 → 一级滤池→二级滤池 →
↑ ↑
净化剂三氧化铝 二氧化氯消毒
清水池 → 吸水井 → 泵房 → 用户
1.3不同工艺的比较
矿井水与取自水库中的水相比较而言具有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浊度的变化,水量的变化,水质的变化等诸多不利于进行水处理的因素。为了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利用矿井水之前需要先经过一个预沉池,作为除污的第一步,同时还起着调节水量的作用,使后续的池子进水量保持均一稳定,减少池子所受到的冲击负荷。其后续的处理过程均相同。
1.4处理构筑物简介
1.4.1预沉池
该厂矿井水采用泵直接将矿井水打入平流式预沉池,利用池体容积及通过液面突扩流速降低来达到初步沉淀作用,末端采用桶状出水堰出水。这是水处理中最简单的初沉构筑物。
该设计存在缺陷为:进水口首端未设布水装置,布水不均匀,这会对初沉池沉淀效果造成影响。实习期间实地观察时也发现,由于进水不均匀导致出水死角,转角处池体容积未被很好利用(形成短流)。这一缺陷在今后工程设计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解决方法:设计均匀布水结构。
常见进水整流形式如下
:
图1-1进水整流图
1.4.2网格反应池
在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过滤诸多工艺中,混凝是其中的核心。传统廊道反应、回转孔室反应以及回转组合式隔板反应的絮凝工艺,水在设备中停留20~30分钟,水中尚有很多絮凝不完善的小颗粒。
网格反应池工作原理:
a.絮凝的动力学致因 絮凝是微小颗粒接触和碰撞的过程。
颗粒在水中的接触碰撞,主要有三种途径:(1)颗粒的布朗运动;(2)颗粒间的沉速差异;(3)流动水体的水力作用
b.涡旋在混凝处理中的作用
改变速度方法有两种:
(1)是改变水流时平均速度大小。水力脉冲澄清池、波形板反应池、孔室反应池以及滤池的微絮凝主要就是利用水流时平均速度变化形成惯性效应来进行絮凝;
(2)是改变水流方向。
其中网格在絮凝中起到的作用:
(1)水流通过格网的区段是速度激烈变化的区段,也是惯性效应最强、颗粒碰撞几率最高的区段;
(2)小孔眼格网之后湍流的涡旋尺度大幅度减少,微涡旋比例增强,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增加,有效地增加了颗粒碰撞次数;
(3)由于过网水流的惯性作用,矾花产生强烈的变形,使矾花中处于吸附能级低的部分,由于其变形揉动作用达到高吸能级的部位,这样就使得通过网格之后矾花变得更密实。絮凝效果更好。因为大幅度的提高了反应效率,絮凝时间可缩短至5~10min;
c.优点
网格絮凝设备,具有投资省、占地少,处理效率高、水质好、工期短、见效快,制水成本低、适应广泛等特点,不仅对低温低浊、汛期高浊水处理效果好,同时对其它特殊原水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注:必要时也要在底部设置排泥系统
1.4.3多层沉淀池
该水厂的这个沉淀池是非典型的沉淀池,是常规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的组合体。斜板在整个池子的中间地带,距池顶和池底高约1.8——2.0米,这样在斜板的上方和下方就形成了较为宽阔空旷的区域,无论是近端还是远端颗
粒在这个空间里都能够很好的沉淀下来,达到很好的沉淀效果。这样的设计使得原来的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大大的降低了,而且还降低了斜板沉淀池的负荷。
该沉淀池的拍泥设备采用的是正压虹吸拍泥,避免了穿孔管拍泥带来的拍泥不畅,拍泥空易堵的现象。斜板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与斜管相同,区别在于对水质要求不同。斜管沉淀池要求絮凝反应后的原水絮状体(含SS)不能过高,以免在沉淀时堵塞斜管造成沉淀效率低,影响处理效果,也减少反冲不必要的麻烦。而斜板沉淀池对原水SS要求相对较低,对水质不很苛刻。
斜板沉淀池与平流沉淀部分的组合同时兼有两者的优点:一方面通过斜板延长水流停留时间增加沉淀效率;另一方面,使经过斜板沉淀后的上清液直接再次按照平流形式进行沉淀。
两者组合优点:
1)进一步提高沉淀效率
2)整体布置减小了池体占地面积,节省投资。
1.4.4滤池的分类
(1)快滤池和慢滤池 应用石英砂或白煤、矿石等粒状滤料对自来水进行快速过滤而达到截留水中悬浮固体和部分细菌、微生物等目的的池子。
(2)虹吸滤池 以虹吸管代替进水和排水阀门的快滤池形式之一。滤池各格出水互相连通,反冲洗水由其他滤水补给。每个滤格均在等滤速变水位条件下运行。
(3)无阀滤池 一种没有阀门的快滤池,在运行过程中,出水水位保持恒定,进水水位则随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而不断在吸管内上升,当水位上升到虹吸管管顶,并形成虹吸时,即自动开始滤层反冲洗,冲洗废水沿虹吸管排出池外。
(4)压力滤池 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压力过滤的滤池。
(5)移动罩滤池 滤池上部设有可移位的冲洗罩,对各滤格按须序依次进行冲洗的滤池。它由若干小滤格组成,并具有同一进水和出水系统。
(6)粗滤料滤池(V型滤池) 进水由池两侧V型槽流入,槽下部有水平的配水孔,该池的过滤和反冲洗已实现自动控制,常用于大、中型水厂。
1.4.5一级滤池(翻板滤池)
因为该型滤池的反冲洗排水舌阀(板)工作过程中是在0° -90° 范围内来回翻转而得名。
翻板滤池的工作原理 :
V型滤池的工作原理与其它类型气水 反冲滤池相似:原水(一般指上一级净水构筑物的出水)通过进水渠经溢流堰均匀流入滤池,水以重力渗透穿过滤料层,并以恒水头过滤后汇入集水室:滤池反冲洗时,先关进水阀门,然后按气冲、气水 冲、水冲三个 阶段开关相应的阀门,一般重复两次后关闭排水舌阀(板),开启进水阀门,恢复到正常过滤工况。
该型滤池具有出水水质明显提高、反冲洗水量少、反冲洗时间短、反冲周期长、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以及施工简单、工期短等优特点。
该翻板滤池的滤料为双层滤料,最下端的承托层采用鹅卵石,其上部依次铺有石英砂,陶粒。因为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设备,因而该水厂的出水浊度低于国家标准。
滤池的结构如下图:
图1-2滤池结构图
1.4.6二级滤池
该滤池依然在建设当中,依然是翻板滤池,因其是第二级过滤因而对滤料及消毒的要求条件都较高,滤料为双层滤料,最下端的承托层依然采用鹅卵石,其上部依次铺有石英砂,活性炭,用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度等,最终使用臭氧来杀菌消毒。浊度值可低至0.1~0.3NTU
1.4.7清水池
水厂的消毒剂不是常规的液氯,采用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常压下就可以制备试剂,可靠安全。加过二氧化氯的清水将进入清水池,消毒剂与水在清水池中充分接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清水池采用的是回廊式的,这样的设计使得清水池中无死角,一旦滤后水超标,不必像以往那样将整个清水池中的水放空,回廊式的只需将超标的那部分水放掉即可,这样既可以减少排放的水量,又可以缩短用户停水的时间。
1.5 五矿水厂实习总结
由于我们实习的五矿水厂目前还在施工中,我们能够看到其内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我们观看了各种构筑物,特别是滤池的结构,还有滤料的排列规则。实习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老师都能积极帮我们解答,让我们能够真正的了解各种工艺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 九里山水厂
2.1水厂概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市的工业和居民用水量日益增多,白龟山水厂的产水量已经不能满足我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投入资金来建设第四水厂势在必行。
第四水厂分两期工程来建设,总共20万吨/h.现在一期10万吨/h已经投产运行阶段.二期正在进行土建,预计在明年6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一期、二期都采用线型布置,这样看上去美观又简洁,该水厂设计一期、二期合用一个泵房、清水池。
第四水厂水处理工艺在目前来说是常规的,但其自动化程度很高.
平顶山第四水厂取水水源是白龟山水库的水。
平顶山第四水厂设计规模20万m3/d,处理工艺为栅格反应、平流沉淀、气水反冲洗滤池,由西北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在面向全国的公开招标中,气水反冲洗滤池和反冲洗泵房及控制室(第5标段)由深圳清泉公司中标,承包方式为工程总承包(包括土建、滤板制作安装、滤料及工艺调试投运总负责)。滤池工艺成套设备采用了清泉公司专利产品。清泉公司作为技术总负责,协调第5标段建筑、电气施工及工艺设备调试投运。整个第5标段工程完全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工艺运行有效、合理、可靠。
平顶山第四水厂还设有一套泥水处理系统,它的作为各种水处理构筑物设施,包括:排泥池、浓缩池、脱水机房、废水回流调节池、二次处理室, 这套泥水处理系统是在平顶山所有水厂中独一无二。
平顶山第四水厂的建成后将给平顶山的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2-1水厂平面布置图
2.2 工艺流程
平顶山第四水厂还是采用最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在自动化程度上比较先进。除了膜分离技术被称为当代水处理工艺上的重点技术突破外,最近二三十年来,常规水处理工艺(即所谓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还是应用比较广泛。
第四水厂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原水 —— 一级泵站 —— 配水井 —— 栅条絮凝池 —— 平流沉淀
池 —— V型滤池 —— 清水池 —— 送水泵房 —— 城市管网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图2-2工艺流程图
2.3 各处理构筑物
2.3.1取水泵房
泵房内现有离心泵两台,一备一用,其具体运行参数如下:
型号:24SAP---10J 扬程:44米
流量:2188立方米/小时 配套功率:400千瓦
汽蚀余量(NPSH)5.0米 效率:87%
另外,泵房内还为今后二期工程的发展建设留有余地。
九里山水厂也采用白龟山水库的水为水源,和白龟山水厂的取水泵房相邻而建,采用的固定式取水泵房。水泵的吸水管直径为900mm,压水管关径为700mm。在泵房内,还设有两台真空泵,一用一备,扬程15米。
整个泵房宽大约为12米,深25米,属于深井式泵房。
2.3.2配水井
配水井市建在反应池前的水处理构筑物,配水井是将由一级泵站的输送来的水汇集起来,然后对栅条反应池进行均匀分配水。
平顶山第四水厂设计的配水井占地面积是19m2,4.5m高,该厂设计是配水井处加药及加氯,此处加氯称为滤前加氯。该厂设计配水井由一根DN1200的钢管连到底部,这根钢管的起点是白龟山水库的取水泵房。全长4km,还有一根是DN200的废水回流管,水由中心进水后,通过一堵3m的堰墙溢流到左右两个池子里,再经过DN900的管道混合器,混合后再进入栅条反应池,如果水质比较好,可以直接通过超越管进入滤池过滤。
2.3.3加药间
一期和二期工程合用一座加药房 , 设备大多采用进口设 备 , 自动化操作程度很高。
加药自动控制设备采用深圳市清泉水系统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双频调节器,当然也可以用人工来控制。 加药间主要有加药泵,搅拌泵,贮液池等,加药泵采用德国进口设备。主要产品有管式缸膜计量泵两台,流动电流控制器选用 SCD5200 型,控制方式是采用变频调速。水厂配有自动加药设备,加注量按测定的流动电流进行 投加,依沉淀池出水浊度进行反馈。加药点在管式静态混合器前。
2.3.4栅条反应池
栅条采用硬质聚氯乙烯塑料,成90度折角,根据水流的快慢,每格的栅条层数也不一样,大多为2-3层。栅条絮凝池其平面布置和穿孔絮凝池相似,有32格竖井串联而成,进水水流顺序从一格流到下一格,上下对角交错流动直到出口。栅条空隙由密逐渐变疏,当水流通过时相继收缩,扩大,形成涡流,造成颗粒碰幢,形成良好的絮凝条件。栅条反应池共有四组,每组16个网格。水流从配水井内进
入溢流堰,然后经溢流堰分配到两组栅条反应池内。
从栅条反应池流出 的水流经导流墙后经过穿孔墙到达平流沉淀池内。穿孔墙的孔口尺从为300×300mm。
2.3.5平流沉淀池
由流入装置,流出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组成。东西长90米,南北长21米,水深设计为3.7米,采用机械排泥,真空管吸泥装置。在平流沉淀池的入口出设有穿孔墙,配水墙小方孔15*15CM,平衡孔300*300MM。
从反应池出来的水经穿孔墙后,均匀流向整个过水断面上,空口流速不宜大 于0.2---0.5米/秒,孔洞断面沿水流方向逐次扩大,以减少孔口射流,防止絮凝体破坏。
在水处理中,为了能使沉淀池的水能均匀流出,且能进一步控制沉淀池水位,在此设置溢流檐。在九里山水厂,出水堰为三角锯齿形的,可以用改变出水堰长的办法来改善水质。平流沉淀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且能抗冲击附和,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图2-3絮絮凝池和沉淀池流程图
2.3.6V型滤池
V型滤池是法国得格雷蒙公司设计的一种快滤池,采用汽水反冲洗,目前在我国应用日益增多,使用大中型水厂。
V型滤池因两侧或一侧进水槽设计成V型而得名,通常情况下,它是有一组滤池由数只滤池组成,每层滤池中间为中央渠道,将滤池分成左右两格。渠到上层是排水渠供冲洗排污用,下层是汽水分配渠,过滤时收集滤后清水,冲洗时分配气和水,汽水分配渠上部设有一排配气小孔,下部设有一排配水方孔。V型槽底设有一排小孔,即可做过滤时进水用,冲洗时又可横向扫洗布水作用,这是V型滤池的一个特点。
V型滤池实际上就是普通快滤池的一种改进,又名叫气水反冲洗滤池.在九里山水厂一期和二期工程中设计的就是气水反冲洗滤池。反冲洗时滤层不发生膨胀,在整个滤层在深度方向的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是滤层含污能力进一步提高,有效粒径0.95。采用均质滤料,不均匀系数K80很小,次举能大大提高滤料层的空隙率,使滤速得以提高,过滤周期延长,且水质好。气水反冲洗始终存在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采用长柄滤头小阻力配水系统。
2.3.7清水池
第四水厂清水池一期、二期工程合用一个,墙体全部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半地下式结构。清水池容积按设计规模的%10设计,共合用一座,中间分两格,每座有效容积为5000立方米。清水池平面尺寸为长×宽=48×36米,有效水深
4.1米,池顶覆土厚1米。顶上设有投气管,四周设有投气孔。设进水管一根DN1000,出水管一根DN1200,放空管一根DN500,溢流管一根DN800。清水池内
部设有导流墙,这样不使水流形成死水,时刻供应新鲜的水质。
清水池示意图:
图2-4清水池示意图
2.3.8送水泵房
送水泵房设计时采用时变化系数为1.4,总送水能力为20万吨/日。根据配水管网平差计算结果知道,出厂水压力为35米。因此,泵房内设有SDA500-600型离心清水泵(Q=4380立方米/小时,H=40M,N=630千瓦)四用两备。其中三台为变频调速泵。调速水泵的运行是靠管网中的压力信号来控制的。
2.4各种具体水处理辅助设施
2.4.1污脱间
在第四水厂工艺设计中,污泥处理采用重力自流到污泥浓缩池,然后利用机械刮泥机使污泥流到池底污泥斗沉淀,浓缩后然后送到污脱间进行处理。
污泥主要来自平流沉淀池池底排泥,全部使用管道来排泥。
污泥滚压脱水的设备是滚压带式脱泥机,特点是把压力施加在座布上,用滤布的压力和张力使污泥脱水,而不需要真空或加压设备,动力消耗少,可以连续生产。
2.4.2污泥浓缩池
平顶山第四水厂的污泥浓缩池是汇集栅条反应池、平流式沉淀池泥水及V型滤池反冲洗后的污泥,由于含水率高达99%以上,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含水率降至96%,缩小污泥体积,利于进一步处理。
2.4.3反冲洗泵房
由于V型滤池采用的是汽水反冲洗系统,所以必须设置鼓风系统。
在鼓风机房内,设有PC01、02空气压缩机两台,一用一备,每台风量50立方米/小时,风压为130000帕。
反冲洗泵房设在滤池的后面,其平面尺寸为34M×8.4M装有三台C40—1.5型离心式鼓风机,两用一备,三台300S12型水泵,两用一备,水泵吸水管直接安装在滤后水出水总管上,在泵房内还设有配电系统。
2.4.4配水系统
配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于使反冲洗水在整个滤池平面上均匀分布,同时在过滤时均匀收集滤后水。配水均匀性对冲洗效果影响很大。配水不均匀,水量小处滤层膨胀不足,冲洗不干净;水量大处,滤层膨胀过大,使滤料流失,甚至使局部承托层发生移动,造成漏沙现象。
配水系统的均匀性只于配水系统 的构造尺寸有关,在第四水厂中,V型滤池采用的是小阻力配水系统。V型滤池采用汽水反冲洗,在配水系统上采用系
统,在滤板上设置空洞,然后安装上长柄滤头,使冲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2.5加药与混凝
混凝药品的基本要求是,混凝效果好,对人体无害,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在第四水厂里采用的混凝剂是聚合氯化铝,该药品使用性强,PH范围在5.0—9.6之间,投加时浓度为百分之五。在第四水厂里,投药设备是从德国进口的先进计量投加设备,共有两台,从固体药物的溶解、投加、计量都采用先进的计量自动控制设备。在消毒工艺上采用滤前、滤后加氯消毒,投加量为2mg/l,投加点分别在絮凝池前和V型滤池之后。整个水厂的工业自动化程度都很高,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为水厂的运行和管理带来许多的方便。
2.4 九里山水厂实习总结
通过市一中附近的九里山水厂的实习,它是一个运营时间较长,现在正在扩建的水厂,我们看到了设备比较齐全的水厂,它还具有特殊的平流池,是运用平凡流加上斜板沉淀池,滤池采用V型滤池,还拥有污泥处理装置。我们有幸在那里看到反冲洗的全过程,和课本上讲的是一样的。让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章 平顶山学院水厂
平顶山学院水厂始建于2005年,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处理水量为150m3/h,二期工程为200m3/h,两期工程的构筑物及相应设备基本相同。该水厂由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3.1流程
该厂的工艺流程为:机械混合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转动移动罩滤池→清水池。该厂的取水水源是白龟山水库,处理水能够供平顶山学院大部分师生使用。
图3-1工艺流程系统图
取水构筑物——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该厂采用的是浮船式取水构筑物,取水设备直接浮船上。浮船能够随水位涨落而升降,可随主航道的变迁而移动,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即无大量的水下施工作业,又无大量的土方工程量,因而基建费用较低,灵活性大,适应性强,能经常取得含沙量较少的表层水。浮船式取水构筑物由浮船、联络管、输水斜管、船与岸之间的交通联络设备、锚固设施等组成。
图3-2学院净水厂平面图
图3-3 取水头部剖面图
图3-4 滤池反冲洗剖面图
3.2 混合反应池
机械混合反应池分三格,每格上架有一台电动机。通过电动机经变速装置驱动搅拌器的水进行搅拌,是水中颗粒互相碰撞,发生絮凝。
3.3 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是采用塑料材料。水经沉后,上清液由堰口式集水槽收集汇入渠道,再经连接管进入移动罩滤池。
图3-5 滤池反冲洗排水系统剖面图
3.4 移动罩滤池
移动罩滤池因有可以移动的冲洗罩故又称为移动冲洗罩滤池。它是由12个滤格为一组构成的滤池,滤料层上不及底部配水区相互连通,故一座一座滤池仅有一个公用的进水和出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移动罩滤池利用电动装置驱动和控制
图3-6 移动罩滤池剖面图
移动冲洗罩,顺次为各滤格冲洗。过滤时滤后水由进水管经中央配水渠及两侧的配水孔,水流自上而下通过虑层,滤后水经出水堰\出水管等进入清水池。
3.5学院水厂实习总结
我们对平顶山学院的水厂进行了生产实习,它的滤池采用的是移动罩滤池,由于其水质较好,处理设备较为简单。但其设备较为露空,所以其表观上不是很干净,移动罩滤池对反冲洗效果较好。
- 河南城建学院 - 20 -
实习总结 为期一周的水处理工程实习结束了,在这艰辛的一周实习中,我收获很大。通过此次生产实习,使我更好的掌握了有关水处理工程方面的知识,在参观实习过程中经过水厂相关人员的详细讲解,我对课本上的不明白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理解,对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实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很多基本的知识点掌握的都不是很牢固,往往是经过指导人员的提示,自己才能恍然大悟,可见自己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生疏。经过这次给水工程实习,我将很大一部分容易搞混的知识系统我都理清楚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很多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也都能理解了。实习的结束并不代表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整套给水工程的知识,毕竟这只是一次参观实习而已,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次实习,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重点掌握什么,找到自己掌握的不够好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认真学习。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水厂也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九里山水厂,他们的滤池在均匀布水方面存在漏洞,水从一个地方流出后,依次沿水槽方向,由于孔口一样,由远及近,远端的流速非常小,使滤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影响出水水质。在以后的学习和设计中我们要学习比较好的,节约资源的设计。
再次感谢学校和系领导给我们这样一个实习的好机会,让我离实践又近了一步。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理解透彻,把自己的专业学精。
- 河南城建学院 - 21 -
目录
第一章 平煤集团供水总厂四分厂 .......................................................................................... - 1 -
1.1水厂概述 ........................................................................................................................ - 1 -
1.2工艺流程 ........................................................................................................................ - 1 -
1.3不同工艺的比较 ............................................................................................................ - 1 -
1.4处理构筑物简介 ............................................................................................................ - 2 -
1.4.1预沉池 ................................................................................................................. - 2 -
1.4.2网格反应池 ......................................................................................................... - 2 -
1.4.3多层沉淀池 ......................................................................................................... - 3 -
1.4.4滤池的分类 ......................................................................................................... - 4 -
1.4.5一级滤池(翻板滤池) ..................................................................................... - 5 -
1.4.6二级滤池 ............................................................................................................. - 6 -
1.4.7清水池 ................................................................................................................. - 6 -
1.5 五矿水厂实习总结 ....................................................................................................... - 6 -
第二章 九里山水厂 .................................................................................................................... - 7 -
2.1水厂概述 ........................................................................................................................ - 7 -
2.2 工艺流程 ....................................................................................................................... - 8 -
2.3 各处理构筑物 ............................................................................................................... - 9 -
2.3.1取水泵房 ............................................................................................................. - 9 -
2.3.2配水井 ............................................................................................................... - 10 -
2.3.3加药间 ............................................................................................................... - 10 -
2.3.4栅条反应池 ....................................................................................................... - 10 -
2.3.5平流沉淀池 ....................................................................................................... - 11 -
2.3.6V型滤池 ............................................................................................................ - 12 -
2.3.7清水池 ............................................................................................................... - 12 -
2.3.8送水泵房 ........................................................................................................... - 13 -
2.4各种具体水处理辅助设施 .......................................................................................... - 13 -
2.4.1污脱间 ............................................................................................................... - 13 -
2.4.2污泥浓缩池 ....................................................................................................... - 14 -
2.4.3反冲洗泵房 ....................................................................................................... - 14 -
2.4.4配水系统 ........................................................................................................... - 14 -
2.5加药与混凝 ................................................................................................................. - 15 -
2.4 九里山水厂实习总结 ................................................................................................. - 15 -
第三章 平顶山学院水厂 .......................................................................................................... - 16 -
3.1流程 .............................................................................................................................. - 16 -
3.2 混合反应池 ................................................................................................................. - 18 -
3.3 沉淀池 ....................................................................................................................... - 18 -
3.4 移动罩滤池 ............................................................................................................... - 19 -
3.5学院水厂实习总结 ...................................................................................................... - 20 - 实习总结 .................................................................................................................................... - 21 -
第一章 平煤集团供水总厂四分厂
1.1水厂概述
五矿水厂是平煤供水总厂下设的第四个分厂,设计日处理水能力5万吨每天,现日供水能力3.5万吨每天,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但其主工艺已经投产运行。其供水范围包括城市西边的四矿、五矿、六矿、七矿、九矿、十一矿、香山矿以及坑口电厂的居民区。
水厂现有职工56人,采取四班三转的形式进行水厂的运行和管理维护等工作,该水厂不同于平顶山的其他水厂,该水厂的水源来自于两个系统,分别取自地表水———白龟山水库;距地表800——1000米的矿井水,故其有两套净化水系统。
1.2工艺流程
预沉池→(网格)反应池→ (斜板加平流式)沉淀池 → 一级滤池→二级滤池 →
↑ ↑
净化剂三氧化铝 二氧化氯消毒
清水池 → 吸水井 → 泵房 → 用户
1.3不同工艺的比较
矿井水与取自水库中的水相比较而言具有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浊度的变化,水量的变化,水质的变化等诸多不利于进行水处理的因素。为了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利用矿井水之前需要先经过一个预沉池,作为除污的第一步,同时还起着调节水量的作用,使后续的池子进水量保持均一稳定,减少池子所受到的冲击负荷。其后续的处理过程均相同。
1.4处理构筑物简介
1.4.1预沉池
该厂矿井水采用泵直接将矿井水打入平流式预沉池,利用池体容积及通过液面突扩流速降低来达到初步沉淀作用,末端采用桶状出水堰出水。这是水处理中最简单的初沉构筑物。
该设计存在缺陷为:进水口首端未设布水装置,布水不均匀,这会对初沉池沉淀效果造成影响。实习期间实地观察时也发现,由于进水不均匀导致出水死角,转角处池体容积未被很好利用(形成短流)。这一缺陷在今后工程设计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解决方法:设计均匀布水结构。
常见进水整流形式如下
:
图1-1进水整流图
1.4.2网格反应池
在水处理的混凝、沉淀、过滤诸多工艺中,混凝是其中的核心。传统廊道反应、回转孔室反应以及回转组合式隔板反应的絮凝工艺,水在设备中停留20~30分钟,水中尚有很多絮凝不完善的小颗粒。
网格反应池工作原理:
a.絮凝的动力学致因 絮凝是微小颗粒接触和碰撞的过程。
颗粒在水中的接触碰撞,主要有三种途径:(1)颗粒的布朗运动;(2)颗粒间的沉速差异;(3)流动水体的水力作用
b.涡旋在混凝处理中的作用
改变速度方法有两种:
(1)是改变水流时平均速度大小。水力脉冲澄清池、波形板反应池、孔室反应池以及滤池的微絮凝主要就是利用水流时平均速度变化形成惯性效应来进行絮凝;
(2)是改变水流方向。
其中网格在絮凝中起到的作用:
(1)水流通过格网的区段是速度激烈变化的区段,也是惯性效应最强、颗粒碰撞几率最高的区段;
(2)小孔眼格网之后湍流的涡旋尺度大幅度减少,微涡旋比例增强,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增加,有效地增加了颗粒碰撞次数;
(3)由于过网水流的惯性作用,矾花产生强烈的变形,使矾花中处于吸附能级低的部分,由于其变形揉动作用达到高吸能级的部位,这样就使得通过网格之后矾花变得更密实。絮凝效果更好。因为大幅度的提高了反应效率,絮凝时间可缩短至5~10min;
c.优点
网格絮凝设备,具有投资省、占地少,处理效率高、水质好、工期短、见效快,制水成本低、适应广泛等特点,不仅对低温低浊、汛期高浊水处理效果好,同时对其它特殊原水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注:必要时也要在底部设置排泥系统
1.4.3多层沉淀池
该水厂的这个沉淀池是非典型的沉淀池,是常规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的组合体。斜板在整个池子的中间地带,距池顶和池底高约1.8——2.0米,这样在斜板的上方和下方就形成了较为宽阔空旷的区域,无论是近端还是远端颗
粒在这个空间里都能够很好的沉淀下来,达到很好的沉淀效果。这样的设计使得原来的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大大的降低了,而且还降低了斜板沉淀池的负荷。
该沉淀池的拍泥设备采用的是正压虹吸拍泥,避免了穿孔管拍泥带来的拍泥不畅,拍泥空易堵的现象。斜板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与斜管相同,区别在于对水质要求不同。斜管沉淀池要求絮凝反应后的原水絮状体(含SS)不能过高,以免在沉淀时堵塞斜管造成沉淀效率低,影响处理效果,也减少反冲不必要的麻烦。而斜板沉淀池对原水SS要求相对较低,对水质不很苛刻。
斜板沉淀池与平流沉淀部分的组合同时兼有两者的优点:一方面通过斜板延长水流停留时间增加沉淀效率;另一方面,使经过斜板沉淀后的上清液直接再次按照平流形式进行沉淀。
两者组合优点:
1)进一步提高沉淀效率
2)整体布置减小了池体占地面积,节省投资。
1.4.4滤池的分类
(1)快滤池和慢滤池 应用石英砂或白煤、矿石等粒状滤料对自来水进行快速过滤而达到截留水中悬浮固体和部分细菌、微生物等目的的池子。
(2)虹吸滤池 以虹吸管代替进水和排水阀门的快滤池形式之一。滤池各格出水互相连通,反冲洗水由其他滤水补给。每个滤格均在等滤速变水位条件下运行。
(3)无阀滤池 一种没有阀门的快滤池,在运行过程中,出水水位保持恒定,进水水位则随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而不断在吸管内上升,当水位上升到虹吸管管顶,并形成虹吸时,即自动开始滤层反冲洗,冲洗废水沿虹吸管排出池外。
(4)压力滤池 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压力过滤的滤池。
(5)移动罩滤池 滤池上部设有可移位的冲洗罩,对各滤格按须序依次进行冲洗的滤池。它由若干小滤格组成,并具有同一进水和出水系统。
(6)粗滤料滤池(V型滤池) 进水由池两侧V型槽流入,槽下部有水平的配水孔,该池的过滤和反冲洗已实现自动控制,常用于大、中型水厂。
1.4.5一级滤池(翻板滤池)
因为该型滤池的反冲洗排水舌阀(板)工作过程中是在0° -90° 范围内来回翻转而得名。
翻板滤池的工作原理 :
V型滤池的工作原理与其它类型气水 反冲滤池相似:原水(一般指上一级净水构筑物的出水)通过进水渠经溢流堰均匀流入滤池,水以重力渗透穿过滤料层,并以恒水头过滤后汇入集水室:滤池反冲洗时,先关进水阀门,然后按气冲、气水 冲、水冲三个 阶段开关相应的阀门,一般重复两次后关闭排水舌阀(板),开启进水阀门,恢复到正常过滤工况。
该型滤池具有出水水质明显提高、反冲洗水量少、反冲洗时间短、反冲周期长、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以及施工简单、工期短等优特点。
该翻板滤池的滤料为双层滤料,最下端的承托层采用鹅卵石,其上部依次铺有石英砂,陶粒。因为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设备,因而该水厂的出水浊度低于国家标准。
滤池的结构如下图:
图1-2滤池结构图
1.4.6二级滤池
该滤池依然在建设当中,依然是翻板滤池,因其是第二级过滤因而对滤料及消毒的要求条件都较高,滤料为双层滤料,最下端的承托层依然采用鹅卵石,其上部依次铺有石英砂,活性炭,用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度等,最终使用臭氧来杀菌消毒。浊度值可低至0.1~0.3NTU
1.4.7清水池
水厂的消毒剂不是常规的液氯,采用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常压下就可以制备试剂,可靠安全。加过二氧化氯的清水将进入清水池,消毒剂与水在清水池中充分接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清水池采用的是回廊式的,这样的设计使得清水池中无死角,一旦滤后水超标,不必像以往那样将整个清水池中的水放空,回廊式的只需将超标的那部分水放掉即可,这样既可以减少排放的水量,又可以缩短用户停水的时间。
1.5 五矿水厂实习总结
由于我们实习的五矿水厂目前还在施工中,我们能够看到其内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我们观看了各种构筑物,特别是滤池的结构,还有滤料的排列规则。实习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老师都能积极帮我们解答,让我们能够真正的了解各种工艺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 九里山水厂
2.1水厂概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市的工业和居民用水量日益增多,白龟山水厂的产水量已经不能满足我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投入资金来建设第四水厂势在必行。
第四水厂分两期工程来建设,总共20万吨/h.现在一期10万吨/h已经投产运行阶段.二期正在进行土建,预计在明年6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一期、二期都采用线型布置,这样看上去美观又简洁,该水厂设计一期、二期合用一个泵房、清水池。
第四水厂水处理工艺在目前来说是常规的,但其自动化程度很高.
平顶山第四水厂取水水源是白龟山水库的水。
平顶山第四水厂设计规模20万m3/d,处理工艺为栅格反应、平流沉淀、气水反冲洗滤池,由西北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在面向全国的公开招标中,气水反冲洗滤池和反冲洗泵房及控制室(第5标段)由深圳清泉公司中标,承包方式为工程总承包(包括土建、滤板制作安装、滤料及工艺调试投运总负责)。滤池工艺成套设备采用了清泉公司专利产品。清泉公司作为技术总负责,协调第5标段建筑、电气施工及工艺设备调试投运。整个第5标段工程完全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工艺运行有效、合理、可靠。
平顶山第四水厂还设有一套泥水处理系统,它的作为各种水处理构筑物设施,包括:排泥池、浓缩池、脱水机房、废水回流调节池、二次处理室, 这套泥水处理系统是在平顶山所有水厂中独一无二。
平顶山第四水厂的建成后将给平顶山的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2-1水厂平面布置图
2.2 工艺流程
平顶山第四水厂还是采用最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在自动化程度上比较先进。除了膜分离技术被称为当代水处理工艺上的重点技术突破外,最近二三十年来,常规水处理工艺(即所谓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还是应用比较广泛。
第四水厂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原水 —— 一级泵站 —— 配水井 —— 栅条絮凝池 —— 平流沉淀
池 —— V型滤池 —— 清水池 —— 送水泵房 —— 城市管网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图2-2工艺流程图
2.3 各处理构筑物
2.3.1取水泵房
泵房内现有离心泵两台,一备一用,其具体运行参数如下:
型号:24SAP---10J 扬程:44米
流量:2188立方米/小时 配套功率:400千瓦
汽蚀余量(NPSH)5.0米 效率:87%
另外,泵房内还为今后二期工程的发展建设留有余地。
九里山水厂也采用白龟山水库的水为水源,和白龟山水厂的取水泵房相邻而建,采用的固定式取水泵房。水泵的吸水管直径为900mm,压水管关径为700mm。在泵房内,还设有两台真空泵,一用一备,扬程15米。
整个泵房宽大约为12米,深25米,属于深井式泵房。
2.3.2配水井
配水井市建在反应池前的水处理构筑物,配水井是将由一级泵站的输送来的水汇集起来,然后对栅条反应池进行均匀分配水。
平顶山第四水厂设计的配水井占地面积是19m2,4.5m高,该厂设计是配水井处加药及加氯,此处加氯称为滤前加氯。该厂设计配水井由一根DN1200的钢管连到底部,这根钢管的起点是白龟山水库的取水泵房。全长4km,还有一根是DN200的废水回流管,水由中心进水后,通过一堵3m的堰墙溢流到左右两个池子里,再经过DN900的管道混合器,混合后再进入栅条反应池,如果水质比较好,可以直接通过超越管进入滤池过滤。
2.3.3加药间
一期和二期工程合用一座加药房 , 设备大多采用进口设 备 , 自动化操作程度很高。
加药自动控制设备采用深圳市清泉水系统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双频调节器,当然也可以用人工来控制。 加药间主要有加药泵,搅拌泵,贮液池等,加药泵采用德国进口设备。主要产品有管式缸膜计量泵两台,流动电流控制器选用 SCD5200 型,控制方式是采用变频调速。水厂配有自动加药设备,加注量按测定的流动电流进行 投加,依沉淀池出水浊度进行反馈。加药点在管式静态混合器前。
2.3.4栅条反应池
栅条采用硬质聚氯乙烯塑料,成90度折角,根据水流的快慢,每格的栅条层数也不一样,大多为2-3层。栅条絮凝池其平面布置和穿孔絮凝池相似,有32格竖井串联而成,进水水流顺序从一格流到下一格,上下对角交错流动直到出口。栅条空隙由密逐渐变疏,当水流通过时相继收缩,扩大,形成涡流,造成颗粒碰幢,形成良好的絮凝条件。栅条反应池共有四组,每组16个网格。水流从配水井内进
入溢流堰,然后经溢流堰分配到两组栅条反应池内。
从栅条反应池流出 的水流经导流墙后经过穿孔墙到达平流沉淀池内。穿孔墙的孔口尺从为300×300mm。
2.3.5平流沉淀池
由流入装置,流出装置,沉淀区,缓冲层,污泥区及排泥装置组成。东西长90米,南北长21米,水深设计为3.7米,采用机械排泥,真空管吸泥装置。在平流沉淀池的入口出设有穿孔墙,配水墙小方孔15*15CM,平衡孔300*300MM。
从反应池出来的水经穿孔墙后,均匀流向整个过水断面上,空口流速不宜大 于0.2---0.5米/秒,孔洞断面沿水流方向逐次扩大,以减少孔口射流,防止絮凝体破坏。
在水处理中,为了能使沉淀池的水能均匀流出,且能进一步控制沉淀池水位,在此设置溢流檐。在九里山水厂,出水堰为三角锯齿形的,可以用改变出水堰长的办法来改善水质。平流沉淀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且能抗冲击附和,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图2-3絮絮凝池和沉淀池流程图
2.3.6V型滤池
V型滤池是法国得格雷蒙公司设计的一种快滤池,采用汽水反冲洗,目前在我国应用日益增多,使用大中型水厂。
V型滤池因两侧或一侧进水槽设计成V型而得名,通常情况下,它是有一组滤池由数只滤池组成,每层滤池中间为中央渠道,将滤池分成左右两格。渠到上层是排水渠供冲洗排污用,下层是汽水分配渠,过滤时收集滤后清水,冲洗时分配气和水,汽水分配渠上部设有一排配气小孔,下部设有一排配水方孔。V型槽底设有一排小孔,即可做过滤时进水用,冲洗时又可横向扫洗布水作用,这是V型滤池的一个特点。
V型滤池实际上就是普通快滤池的一种改进,又名叫气水反冲洗滤池.在九里山水厂一期和二期工程中设计的就是气水反冲洗滤池。反冲洗时滤层不发生膨胀,在整个滤层在深度方向的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是滤层含污能力进一步提高,有效粒径0.95。采用均质滤料,不均匀系数K80很小,次举能大大提高滤料层的空隙率,使滤速得以提高,过滤周期延长,且水质好。气水反冲洗始终存在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采用长柄滤头小阻力配水系统。
2.3.7清水池
第四水厂清水池一期、二期工程合用一个,墙体全部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半地下式结构。清水池容积按设计规模的%10设计,共合用一座,中间分两格,每座有效容积为5000立方米。清水池平面尺寸为长×宽=48×36米,有效水深
4.1米,池顶覆土厚1米。顶上设有投气管,四周设有投气孔。设进水管一根DN1000,出水管一根DN1200,放空管一根DN500,溢流管一根DN800。清水池内
部设有导流墙,这样不使水流形成死水,时刻供应新鲜的水质。
清水池示意图:
图2-4清水池示意图
2.3.8送水泵房
送水泵房设计时采用时变化系数为1.4,总送水能力为20万吨/日。根据配水管网平差计算结果知道,出厂水压力为35米。因此,泵房内设有SDA500-600型离心清水泵(Q=4380立方米/小时,H=40M,N=630千瓦)四用两备。其中三台为变频调速泵。调速水泵的运行是靠管网中的压力信号来控制的。
2.4各种具体水处理辅助设施
2.4.1污脱间
在第四水厂工艺设计中,污泥处理采用重力自流到污泥浓缩池,然后利用机械刮泥机使污泥流到池底污泥斗沉淀,浓缩后然后送到污脱间进行处理。
污泥主要来自平流沉淀池池底排泥,全部使用管道来排泥。
污泥滚压脱水的设备是滚压带式脱泥机,特点是把压力施加在座布上,用滤布的压力和张力使污泥脱水,而不需要真空或加压设备,动力消耗少,可以连续生产。
2.4.2污泥浓缩池
平顶山第四水厂的污泥浓缩池是汇集栅条反应池、平流式沉淀池泥水及V型滤池反冲洗后的污泥,由于含水率高达99%以上,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含水率降至96%,缩小污泥体积,利于进一步处理。
2.4.3反冲洗泵房
由于V型滤池采用的是汽水反冲洗系统,所以必须设置鼓风系统。
在鼓风机房内,设有PC01、02空气压缩机两台,一用一备,每台风量50立方米/小时,风压为130000帕。
反冲洗泵房设在滤池的后面,其平面尺寸为34M×8.4M装有三台C40—1.5型离心式鼓风机,两用一备,三台300S12型水泵,两用一备,水泵吸水管直接安装在滤后水出水总管上,在泵房内还设有配电系统。
2.4.4配水系统
配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于使反冲洗水在整个滤池平面上均匀分布,同时在过滤时均匀收集滤后水。配水均匀性对冲洗效果影响很大。配水不均匀,水量小处滤层膨胀不足,冲洗不干净;水量大处,滤层膨胀过大,使滤料流失,甚至使局部承托层发生移动,造成漏沙现象。
配水系统的均匀性只于配水系统 的构造尺寸有关,在第四水厂中,V型滤池采用的是小阻力配水系统。V型滤池采用汽水反冲洗,在配水系统上采用系
统,在滤板上设置空洞,然后安装上长柄滤头,使冲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2.5加药与混凝
混凝药品的基本要求是,混凝效果好,对人体无害,适应性强,使用方便。在第四水厂里采用的混凝剂是聚合氯化铝,该药品使用性强,PH范围在5.0—9.6之间,投加时浓度为百分之五。在第四水厂里,投药设备是从德国进口的先进计量投加设备,共有两台,从固体药物的溶解、投加、计量都采用先进的计量自动控制设备。在消毒工艺上采用滤前、滤后加氯消毒,投加量为2mg/l,投加点分别在絮凝池前和V型滤池之后。整个水厂的工业自动化程度都很高,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为水厂的运行和管理带来许多的方便。
2.4 九里山水厂实习总结
通过市一中附近的九里山水厂的实习,它是一个运营时间较长,现在正在扩建的水厂,我们看到了设备比较齐全的水厂,它还具有特殊的平流池,是运用平凡流加上斜板沉淀池,滤池采用V型滤池,还拥有污泥处理装置。我们有幸在那里看到反冲洗的全过程,和课本上讲的是一样的。让我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章 平顶山学院水厂
平顶山学院水厂始建于2005年,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处理水量为150m3/h,二期工程为200m3/h,两期工程的构筑物及相应设备基本相同。该水厂由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3.1流程
该厂的工艺流程为:机械混合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转动移动罩滤池→清水池。该厂的取水水源是白龟山水库,处理水能够供平顶山学院大部分师生使用。
图3-1工艺流程系统图
取水构筑物——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该厂采用的是浮船式取水构筑物,取水设备直接浮船上。浮船能够随水位涨落而升降,可随主航道的变迁而移动,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即无大量的水下施工作业,又无大量的土方工程量,因而基建费用较低,灵活性大,适应性强,能经常取得含沙量较少的表层水。浮船式取水构筑物由浮船、联络管、输水斜管、船与岸之间的交通联络设备、锚固设施等组成。
图3-2学院净水厂平面图
图3-3 取水头部剖面图
图3-4 滤池反冲洗剖面图
3.2 混合反应池
机械混合反应池分三格,每格上架有一台电动机。通过电动机经变速装置驱动搅拌器的水进行搅拌,是水中颗粒互相碰撞,发生絮凝。
3.3 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是采用塑料材料。水经沉后,上清液由堰口式集水槽收集汇入渠道,再经连接管进入移动罩滤池。
图3-5 滤池反冲洗排水系统剖面图
3.4 移动罩滤池
移动罩滤池因有可以移动的冲洗罩故又称为移动冲洗罩滤池。它是由12个滤格为一组构成的滤池,滤料层上不及底部配水区相互连通,故一座一座滤池仅有一个公用的进水和出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移动罩滤池利用电动装置驱动和控制
图3-6 移动罩滤池剖面图
移动冲洗罩,顺次为各滤格冲洗。过滤时滤后水由进水管经中央配水渠及两侧的配水孔,水流自上而下通过虑层,滤后水经出水堰\出水管等进入清水池。
3.5学院水厂实习总结
我们对平顶山学院的水厂进行了生产实习,它的滤池采用的是移动罩滤池,由于其水质较好,处理设备较为简单。但其设备较为露空,所以其表观上不是很干净,移动罩滤池对反冲洗效果较好。
- 河南城建学院 - 20 -
实习总结 为期一周的水处理工程实习结束了,在这艰辛的一周实习中,我收获很大。通过此次生产实习,使我更好的掌握了有关水处理工程方面的知识,在参观实习过程中经过水厂相关人员的详细讲解,我对课本上的不明白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理解,对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实习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很多基本的知识点掌握的都不是很牢固,往往是经过指导人员的提示,自己才能恍然大悟,可见自己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生疏。经过这次给水工程实习,我将很大一部分容易搞混的知识系统我都理清楚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很多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也都能理解了。实习的结束并不代表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整套给水工程的知识,毕竟这只是一次参观实习而已,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次实习,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重点掌握什么,找到自己掌握的不够好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认真学习。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水厂也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九里山水厂,他们的滤池在均匀布水方面存在漏洞,水从一个地方流出后,依次沿水槽方向,由于孔口一样,由远及近,远端的流速非常小,使滤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影响出水水质。在以后的学习和设计中我们要学习比较好的,节约资源的设计。
再次感谢学校和系领导给我们这样一个实习的好机会,让我离实践又近了一步。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把课本上的知识理解透彻,把自己的专业学精。
- 河南城建学院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