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袁滩中学体育工作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工作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与《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全面推动我校艺体活动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指导精神,进一步完善校园体育各项制度,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部门,使我校的体育工作能有序、合理、科学的开展。结合我校实际,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一项体现学校或班级特色的项目技能和一项学生自主选择的艺体活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1、依据我校特点,更进一不完善体育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体育工作评价机制的建立,使各项工作顺利的完成。
2、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切实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让体育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地方目标要求以上。
3、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坚持“立足校园,扎根班级”的组织原则,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
4、继续开展阳光社团工作,拓展社团的活动部门。提高社团辅导教师的教学能力。
5、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使每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在活动中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活动中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养。
6、初步搭建校园体育与社会群体体育桥梁,汲取地方群体体育特色,一方面在校开展民族项目,为社会群众体育培养人才。一方面体育教师
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为群众体育作指导。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宣传营造校园体育氛围。
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大力营造活动氛围。要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站、班会、团会、宣传画、征文、标语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
2、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做保证。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增加体育器材的数量和品种,配全、配齐体育器材,规范器材的使用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
学校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保证学校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额。防止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1)、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学校要注重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着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一般的体育活动有广播操、武术操、校操、素质操、健美操、轻器械操、校园集体舞和小型团体操,以及跳绳、踢毽、跳皮筋、游戏、球类活动、高脚竞速活动等。
(2)、学校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等;每季度要组织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拔河、踢毽子等项目及趣味性游戏等。鼓励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的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同时学生走向社会为群众体育提供后背力量。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地方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等。深挖民族体育项目,如珍珠球、武术、陀螺等项目在校园开展。
(5)创建阳光社团和大课间活动,成立校内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5、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及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反馈给家长,对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差异提出好的解决方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按照要求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四、实施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1、组织保障。
为确保学校的体育工作有一个合理的统筹安排与管理,,促进各项项活动高质量进行,及时处理体育工作中的问题。特要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周茂才
副组长:李春云 朱宇坤
成员:体育教师与各班班主任
2、制度保障。为使学校各项体育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须制定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包括管理领导职责制度、体育教师与辅导教师的职责,常规检查制度、班主任现场督促制度、评价奖励制度等。
3、时间保障。确保体育教学课时开足,七年及体育3课时,八九年级体育2课时。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早晨早自习下课后30分钟和下午第二节下课后30分钟,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
4、人力、物力保障。由于阳光社团开展活动多,需要体育指导教师多,学校可培养体育特长教师参加体育训练指导。大课间活动师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中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学生自购,学校积极购置体育活动教学教具。
5、安全保障。采用领导值日值,监督和督促体育活动安全正常进行,同时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
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二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积极提倡和推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经验和做法,为学校处理好意外伤害事件提供必要保证。
(二)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1、班级体育活动与班级管理考核挂钩。通过政教处日常管理制度细则,对班级日常开展的活动情况给予评价,列入班级学期考核之中。
2、班级特长生比赛成绩与班主任考核挂钩。为了让班主任更好的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凡班内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根据情况在年度考核中给予班主任和跟班老师一定加分。促进各老师对体育工作积极性。
3、阳光社团比赛与指导教师考核相挂钩。体育指导教师所辅导社团学生参加市级比赛,凡获得比赛奖励的。在年度考核中给予指导教师一定加分。
用制度确保体育工作有序的开展,用合理评价来激励体育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不断进去,开拓创新体育工作的方式。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地方特色、校园文化、师资力量进行变化。在原有的工作制度下,社团的部门要拓展,大课间活动形式要调整。这样就要依托体育工作小组定期对工作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制定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使体育工作在创新下发展。同时体育指导教师的培养,任何体育活动要更好的开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学校立足正常的教学下,对教师有体育特长者进行培养,让校园体育指导工作储备资源。
综合教研组
2013年9月6日
陈袁滩中学体育工作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工作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与《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全面推动我校艺体活动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指导精神,进一步完善校园体育各项制度,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部门,使我校的体育工作能有序、合理、科学的开展。结合我校实际,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一项体现学校或班级特色的项目技能和一项学生自主选择的艺体活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1、依据我校特点,更进一不完善体育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体育工作评价机制的建立,使各项工作顺利的完成。
2、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切实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让体育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地方目标要求以上。
3、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坚持“立足校园,扎根班级”的组织原则,鼓励学生到户外去、到阳光底下去、到大自然中去,广泛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
4、继续开展阳光社团工作,拓展社团的活动部门。提高社团辅导教师的教学能力。
5、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使每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在活动中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活动中强身健体,提高综合素养。
6、初步搭建校园体育与社会群体体育桥梁,汲取地方群体体育特色,一方面在校开展民族项目,为社会群众体育培养人才。一方面体育教师
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为群众体育作指导。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宣传营造校园体育氛围。
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大力营造活动氛围。要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站、班会、团会、宣传画、征文、标语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
2、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做保证。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增加体育器材的数量和品种,配全、配齐体育器材,规范器材的使用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
学校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保证学校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额。防止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1)、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学校要注重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着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一般的体育活动有广播操、武术操、校操、素质操、健美操、轻器械操、校园集体舞和小型团体操,以及跳绳、踢毽、跳皮筋、游戏、球类活动、高脚竞速活动等。
(2)、学校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等;每季度要组织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拔河、踢毽子等项目及趣味性游戏等。鼓励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的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同时学生走向社会为群众体育提供后背力量。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地方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等。深挖民族体育项目,如珍珠球、武术、陀螺等项目在校园开展。
(5)创建阳光社团和大课间活动,成立校内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5、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及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反馈给家长,对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差异提出好的解决方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按照要求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四、实施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体育工作有序开展。
1、组织保障。
为确保学校的体育工作有一个合理的统筹安排与管理,,促进各项项活动高质量进行,及时处理体育工作中的问题。特要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周茂才
副组长:李春云 朱宇坤
成员:体育教师与各班班主任
2、制度保障。为使学校各项体育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须制定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包括管理领导职责制度、体育教师与辅导教师的职责,常规检查制度、班主任现场督促制度、评价奖励制度等。
3、时间保障。确保体育教学课时开足,七年及体育3课时,八九年级体育2课时。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早晨早自习下课后30分钟和下午第二节下课后30分钟,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
4、人力、物力保障。由于阳光社团开展活动多,需要体育指导教师多,学校可培养体育特长教师参加体育训练指导。大课间活动师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中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学生自购,学校积极购置体育活动教学教具。
5、安全保障。采用领导值日值,监督和督促体育活动安全正常进行,同时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
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二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积极提倡和推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经验和做法,为学校处理好意外伤害事件提供必要保证。
(二)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1、班级体育活动与班级管理考核挂钩。通过政教处日常管理制度细则,对班级日常开展的活动情况给予评价,列入班级学期考核之中。
2、班级特长生比赛成绩与班主任考核挂钩。为了让班主任更好的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凡班内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根据情况在年度考核中给予班主任和跟班老师一定加分。促进各老师对体育工作积极性。
3、阳光社团比赛与指导教师考核相挂钩。体育指导教师所辅导社团学生参加市级比赛,凡获得比赛奖励的。在年度考核中给予指导教师一定加分。
用制度确保体育工作有序的开展,用合理评价来激励体育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不断进去,开拓创新体育工作的方式。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地方特色、校园文化、师资力量进行变化。在原有的工作制度下,社团的部门要拓展,大课间活动形式要调整。这样就要依托体育工作小组定期对工作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制定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使体育工作在创新下发展。同时体育指导教师的培养,任何体育活动要更好的开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学校立足正常的教学下,对教师有体育特长者进行培养,让校园体育指导工作储备资源。
综合教研组
2013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