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演变

中国钱币的演变

从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说图题已成为高考命题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特别是上海高考卷,更是以说图题为主,(2004年上海卷多达二十多幅图)充分体现了上海高考卷的特色。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有必要加强说图题的专题训练。

众所周知,中国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历史钱币内涵的中国货币文化,它不仅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铸造技术进程,还反映出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本专题主要以我国钱币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揭示中国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的有关问题。

设计思路:

通过典型钱币图片的展示及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观察、归纳、比较、概括等历史阐释的能力,从而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解题能力。

高考考点回顾:

1.在下列清代钱币中,选出三个按发行时间先后和发行时间相距最近来排列,应该是:

①道光通宝 ②咸丰通宝 ③乾隆通宝 ④光绪通宝

A.③④① B.①④② C.③②① D.①②④

2.(2004年上海卷)观察下列纸币,它发行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2002年江苏河南大综合):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 清代采用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老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一两白银等=1,000文铜钱)。鸦片战争之前以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持续攀升至1,300文、14,00文、1,600

文甚至更高,出现空前严

重的银荒[银贵钱贱]。

试分析其原因及社会影响。

教学过程:

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天然贝 铜贝 货布

⑴ 问题设计: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什么?图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钱币怎样的演变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⑵ 结论:①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有“贝”,例如:贵、贱、贿、赂、货等。

②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上海贝易碎,不易保存和携带,于是在商周时期,人们开始用金属仿制海贝或农具。

⑶ 演变: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以商周为界。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统一货币

⑴ 问题设计:①左图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②右图的钱币名称是什么?有何特点?

⑵ 结论:①左图反映了秦始皇统一货币。其历史意义是: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国的安定„„

②右图钱币名称:半两钱(圆形方孔钱)。特点:从形状(外圆内方)、重量(半两)、文字(小篆)、使用(圆孔可以穿绳,便于携带)等方面思考。

⑶ 演变:由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秦始皇统一货币(半两钱)。 ⑷ 知识延伸和拓展:

①秦朝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统一使用秦半两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是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②秦半两钱上的文字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字体狭长,匀圆柔整而雄豪有力。形状外圆内方,外郭代表天,孔代表地,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观。 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为历代沿袭,直至清末。

③2002年1月1日,欧洲12个主权国家自愿放弃本国货币,共同拥有和使用同一种货币——欧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欧盟为什么要统一货币? 统一使用欧元有何意义? 其中有哪三个国家暂时没有使用欧元?

(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欧洲各国为加快经济合作的步伐,更好维护自身的利益,决定使用统一的货币。意义:欧元的出现是欧洲各国经济上互相合作加快发展的需要,使欧盟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防备全方位的联合,对维护欧盟各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有利,对稳定世界局势,平衡世界经济,维护和平有重要作用,对世界金融体系将产生重大影响。暂时没有使用欧元的国家有:英国、丹麦、瑞典)

3.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⑴ 问题设计:图中钱币的名称叫什么?从何时开始使用?有什么特 点?它的发行有何历史作用?

⑵ 结论:名称:五铢钱; 汉武帝开始使用;特点:形状为圆形方孔、重量为五铢(5∕24两)、文书为小篆、规范„„(只要言之有理) 作用: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为以后各朝代所沿用,对稳定各朝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⑶ 演变:由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汉武帝统一五铢钱

4.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⑴ 问题设计:左边的钱币从哪位帝王开始铸造?与右面的钱币相比较,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⑵ 结论:唐高祖李渊开始铸造;信息:没有文书重量,使用隶书、大小适中、通宝„„(只要言之有理)

⑶ 演变:由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唐高祖铸开元通宝为标志。 ⑷ 知识延伸和拓展: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四字为初唐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字文在篆隶之间,有含楷意,雍容华贵,是唐朝的伟大象征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5.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北宋纸币

⑴ 问题设计:北宋纸币的名称叫什么?最早在何地出现?分析北宋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

⑵ 结论:①名称:交子 地方:四川 ②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量大增,而当时通用的金属货币携带极为不便,于是纸币应运而生,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职能。③历史意义:是我国古代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了六百多年。它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为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⑶ 演变:由金属货币到纸币:北宋“交子”(四川)

⑴ 问题设计:仔细观察这两枚钱币,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⑵ 结论:左边钱币为铜钱,并且做工粗糙,明显是手工铸造;右边钱币为银元,做工精致,美观„„是机器制造。(只要言之有理) ⑶ 演变:由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光绪帝(银元、铜元)

⑷ 知识延伸和拓展:

中国使用机器生产从洋务运动开始。清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吸收了西方铸币的先进技术,向英国购置了造币机器,在广州筹建造币厂,率先开创机器制币,在光绪后期取得了成功,是中国钱币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7.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⑴ 问题设计:上述银元是何时铸造的?图中人物应该是谁?为何以 他为头像?

⑵ 结论:上述银元是在1914年铸造;图中人物是袁世凯;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只要言之有理)

⑶ 演变:由手工制造到机器制造:光绪皇帝

为头像?

②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⑵ 结论:①上述纸币是1935年发行的;图中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只要言之有理)

②历史事件:1935年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历史意义:废除了银元制度,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⑶ 演变:废除了银元制

9.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⑴ 问题设计:第一张人民币是在何时发行的?它的发行有何重大意义?

⑵ 结论:发行时间是1948年;意义: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结构:

1、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商周为界

2、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秦始皇统一货币(半两钱)

3、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汉武帝统一五铢钱

4、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唐高祖铸开元通宝

5、金属货币到纸币:北宋“交子”(四川)

6、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光绪帝(银元、铜元)

7、统一银元:1914年发行“袁大头”

8、法币政策:1935年,废银元制度

9、人民币发行: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10、电子货币:货币信用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巩固与训练:

1、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秦统一后开始使用圆形方孔钱

B.秦时人们已使用隶书

C.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

D.秦朝的疆域西到今甘肃省

2、下图是哪一个时期开始使用的货币: ( )

A.隋文帝开皇年间

B.唐高祖武德年间

C.唐太宗贞观年间

D.唐玄宗开元年间

3、“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尅日可到。”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

A.白银大量使用 B.榷场贸易繁盛

C.工商业繁荣 D.交子的使用

4、北宋时期出现纸币的根本原因是: ( )

A.铁钱太重使用不便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江南经济发展 D.商业活动频繁

5、“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

A.纸币只能代替金属纸币执行其基本职能

B.流通中的纸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C.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客观上是一定的

D.纸币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答案:A B D D C

中国钱币的演变

从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说图题已成为高考命题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特别是上海高考卷,更是以说图题为主,(2004年上海卷多达二十多幅图)充分体现了上海高考卷的特色。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有必要加强说图题的专题训练。

众所周知,中国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历史钱币内涵的中国货币文化,它不仅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铸造技术进程,还反映出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本专题主要以我国钱币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揭示中国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的有关问题。

设计思路:

通过典型钱币图片的展示及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观察、归纳、比较、概括等历史阐释的能力,从而加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解题能力。

高考考点回顾:

1.在下列清代钱币中,选出三个按发行时间先后和发行时间相距最近来排列,应该是:

①道光通宝 ②咸丰通宝 ③乾隆通宝 ④光绪通宝

A.③④① B.①④② C.③②① D.①②④

2.(2004年上海卷)观察下列纸币,它发行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2002年江苏河南大综合):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 清代采用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老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一两白银等=1,000文铜钱)。鸦片战争之前以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持续攀升至1,300文、14,00文、1,600

文甚至更高,出现空前严

重的银荒[银贵钱贱]。

试分析其原因及社会影响。

教学过程:

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天然贝 铜贝 货布

⑴ 问题设计: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什么?图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钱币怎样的演变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⑵ 结论:①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有“贝”,例如:贵、贱、贿、赂、货等。

②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上海贝易碎,不易保存和携带,于是在商周时期,人们开始用金属仿制海贝或农具。

⑶ 演变: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以商周为界。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统一货币

⑴ 问题设计:①左图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②右图的钱币名称是什么?有何特点?

⑵ 结论:①左图反映了秦始皇统一货币。其历史意义是: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国的安定„„

②右图钱币名称:半两钱(圆形方孔钱)。特点:从形状(外圆内方)、重量(半两)、文字(小篆)、使用(圆孔可以穿绳,便于携带)等方面思考。

⑶ 演变:由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秦始皇统一货币(半两钱)。 ⑷ 知识延伸和拓展:

①秦朝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统一使用秦半两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是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②秦半两钱上的文字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字体狭长,匀圆柔整而雄豪有力。形状外圆内方,外郭代表天,孔代表地,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观。 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为历代沿袭,直至清末。

③2002年1月1日,欧洲12个主权国家自愿放弃本国货币,共同拥有和使用同一种货币——欧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欧盟为什么要统一货币? 统一使用欧元有何意义? 其中有哪三个国家暂时没有使用欧元?

(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欧洲各国为加快经济合作的步伐,更好维护自身的利益,决定使用统一的货币。意义:欧元的出现是欧洲各国经济上互相合作加快发展的需要,使欧盟由单一的经济联合逐步走向货币、政治、防备全方位的联合,对维护欧盟各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有利,对稳定世界局势,平衡世界经济,维护和平有重要作用,对世界金融体系将产生重大影响。暂时没有使用欧元的国家有:英国、丹麦、瑞典)

3.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⑴ 问题设计:图中钱币的名称叫什么?从何时开始使用?有什么特 点?它的发行有何历史作用?

⑵ 结论:名称:五铢钱; 汉武帝开始使用;特点:形状为圆形方孔、重量为五铢(5∕24两)、文书为小篆、规范„„(只要言之有理) 作用: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为以后各朝代所沿用,对稳定各朝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⑶ 演变:由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汉武帝统一五铢钱

4.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⑴ 问题设计:左边的钱币从哪位帝王开始铸造?与右面的钱币相比较,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⑵ 结论:唐高祖李渊开始铸造;信息:没有文书重量,使用隶书、大小适中、通宝„„(只要言之有理)

⑶ 演变:由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唐高祖铸开元通宝为标志。 ⑷ 知识延伸和拓展:

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一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四字为初唐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字文在篆隶之间,有含楷意,雍容华贵,是唐朝的伟大象征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5.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北宋纸币

⑴ 问题设计:北宋纸币的名称叫什么?最早在何地出现?分析北宋纸币出现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

⑵ 结论:①名称:交子 地方:四川 ②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量大增,而当时通用的金属货币携带极为不便,于是纸币应运而生,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职能。③历史意义:是我国古代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了六百多年。它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为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⑶ 演变:由金属货币到纸币:北宋“交子”(四川)

⑴ 问题设计:仔细观察这两枚钱币,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⑵ 结论:左边钱币为铜钱,并且做工粗糙,明显是手工铸造;右边钱币为银元,做工精致,美观„„是机器制造。(只要言之有理) ⑶ 演变:由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光绪帝(银元、铜元)

⑷ 知识延伸和拓展:

中国使用机器生产从洋务运动开始。清光绪年间,两广总督张之洞吸收了西方铸币的先进技术,向英国购置了造币机器,在广州筹建造币厂,率先开创机器制币,在光绪后期取得了成功,是中国钱币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7.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⑴ 问题设计:上述银元是何时铸造的?图中人物应该是谁?为何以 他为头像?

⑵ 结论:上述银元是在1914年铸造;图中人物是袁世凯;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只要言之有理)

⑶ 演变:由手工制造到机器制造:光绪皇帝

为头像?

②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⑵ 结论:①上述纸币是1935年发行的;图中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只要言之有理)

②历史事件:1935年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历史意义:废除了银元制度,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⑶ 演变:废除了银元制

9.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提取信息:

⑴ 问题设计:第一张人民币是在何时发行的?它的发行有何重大意义?

⑵ 结论:发行时间是1948年;意义: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结构:

1、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商周为界

2、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秦始皇统一货币(半两钱)

3、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汉武帝统一五铢钱

4、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唐高祖铸开元通宝

5、金属货币到纸币:北宋“交子”(四川)

6、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光绪帝(银元、铜元)

7、统一银元:1914年发行“袁大头”

8、法币政策:1935年,废银元制度

9、人民币发行: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10、电子货币:货币信用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巩固与训练:

1、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秦统一后开始使用圆形方孔钱

B.秦时人们已使用隶书

C.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

D.秦朝的疆域西到今甘肃省

2、下图是哪一个时期开始使用的货币: ( )

A.隋文帝开皇年间

B.唐高祖武德年间

C.唐太宗贞观年间

D.唐玄宗开元年间

3、“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尅日可到。”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

A.白银大量使用 B.榷场贸易繁盛

C.工商业繁荣 D.交子的使用

4、北宋时期出现纸币的根本原因是: ( )

A.铁钱太重使用不便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江南经济发展 D.商业活动频繁

5、“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

A.纸币只能代替金属纸币执行其基本职能

B.流通中的纸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C.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客观上是一定的

D.纸币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答案:A B D D C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
  •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敏,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 根据中国的历史文献和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 ...查看


  • 浅谈我国钱币的历史与演变
  • 2011-02-24 18:54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产生和使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货币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历代王朝的更替兴衰.中国每一时期的货币都承载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信息,难怪人们称钱币为&q ...查看


  • 中国古代货币的变迁
  • 中国古代货币的变迁 12文遗 郭嘉祺 [1**********]7 先秦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 ...查看


  • 校园文化墙
  • 由于历史的演变,创造近数万种之巨的货币(纸币和钱币)和多姿多彩的中国货币文化,并且形成一套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体系. ◆贝币 据考证,贝在夏代就已成为原始形态的货币了.在河南偃师夏代二里头 文化遗址的发掘中,除发现了人们作为货币使用的天然贝外, ...查看


  • 手工制作大全:方孔铜钱
  • 方孔铜钱应天圆地方之说,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铸钱以此为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做为货币.即用秦国后来的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 ...查看


  • 压岁钱的意义
  •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每到除夕之夜,小孩子将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种 ...查看


  • 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寓意与现代设计
  • [摘 要]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受历史文化礼乐氛围的影响和熏陶大多有着吉祥的寓意,传统的装饰纹样的寓意是我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近年来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现代设计当中,并且经过不断地演变创新,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着时代的寓意. [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压岁钱的历史
  •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quo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最早的压岁钱
  • 汉代: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 古代压岁钱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