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美妙的小世界》
第一课时
单元主题:
走进大自然
单元重点:
微观与宏观体验美的乐趣知识重点:
1、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
2、培养大胆发言,大胆作画的习惯
技能要求:
用线条自由表现细节形象
美术探秘活动设计:
探秘1——它是谁
“走近些”——猜猜小圆圈里有什么?(花海中的一朵花„„) “再走近些”——猜猜大圆周里有什么? (花瓣、花蕊、小昆虫„„) 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美丽的鲜花,勤劳的密封„„真美妙!) 探秘2——他们在干什么?
假设与联想——扒开身边草地、拨开地上落叶,细看书上、石头,你会发现很多忙碌的小生物,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观察与欣赏——小蜜蜂、小蚂蚁的外形,花纹、色彩、动态怎么样? 联想与表达——小生物的名字与故事。
探秘3——它们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几种。
说一说——不同季节的小生物在干什么?
议一议、画一画——逆向选择什么季节的色彩和什么工具,画什么小生物?
探秘4——这是什么?
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这是什么?
说一说——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
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
探秘5——画家祥和小朋友说什么?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花叶、昆虫)
猜猜——画面给我的感受是什么?(春、夏、秋、冬,奇妙、生动) 找找——画家用什么色彩表现小世界?(绿、黄„„、田园一角) 想想——画家想告诉我什么呢?(美是到处都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发现)
学学——我喜欢想画家学什么?(学画大自然中的小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课前准备:
欣赏图片,放大镜
小画片,画纸,画笔
课 堂 导 入:
1、创设自然环境: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小朋友在寻找什么?(探秘1)
2、创设由远而近的情境。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探秘2)
3、板书课题。
4、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
5、小组议论:发现了勤劳的小蜜蜂、团结一致的小蚂蚁。
6、思考与自由发言:
我认为“小世界”有些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妙”? ·设置悬念,吸引学习兴趣。
·重点引导对形与色的注意。
·教师不作结论。
课 堂 发 展
1、观察比较四季图片
设问:你能寻找哪几种不同的色彩(探秘3)
2、设问:用放大镜、显微镜又能看到什么?(探秘4)
3、导赏大师与儿童作品。
设问:上述图片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可爱、生动、神奇、惊喜、美丽、很小、奇怪”的感觉?(探秘5)
4、语言评述季节特征
5、思考想像:用词组描述科技手段带来哪些冲击力强的视觉感受。 小组派代表对自选图片进行讨论与评述: 美(形态、色彩、花纹)
妙(动态、花纹、生活„„)
6、动手表达:怎样学习画家表现小世界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见解,教师不作任何裁判。
·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细节,进行视觉语汇描述。
第1课 《美妙的小世界》
第一课时
单元主题:
走进大自然
单元重点:
微观与宏观体验美的乐趣知识重点:
1、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
2、培养大胆发言,大胆作画的习惯
技能要求:
用线条自由表现细节形象
美术探秘活动设计:
探秘1——它是谁
“走近些”——猜猜小圆圈里有什么?(花海中的一朵花„„) “再走近些”——猜猜大圆周里有什么? (花瓣、花蕊、小昆虫„„) 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美丽的鲜花,勤劳的密封„„真美妙!) 探秘2——他们在干什么?
假设与联想——扒开身边草地、拨开地上落叶,细看书上、石头,你会发现很多忙碌的小生物,他们是谁?在干什么?
观察与欣赏——小蜜蜂、小蚂蚁的外形,花纹、色彩、动态怎么样? 联想与表达——小生物的名字与故事。
探秘3——它们有什么特征?
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几种。
说一说——不同季节的小生物在干什么?
议一议、画一画——逆向选择什么季节的色彩和什么工具,画什么小生物?
探秘4——这是什么?
观赏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这是什么?
说一说——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
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
探秘5——画家祥和小朋友说什么?
说说——我看到了什么?(花叶、昆虫)
猜猜——画面给我的感受是什么?(春、夏、秋、冬,奇妙、生动) 找找——画家用什么色彩表现小世界?(绿、黄„„、田园一角) 想想——画家想告诉我什么呢?(美是到处都有的。就看你会不会发现)
学学——我喜欢想画家学什么?(学画大自然中的小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课前准备:
欣赏图片,放大镜
小画片,画纸,画笔
课 堂 导 入:
1、创设自然环境: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小朋友在寻找什么?(探秘1)
2、创设由远而近的情境。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探秘2)
3、板书课题。
4、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
5、小组议论:发现了勤劳的小蜜蜂、团结一致的小蚂蚁。
6、思考与自由发言:
我认为“小世界”有些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妙”? ·设置悬念,吸引学习兴趣。
·重点引导对形与色的注意。
·教师不作结论。
课 堂 发 展
1、观察比较四季图片
设问:你能寻找哪几种不同的色彩(探秘3)
2、设问:用放大镜、显微镜又能看到什么?(探秘4)
3、导赏大师与儿童作品。
设问:上述图片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可爱、生动、神奇、惊喜、美丽、很小、奇怪”的感觉?(探秘5)
4、语言评述季节特征
5、思考想像:用词组描述科技手段带来哪些冲击力强的视觉感受。 小组派代表对自选图片进行讨论与评述: 美(形态、色彩、花纹)
妙(动态、花纹、生活„„)
6、动手表达:怎样学习画家表现小世界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见解,教师不作任何裁判。
·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细节,进行视觉语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