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6分)
1. 默写:(8分)
(1)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
(2)曲径通幽处, 。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黑云压城城欲摧, 。
(5)过尽千帆皆不是, , 。
(6)锦江春色来天地, 。
(7)花间一壶酒, , ,对影成三人。
(8) ,载不动许多愁。
(9) , ,至今遗恨迷烟树。
(10)金樽清酒斗十千, 。
(11) ,自将磨洗认前朝。
(12)《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句子是: , 。
2. 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 踱步(duï) 卑劣(lûè) 随声附和(hè) ...
B. 投奔(bèn) .
D. 骊山(lí) . 兑现(shuì) 不辍劳作(chuî) ..C. 中肯(zhōng) 惩罚(chěng) 永垂不朽(xiǔ) ...魁梧(wú) .貔貅(pí) 精神矍铄(jué) .
3.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分)
A. 安然无恙 故弄玄虚 油光可鉴 纵横决荡
B. 觥筹交错 闻过饰非 鳞次栉比 瓜瓜坠地
C. 脍炙人口 直接了当 敝帚自珍 因地制宜
D. 坦荡如底 深恶痛疾 逞强示威 妙手偶得
4. 划线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B. 21世纪将成为现实。
C.
D. 今天的写作条件,和鲁迅开始从事创作时的条件相比,真是不可等量齐观。
5. 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 比赛进行到第33分钟,辽宁队的李金羽在对方禁区前带球突破,被判犯规,辽宁队获得一次前场任意球。
B.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C. 这种枪可不是用来伤人的,它是为了试验在太空飞行的卫星受到高速度的垃圾撞击后产生的影响。
D.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6. 下面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 暖和的春风,抚慰着含笑的蓓蕾。
B. 她像冬眠的虫角,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C.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 对面高楼上的两个窗户,正在瞪着我们。
7. 与下面句子能合理衔接的一项( )(2分)
十月三日和四日,我们先后参观了当地养鸡场和机械厂,
A. 尽管那天下着雨,我们还是坚持参观完了才回家。
B. 碰巧,一整天的雨未停过,所以只看了个大概。
C. 不巧碰上连绵阴雨,使参观受到一定影响。
D. 不巧,下了场大雨,又刮风,真扫兴。
8. 仿写分号前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 , :
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
9. 根据下面的消息写一条一句话新闻。(4分)
微软公司目前的挑战不仅来自公司外部和市场上强大的对手。还来自内部人才的流失。在过去的18个月中,多名重量级员工相继离开,包括科技主管迈德福及领导发展视窗的西尔浮泊格,导致他们离职的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即感到微软已经失去活力。(不超过14个字)
二. 课内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学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0. 选文记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① ②
③ ④
11. 揣摩“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一句,这样写的用意是( )(1分)
A. 交代了藤野先生教了“我”三门功课
B. 表明了藤野先生授课之多、时间之长
C. 强调了藤野先生长期坚持给“我”添改讲义
D. 反映了藤野先生在医学修养方面广博而精深
12. 划浪线句表现了“我”当时”。(2分)
13. 对末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藤野先生向“我”了解裹足方法和足骨畸形情况,“我”感到难以应付。
B. 藤野先生打听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反映出他对中国妇女的极大的同情。
C. 藤野先生因为没有看过中国女人裹脚,所以对裹脚的具体情况不了解。
D. 藤野先生希望亲眼看看裹脚的情况,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14. 结合全文来看,鲁迅先生之所以感激藤野先生,并与之建立深厚的友谊,是因为藤野先生除了在学业上对他的关心帮助外,更重要的是藤野先生对他这个异国学生 (1分)
15. 联系上文,对“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的具体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解剖图)那样的画。
B.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血管图)那样的画。
C.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骨骼图)那样的画。
D.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神经图)那样的画。
16. 对“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现在总算放心了,中国人向来很敬重鬼。
B. 现在总算放心了,中国人并不敬重鬼。
C. 现在总算放心了,你不肯解剖尸体。
D. 现在总算放心了,你不怕解剖尸体。
17. 从选段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有什么品格?归纳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 生活俭朴,待人热情,为人率直。
B. 对学生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
C.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我”关怀备至。
D. 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可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8. 给下面的字注音。(2分)
① 胄( ) ② 恤( ) ③ 戎( ) ④ 挟( )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 国险而民附 ② 民殷国富 .
③ 所以资将军 . ④ 抑亦人谋也 .
20.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利尽南海A. 林尽水源
贤能为之用C. 遂用猖獗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B. 思而不学则殆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D. 将军身被坚执锐
21.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分)
出于秦川A. 信义著于四海
遂用猖獗C. 然操遂能克绍 国险而民附B.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以向宛、洛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D. 以光先帝遗德
22. 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只是时机好,也许是人的筹划得当。)
B.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
C. 此可以为授而不可图也(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D.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
23. 回答问题(用原文)(2分)
① 诸葛亮提出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② 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三. 课外阅读。(14分)
喜欢芦花
陆星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对人、对物、对景,没有例外。而“偏爱”的产生和形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可以说,人的“偏爱”,包含着人的全部:性格,审美,心境,以及整个世界观。在所有的花花草草中,我惟独对野生的芦苇和芦花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我喜欢在我房间的花瓶里永远的插有一大束蓬蓬松松的芦花,虽然,它们没有香味,没有彩色,也没有盛开时的耀眼;它们一旦干枯,没有了生命,却永不凋谢,一年两年,十年八年,把芦花插在花瓶里,它们总是完好如初,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以它“永不凋谢的干枯”来提示一种生命的原始的状态——苍茫、荒凉。
曾经听说,上海附近的崇明岛、长兴岛,在没有开垦之前便覆盖着一大片一大片萧瑟的芦苇。想象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不时的被海风侵袭,掀起层层狂涛,发出阵阵呼啸,那情景,何等壮观,何等苍凉。我喜欢壮观的景象,更喜欢凉苍给人的启示。即使作为装饰,把芦花插在花瓶里,显然要比那些绽放一时的鲜花有意味得多。
所以,在秋天的一个星期日,被朋友约去长兴岛一日游,我首先想到,能不能采到芦花?我问朋友。朋友风趣地回答:“你要多少?一车厢。两车皮?”朋友知道了我的心思,因此,一到长兴岛,没有先引导我们参观橘园,而是直奔“主题”,把我们带进芦苇荡。
呵,想象中的芦苇荡一旦展现在眼前,我真是激动无比,这是一片将近一千七百亩的滩土地,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芦苇,细高的芦杆,顶着丰满的芦花,在风中“唰唰”地摇晃,那摇晃的阵势,颇有排山倒海似的气概。当然,我们看到的芦苇荡,已经有了些人为的痕迹,长兴岛人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开发旅游业,围起长长的堤,在密密的芦苇丛中,模仿八卦阵的布局,开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我们坐上小船,沿着这条迷途似的小河,深入芦苇荡,然后,停下桨,静静地聆听两岸城墙般的芦苇丛发出的“哗哗”的响声,那响声,似有千万把古筝在寂静的长空下婉转低吟,不凄楚,不悲戚,只是充满着苍凉感和沧桑感。这种让人感慨万千的苍凉及沧桑,会引起太多太多的联想,对人生,对世事,对一切的一切。在都市拥挤的空间里,一些感慨的心绪,往往会越积越浓,越积越深,但是,面对着苍天下这样一片广大的芦苇荡,我们所有的心绪,都不由地被这苍海桑田的变迁所包涵的时间和空间所溶解,我们自以为沉重的心绪顿时变得渺小,无足轻重,心灵反而广大了,开阔了,洁净了。
我们的船在芦苇荡里仅仅穿行了半个多小时,但这半个多小时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离开长兴岛后的不几天,我和一位女导演谈论我的一部电视剧的修改方案时,我又情不自禁地想到那片芦苇荡,以及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我向导演提议,是否将某一场戏放到芦苇荡深处:三个都有了一番心理历程的中学生,在闯过高考这一关之后,他们划着船进入芦荡深入,茫茫苍天,茫茫芦荡,使年轻的心又成熟了一步„„
现在,我房间的花瓶里又添了几枝从长兴岛摘回的芦花,那长长的花穗足有一尺半,弯弯的像颗粒饱满的麦穗,但芦花没有尖刺的芒,它们显得更平常更朴素更不起眼,因此,它们的保存更长久更牢固,也更加耐看。
24.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偏爱”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作者“偏爱”芦花的原因是什么?(3) 25. 文中划线的“苍凉感”和“沧桑感”分别指的是什么?(6)
26. 三个有过一番心理历程的中学生进入茫茫芦荡后,年轻的心为什么会成熟一步的?
(3)
27. 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2)
A. 作者认为爱好是由性格、审美、心境及整个世界观决定的,因此从一个人的爱好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审美、心境及整个世界观。
B. 没有香味、没有彩色、没有盛开时的耀眼,正好体现着芦花生命的原始状态。
C. 作者认为一大片芦苇所构造的气氛比单株芦苇要壮观苍凉,从一大片芦苇中摘回的芦花也比单株的芦花更具有生命力,更加耐看,因此作者更喜欢从一大片芦苇中摘回的芦花。
D. 看到芦花,能让人想到生命的原始状态,能让人产生苍凉及沧桑之感及由此引发出对人生、世事和一切事物的联想,因此作者认为芦花比其他鲜花更有意味。
四. 作文。(40分)
欣赏有两个含义: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品位其中的趣味;一是认为好,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欣赏人世间一切挚情真意、美德善行,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可以让我们发现人世的美好,人生的美丽;欣赏自己,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用欣赏的眼光看自然与世情。看别人与自己,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大自然和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竟然是那么多。让我们掬一捧高山上的雪水,擦亮自己迷茫的眼
睛,用不含一丝尘杂的目光,欣赏大自然,欣赏生活,欣赏身边的人和事,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题目:
【试题答案】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6分)
1. 默写:(8分)(略)(析: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2. D(2分)(析:A. 劣lûè→liè B. 兑shuì→duì C. 中zhōng→zhîng)
3. A(2分)(析:B. 闻→文 C. 接→截 D. 底→砥)
4. D(2分)(析:D. 把有差别的事物不加区分同等看待)
5. B(2分)(析:A. “被判犯规”缺主语,从语义上看是对方犯规 C. 缺后一个分句的宾语中心词 D. 词序不当)
6. B(2分)(析:ACD拟人 B比喻)
7. C(2分)(析:根据语义和句式辨析)
8.(略)(2分)(析: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漩涡和逆流,希望生活美满幸福,却常常有悲伤和忧愁。)
9.(4分)微软渐失活力,重臣纷纷离去。(析:根据内容抓住要点)
二. 课内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10. ① 添改讲义(0.5分) ② 纠正解剖图(0.5分)
③ 关心解剖实习(0.5分) ④ 了解女人裹脚(0.5分)
(析:选文主要记叙四件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品质)
11. C(1分)(析:一直继续写出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2. 口服心不服或口是心非;可惜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只答后句也可) (析:深刻理解对话反映出的作者心理)
13. B(1分)(析:关心裹脚反映他求知精神)
14. 不歧视(或无偏见)意思对即可(1分)(析:联系文章主题)
15. A(1分)(析:藤野先生叫作者按解剖图画)
16. D(1分)(析:这回事指不肯解剖尸体)
17. A(1分)(析:选段没有体现生活俭朴)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8. ① zhîu ② xù ③ rïng ④ xié(2分)(析:掌握字音)
19. ① 归附 ② 兴旺富裕 ③ 资助给予 ④ 而且(析: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
20. D(2分)(析:利尽南海:穷尽;林尽小源:接近。殆①大概,②疑惑。用①任用,②因此。)
21. D(1分)(析:于①从,②在;而①顺接,②转接;遂①因此,②终究。)
22. A(1分)(析:非惟„„抑亦;不仅„„而且)
23. ①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1分)(析:根据文意。)
②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分)(析: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成霸业兴汉室。)
三. 课外阅读。(14分)
24. 因为芦花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以它“永不凋谢的干枯”向人们提示一种苍茫、荒凉的生命的原始状态。(3分)(析:第一段最后一句)
25. “苍凉感”是指身处芦苇荡深处这一空间,听不到其他声音,只能听到如墙壁般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响声;“沧桑感”是指身处芦苇荡深处让人联想到沧海桑田的时间变迁。(6分)(析:概括第四段内容)
26. 面对苍天下一片广大的芦苇荡,中学生所有的心绪都会被苍海桑田的变迁所包涵的时间和空间所溶解,他们自以为沉重的心绪会变得渺小,无足轻重,而心灵却变得广大,开阔,洁净了。(3分)(析:第四段结尾)
27. D(2分)(析:A. 前后句不成一定的因果关系 B. 原始状态是永不凋谢的干枯 C. 从文章看不出作者更喜欢从一大片芦苇中摘回的芦花)
四. 作文(略)
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6分)
1. 默写:(8分)
(1)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
(2)曲径通幽处, 。
(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黑云压城城欲摧, 。
(5)过尽千帆皆不是, , 。
(6)锦江春色来天地, 。
(7)花间一壶酒, , ,对影成三人。
(8) ,载不动许多愁。
(9) , ,至今遗恨迷烟树。
(10)金樽清酒斗十千, 。
(11) ,自将磨洗认前朝。
(12)《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句子是: , 。
2. 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 踱步(duï) 卑劣(lûè) 随声附和(hè) ...
B. 投奔(bèn) .
D. 骊山(lí) . 兑现(shuì) 不辍劳作(chuî) ..C. 中肯(zhōng) 惩罚(chěng) 永垂不朽(xiǔ) ...魁梧(wú) .貔貅(pí) 精神矍铄(jué) .
3.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分)
A. 安然无恙 故弄玄虚 油光可鉴 纵横决荡
B. 觥筹交错 闻过饰非 鳞次栉比 瓜瓜坠地
C. 脍炙人口 直接了当 敝帚自珍 因地制宜
D. 坦荡如底 深恶痛疾 逞强示威 妙手偶得
4. 划线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B. 21世纪将成为现实。
C.
D. 今天的写作条件,和鲁迅开始从事创作时的条件相比,真是不可等量齐观。
5. 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 比赛进行到第33分钟,辽宁队的李金羽在对方禁区前带球突破,被判犯规,辽宁队获得一次前场任意球。
B.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C. 这种枪可不是用来伤人的,它是为了试验在太空飞行的卫星受到高速度的垃圾撞击后产生的影响。
D.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6. 下面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 暖和的春风,抚慰着含笑的蓓蕾。
B. 她像冬眠的虫角,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C.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 对面高楼上的两个窗户,正在瞪着我们。
7. 与下面句子能合理衔接的一项( )(2分)
十月三日和四日,我们先后参观了当地养鸡场和机械厂,
A. 尽管那天下着雨,我们还是坚持参观完了才回家。
B. 碰巧,一整天的雨未停过,所以只看了个大概。
C. 不巧碰上连绵阴雨,使参观受到一定影响。
D. 不巧,下了场大雨,又刮风,真扫兴。
8. 仿写分号前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 , :
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
9. 根据下面的消息写一条一句话新闻。(4分)
微软公司目前的挑战不仅来自公司外部和市场上强大的对手。还来自内部人才的流失。在过去的18个月中,多名重量级员工相继离开,包括科技主管迈德福及领导发展视窗的西尔浮泊格,导致他们离职的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即感到微软已经失去活力。(不超过14个字)
二. 课内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学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0. 选文记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① ②
③ ④
11. 揣摩“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一句,这样写的用意是( )(1分)
A. 交代了藤野先生教了“我”三门功课
B. 表明了藤野先生授课之多、时间之长
C. 强调了藤野先生长期坚持给“我”添改讲义
D. 反映了藤野先生在医学修养方面广博而精深
12. 划浪线句表现了“我”当时”。(2分)
13. 对末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藤野先生向“我”了解裹足方法和足骨畸形情况,“我”感到难以应付。
B. 藤野先生打听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反映出他对中国妇女的极大的同情。
C. 藤野先生因为没有看过中国女人裹脚,所以对裹脚的具体情况不了解。
D. 藤野先生希望亲眼看看裹脚的情况,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14. 结合全文来看,鲁迅先生之所以感激藤野先生,并与之建立深厚的友谊,是因为藤野先生除了在学业上对他的关心帮助外,更重要的是藤野先生对他这个异国学生 (1分)
15. 联系上文,对“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的具体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解剖图)那样的画。
B.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血管图)那样的画。
C.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骨骼图)那样的画。
D. 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神经图)那样的画。
16. 对“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现在总算放心了,中国人向来很敬重鬼。
B. 现在总算放心了,中国人并不敬重鬼。
C. 现在总算放心了,你不肯解剖尸体。
D. 现在总算放心了,你不怕解剖尸体。
17. 从选段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有什么品格?归纳不当的一项是( )(1分)
A. 生活俭朴,待人热情,为人率直。
B. 对学生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
C.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我”关怀备至。
D. 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可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8. 给下面的字注音。(2分)
① 胄( ) ② 恤( ) ③ 戎( ) ④ 挟( )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 国险而民附 ② 民殷国富 .
③ 所以资将军 . ④ 抑亦人谋也 .
20.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利尽南海A. 林尽水源
贤能为之用C. 遂用猖獗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B. 思而不学则殆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D. 将军身被坚执锐
21.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分)
出于秦川A. 信义著于四海
遂用猖獗C. 然操遂能克绍 国险而民附B.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以向宛、洛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D. 以光先帝遗德
22. 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只是时机好,也许是人的筹划得当。)
B.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
C. 此可以为授而不可图也(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D.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
23. 回答问题(用原文)(2分)
① 诸葛亮提出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② 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三. 课外阅读。(14分)
喜欢芦花
陆星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对人、对物、对景,没有例外。而“偏爱”的产生和形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可以说,人的“偏爱”,包含着人的全部:性格,审美,心境,以及整个世界观。在所有的花花草草中,我惟独对野生的芦苇和芦花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我喜欢在我房间的花瓶里永远的插有一大束蓬蓬松松的芦花,虽然,它们没有香味,没有彩色,也没有盛开时的耀眼;它们一旦干枯,没有了生命,却永不凋谢,一年两年,十年八年,把芦花插在花瓶里,它们总是完好如初,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以它“永不凋谢的干枯”来提示一种生命的原始的状态——苍茫、荒凉。
曾经听说,上海附近的崇明岛、长兴岛,在没有开垦之前便覆盖着一大片一大片萧瑟的芦苇。想象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不时的被海风侵袭,掀起层层狂涛,发出阵阵呼啸,那情景,何等壮观,何等苍凉。我喜欢壮观的景象,更喜欢凉苍给人的启示。即使作为装饰,把芦花插在花瓶里,显然要比那些绽放一时的鲜花有意味得多。
所以,在秋天的一个星期日,被朋友约去长兴岛一日游,我首先想到,能不能采到芦花?我问朋友。朋友风趣地回答:“你要多少?一车厢。两车皮?”朋友知道了我的心思,因此,一到长兴岛,没有先引导我们参观橘园,而是直奔“主题”,把我们带进芦苇荡。
呵,想象中的芦苇荡一旦展现在眼前,我真是激动无比,这是一片将近一千七百亩的滩土地,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芦苇,细高的芦杆,顶着丰满的芦花,在风中“唰唰”地摇晃,那摇晃的阵势,颇有排山倒海似的气概。当然,我们看到的芦苇荡,已经有了些人为的痕迹,长兴岛人因地制宜利用资源,开发旅游业,围起长长的堤,在密密的芦苇丛中,模仿八卦阵的布局,开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我们坐上小船,沿着这条迷途似的小河,深入芦苇荡,然后,停下桨,静静地聆听两岸城墙般的芦苇丛发出的“哗哗”的响声,那响声,似有千万把古筝在寂静的长空下婉转低吟,不凄楚,不悲戚,只是充满着苍凉感和沧桑感。这种让人感慨万千的苍凉及沧桑,会引起太多太多的联想,对人生,对世事,对一切的一切。在都市拥挤的空间里,一些感慨的心绪,往往会越积越浓,越积越深,但是,面对着苍天下这样一片广大的芦苇荡,我们所有的心绪,都不由地被这苍海桑田的变迁所包涵的时间和空间所溶解,我们自以为沉重的心绪顿时变得渺小,无足轻重,心灵反而广大了,开阔了,洁净了。
我们的船在芦苇荡里仅仅穿行了半个多小时,但这半个多小时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离开长兴岛后的不几天,我和一位女导演谈论我的一部电视剧的修改方案时,我又情不自禁地想到那片芦苇荡,以及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我向导演提议,是否将某一场戏放到芦苇荡深处:三个都有了一番心理历程的中学生,在闯过高考这一关之后,他们划着船进入芦荡深入,茫茫苍天,茫茫芦荡,使年轻的心又成熟了一步„„
现在,我房间的花瓶里又添了几枝从长兴岛摘回的芦花,那长长的花穗足有一尺半,弯弯的像颗粒饱满的麦穗,但芦花没有尖刺的芒,它们显得更平常更朴素更不起眼,因此,它们的保存更长久更牢固,也更加耐看。
24.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偏爱”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作者“偏爱”芦花的原因是什么?(3) 25. 文中划线的“苍凉感”和“沧桑感”分别指的是什么?(6)
26. 三个有过一番心理历程的中学生进入茫茫芦荡后,年轻的心为什么会成熟一步的?
(3)
27. 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2)
A. 作者认为爱好是由性格、审美、心境及整个世界观决定的,因此从一个人的爱好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审美、心境及整个世界观。
B. 没有香味、没有彩色、没有盛开时的耀眼,正好体现着芦花生命的原始状态。
C. 作者认为一大片芦苇所构造的气氛比单株芦苇要壮观苍凉,从一大片芦苇中摘回的芦花也比单株的芦花更具有生命力,更加耐看,因此作者更喜欢从一大片芦苇中摘回的芦花。
D. 看到芦花,能让人想到生命的原始状态,能让人产生苍凉及沧桑之感及由此引发出对人生、世事和一切事物的联想,因此作者认为芦花比其他鲜花更有意味。
四. 作文。(40分)
欣赏有两个含义: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品位其中的趣味;一是认为好,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欣赏人世间一切挚情真意、美德善行,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可以让我们发现人世的美好,人生的美丽;欣赏自己,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用欣赏的眼光看自然与世情。看别人与自己,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大自然和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竟然是那么多。让我们掬一捧高山上的雪水,擦亮自己迷茫的眼
睛,用不含一丝尘杂的目光,欣赏大自然,欣赏生活,欣赏身边的人和事,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题目:
【试题答案】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6分)
1. 默写:(8分)(略)(析: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2. D(2分)(析:A. 劣lûè→liè B. 兑shuì→duì C. 中zhōng→zhîng)
3. A(2分)(析:B. 闻→文 C. 接→截 D. 底→砥)
4. D(2分)(析:D. 把有差别的事物不加区分同等看待)
5. B(2分)(析:A. “被判犯规”缺主语,从语义上看是对方犯规 C. 缺后一个分句的宾语中心词 D. 词序不当)
6. B(2分)(析:ACD拟人 B比喻)
7. C(2分)(析:根据语义和句式辨析)
8.(略)(2分)(析: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漩涡和逆流,希望生活美满幸福,却常常有悲伤和忧愁。)
9.(4分)微软渐失活力,重臣纷纷离去。(析:根据内容抓住要点)
二. 课内阅读。(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0分)
10. ① 添改讲义(0.5分) ② 纠正解剖图(0.5分)
③ 关心解剖实习(0.5分) ④ 了解女人裹脚(0.5分)
(析:选文主要记叙四件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品质)
11. C(1分)(析:一直继续写出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2. 口服心不服或口是心非;可惜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只答后句也可) (析:深刻理解对话反映出的作者心理)
13. B(1分)(析:关心裹脚反映他求知精神)
14. 不歧视(或无偏见)意思对即可(1分)(析:联系文章主题)
15. A(1分)(析:藤野先生叫作者按解剖图画)
16. D(1分)(析:这回事指不肯解剖尸体)
17. A(1分)(析:选段没有体现生活俭朴)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8. ① zhîu ② xù ③ rïng ④ xié(2分)(析:掌握字音)
19. ① 归附 ② 兴旺富裕 ③ 资助给予 ④ 而且(析: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
20. D(2分)(析:利尽南海:穷尽;林尽小源:接近。殆①大概,②疑惑。用①任用,②因此。)
21. D(1分)(析:于①从,②在;而①顺接,②转接;遂①因此,②终究。)
22. A(1分)(析:非惟„„抑亦;不仅„„而且)
23. ①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1分)(析:根据文意。)
② 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分)(析: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成霸业兴汉室。)
三. 课外阅读。(14分)
24. 因为芦花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以它“永不凋谢的干枯”向人们提示一种苍茫、荒凉的生命的原始状态。(3分)(析:第一段最后一句)
25. “苍凉感”是指身处芦苇荡深处这一空间,听不到其他声音,只能听到如墙壁般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响声;“沧桑感”是指身处芦苇荡深处让人联想到沧海桑田的时间变迁。(6分)(析:概括第四段内容)
26. 面对苍天下一片广大的芦苇荡,中学生所有的心绪都会被苍海桑田的变迁所包涵的时间和空间所溶解,他们自以为沉重的心绪会变得渺小,无足轻重,而心灵却变得广大,开阔,洁净了。(3分)(析:第四段结尾)
27. D(2分)(析:A. 前后句不成一定的因果关系 B. 原始状态是永不凋谢的干枯 C. 从文章看不出作者更喜欢从一大片芦苇中摘回的芦花)
四.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