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一、 知识点梳理
1、文体知识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
2、作家作品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阴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被人们称为“书圣”。其书法如其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代表着其最高书法成就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课文解读
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 ,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二、综合练习题
(一)给下列词注音:
岁在癸丑( ) 会稽( ) 禊事( )
激湍( ) 流觞曲水( ) 管弦( )之盛( )
游目骋怀( ) 形骸( ) 趣舍( , )
若合一契( ) 嗟悼( , ) 虚诞( )
彭殇( ) 妄作(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茂林修竹
2、群贤毕至
3、清流激湍
4、映带左右
5、列坐其次
6、引以为流觞曲水
7、亦足以畅叙幽情
8、信可乐也
9、虽趣舍万殊
10、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1、向之所欣
1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兰亭集序》
一、 知识点梳理
1、文体知识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
2、作家作品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阴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被人们称为“书圣”。其书法如其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代表着其最高书法成就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课文解读
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 ,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二、综合练习题
(一)给下列词注音:
岁在癸丑( ) 会稽( ) 禊事( )
激湍( ) 流觞曲水( ) 管弦( )之盛( )
游目骋怀( ) 形骸( ) 趣舍( , )
若合一契( ) 嗟悼( , ) 虚诞( )
彭殇( ) 妄作(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茂林修竹
2、群贤毕至
3、清流激湍
4、映带左右
5、列坐其次
6、引以为流觞曲水
7、亦足以畅叙幽情
8、信可乐也
9、虽趣舍万殊
10、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1、向之所欣
1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