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习题

双曲线习题

x 2y 2x 2y 2

+=1(m n 0)与双曲线-【例1】若椭圆=1(a b 0) 有相同的焦点F ,F ,P 是两条曲m n a b

1

2

线的一个交点,则|PF1|·|PF2|的值是 ( )

A. m -a B. 双曲线的实半轴为

1

(m -a ) C. m 2-a 2 D. m -a

2

∴PF 1+PF 2=(1)

(2)

∴PF 1-PF 2=±(1)-(2)

22

:4PF 1⋅PF 2=4(m -a )⇒PF 1⋅PF 2=m -a ,故选A.

x 2y 2

,F 为右焦点,若双曲线上有一点P ,使PM +1PF 最小,-=1与点M (5,3)

9272

N ′

N 【例2】已知双曲线则P 点的坐标为

【解析】双曲线的右焦点F (6,0)3

右准线为l :x =. 作MN ⊥l 于N ,交双曲线右支于P ,

2

1

PF . 此时 连FP ,则PF =e PN =2PN ⇒PN =2

PM

137+PF =PM +PN =MN =5-=为最小. 225

22

2x y 在取x =. 所求P 点的坐标

为 x 0,

∴-=1中,令y =3,

得x =12⇒x =927

. (3)

(2)渐近线——双曲线与直线相约天涯

对于二次曲线,渐近线为双曲线所独有. 双曲线的许多特性围绕着渐近线而展开.

双曲线的左、右两支都无限接近其渐近线而又不能与其相交,这一特有的几何性质不仅很好地界定了双曲线的范围. 由于处理直线问题比处理曲线问题容易得多,所以这一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有关解题之中.

【例3】过点(1,3)且渐近线为

1

y =±x 的双曲线方程是

2

x 2

-y 2=k 【解析】设所求双曲线为4

点(1,3)代入:k

(1)

=

135

-9=-. 代入(1): 44

x 2354y 2x 22

-y =-⇒-=1即为所求. 443535

x 2y 2x 2y 2x y

=0即为其渐近线. 根据这一点,可以简洁地设待求【评注】在双曲线2-2=1中,令2-2=0⇒±

a b a b a b

x 2y 2

双曲线为2-2=k ,而无须考虑其实、虚轴的位置.

a b

(3)共轭双曲线—— 虚、实易位的孪生弟兄

x 2y 2x 2y 2

将双曲线2-2=1的实、虚轴互易,所得双曲线方程为:2-2=1. 这两个双曲线就是互相共轭的双曲线. 它

a b b a

们有相同的焦距而焦点的位置不同;它们又有共同的渐近线而为渐近线所界定的范围不一样;它们的许多奇妙性质在解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4】两共轭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e 1, e 2,证明:

11

+2e 12e 2

=1.

x 2y 2c c 2a 2+b 22

【证明】双曲线2-2=1的离心率e 1=⇒e 1=2=

a a a 2a b x 2y 2c c 2a 2+b 22

双曲线2-2=1的离心率e 2=⇒e 2=2=

b b b 2b a

.

11a 2b 2

∴2+2=2+=1. e 1e 2a +b 2a 2+b 2

(4)等轴双曲线——和谐对称 与圆同美

实、虚轴相等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等轴双曲线的对称性可以与圆为伴.

【例5】设CD 是等轴双曲线的平行于实轴的任一弦,求证它的两端点与实轴任一顶点的连线成直角. 【证明】如图设等轴双曲线方程为x 直线CD :y=m.代入(1)

:x =2

-y 2=a 2

(1),

. 故有:

C m , D

取双曲线右顶点B

(

)m

)

.

A B

X

(a ,0). 那么:

BC =a , m , BD =

(

)a , m

)

2222

⎤ BC ⋅BD =⎡⎣a -(a +m )⎦+m =0, ∴BC ⊥BD . 即∠CBD=90°.

同理可证:∠CAD=90°.

● 通法 特法 妙法

(1)方程法——为解析几何正名

解析法的指导思想是函数方程思想,其主要手段是列、解方程、方程组或不等式.

x 2y 2

【例6】如图,F 1和F 2分别是双曲线2-2=1(a >0, b >0) 的两个焦点,A 和B 是以O 为圆心,以O

F 1

a b

半径的圆与该

双曲线左支的两个交点,且△F 2AB 是等边三角形,则双 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3 (B )5 (C )

5

(D )1+3 2

【解析1】设AB 交x 轴于M ,并设双曲线半焦距为c ,∵△F 2

AB 是等边三角形,∴

c OM =, MA =

. 点

2⎛c ⎫

A -2⎪⎪代入双曲线方程: ⎝⎭

c 23

b ⋅-a 2⋅c 2=a 2b 2⇒c 2(c 2-a 2)-3a 2c 2=4a 2(c 2-a 2). 化简得:

44

2

c 4-8a 2c 2+4a 4=0⇒e 4-8e 2+4=0⇒e 2=4+e =1.

(∵e >1

,∴e

2

=4-

e =1舍去)故选D.

【解析2】连AF 1,则△AF 1F 2为直角三角形,且斜边F 1F 2之长为2c. 令

AF 1=r 1, AF 2=r 2. 由直角三角形性质知:

⎧r 2-r 1=2a

⎧r 1=c ⎪

⇒. ⎨1⎨

r 2⋅2c =r 1r 2⎩r 2=2a +c ⎪⎩2

∵r 1

2

+r 22=4c 2, ∴(2a +c )+c 2=4c 2⇒2a 2+2ac -c 2=0⇒e 2-2e -2=0.

2

∵e ﹥1

,∴取e =1. 选D.

【评注】即使是解析法解题,也须不失时机地引入几何手段.

(2)转换法——为解题化归立意

x 2y 2

【例7】直线l 过双曲线2-2=1的右焦点,斜率k =2.若l 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分别在左右两支上,则双曲线的离

a b

心率e 的范围是 ( )

A .e >

2 B.15

【分析】就题论题的去解这道题,确实难以下手,那就 考虑转换吧. 其一,直线和双曲线的两支都有交点不好掌握, 但是和两条渐近线都有交点却很好掌握. 其二,因为已知直线 的斜率为2,所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中,倾斜角为钝角的 渐近线肯定与之相交,只须考虑倾斜角为锐角的渐近线也与 之相交. 故有如下妙解.

【解析】如图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双曲线渐近线

F

X

l

m 的倾斜角为β. 显然。当β>α时直线l 与双曲线的两

个交点分别在左右两支上. 由

b c 2-a 2

β>α⇒tan β>tan α⇒>2⇒>4⇒e 2>5. 2

a a

∵双曲线中e

(3)几何法——使数形结合带上灵性

>1,故取e >5. 选D.

y 2

=1上的一点,F 1,F 2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例8】设P 为双曲线x -若|PF 则△PF 1|:|PF 2|=3:2,1F 212

2

的面积为( )

A

B .12

C. D .24

【解析】双曲线的实、虚半轴和半焦距分别是

a =1, b =3c . 设; 13

PF 1=3r , PF 2=2r . PF 1-PF 2=2a =2, ∴r =2.

于是

PF 1=6, PF 2=4. PF 1+PF 2=52=F 1F 2

222

故知△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F 1P F2=90°.

∴S ∆PF F

12

=

11

PF 1⋅PF 2=⨯6⨯4=12. 选B. 22

【评注】解题中发现△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是事前 不曾想到的吧?可是,这一美妙的结果不是每个考生都能 临场发现的.

将最美的结果隐藏在解题过程之中以鉴别考生的思维 能力,这正是命题人的高明之处.

(4)设而不求——与借舟弃舟同理

减少解析几何计算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设而不求. 请看下例: 【例9】双曲线x A.

2

,则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 -y 2=1的一弦中点为(2,1)

y =2x -1 B. y =2x -2 C. y =2x -3 D. y =2x +3

【解析】设弦的两端分别为A

(x y ), B (x

1, 1

2,

y 2). 则有:

.

⎧x 12-y 12=1y 1-y 2x 1+x 22222⇒x -x -y -y =0⇒=()()⎨212122

x -x y 1+y 212⎩x 2-y 2=1

∵弦中点为(2,1),∴⎨

⎧x 1+x 2=4y -y 2x 1+x 2

. 故直线的斜率k =1==2.

x 1-x 2y 1+y 2⎩y 1+y 2=2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

y -1=2(x -2)⇒y =2x -3,故选C.

“设而不求”具体含义是:在解题中我们希望得到某种结果而必须经过某个步骤,只要有可能,可以用虚设代替而不必真地去求它.

但是,“设而不求”的手段应当慎用. 不问条件是否成熟就滥用,也会出漏子. 请看:

y 2

=1上,是否存在被点M (1,1)平分的弦?如果存在,求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如不存在,【例10】在双曲线x -2

2

请说明理由.

如果不问情由地利用“设而不求”的手段,会有如下解法:

【错解】假定存在符合条件的弦AB ,其两端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 那么:

⎧212

x 1-y 1=1⎪1⎪2

⇒x -x x +x -()()(y 1-y 2)(y 1+y 2)=0⎨1212

2⎪x 2-1y 2=1

22⎪⎩2

∵M (1,1)为弦AB 的中点, ∴⎨

(1).

⎧x 1+x 2=2⎩y 1+y 2=2

代入(1):2(x 1-x 2)-(y 1-y 2)=0,∴k AB =

y 1-y 2

=2

x 1-x 2

故存在符合条件的直线AB ,其方程为:

y -1=2(x -1),即y =2x -1.

这个结论对不对呢?我们只须注意如下两点就够了:

11y 2

=1,发现左式=1-=<1,故点M (1,1)在双曲线的外部;其二:所其一:将点M (1,1)代入方程x -

222

2

求直线AB 的斜率k AB 得结论也是荒唐的.

=2,而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 =. 2,说明所求直线不可能与双曲线相交,当然所

问题出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直线与双曲线有公共点的条件. 【正解】在上述解法的基础上应当加以验证. 由

⎧2y 2

=12⎪x -

⇒2x 2-(2x -1)=2⇒2x 2-4x +3=02⎨

⎪y =2x -1⎩

这里∆

此外,上述解法还疏忽了一点:只有当x 1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仍不符合题设条件.

结论;不存在符合题设条件的直线.

(5)设参消参——换元自如 地阔天宽

(2)

=16-24 0,故方程(2)无实根,也就是所求直线不合条件.

≠x 2时才可能求出k=2.若x 1=x 2,必有y 1=y 2=0. 说明这时直线与双

一道难度较大的解析几何综合题,往往牵涉到多个变量. 要从中理出头绪,不能不恰当地处理那些非主要的变量,这就要用到参数法,先设参,再消参.

【例11】如图,点F 为双曲线C 的左焦点,左准线l 交线段PF 的中点M 在双曲线C 的左支上.

(Ⅰ)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

(Ⅱ)若过点F 的直线m 与双曲线C 的左右

x 轴于点Q ,点P 是l 上的一点,已知|PQ |=|FQ |=1,且

两支分别交于

A 、B 两点,设FB =λFA ,当

λ∈[6, +∞) 时,求直线m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分析】第(Ⅰ)问中,线段PF 的中点M 的坐标是主要变量,其它都是辅助变量. 注意到

点M 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所以利用中点公式是设参消参的主攻方向

第(Ⅱ)中,直线m 的斜率k 是主要变量,其它包括λ都是辅助变量. 斜率k 的几何意义是有关直线倾斜角θ的正切,所以设置直线m 的参数方程,而后将参数λ用θ的三角式表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解析】(Ⅰ)设所求双曲线为:x 2a -y 2a 2

2b 2=1. 其左焦点为F (-c 。0);左准线:x =-

c .

由|PQ |=1,得P (-

a 2

,1);由|FQ |=1⇒c -a 2b 2

c

c =1⇒c

=1⇒b 2=c . (1)

2

2

2

2FP 的中点为M ⎛ ⎝

-c +a c , 1⎫(c +a )2

2⎪. 代入双曲线方程:⎭4c 2a 2

-1

4c =1 ⇒(c 2

+a

2)2

-a 2

c =4c 2

a 2

⇒(c 2

-a

2)

2

=a 2c ⇒b 4=a 2c

(2)

根据(1)与(2)c =a 2

=b 2

, ∴c =a 2

c

+1=2.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y 2=2. (Ⅱ)设直线m 的参数方程为:⎨

⎧x =-2+t cos α=t sin α

. 代入x 2-y 2

=2得:

⎩y (-2+t cos α)-(t sin α)=2⇒t 2cos2α-4t cos α+2=0

(3)

cos 2α≠0时, ∆=16cos 2α-8(2cos 2α-1)=8 0

,方程(3)总有相异二实根,⎧

t t ⎪⎪t 1+t 2=4cos αcos 2α

1,2. 那么⎨

⎪(4).

⎪⎩

t 1⋅t 2=2cos 2αB

已知直线m 与双曲线C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 、两点,∴FB 与FA 同向,

2

故λ=FB FA =t 2

t 0,. 于是:λ+1=t 2+t 1=t 2+t 221=(t 1+t 2)-2 1λt 1t 2t 1t 2t 1t 2

2

2

. 注意到λ

+

1

λ

在λ∈[6, +∞) 上是增函数,

∴(t 1+t 2

)-2≥6+1

⇒(t 1+t 2)49t 1t 2

6t t ≥

(5)

126

2

(4)代入(5):6⎛

4c o s α⎫⎪2

⇒48c o s

⎝o c s 2α⎭≥49o c

s 2⋅α

4922

c o s α≥1

(

50c o s 2α4-9

)⇒

2

α≤

设为

⇒sec 2α≥

∵双曲线x

50111⇒tan 2α≥⇒k ≥或k ≤- 494977

2

-y 2=2的渐近线斜率为±1,故直线m 与双曲线C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必须

1⎤⎡1⎫

-1,-⋃⎢,1⎪. k ∈(-11,). 综合得直线m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k ∈⎛ ⎥7⎦⎣7⎭⎝

双曲线

1已知中心在原点,顶点A 1、A 2在x 轴上,离心率e =

的双曲线过点P (6,6) (1)求双曲线方程 (2)动直线l 经过△3

A 1PA 2的重心G ,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问是否存在直线l , 使G 平分线段MN ,证明你的结论

x 2y 26262a 2+b 2212

=, 解得a 2=9,b 2=12所以所求双曲(1)如图,设双曲线方程为2-2由已知得2-2=1, e =2

3a b a b a

x 2y 2

-线方程为=1 912

(2)P 、A 1、A 2的坐标依次为(6,6)、(3,0) 、(-3,0),∴其重心G 的坐标为(2,2) 假设存在直线l ,使G (2,2) 平分线段MN ,设M (x 1, y 1) ,N (x 2, y 2则有

⎧x 1+x 2=4⎧y 1-y 2124⎪12x -9y =1084

, ⇒==,∴k =∴l 的方程为 l ⎨⎨22

y +y =43x -x 93⎪⎩1212⎩12x 2-9y 2=108

⎧12x 2-9y 2=1084⎪y = (x -2)+2,由⎨, 消去y , 整理得x 2-4x +28=0∵Δ=16-4×28<0, ∴所求43⎪y =(x -2)

3⎩

2121

直线l 不存在

y 2

=1, 问过点A (1,1)能否作直线l , 使l 与双曲线交于P 、Q 两点,并且A 为线段PQ 的中点?2.已知双曲线x -2

2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错解 设符合题意的直线l 存在,并设P (x 1, x 2) 、Q (x 2, y 2)

⎧2y 12

=1(1) ⎪x 1-1⎪2 则⎨ (1)-(2) 得(x 1-x 2)(x 1+x 2) =(y 1-y 2)(y 1+y 2) (3) 因为A (1,22⎪x 2-y 2=1(2)

2⎪2⎩

1)为线段PQ 的中点, 所以⎨

⎧x 1+x 2=2(4) 1

将(4)、(5)代入(3)得 x 1-x 2=(y 1-y 2)

2⎩y 1+y 2=2(5)

k =

y 1-y 2

=2 所以符合题设条件的直线l

x 1-x 2

存在。 其方程为

x 1≠x 2,则直线l

的斜率

2x -y -1=0 剖析 在(3)式成立的前提下,由(4)、(5)两式可推出(6)式,但由(6)式不能推出(4)(5)两式,故应对所

求直线进行检验,上述错解没有做到这一点,故是错误的。 应在上述解题的基础上,再由

⎧y =2x -1⎪2

得2x -4x +3=0 根据∆=-8

=1⎪x -2⎩

1y 2

=1于A 、B 两点,且=(+) (1)求直线AB 的方程;3已知点N (1,2),过点N 的直线交双曲线x -

22

2

(2)若过N 的直线l 交双曲线于C 、D 两点,且⋅=0,那么A 、B 、C 、D 四点是否共圆?为什么?

y 2

=1得 (2-k 2) x 2-2k (2-k ) x -(2-k ) 2-2=0 (*)解:(1)设直线AB :y =k (x -1) +2代入x - 2

2k (2-k ) 2

令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是方程的两根 ∴ 2-k ≠0 且 x 1+x 2=

2-k 2

1x +x

(+) ∴ N 是AB 的中点 ∴12=1 ∵ =22

2

∴ k (2-k ) =-k +2 k = 1 ∴AB 方程为:y = x + 1

2

(2)将k = 1代入方程(*)得x -2x -3=0 x =-1或x =3 由y =x +1得y 1=0,y 2=4 ∴

2

A (-1, 0) ,B (3, 4) ∵ ⋅=0 ∴ CD 垂直平分AB ∴ CD 所在直线方程为

y =-(x -1) +2即y =3-x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x +6x -11=0 令C (x 3, y 3) ,D (x 4, y 4) 及CD 中点

2

M (x 0, y 0) 则x 3+x 4=-6,x 3⋅x 4=-11, ∴x 0=

|CD | =4,|MC |=|MD |=

x 3+x 4

=-3, y 0=6 2

1

|CD |=2 |MA |=|MB |=2,即A 、B 、C 、D 到M 距离相等 2

∴ A 、B 、C 、D 四点共圆

双曲线习题

x 2y 2x 2y 2

+=1(m n 0)与双曲线-【例1】若椭圆=1(a b 0) 有相同的焦点F ,F ,P 是两条曲m n a b

1

2

线的一个交点,则|PF1|·|PF2|的值是 ( )

A. m -a B. 双曲线的实半轴为

1

(m -a ) C. m 2-a 2 D. m -a

2

∴PF 1+PF 2=(1)

(2)

∴PF 1-PF 2=±(1)-(2)

22

:4PF 1⋅PF 2=4(m -a )⇒PF 1⋅PF 2=m -a ,故选A.

x 2y 2

,F 为右焦点,若双曲线上有一点P ,使PM +1PF 最小,-=1与点M (5,3)

9272

N ′

N 【例2】已知双曲线则P 点的坐标为

【解析】双曲线的右焦点F (6,0)3

右准线为l :x =. 作MN ⊥l 于N ,交双曲线右支于P ,

2

1

PF . 此时 连FP ,则PF =e PN =2PN ⇒PN =2

PM

137+PF =PM +PN =MN =5-=为最小. 225

22

2x y 在取x =. 所求P 点的坐标

为 x 0,

∴-=1中,令y =3,

得x =12⇒x =927

. (3)

(2)渐近线——双曲线与直线相约天涯

对于二次曲线,渐近线为双曲线所独有. 双曲线的许多特性围绕着渐近线而展开.

双曲线的左、右两支都无限接近其渐近线而又不能与其相交,这一特有的几何性质不仅很好地界定了双曲线的范围. 由于处理直线问题比处理曲线问题容易得多,所以这一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有关解题之中.

【例3】过点(1,3)且渐近线为

1

y =±x 的双曲线方程是

2

x 2

-y 2=k 【解析】设所求双曲线为4

点(1,3)代入:k

(1)

=

135

-9=-. 代入(1): 44

x 2354y 2x 22

-y =-⇒-=1即为所求. 443535

x 2y 2x 2y 2x y

=0即为其渐近线. 根据这一点,可以简洁地设待求【评注】在双曲线2-2=1中,令2-2=0⇒±

a b a b a b

x 2y 2

双曲线为2-2=k ,而无须考虑其实、虚轴的位置.

a b

(3)共轭双曲线—— 虚、实易位的孪生弟兄

x 2y 2x 2y 2

将双曲线2-2=1的实、虚轴互易,所得双曲线方程为:2-2=1. 这两个双曲线就是互相共轭的双曲线. 它

a b b a

们有相同的焦距而焦点的位置不同;它们又有共同的渐近线而为渐近线所界定的范围不一样;它们的许多奇妙性质在解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4】两共轭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e 1, e 2,证明:

11

+2e 12e 2

=1.

x 2y 2c c 2a 2+b 22

【证明】双曲线2-2=1的离心率e 1=⇒e 1=2=

a a a 2a b x 2y 2c c 2a 2+b 22

双曲线2-2=1的离心率e 2=⇒e 2=2=

b b b 2b a

.

11a 2b 2

∴2+2=2+=1. e 1e 2a +b 2a 2+b 2

(4)等轴双曲线——和谐对称 与圆同美

实、虚轴相等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等轴双曲线的对称性可以与圆为伴.

【例5】设CD 是等轴双曲线的平行于实轴的任一弦,求证它的两端点与实轴任一顶点的连线成直角. 【证明】如图设等轴双曲线方程为x 直线CD :y=m.代入(1)

:x =2

-y 2=a 2

(1),

. 故有:

C m , D

取双曲线右顶点B

(

)m

)

.

A B

X

(a ,0). 那么:

BC =a , m , BD =

(

)a , m

)

2222

⎤ BC ⋅BD =⎡⎣a -(a +m )⎦+m =0, ∴BC ⊥BD . 即∠CBD=90°.

同理可证:∠CAD=90°.

● 通法 特法 妙法

(1)方程法——为解析几何正名

解析法的指导思想是函数方程思想,其主要手段是列、解方程、方程组或不等式.

x 2y 2

【例6】如图,F 1和F 2分别是双曲线2-2=1(a >0, b >0) 的两个焦点,A 和B 是以O 为圆心,以O

F 1

a b

半径的圆与该

双曲线左支的两个交点,且△F 2AB 是等边三角形,则双 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3 (B )5 (C )

5

(D )1+3 2

【解析1】设AB 交x 轴于M ,并设双曲线半焦距为c ,∵△F 2

AB 是等边三角形,∴

c OM =, MA =

. 点

2⎛c ⎫

A -2⎪⎪代入双曲线方程: ⎝⎭

c 23

b ⋅-a 2⋅c 2=a 2b 2⇒c 2(c 2-a 2)-3a 2c 2=4a 2(c 2-a 2). 化简得:

44

2

c 4-8a 2c 2+4a 4=0⇒e 4-8e 2+4=0⇒e 2=4+e =1.

(∵e >1

,∴e

2

=4-

e =1舍去)故选D.

【解析2】连AF 1,则△AF 1F 2为直角三角形,且斜边F 1F 2之长为2c. 令

AF 1=r 1, AF 2=r 2. 由直角三角形性质知:

⎧r 2-r 1=2a

⎧r 1=c ⎪

⇒. ⎨1⎨

r 2⋅2c =r 1r 2⎩r 2=2a +c ⎪⎩2

∵r 1

2

+r 22=4c 2, ∴(2a +c )+c 2=4c 2⇒2a 2+2ac -c 2=0⇒e 2-2e -2=0.

2

∵e ﹥1

,∴取e =1. 选D.

【评注】即使是解析法解题,也须不失时机地引入几何手段.

(2)转换法——为解题化归立意

x 2y 2

【例7】直线l 过双曲线2-2=1的右焦点,斜率k =2.若l 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分别在左右两支上,则双曲线的离

a b

心率e 的范围是 ( )

A .e >

2 B.15

【分析】就题论题的去解这道题,确实难以下手,那就 考虑转换吧. 其一,直线和双曲线的两支都有交点不好掌握, 但是和两条渐近线都有交点却很好掌握. 其二,因为已知直线 的斜率为2,所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中,倾斜角为钝角的 渐近线肯定与之相交,只须考虑倾斜角为锐角的渐近线也与 之相交. 故有如下妙解.

【解析】如图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双曲线渐近线

F

X

l

m 的倾斜角为β. 显然。当β>α时直线l 与双曲线的两

个交点分别在左右两支上. 由

b c 2-a 2

β>α⇒tan β>tan α⇒>2⇒>4⇒e 2>5. 2

a a

∵双曲线中e

(3)几何法——使数形结合带上灵性

>1,故取e >5. 选D.

y 2

=1上的一点,F 1,F 2是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例8】设P 为双曲线x -若|PF 则△PF 1|:|PF 2|=3:2,1F 212

2

的面积为( )

A

B .12

C. D .24

【解析】双曲线的实、虚半轴和半焦距分别是

a =1, b =3c . 设; 13

PF 1=3r , PF 2=2r . PF 1-PF 2=2a =2, ∴r =2.

于是

PF 1=6, PF 2=4. PF 1+PF 2=52=F 1F 2

222

故知△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F 1P F2=90°.

∴S ∆PF F

12

=

11

PF 1⋅PF 2=⨯6⨯4=12. 选B. 22

【评注】解题中发现△PF 1F 2是直角三角形,是事前 不曾想到的吧?可是,这一美妙的结果不是每个考生都能 临场发现的.

将最美的结果隐藏在解题过程之中以鉴别考生的思维 能力,这正是命题人的高明之处.

(4)设而不求——与借舟弃舟同理

减少解析几何计算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便是设而不求. 请看下例: 【例9】双曲线x A.

2

,则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 -y 2=1的一弦中点为(2,1)

y =2x -1 B. y =2x -2 C. y =2x -3 D. y =2x +3

【解析】设弦的两端分别为A

(x y ), B (x

1, 1

2,

y 2). 则有:

.

⎧x 12-y 12=1y 1-y 2x 1+x 22222⇒x -x -y -y =0⇒=()()⎨212122

x -x y 1+y 212⎩x 2-y 2=1

∵弦中点为(2,1),∴⎨

⎧x 1+x 2=4y -y 2x 1+x 2

. 故直线的斜率k =1==2.

x 1-x 2y 1+y 2⎩y 1+y 2=2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

y -1=2(x -2)⇒y =2x -3,故选C.

“设而不求”具体含义是:在解题中我们希望得到某种结果而必须经过某个步骤,只要有可能,可以用虚设代替而不必真地去求它.

但是,“设而不求”的手段应当慎用. 不问条件是否成熟就滥用,也会出漏子. 请看:

y 2

=1上,是否存在被点M (1,1)平分的弦?如果存在,求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如不存在,【例10】在双曲线x -2

2

请说明理由.

如果不问情由地利用“设而不求”的手段,会有如下解法:

【错解】假定存在符合条件的弦AB ,其两端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 那么:

⎧212

x 1-y 1=1⎪1⎪2

⇒x -x x +x -()()(y 1-y 2)(y 1+y 2)=0⎨1212

2⎪x 2-1y 2=1

22⎪⎩2

∵M (1,1)为弦AB 的中点, ∴⎨

(1).

⎧x 1+x 2=2⎩y 1+y 2=2

代入(1):2(x 1-x 2)-(y 1-y 2)=0,∴k AB =

y 1-y 2

=2

x 1-x 2

故存在符合条件的直线AB ,其方程为:

y -1=2(x -1),即y =2x -1.

这个结论对不对呢?我们只须注意如下两点就够了:

11y 2

=1,发现左式=1-=<1,故点M (1,1)在双曲线的外部;其二:所其一:将点M (1,1)代入方程x -

222

2

求直线AB 的斜率k AB 得结论也是荒唐的.

=2,而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 =. 2,说明所求直线不可能与双曲线相交,当然所

问题出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直线与双曲线有公共点的条件. 【正解】在上述解法的基础上应当加以验证. 由

⎧2y 2

=12⎪x -

⇒2x 2-(2x -1)=2⇒2x 2-4x +3=02⎨

⎪y =2x -1⎩

这里∆

此外,上述解法还疏忽了一点:只有当x 1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仍不符合题设条件.

结论;不存在符合题设条件的直线.

(5)设参消参——换元自如 地阔天宽

(2)

=16-24 0,故方程(2)无实根,也就是所求直线不合条件.

≠x 2时才可能求出k=2.若x 1=x 2,必有y 1=y 2=0. 说明这时直线与双

一道难度较大的解析几何综合题,往往牵涉到多个变量. 要从中理出头绪,不能不恰当地处理那些非主要的变量,这就要用到参数法,先设参,再消参.

【例11】如图,点F 为双曲线C 的左焦点,左准线l 交线段PF 的中点M 在双曲线C 的左支上.

(Ⅰ)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

(Ⅱ)若过点F 的直线m 与双曲线C 的左右

x 轴于点Q ,点P 是l 上的一点,已知|PQ |=|FQ |=1,且

两支分别交于

A 、B 两点,设FB =λFA ,当

λ∈[6, +∞) 时,求直线m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分析】第(Ⅰ)问中,线段PF 的中点M 的坐标是主要变量,其它都是辅助变量. 注意到

点M 是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所以利用中点公式是设参消参的主攻方向

第(Ⅱ)中,直线m 的斜率k 是主要变量,其它包括λ都是辅助变量. 斜率k 的几何意义是有关直线倾斜角θ的正切,所以设置直线m 的参数方程,而后将参数λ用θ的三角式表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解析】(Ⅰ)设所求双曲线为:x 2a -y 2a 2

2b 2=1. 其左焦点为F (-c 。0);左准线:x =-

c .

由|PQ |=1,得P (-

a 2

,1);由|FQ |=1⇒c -a 2b 2

c

c =1⇒c

=1⇒b 2=c . (1)

2

2

2

2FP 的中点为M ⎛ ⎝

-c +a c , 1⎫(c +a )2

2⎪. 代入双曲线方程:⎭4c 2a 2

-1

4c =1 ⇒(c 2

+a

2)2

-a 2

c =4c 2

a 2

⇒(c 2

-a

2)

2

=a 2c ⇒b 4=a 2c

(2)

根据(1)与(2)c =a 2

=b 2

, ∴c =a 2

c

+1=2.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y 2=2. (Ⅱ)设直线m 的参数方程为:⎨

⎧x =-2+t cos α=t sin α

. 代入x 2-y 2

=2得:

⎩y (-2+t cos α)-(t sin α)=2⇒t 2cos2α-4t cos α+2=0

(3)

cos 2α≠0时, ∆=16cos 2α-8(2cos 2α-1)=8 0

,方程(3)总有相异二实根,⎧

t t ⎪⎪t 1+t 2=4cos αcos 2α

1,2. 那么⎨

⎪(4).

⎪⎩

t 1⋅t 2=2cos 2αB

已知直线m 与双曲线C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A 、两点,∴FB 与FA 同向,

2

故λ=FB FA =t 2

t 0,. 于是:λ+1=t 2+t 1=t 2+t 221=(t 1+t 2)-2 1λt 1t 2t 1t 2t 1t 2

2

2

. 注意到λ

+

1

λ

在λ∈[6, +∞) 上是增函数,

∴(t 1+t 2

)-2≥6+1

⇒(t 1+t 2)49t 1t 2

6t t ≥

(5)

126

2

(4)代入(5):6⎛

4c o s α⎫⎪2

⇒48c o s

⎝o c s 2α⎭≥49o c

s 2⋅α

4922

c o s α≥1

(

50c o s 2α4-9

)⇒

2

α≤

设为

⇒sec 2α≥

∵双曲线x

50111⇒tan 2α≥⇒k ≥或k ≤- 494977

2

-y 2=2的渐近线斜率为±1,故直线m 与双曲线C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必须

1⎤⎡1⎫

-1,-⋃⎢,1⎪. k ∈(-11,). 综合得直线m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k ∈⎛ ⎥7⎦⎣7⎭⎝

双曲线

1已知中心在原点,顶点A 1、A 2在x 轴上,离心率e =

的双曲线过点P (6,6) (1)求双曲线方程 (2)动直线l 经过△3

A 1PA 2的重心G ,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问是否存在直线l , 使G 平分线段MN ,证明你的结论

x 2y 26262a 2+b 2212

=, 解得a 2=9,b 2=12所以所求双曲(1)如图,设双曲线方程为2-2由已知得2-2=1, e =2

3a b a b a

x 2y 2

-线方程为=1 912

(2)P 、A 1、A 2的坐标依次为(6,6)、(3,0) 、(-3,0),∴其重心G 的坐标为(2,2) 假设存在直线l ,使G (2,2) 平分线段MN ,设M (x 1, y 1) ,N (x 2, y 2则有

⎧x 1+x 2=4⎧y 1-y 2124⎪12x -9y =1084

, ⇒==,∴k =∴l 的方程为 l ⎨⎨22

y +y =43x -x 93⎪⎩1212⎩12x 2-9y 2=108

⎧12x 2-9y 2=1084⎪y = (x -2)+2,由⎨, 消去y , 整理得x 2-4x +28=0∵Δ=16-4×28<0, ∴所求43⎪y =(x -2)

3⎩

2121

直线l 不存在

y 2

=1, 问过点A (1,1)能否作直线l , 使l 与双曲线交于P 、Q 两点,并且A 为线段PQ 的中点?2.已知双曲线x -2

2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错解 设符合题意的直线l 存在,并设P (x 1, x 2) 、Q (x 2, y 2)

⎧2y 12

=1(1) ⎪x 1-1⎪2 则⎨ (1)-(2) 得(x 1-x 2)(x 1+x 2) =(y 1-y 2)(y 1+y 2) (3) 因为A (1,22⎪x 2-y 2=1(2)

2⎪2⎩

1)为线段PQ 的中点, 所以⎨

⎧x 1+x 2=2(4) 1

将(4)、(5)代入(3)得 x 1-x 2=(y 1-y 2)

2⎩y 1+y 2=2(5)

k =

y 1-y 2

=2 所以符合题设条件的直线l

x 1-x 2

存在。 其方程为

x 1≠x 2,则直线l

的斜率

2x -y -1=0 剖析 在(3)式成立的前提下,由(4)、(5)两式可推出(6)式,但由(6)式不能推出(4)(5)两式,故应对所

求直线进行检验,上述错解没有做到这一点,故是错误的。 应在上述解题的基础上,再由

⎧y =2x -1⎪2

得2x -4x +3=0 根据∆=-8

=1⎪x -2⎩

1y 2

=1于A 、B 两点,且=(+) (1)求直线AB 的方程;3已知点N (1,2),过点N 的直线交双曲线x -

22

2

(2)若过N 的直线l 交双曲线于C 、D 两点,且⋅=0,那么A 、B 、C 、D 四点是否共圆?为什么?

y 2

=1得 (2-k 2) x 2-2k (2-k ) x -(2-k ) 2-2=0 (*)解:(1)设直线AB :y =k (x -1) +2代入x - 2

2k (2-k ) 2

令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是方程的两根 ∴ 2-k ≠0 且 x 1+x 2=

2-k 2

1x +x

(+) ∴ N 是AB 的中点 ∴12=1 ∵ =22

2

∴ k (2-k ) =-k +2 k = 1 ∴AB 方程为:y = x + 1

2

(2)将k = 1代入方程(*)得x -2x -3=0 x =-1或x =3 由y =x +1得y 1=0,y 2=4 ∴

2

A (-1, 0) ,B (3, 4) ∵ ⋅=0 ∴ CD 垂直平分AB ∴ CD 所在直线方程为

y =-(x -1) +2即y =3-x 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x +6x -11=0 令C (x 3, y 3) ,D (x 4, y 4) 及CD 中点

2

M (x 0, y 0) 则x 3+x 4=-6,x 3⋅x 4=-11, ∴x 0=

|CD | =4,|MC |=|MD |=

x 3+x 4

=-3, y 0=6 2

1

|CD |=2 |MA |=|MB |=2,即A 、B 、C 、D 到M 距离相等 2

∴ A 、B 、C 、D 四点共圆


相关文章

  • 微观经济学教案 1
  • 微观经济学教案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学院各专业及其它管理类专业 规定学时:72学时,4学分 开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 任课教师:微观经济学课程组 微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个量出发,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 ...查看


  • 圆锥曲线复习题
  • 圆锥曲线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双曲线xy的实轴长是 ( ) (A)2 (B)2.已知F为抛物线yx的焦点,A,B为抛物线上两点,且A,B两点到F的距 离和为3, 则线段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 ( ) 357 (B)1 ( ...查看


  • 圆锥曲线基础练习题(1)
  • 圆锥曲线基础题训练 一.选择题: x 2y 2 1. 已知椭圆+=1上的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 ) 2516 A .2 B .3 C .5 D .7 2.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长轴长与短轴长的和为18 ...查看


  •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习题
  •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x 2y 2 1 .过点P 与双曲线-=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几条,分别求出它们725 的方程. .变式:若过点A (1,5)呢?过点B (3,4) 呢? 2. 直线l :y =k (x -2) 与双曲线x 2 ...查看


  • 椭圆_双曲线_抛物线练习题及答案
  • <椭圆.双曲线>练习题 涟源工贸职业中专 彭红征 1.已知椭圆方程为x 223+y 2 32 =1,则这个椭圆的焦距为( ) A .6 B .3 C . D .2.椭圆4x 2 +2y 2=1的焦点坐标是( ) A .( B . ...查看


  • 经济学基础项目5习题和参考答案
  • 项目5习题和参考答案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厂商: 2.股份有限公司: 3.机会成本: 4.边际成本.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一条关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论述不正确( ). A .通过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通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查看


  •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3章 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
  •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理论:要素市场及其均衡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 ...查看


  • 蔡高厅高等数学课程完全目录
  • 第1课 前言 一元.多元函数微分学和积分学.矢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和微分方程 第一章 函数 第一节 函数的概念 一.区间.邻域 第2课 第一节 函数的概念 二 函数的概念 三 函数的几个简单性质 1 函数的有界性 第3课 三.函数 ...查看


  • 极坐标练习题
  • 极坐标练习题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直角坐标为(1, ,则点P 的极坐标可以是( C ) 2. 极坐标方程(ρ-1)(θ-π) =0 (ρ≥0) 表示的图形是( C ) A. 两个圆 B. 两条直线 C. 一个圆和一条射线 D. ...查看


  •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土木101答案) 竖曲线计算 3-9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