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理论

2.1公允价值理论(3页)

2.1.1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1)公允价值会计的起源

根据资料记载,法德的会计模式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最早起源。发达国家现行的会计模式主要是由法国和英国的两种不同会计模式发展演变而来的。最早的系统化会计规范始于1673年欧洲大陆的法国,当时政府要求引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年度资产负债表,用以保护经济实体免于破产。之后,这种会计模式被其他国家竞相效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其中心却转向了历史成本。

在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盎格鲁-撒克逊会计模式,是在英国发展起来的以资本市场为目的的会计模式,这种模式后来被美国所采用。当时英国把“真实与公允”作为评价财务报表的最高原则。美国在其公认会计原则中没有明确提出“真实与公允”的观点,但是在相关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中有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在审计报告中说明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2)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20世纪初,财务会计发展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了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的美国。由于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导致美国的会计界普遍更加认可历史成本计量的方法,而并不鼓励对资产的增值进行评估,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的概念。

直至1976年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会计系列公告190号和后来1979年FASB()发布的第33号会计准则公告中提出了关于重置成本和现行成本的一系列披露要求,引起会计界的广泛争论与探讨。但是由于没有有力的研究证据来证明显性成本的表外披露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FASB于1986年再次废除了现行成本的披露要求。

20世纪80年代,人们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开始大量出现。衍生工具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根本不能正确的反应金融工具的真正价值,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又提到了日程上来。1990年12月FASB发布了SFAS170《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无论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已确认的,还是未确认的金融工具,不论有无市场报价的金融工具,只要可以估计出它们的公允价值,均应予以披露。正式提出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但是SFAS170只是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披露的计量手段而没有成为确认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手段。真正提出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是在1993年发布的SFAS114《债权人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和SFAS115《对某些债务性及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这两项会计处理准则发布后,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争论,反应尤其强烈的是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的人们。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银行界认为公允价值确认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本状况,另一方面,对证券投资新的分类方法可能会极大的影响银行的证券投资组合政策。正是由于对以上两点的担心,使得银行界似乎在极力反对使用公允价值的方式来计量。虽然,由于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的强烈反对使得准则制定最终趋于居中妥协,形成了一种混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即部分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金融负债仍沿用历史成本)。但是,这两项规定的出台是使得全面公允价值模式得以实现而迈出的第一步。

随后,基于对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基础上,FASB在2000年发布了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确立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的地位。经过更新和修改,2006年9月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终于出炉,成为最终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统一框架的指南。

(3)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过程

2.1.2公允价值国内外定义

2.1.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与历史成本关系 与现行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2.1公允价值理论(3页)

2.1.1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1)公允价值会计的起源

根据资料记载,法德的会计模式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最早起源。发达国家现行的会计模式主要是由法国和英国的两种不同会计模式发展演变而来的。最早的系统化会计规范始于1673年欧洲大陆的法国,当时政府要求引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年度资产负债表,用以保护经济实体免于破产。之后,这种会计模式被其他国家竞相效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其中心却转向了历史成本。

在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盎格鲁-撒克逊会计模式,是在英国发展起来的以资本市场为目的的会计模式,这种模式后来被美国所采用。当时英国把“真实与公允”作为评价财务报表的最高原则。美国在其公认会计原则中没有明确提出“真实与公允”的观点,但是在相关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中有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须在审计报告中说明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2)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20世纪初,财务会计发展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了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的美国。由于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导致美国的会计界普遍更加认可历史成本计量的方法,而并不鼓励对资产的增值进行评估,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的概念。

直至1976年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会计系列公告190号和后来1979年FASB()发布的第33号会计准则公告中提出了关于重置成本和现行成本的一系列披露要求,引起会计界的广泛争论与探讨。但是由于没有有力的研究证据来证明显性成本的表外披露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FASB于1986年再次废除了现行成本的披露要求。

20世纪80年代,人们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开始大量出现。衍生工具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根本不能正确的反应金融工具的真正价值,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又提到了日程上来。1990年12月FASB发布了SFAS170《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要求无论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已确认的,还是未确认的金融工具,不论有无市场报价的金融工具,只要可以估计出它们的公允价值,均应予以披露。正式提出了“公允价值”的概念。 但是SFAS170只是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披露的计量手段而没有成为确认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手段。真正提出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的是在1993年发布的SFAS114《债权人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和SFAS115《对某些债务性及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这两项会计处理准则发布后,引起了当时人们的极大争论,反应尤其强烈的是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的人们。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银行界认为公允价值确认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本状况,另一方面,对证券投资新的分类方法可能会极大的影响银行的证券投资组合政策。正是由于对以上两点的担心,使得银行界似乎在极力反对使用公允价值的方式来计量。虽然,由于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的强烈反对使得准则制定最终趋于居中妥协,形成了一种混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即部分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金融负债仍沿用历史成本)。但是,这两项规定的出台是使得全面公允价值模式得以实现而迈出的第一步。

随后,基于对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基础上,FASB在2000年发布了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确立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的地位。经过更新和修改,2006年9月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终于出炉,成为最终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统一框架的指南。

(3)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过程

2.1.2公允价值国内外定义

2.1.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与历史成本关系 与现行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相关文章

  • 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
  • 5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6(双月刊) 2008年第2期 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 谢诗芬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 现值技术和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国际会计的两个前沿问题.文章评述了 国内外现值和公允价值的相关研究,剖 ...查看


  • 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 内容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不断变化,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由是否需要采用转向了如何具体使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我国,理论界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实务界对如何具体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更处于迷 ...查看


  • 本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适用性问题研究 摘要: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自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作为以公允价值为计量模式的会计工具,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加据了金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充 ...查看


  • 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10-12-9 [摘要]本文从分析公允价值运用情况入手,指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对策.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体系中部分采用了公允价值 ...查看


  • 论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
  • 论文摘要 2006年是我国的会计改革年,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较之以前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变化之一是重新提出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新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 ...查看


  •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
  • 摘 要:本文从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两方面分析公允价值的出现带来会计信息质量上的提升以及现实的制约,从而得出结论:由现实经济市场的影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相互影响,并且将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长期存在,一旦经济市场成熟起来,公允价 ...查看


  • 会计学毕业论文6.14
  • 引言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1引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夫·泽夫(Stephen Zeff)1978年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指出:"经济后果"指 ...查看


  •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研究
  •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研究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再次审慎地引入 ...查看


  •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
  •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 2009-3-18 [文章编号] 1009 - 6043(2008)01 - 0025 – 0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 李 林,刘 宇 经济管理学院, ...查看


  •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 [内容提要]公允价值会计是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对相关性要求提高.历史成本不能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可靠性决定公允价值只适用于一定环境.一定项目的计算.公允价值会计体现了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的靠拢,及信息现向计量观.交易基础向事项基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