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课堂实录

《爱莲说》教学实录

伊宁市第七中学:张忆玲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花?为什么?

生1:我喜欢百合花,因为它象征着纯洁。

生2:我喜欢梅花,因为它不怕严寒。

生3:我喜欢牡丹,因为它鲜艳美丽。

师:对于鲜花的喜爱由来已久,如爱梅如妻的林逋,以菊自励的陶渊明,但是有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传世佳作《爱莲说》。

(出示作者周敦颐的简介,“说”这一体裁的介绍)

师:老师听说同学们预习的很好,所以想听听同学们读的怎么样,咱们班你们最喜欢听那两位同学朗读?

(学生读后,生评价,指出了错别字)

师:老师配乐朗读全文,同学们听后想想刚才那两位同学在节奏和语气上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师读后,有两位学生评价)

师:(总结)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朗读”朗读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审美愉悦,能引领我们我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文言文的朗读不同于现代文,语速要稍慢,要注意节奏,要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出示文中较易读错的七个读音,让学生齐读)

师:现在同学们字正腔圆,节奏分明的将全文读一遍 (出示文中几个古今异义词,学生一一解释扫除字词障碍)

师:现在同学们用白话文将全文大声的给自己说一遍

(请一位同学计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师巡回解决问题,以关注学生疏通文意的情况)

师:既然同学们以熟知了文意,那么老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第一组同学以跳读的方式快速在文中找出蕃的同义词和反意词,第二组同学要求稍高一些,在文中找出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所表述的对象?(全班分为两大组,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生:同义词:众 反义词:鲜、独

师:这些人为什么喜欢这些花,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概括这些花的品质的词?

生:富贵者、隐逸者、君子者。

(在句末加句号,让学生填词,以引出判断句的概念)

师:现在老师感到很迷惑,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为什么又引出牡丹和菊花呢?古人讲究言简意赅,这样岂不冗长累赘吗?集结身边的智囊就近合作。

生1:作者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是富贵者,拿它与莲花做对比 生2:作者拿菊花来衬托莲花的高洁

(让学生找出写牡丹的句子,以讽刺的口吻朗读)

师:作者不喜欢那些置国事于不顾,一味敛财,中饱私囊的牡丹形象,那么作者完全赞同菊花形象的人生态度吗?

生1:有点不赞同它的隐逸态度

生2:作者不赞同它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师:对,作者赞同菊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又认为它少了点勇士的斗志,少了点直面人生的气度。

(打出 正衬、反衬)

师:(小结)作者鄙弃牡丹的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市侩;作者喜欢菊花傲然凌霜,独吐幽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作者更垂青于莲花的直面人生,洁身自好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操守。由此看来,这三句话中哪一句应该加强肯定语气。

生:最后一句:莲,君子者。

(朗读指导,品味感情)

师:老师有一幅美丽的莲花图,但是感觉单调了点,现在的水墨丹青讲究书画半举,为了锦上添花,老师请同学们在文中为此图找一幅对联,并找一条能高度概括对联内容并起到点题作用的横批。

生1:对联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2:横批是: 君子者也

(提出对联的写法,特点)

师:老师还觉得美中不足,请同学们在文中再为莲花图找几句能体现莲花本身脱俗可贵的题词?

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同学们如果你拥有这幅美丽的莲花图,你将送给古今中国的谁呢?可以立足现在,也可以超越古今,穿越时空的隧道,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去大浪淘沙,选出你最心仪的人送给他。

生1:我要送给朱自清,因为他品德高尚

(师评:一个宁愿让儿子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铮铮硬汉,可叹可敬)

生2:我要送给宋慈,因为他清正廉明

(师评:《大宋提刑官》中那个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清官,送给他老师也同意)

生3:我要送给屈原,因为他正直

(师评:虽然受到楚怀王父子的一再迫害,但依然高唱“虽体解吾犹末变兮,岂余心只可惩”的凯歌,真令人敬佩。)

生4:我要送给李白,因为他不屈服于恶势力

(师评:一个高唱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仙风道骨,他长安三年的遭遇就是他傲岸权贵的见证)

生5:我要送给李大钊,因为他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伟大贡献 (师评: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倾其毕生精力为我们新中国打开了康庄之门)

生6:我要送给李世民,因为他开创了唐朝的繁荣

(师评:自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拨乱反正,成了鼎盛王朝的开国元勋,但作为封建帝王能否时时做到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有待商榷)

生7:我要送给张学良、杨虎成,因为他们主张抗日

(师评:虽然身处国民党阵营,但他们心系国运,心系人民,以兵谏拉开了联共抗日的序幕,用毕生抒写了忠诚)

生8:我要送给邓稼先,他为中国制造了原子弹

(师评:两弹元勋将中国的核技术推上了巅峰,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受之无愧)

生9:我要送给周敦颐,因为他追求高洁

(师评:一个在千年之前就振臂高呼洁身自好的人,以他实际行动点燃了我们华夏的精神红烛)

生10:我要送给鲁迅,因为他勇敢地和恶势力斗争

(师评:你与老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师心中也有一座永远的丰碑,他就是际会风云,缩龙成寸,练就鹰目狮心,成尖锐博爱的千年一出的文化巨人鲁迅,如果老师拥有这幅美丽的莲花图,我将送给鲁迅纪念馆,让其高悬于正门之上,让后人永远观瞻、缅怀。)

师总结: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水之莲以它的高洁向世人诉说着为人之道:只要心中有莲,信念的天空将会更加明亮;只要心中有莲,人生的子夜将会华美璀璨;只要心中有莲,人字的结构才会更加稳固。

师读朱总理的演讲词与学生共勉(水到渠成,高度概括主题) 师:下课。

2012年8月10日

《爱莲说》教学实录

伊宁市第七中学:张忆玲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花?为什么?

生1:我喜欢百合花,因为它象征着纯洁。

生2:我喜欢梅花,因为它不怕严寒。

生3:我喜欢牡丹,因为它鲜艳美丽。

师:对于鲜花的喜爱由来已久,如爱梅如妻的林逋,以菊自励的陶渊明,但是有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传世佳作《爱莲说》。

(出示作者周敦颐的简介,“说”这一体裁的介绍)

师:老师听说同学们预习的很好,所以想听听同学们读的怎么样,咱们班你们最喜欢听那两位同学朗读?

(学生读后,生评价,指出了错别字)

师:老师配乐朗读全文,同学们听后想想刚才那两位同学在节奏和语气上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师读后,有两位学生评价)

师:(总结)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朗读”朗读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审美愉悦,能引领我们我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文言文的朗读不同于现代文,语速要稍慢,要注意节奏,要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出示文中较易读错的七个读音,让学生齐读)

师:现在同学们字正腔圆,节奏分明的将全文读一遍 (出示文中几个古今异义词,学生一一解释扫除字词障碍)

师:现在同学们用白话文将全文大声的给自己说一遍

(请一位同学计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预习效果,师巡回解决问题,以关注学生疏通文意的情况)

师:既然同学们以熟知了文意,那么老师做一个小小的测试,第一组同学以跳读的方式快速在文中找出蕃的同义词和反意词,第二组同学要求稍高一些,在文中找出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所表述的对象?(全班分为两大组,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生:同义词:众 反义词:鲜、独

师:这些人为什么喜欢这些花,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概括这些花的品质的词?

生:富贵者、隐逸者、君子者。

(在句末加句号,让学生填词,以引出判断句的概念)

师:现在老师感到很迷惑,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为什么又引出牡丹和菊花呢?古人讲究言简意赅,这样岂不冗长累赘吗?集结身边的智囊就近合作。

生1:作者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是富贵者,拿它与莲花做对比 生2:作者拿菊花来衬托莲花的高洁

(让学生找出写牡丹的句子,以讽刺的口吻朗读)

师:作者不喜欢那些置国事于不顾,一味敛财,中饱私囊的牡丹形象,那么作者完全赞同菊花形象的人生态度吗?

生1:有点不赞同它的隐逸态度

生2:作者不赞同它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师:对,作者赞同菊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又认为它少了点勇士的斗志,少了点直面人生的气度。

(打出 正衬、反衬)

师:(小结)作者鄙弃牡丹的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市侩;作者喜欢菊花傲然凌霜,独吐幽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作者更垂青于莲花的直面人生,洁身自好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操守。由此看来,这三句话中哪一句应该加强肯定语气。

生:最后一句:莲,君子者。

(朗读指导,品味感情)

师:老师有一幅美丽的莲花图,但是感觉单调了点,现在的水墨丹青讲究书画半举,为了锦上添花,老师请同学们在文中为此图找一幅对联,并找一条能高度概括对联内容并起到点题作用的横批。

生1:对联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2:横批是: 君子者也

(提出对联的写法,特点)

师:老师还觉得美中不足,请同学们在文中再为莲花图找几句能体现莲花本身脱俗可贵的题词?

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同学们如果你拥有这幅美丽的莲花图,你将送给古今中国的谁呢?可以立足现在,也可以超越古今,穿越时空的隧道,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去大浪淘沙,选出你最心仪的人送给他。

生1:我要送给朱自清,因为他品德高尚

(师评:一个宁愿让儿子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铮铮硬汉,可叹可敬)

生2:我要送给宋慈,因为他清正廉明

(师评:《大宋提刑官》中那个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清官,送给他老师也同意)

生3:我要送给屈原,因为他正直

(师评:虽然受到楚怀王父子的一再迫害,但依然高唱“虽体解吾犹末变兮,岂余心只可惩”的凯歌,真令人敬佩。)

生4:我要送给李白,因为他不屈服于恶势力

(师评:一个高唱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仙风道骨,他长安三年的遭遇就是他傲岸权贵的见证)

生5:我要送给李大钊,因为他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伟大贡献 (师评: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倾其毕生精力为我们新中国打开了康庄之门)

生6:我要送给李世民,因为他开创了唐朝的繁荣

(师评:自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拨乱反正,成了鼎盛王朝的开国元勋,但作为封建帝王能否时时做到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有待商榷)

生7:我要送给张学良、杨虎成,因为他们主张抗日

(师评:虽然身处国民党阵营,但他们心系国运,心系人民,以兵谏拉开了联共抗日的序幕,用毕生抒写了忠诚)

生8:我要送给邓稼先,他为中国制造了原子弹

(师评:两弹元勋将中国的核技术推上了巅峰,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受之无愧)

生9:我要送给周敦颐,因为他追求高洁

(师评:一个在千年之前就振臂高呼洁身自好的人,以他实际行动点燃了我们华夏的精神红烛)

生10:我要送给鲁迅,因为他勇敢地和恶势力斗争

(师评:你与老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师心中也有一座永远的丰碑,他就是际会风云,缩龙成寸,练就鹰目狮心,成尖锐博爱的千年一出的文化巨人鲁迅,如果老师拥有这幅美丽的莲花图,我将送给鲁迅纪念馆,让其高悬于正门之上,让后人永远观瞻、缅怀。)

师总结: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水之莲以它的高洁向世人诉说着为人之道:只要心中有莲,信念的天空将会更加明亮;只要心中有莲,人生的子夜将会华美璀璨;只要心中有莲,人字的结构才会更加稳固。

师读朱总理的演讲词与学生共勉(水到渠成,高度概括主题) 师:下课。

2012年8月10日


相关文章

  •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集锦
  •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集锦 中学语文名师课堂实录集锦知缘斋主人 名师课堂实录集锦 志明编选教学资料交流学习欢迎 blog.sina..cn/lzm0518 李镇西系列 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李镇西课堂实录--&l ...查看


  •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 一.导入课文 老师:今天在讲课之前我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花吗? 学生一起回答:喜欢. 老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既然同学们都喜欢花,那么有没有一种花让你特别喜欢,也就是喜爱,除了它的外在美,你能否在它的身上找到某种品质或精神? 生1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11年第6期目录
  • 2011年第6期 ---------------------------------------------------------------------------- 卷首语 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天才 陶东风 1 理念·观点 深度 ...查看


  • 五柳先生传 课堂实录
  • 师: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组画面,画面展现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篇<归去来兮辞>的情景.(投影打出陶渊明的头像)这就是大诗人陶渊明,公元 405年,41岁的陶渊明在展转13年的仕途中,终至灰心失望,不愿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 ...查看


  • [爱莲说]教学片段与点评
  •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文章主要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 ...查看


  • 荷阅读答案
  • 阅读<荷>专题课堂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师:夏季正是荷花开放之际,许多地区为了招揽游客,都举办了荷花节,人们为什么如此钟爱荷花呢?今天就来学习<荷>专题,感受荷的风韵,了解荷的知识.首先请问大家荷花的别称有哪些? 生 ...查看


  • [赠汪伦]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 <赠汪伦>教学实录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江伦送我情. 从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结束之日起,学生们就在我的牵引下开始了日见其深.日见其广的课外阅读.仿佛山泉总要流经秀谷--刚上三年级, ...查看


  • 初二上期语文语文教学计划
  • 初二上期语文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 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 现代文单 ...查看


  • 2013四川省优质课之[离骚]教学实录
  • 2013四川省优质课之<离骚>教学实录 师:大家看看黑板,这幅图上是谁呀? 生:(异口同声)屈原 师:大家都觉得是屈原吗?(随机抽取一名同学回答) 你认为他是谁呢? 生:我觉得是屈原吧! 师:那我要和你握握手了,因为我第一次看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