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
班级: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班
姓名和学号:周吉[1**********]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得尚不成熟,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更是处于发展的迷茫期。探索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其发展路径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专业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会工作 发展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确定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同志说: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2004年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把“三农”问题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解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核心指标。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复杂和广泛的问题单靠政府当方面的力量是不能够解决的,农村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被引入到农村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的解决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二) 重要概念界定
1、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二五”和“三五”计划中就提出了,1956年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都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我们可以从文件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中,掌握和领会其丰富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就是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好经济,打好物质基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既包括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目标,它与“生产发展”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都是属于物质文明建设范畴;“乡风文明”,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
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在农村中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关键环节,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村容整洁”,要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不仅是村庄面貌的问题,还包含了农村公共生活设施,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①
2、农村社会工作
目前社会工作界对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很少,而且从己有的研究结论当中可以发现对于农村社会工作的认识众说纷纭。张乐天认为中国的农村社会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农村社会工作要依靠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协力而行; 农村社会工作要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研究成果,来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运用相关社会个案工作和小群体研究技术、社会统计和及社会调查等知识、方法,来进行社会服务。农村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服务,其根本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农村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增进整个农村的社会福利、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 钟涨宝主编的农村社会工作教材认为:“农村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农村工作者进行合作、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并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方法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增强农民和社区的能力。在预防和解决农村地区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最终实现农村社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张和清等基于国家一社会(state and society)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政府于农民之间的关系,把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放在国家一农民权力关系的脉络下来理解,认为“农村社会工作就是,专业社工与实际社工合作,以村庄作为工作对象,秉持社会公正和关怀及真诚、信任的理念和情怀; 通过与村民通行、广泛的参与及增能,倡导政府社会政策的改变或使政策更加符合农民的真正需求; 通过村民合作组织的发育达到村民团结互助,以共同应对市场的压力; 通过相关的教育和医疗项目,及个案、家庭和小组的社会工作服务,改善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以适应农村社区重建的需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的目标。”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③
(一)建设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真正重视“三农”,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使农村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三)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①
② 胡玮.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D].南宁: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系,2007. 李伟.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性与行政性的悖论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2013. ③ 寻广新.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科研部,2007.
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三农”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大力气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 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陆学艺提出现阶段有以下农民问题是急需解决的:第一,农民人数太多,占总人口的比例太大。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我国一面在工业化,另一面农民的绝对数大量增加,占总人口的相对比例下降很慢。第二,农民太穷,农民太苦。农民穷苦是相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成就而言的,是相对于城市居民比较而言的。第三,农民太弱。有人说当今中国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经济地位弱、政治和社会地位也弱。第四,农民日益边缘化,农民在中国社会结构里不断被边缘化,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权力不断被弱化和侵蚀④。
(二)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可行性⑤
1、两者产生于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使其具有可比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并不是突然非理性的行为,是基于历史农村改革与建设的先例和社会大环境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情况而缤密论证的产物。同样,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与推行并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是经过长期历史上传统社会工作和我国特色相结合的实践产物。审视历史农村建设与改革进程,两者的产生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历史实践证明,任何一项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和专业手法的运用都依赖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民国以前、地主占有土地,他们赶走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即农民) ,然后把土地租佃给这些无地农民,由农民自行开发与耕种,缴纳地租。在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农业生产所有制虽然没有发生改变,但在不同的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制度颁布,如北宋时期的王安石针对土地大势兼并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提出了运用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等措施来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虽然农业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便是人们主要是靠家庭、家族和新朋好友来解决问题,这种低度分化和低流动性不可能育化出现代社会工作。民国时期,我国内忧外患,中国农业社会极度衰落凋零,一批有识之士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救治中国社会。其中,乡村建设中的许多探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基本内核上却有相通之处,如梁漱溟的文化建设和晏阳④
⑤ 陆学艺.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陈敏菲.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0.
初的“四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培育新型农民相似。同样,一批学者也在这一时期探索农村社会工作即农村社会调查,李景汉带领组织25名学生对黑山息村21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并撰文《北平效外之乡村家庭调查》。乡村建设由于有费孝通等一批社会学家的参与,也是我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的萌芽时期。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不过,组织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却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农村发展出现停滞甚至走向倒退,专业性农村社会工作此时也完全处于空白。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单位制社会解体和碎片化社会的逐渐形成,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加之,农村基础设施毁损严重、乡风衰落、卫生条件差、村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等现象的出现,极大的干扰了农业生产发展。在此社会背景下,我国党和政府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具体目标,协调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期,农村社会工作者们也从农村社区贫困人口、残疾人群、老年人群体和有行为偏差的青少年等进行专业社会工作介入,
更是从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出发开展社区服务,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农村社会工作的推行具有共同的社会基础,是共同社会背景的产物和历史实践经验的呼唤。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同一领域以期达到共同的目标。基于此,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才具有可比较性,才能分析出他们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实践过程中的差异,使两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虽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都是时代的产物,也都是出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两者仅从字面上就能发现很明显的差异,如新农村建设属于政府用语、而农村社会工作属于专业术语; 新农村建设强调建设、农村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工作等。实际上,根据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分析,两者在实施主体、形式和方式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差异表现一:实施主体的政府性或非政府性。实施主体是某一政策、方案或项目提出并推动的个人、组织或团体,有别于参与主体或建设主体。毋庸置疑,新农村建设的建设主体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参与主体都是农民。但是,两者在实施主体上有很大的差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政府推动实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具有时代性、全面性、动态性、差异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而农村社会工作是由学术团体、民间机构组织运作,按照项目通过学术研究、民间实验的形式推进,具有非政府性、典型性、深入性等特征。差异表现二、实践形式的“外推性”或“内生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奉行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策略,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度支持方面都始终倾向城市,使得相当部分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发展资源僵乏,进而村民自治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外部支持、推动以及国家基于现代化努力同时以不能不依赖科层运作体系及其工作机制而强制性介入是完全必要的。新农村建设正是这种“自上而下”外部性推动的形式。然而,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是以农村社区基本情况的扎实调
研为前提,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驻村为主要形式,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及社工行政等专业手法深入全面的推动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这种以调研为前提、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手法,决定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工作方向直接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具有内生性和自下而上的特点。差异表现三、实践方法的分类指导或灵活探索。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就是同一个地区内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差距不小,所以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全国都一个模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方法上必须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模式,不搞一刀切,而是采取分类指导,即按照大中城市郊区、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人多地少地区、中西部人少地多地区等四大类区制定不同的政策指导新农村建设。相比较而言,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国家的产物,农村社会工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尚属于探索时期。目前,在我国内陆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又多以项目的形式出现,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通过以上分析,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在实施主体、实践形式和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彼此互有优势与劣势。如新农村建设的政府性和外推性,使在实践过程中具有充足的资源供给和制度保障,在分类指导的策略下能够对不同地区深入全面的进行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建设,但却使农村主体性地位缺失,农民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存在急躁冒进和孤立片面的倾向等问题。农村社会工作的非政府性和内生性,能够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极大的激发了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发挥他们主体性的作用,带动农民挖掘自有资源和农村社区资源,但由于自有资源的有限性和本身处于探索阶段,不能长期、全面的推动我国农村社区的发展。因此,两者并不能相互替代。有些学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的差异正是由于两者不同的发展理念、动员组织方式和目标而产生的,所以依据库恩的范式提法则两者具有不可通约性,两者不能比较、交流与契合。但是,库恩强调指出,不可通约性并不必然等于不可比较性,两个不可通约性理论不仅是可以比较的,还是可以部分交流的。因此,对比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差异性所产生的优缺点,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主体性地位缺失而农村社会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主体性作用、新农村建设充足的资源和农村社会工作的资源有限性,两者实际上在推动农村发展的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3、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互惠共生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在性质上有差异,但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若能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将在很大程度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他们的互惠共生将是彼此扬长避短的最佳方式。互惠共生是共生体共生的行为方式之一,也是共生体的最终努力方向,能够产生新的能量并保证共生主体的独立性,是实现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方式。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个基本要素。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属于共生主体、即政府和民间机构(或学术团体)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风衰落、卫生条件差是两者共生的宏观环境,互惠共生将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共生的基本形式。在共生主体存在,共生环境具备的条件下,如何实现两者的互惠共生和有效结合将是未来农村建设与和谐的努力方向。
制度内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契合性关系。国家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提倡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两者并不相矛盾,却为两者的契合创造了许多条件。一方面,农村社会工作配合政府做好新农村建设。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农村硬件、软件的建设,使农村环境发生急骤变
迁,相应滋生出某些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应充分利用专业敏感性,发挥专业优势,加大介入农村社区力度,关注弱势群体利益,解决和预防敏感社会现象的发生,配合政府做好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利用现有条件有效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例如,政府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使软件不滞后于硬件的发展,提出并施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服务。据统计,2009年大学生村官有十三万以上,涉及了理工科、文科等诸多专业。其实,整合现有资源,要求怀有服务农村社区热情和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到基层农村服务,可以更有效的发挥大学生村官政策。特别是,可以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农村工作的扶持力度,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契合性发展。制度外培育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实现两者的合作性关系。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指的是政府或机构出资金,下达任务,定期评估,但决不直接参与或插手服务; 社会组织按政府的要求提供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接受政府或机构的评估,同时还用高质量的工作来争取下一年度拔款。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而其发展受到资金的困扰。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培育社会组织并缓解其发展经费,利用专业社工手法解决或预防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性问题,最终实现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性、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契合性关系。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路径研究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工作新模式,积累了有益经验。目前我国农村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模式主要有:一是江西万载模式,即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整合现有资源、社工义工联动、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二是山西永济蒲韩模式,即以农民协会为组织载体,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目标综合发展的“综合性乡村社区”模式。三是重庆永川“2+3+N”模式,其中“2”是指组建一个工作机构,即农村社区工作委员会,一个工作平台,即社区居民服务中心; "3”是指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志愿者服务体系和专业经济协会服务体系;"N ”是指根据村情和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组建多类型服务组织、协会组织,为村民提供多种社会化服务。珠海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吸收各地经验。总体来看,珠海农村社区是一种后发型的,可以概括为工业化农村社区、半工半农社区和以农为主的社区。要针对这三种不
⑥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探索各具特色的农村社会工作路径。
其一,在工业化农村社区,探索“村企合一”模式。工业化农村社区的最大特点是有固定的集体资产,集体收人有稳定来源,村民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收人水平相对较高。这类农村社区往往处于城乡结合地带,是典型的城市农村社区。对此要采取“村企合一”模式,即由村办企业或企业集团主导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在这种模式中,镇村企业居主导地位,社区开发、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全部由企业来完成,其中村办企业既是开发商,也是物业管理公司。这种模式有利于在短期内整合资源开展社区建设,是探索农村社会工作和社区治理的可行性路径。
其二,在半工半农社区,探索“工农互助”模式。半工半农社区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其他农村社区。这类农村社区既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本地村民,人员关系复杂。在这类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工作,既要调动本地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也要充分发挥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性; 既要突出宏观的社区工作,⑥ 罗新安. 农村社会工作路径探析——以珠海为例[J].广东:珠港澳研究,2013.
也要强调微观的个案工作,; 既要解决群体共性问题,也要针对不同个体开展服务。同时要鼓励各种群体建立自我服务组织,如外来务工人员互助组织、各类兴趣小组等。
其三,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社区,探索“集体互动”模式。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社区,在我国农村带有一定普遍性。着力点应当放在大部分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在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同时,动员各方力量,实现集体互动、互帮、互助。
五、结语
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把视角投向农村、把精力献给农村,是一项十分艰巨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的政府政策、高校教育模式还函需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更是困难重重。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发展好农村社会工作,用专业社会工作的力量造福于广大的中国农民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考文献
[1]胡玮.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D].南宁: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系,2007.
[2]李伟.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性与行政性的悖论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2013.
[3]寻广新.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科研部,2007
[4]陆学艺.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陈敏菲.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0.
[6]罗新安. 农村社会工作路径探析——以珠海为例[J].广东:珠港澳研究,2013.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专业:社会工作
班级: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班
姓名和学号:周吉[1**********]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得尚不成熟,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更是处于发展的迷茫期。探索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其发展路径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专业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社会工作 发展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确定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同志说: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2004年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把“三农”问题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一个整体,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解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核心指标。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复杂和广泛的问题单靠政府当方面的力量是不能够解决的,农村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被引入到农村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的解决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二) 重要概念界定
1、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二五”和“三五”计划中就提出了,1956年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都没有明确的表述,但我们可以从文件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中,掌握和领会其丰富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就是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好经济,打好物质基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既包括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目标,它与“生产发展”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都是属于物质文明建设范畴;“乡风文明”,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
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在农村中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关键环节,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村容整洁”,要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不仅是村庄面貌的问题,还包含了农村公共生活设施,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属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①
2、农村社会工作
目前社会工作界对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很少,而且从己有的研究结论当中可以发现对于农村社会工作的认识众说纷纭。张乐天认为中国的农村社会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农村社会工作要依靠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协力而行; 农村社会工作要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及研究成果,来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运用相关社会个案工作和小群体研究技术、社会统计和及社会调查等知识、方法,来进行社会服务。农村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服务,其根本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农村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增进整个农村的社会福利、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 钟涨宝主编的农村社会工作教材认为:“农村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农村工作者进行合作、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并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方法发动村民广泛参与,增强农民和社区的能力。在预防和解决农村地区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福利水平。最终实现农村社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张和清等基于国家一社会(state and society)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政府于农民之间的关系,把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放在国家一农民权力关系的脉络下来理解,认为“农村社会工作就是,专业社工与实际社工合作,以村庄作为工作对象,秉持社会公正和关怀及真诚、信任的理念和情怀; 通过与村民通行、广泛的参与及增能,倡导政府社会政策的改变或使政策更加符合农民的真正需求; 通过村民合作组织的发育达到村民团结互助,以共同应对市场的压力; 通过相关的教育和医疗项目,及个案、家庭和小组的社会工作服务,改善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以适应农村社区重建的需要。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的目标。”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③
(一)建设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真正重视“三农”,把农业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使农村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三)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①
② 胡玮.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D].南宁: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系,2007. 李伟.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性与行政性的悖论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2013. ③ 寻广新.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科研部,2007.
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三农”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大力气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 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陆学艺提出现阶段有以下农民问题是急需解决的:第一,农民人数太多,占总人口的比例太大。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我国一面在工业化,另一面农民的绝对数大量增加,占总人口的相对比例下降很慢。第二,农民太穷,农民太苦。农民穷苦是相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成就而言的,是相对于城市居民比较而言的。第三,农民太弱。有人说当今中国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经济地位弱、政治和社会地位也弱。第四,农民日益边缘化,农民在中国社会结构里不断被边缘化,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权力不断被弱化和侵蚀④。
(二)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可行性⑤
1、两者产生于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使其具有可比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并不是突然非理性的行为,是基于历史农村改革与建设的先例和社会大环境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情况而缤密论证的产物。同样,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与推行并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是经过长期历史上传统社会工作和我国特色相结合的实践产物。审视历史农村建设与改革进程,两者的产生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历史实践证明,任何一项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和专业手法的运用都依赖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民国以前、地主占有土地,他们赶走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即农民) ,然后把土地租佃给这些无地农民,由农民自行开发与耕种,缴纳地租。在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农业生产所有制虽然没有发生改变,但在不同的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制度颁布,如北宋时期的王安石针对土地大势兼并阻碍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提出了运用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等措施来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虽然农业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便是人们主要是靠家庭、家族和新朋好友来解决问题,这种低度分化和低流动性不可能育化出现代社会工作。民国时期,我国内忧外患,中国农业社会极度衰落凋零,一批有识之士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救治中国社会。其中,乡村建设中的许多探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基本内核上却有相通之处,如梁漱溟的文化建设和晏阳④
⑤ 陆学艺.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陈敏菲.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0.
初的“四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乡风文明、培育新型农民相似。同样,一批学者也在这一时期探索农村社会工作即农村社会调查,李景汉带领组织25名学生对黑山息村21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并撰文《北平效外之乡村家庭调查》。乡村建设由于有费孝通等一批社会学家的参与,也是我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的萌芽时期。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不过,组织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却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农村发展出现停滞甚至走向倒退,专业性农村社会工作此时也完全处于空白。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单位制社会解体和碎片化社会的逐渐形成,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加之,农村基础设施毁损严重、乡风衰落、卫生条件差、村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等现象的出现,极大的干扰了农业生产发展。在此社会背景下,我国党和政府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具体目标,协调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期,农村社会工作者们也从农村社区贫困人口、残疾人群、老年人群体和有行为偏差的青少年等进行专业社会工作介入,
更是从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出发开展社区服务,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农村社会工作的推行具有共同的社会基础,是共同社会背景的产物和历史实践经验的呼唤。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同一领域以期达到共同的目标。基于此,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才具有可比较性,才能分析出他们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实践过程中的差异,使两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虽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都是时代的产物,也都是出于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两者仅从字面上就能发现很明显的差异,如新农村建设属于政府用语、而农村社会工作属于专业术语; 新农村建设强调建设、农村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工作等。实际上,根据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过程分析,两者在实施主体、形式和方式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差异表现一:实施主体的政府性或非政府性。实施主体是某一政策、方案或项目提出并推动的个人、组织或团体,有别于参与主体或建设主体。毋庸置疑,新农村建设的建设主体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参与主体都是农民。但是,两者在实施主体上有很大的差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政府推动实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具有时代性、全面性、动态性、差异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而农村社会工作是由学术团体、民间机构组织运作,按照项目通过学术研究、民间实验的形式推进,具有非政府性、典型性、深入性等特征。差异表现二、实践形式的“外推性”或“内生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奉行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策略,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度支持方面都始终倾向城市,使得相当部分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发展资源僵乏,进而村民自治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外部支持、推动以及国家基于现代化努力同时以不能不依赖科层运作体系及其工作机制而强制性介入是完全必要的。新农村建设正是这种“自上而下”外部性推动的形式。然而,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是以农村社区基本情况的扎实调
研为前提,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驻村为主要形式,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及社工行政等专业手法深入全面的推动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正是这种以调研为前提、以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手法,决定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工作方向直接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具有内生性和自下而上的特点。差异表现三、实践方法的分类指导或灵活探索。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就是同一个地区内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差距不小,所以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全国都一个模式。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方法上必须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模式,不搞一刀切,而是采取分类指导,即按照大中城市郊区、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人多地少地区、中西部人少地多地区等四大类区制定不同的政策指导新农村建设。相比较而言,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国家的产物,农村社会工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尚属于探索时期。目前,在我国内陆开展的农村社会工作又多以项目的形式出现,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通过以上分析,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在实施主体、实践形式和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彼此互有优势与劣势。如新农村建设的政府性和外推性,使在实践过程中具有充足的资源供给和制度保障,在分类指导的策略下能够对不同地区深入全面的进行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建设,但却使农村主体性地位缺失,农民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存在急躁冒进和孤立片面的倾向等问题。农村社会工作的非政府性和内生性,能够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极大的激发了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发挥他们主体性的作用,带动农民挖掘自有资源和农村社区资源,但由于自有资源的有限性和本身处于探索阶段,不能长期、全面的推动我国农村社区的发展。因此,两者并不能相互替代。有些学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的差异正是由于两者不同的发展理念、动员组织方式和目标而产生的,所以依据库恩的范式提法则两者具有不可通约性,两者不能比较、交流与契合。但是,库恩强调指出,不可通约性并不必然等于不可比较性,两个不可通约性理论不仅是可以比较的,还是可以部分交流的。因此,对比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差异性所产生的优缺点,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主体性地位缺失而农村社会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主体性作用、新农村建设充足的资源和农村社会工作的资源有限性,两者实际上在推动农村发展的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3、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互惠共生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在性质上有差异,但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若能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他们的不足,将在很大程度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他们的互惠共生将是彼此扬长避短的最佳方式。互惠共生是共生体共生的行为方式之一,也是共生体的最终努力方向,能够产生新的能量并保证共生主体的独立性,是实现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方式。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个基本要素。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实施主体就属于共生主体、即政府和民间机构(或学术团体)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风衰落、卫生条件差是两者共生的宏观环境,互惠共生将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共生的基本形式。在共生主体存在,共生环境具备的条件下,如何实现两者的互惠共生和有效结合将是未来农村建设与和谐的努力方向。
制度内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契合性关系。国家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提倡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两者并不相矛盾,却为两者的契合创造了许多条件。一方面,农村社会工作配合政府做好新农村建设。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农村硬件、软件的建设,使农村环境发生急骤变
迁,相应滋生出某些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应充分利用专业敏感性,发挥专业优势,加大介入农村社区力度,关注弱势群体利益,解决和预防敏感社会现象的发生,配合政府做好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利用现有条件有效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例如,政府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使软件不滞后于硬件的发展,提出并施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服务。据统计,2009年大学生村官有十三万以上,涉及了理工科、文科等诸多专业。其实,整合现有资源,要求怀有服务农村社区热情和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到基层农村服务,可以更有效的发挥大学生村官政策。特别是,可以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农村工作的扶持力度,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契合性发展。制度外培育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实现两者的合作性关系。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指的是政府或机构出资金,下达任务,定期评估,但决不直接参与或插手服务; 社会组织按政府的要求提供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接受政府或机构的评估,同时还用高质量的工作来争取下一年度拔款。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而其发展受到资金的困扰。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培育社会组织并缓解其发展经费,利用专业社工手法解决或预防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社会性问题,最终实现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性、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工作的契合性关系。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路径研究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工作新模式,积累了有益经验。目前我国农村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模式主要有:一是江西万载模式,即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整合现有资源、社工义工联动、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二是山西永济蒲韩模式,即以农民协会为组织载体,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目标综合发展的“综合性乡村社区”模式。三是重庆永川“2+3+N”模式,其中“2”是指组建一个工作机构,即农村社区工作委员会,一个工作平台,即社区居民服务中心; "3”是指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志愿者服务体系和专业经济协会服务体系;"N ”是指根据村情和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组建多类型服务组织、协会组织,为村民提供多种社会化服务。珠海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吸收各地经验。总体来看,珠海农村社区是一种后发型的,可以概括为工业化农村社区、半工半农社区和以农为主的社区。要针对这三种不
⑥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探索各具特色的农村社会工作路径。
其一,在工业化农村社区,探索“村企合一”模式。工业化农村社区的最大特点是有固定的集体资产,集体收人有稳定来源,村民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收人水平相对较高。这类农村社区往往处于城乡结合地带,是典型的城市农村社区。对此要采取“村企合一”模式,即由村办企业或企业集团主导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在这种模式中,镇村企业居主导地位,社区开发、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全部由企业来完成,其中村办企业既是开发商,也是物业管理公司。这种模式有利于在短期内整合资源开展社区建设,是探索农村社会工作和社区治理的可行性路径。
其二,在半工半农社区,探索“工农互助”模式。半工半农社区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其他农村社区。这类农村社区既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本地村民,人员关系复杂。在这类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工作,既要调动本地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也要充分发挥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性; 既要突出宏观的社区工作,⑥ 罗新安. 农村社会工作路径探析——以珠海为例[J].广东:珠港澳研究,2013.
也要强调微观的个案工作,; 既要解决群体共性问题,也要针对不同个体开展服务。同时要鼓励各种群体建立自我服务组织,如外来务工人员互助组织、各类兴趣小组等。
其三,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社区,探索“集体互动”模式。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社区,在我国农村带有一定普遍性。着力点应当放在大部分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在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同时,动员各方力量,实现集体互动、互帮、互助。
五、结语
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把视角投向农村、把精力献给农村,是一项十分艰巨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的政府政策、高校教育模式还函需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更是困难重重。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发展好农村社会工作,用专业社会工作的力量造福于广大的中国农民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考文献
[1]胡玮.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D].南宁: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系,2007.
[2]李伟.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性与行政性的悖论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2013.
[3]寻广新.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科研部,2007
[4]陆学艺. ”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陈敏菲. 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0.
[6]罗新安. 农村社会工作路径探析——以珠海为例[J].广东:珠港澳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