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人的时间观

古代埃及人的时间观——金寿福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文汇报2013-09-23第十二版

金寿福1991-2001年就读于德国海德堡大学,2001年获埃及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埃及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古埃及史研究,曾多次赴埃及参加考古挖掘和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法老——戴王冠的人间之神》(2003)、《永恒的辉煌》(2003)等。

核心观点

古代埃及人确实在墓葬上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希望美好的今世在今生结束以后在来世能够继续。

如果我们把古代埃及人留下来的文字作为依据进行考量,就会发现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今生的真切性和来世的虚无缥缈,他们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因而特别强调有效地度过此生。

古代埃及人很早就形成了来世观念,并且在世时就开始造墓、置办墓葬品。因此,后人一直认为古代埃及人轻今世而重来生,有些人甚至以为他们对来世走火入魔。如果我们把古代埃及人留下来的文字作为依据进行考量,就会发现他们真切地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因而特别强调有效地度过此生。古代埃及语中并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态,埃及人把时间分为未完成和完成两个方面,所以,古代埃及人的“现在”绝不是区分过去与将来之间的一个分水岭,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时空概念。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的时间三分法中,现在沦为只起到承接作用的过渡时段,具有这种时间观念的人们急着走出过去,然后又忙于进入未来,走到人生的尽头只是扮演了一个过客的角色,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细细品味最具实在价值的现在。相比之下,古代埃及人的现在时犹如一个巨大的储存库,里面装满了正在和业已成熟的果实。古代埃及人确实在墓葬上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希望美好的今世在今生结束以后在来世能够继续。在古代埃及人看来,可供他们支配的今生因为短暂而显得更加珍贵;来世的生命虽然并非触手可及,但是因为相对于尘世的时间显得无限而无法忽视。

今生因为短暂所以弥足珍贵

古代埃及人把他们在今世的生命描写成匆匆忙忙的行程,终点都是位于尼罗河西岸的沙漠。一块墓碑上写着如下的字句:“我们的先人从远古时候起就安卧在那里(指墓地),而且将在那里度过千百万年。每人终究都要来到此地,没人能够停留在埃及。”关于埃及人如何视人生为弹指一挥间并希望此生永驻,一首为国王阿肯那顿祈求长生的诗歌可谓很好的例子:“请赐予他没有穷尽的年岁,如同海滩上的沙粒,如同河中鱼身上的鳞,如同草地上畜群的毛发。请让他在这个世界长生,一直到乌鸦变白为止,一直到高山开始走路为止,一直到河水倒流为止。”至于他们多么深切地感受到今生的真切性和来世的虚无缥缈,下面一段原先刻写在一块石碑上的文字足以证明。一个女子呼吁亡夫:“我们不要去那个永恒之地(指来世),免得我们的名字烟消云散。能够看见阳光的一瞬间,胜过在阴间享受永恒。”女子承认短暂的今世与永恒的来世之间在时间长度上的不对等,但是对她更加重要的是,二者在质量上的巨大差别。一方面,今生因为短暂所以弥足珍贵;另一方面,阳光为今世的时间赋予了感知度。她宁愿要阳世的分秒,而不稀罕阴间的天长地久。她实际上等于说,像冥神奥西里斯一样僵卧墓室并不具有生命意义。

为了有效地利用由瞬间构成的现在,埃及人明确区分平日与节日即劳作与享受。约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古王国时期,一个名叫普塔荷太普的宰相为包括亲生儿子在内的年轻人编写了一篇说教文。在这篇被埃及学家们称为《普塔荷太普说教文》的作品里,这位功成名就的父亲讲述了人生的真谛和人世间的行为准则。关于一个人应当如何度过今生,具体地说如何处理劳作与享受之间的关系,普塔荷太普说了如下的话:“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要跟随你的心,不要劳作得超出必须的程度;不要缩短闲暇的时光,缩短享受的时间会激怒神。不要把时间过分地花费在日常事物之上,只要能养家活口就已经到了极限。有了财富就要享用它,财富对忧郁的人毫无价值。”普塔荷太普要求儿子以及所有即将踏上仕途的年轻人,应当直面短暂的人生;他在这里并不是宣扬今朝有酒今朝醉,更不是主张虚度年华。普塔荷太普想强调的是凡事都要有限度。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它由劳作和享受两个部分组成,劳作是享受的前提,同时,劳作的目的是享受。在他的眼里,财富的意义在于让人快乐,所以财富在不知享受的人那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古代埃及人用“跟从心愿”这样的词组来表达“享受”之意。他们表现享受的最为典型的场面就是一个人以举行宴会的方式与亲人和朋友分享食物以及美酒佳肴带来的快乐。在有限的人生范围之内,劳作的增加意味着可供享受的时间的减少。假如把过多的时间投入到劳作上,那么即使积攒了财富也没有机会享受它。理智和可取的人生观应该是在保证生计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享受的时间。

普塔荷太普所说的享受主要是指节日。古代埃及人称呼节日的名词是“美好的日子”,显然强调了它的不同寻常之处。与此相关联,古代埃及人把“过节”称为“让心遗忘”,那就是把平日的琐事和烦恼忘掉。显而易见,普塔荷太普的目的不是鼓励读者和听众偷懒或者挥霍,而是提醒他们,人生除了劳作之外还包括节日,一个人应当通过与亲朋好友庆祝节日来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但从长度来说,一个平日等于一个节日,但是从质量来说,一个节日胜过无数个平日。人只有把节日的享受和平日的劳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算完满地度过属于他的一生。从表现古代埃及人过节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东道主端坐在丰盛餐桌的中心位置,两边是受邀而来的亲朋好友,宾主都着节日的盛装,女宾们手里都拿着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年轻的男女仆人忙着给主人和客人端杯倒酒,乐手和舞女用悦耳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助兴。在节日的欢乐气氛里,古代埃及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从而出于感恩而为神敬献供品。对于古代埃及人来说,记住并庆祝与神灵有关的节日关键是为了让参与其中的人获得愉悦。关于节庆的根本目的,《阿尼说教文》如是说:“歌、舞和香是神的食物,神的财富就是享受人们俯首帖耳的祭拜。神索要这些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字不断传颂,而在崇拜活动中真正陶醉的则是人自己。”表面上看是人敬拜神灵,实际上是人借神的名义享受短暂的快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合理分配劳作和享受的时间在宗教层面具有了合理性。

对于古代埃及人来说,节日和平日的相对性在死亡命题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紧迫。节日因为其给肉体带来的安逸和赋予精神的自由而值得期待和记忆,而平日虽然繁琐和重复,却是宝贵节日如期而至的必要前提。关于劳作的必要性和享乐的限度,普塔荷太普在说教文的另一处又说:“整天闷闷不乐的人,神不会给他片刻的快乐。终日贪图安逸的人,他的家业基础不可能牢固。”按照古代埃及人的生死观,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生命,因为没有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寿命。在为学者们称为《阿尼说教文》的作品里,阿尼劝告自己的儿子如此对待生与死:“一旦死神的使者来唤你,你应当叫他看见你已有所准备。因为不管你说什么,他也不会等待你。不要对他说:‘你看,我这样年轻,你不能带走我。’你要对他说:‘瞧,我已经准备停当,正在等着你。’从来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死期,死神的使者来临时,他会带走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孩子,而留下因患重病而卧床的老人。”阿尼要求人们坦然地对待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因为死神既不会被人吓住,也不会受人愚弄。唯一的办法是从容地等待他的到来。

根据阿尼的理解,死神随时来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不应当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面。为了说明何为无谓之事,阿尼列举了人们因口无遮拦得罪人,从而给自己带来烦恼甚至痛苦。阿尼说:“一个人的身躯比王宫里的仓库还宽大,里面保存着各种各样的话语。你应当从中选择恰当的话然后说出来,而那些不合时宜的话则封存在你的身躯里。”一个人有太多的话要说,关键在于,他的寿命是否允许他这样做。在《阿尼说教文》的另外一个抄本里,改编者把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楚:“一个人的身躯比仓库还宽大,比泉眼还深远;他的心是守护这宽广田地的门卫。”改编者相信,一个人的身躯能够容下无数的话语,重要的是,被古代埃及人认为是人体主导器官的心要把好关,不能让嘴巴随便说话。为了进一步加强语气,改编者提到了死亡那一天的不可避免:“愿你说出的话都经过再三筛选,把那些损人害己的话关闭到你死的那天。话语无限,生命有限。挑那些好听的话说吧,以便邻里乡亲都喜欢你。”

古代埃及人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生命的愿望在他们刻写在墓碑或墓壁上的自传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虽然生前就开始建造自己的坟墓,埃及人很清楚今生的可贵和来世的缥缈。一个新王国时期的官吏在自己的墓壁上刻写了如下的字句:“我曾经是一个知道享受的人。我憎恨把时间浪费在忧愁上面。我不曾缩短一天的时间,我从没有损毁享受的时光。我如数地度过了人间的光阴,我为来世做了一切应有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墓主人特别强调他没有虚度一分一秒,他所说的享受的时光就是节日,他没有把宝贵的时光都花费在积攒钱财的劳作上,更没有浪费在哀叹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严酷之上。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珍惜生命的行为包括按照当时通行的来世观念为死后的日子做物质上的准备,不管这种想象中的来世多么飘忽不定。

在另一篇自传里,作者把生与死完全对立起来,他以第一人称劝告活着的人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只要在世上一天,你就应该让你的心感到快乐。你要在身上洒上香水,穿上用细麻布做成的衣服,用上等的油膏擦试身躯。你要享受快乐,不要让你的心变得忧郁。跟随你的心,那就是追寻幸福。只要你的心愿意,那就只管说,只管做。一旦死亡期限来临,任凭你的家人怎样哭喊,那些神还是要把你拖走。哀号从来没有把一个死人从墓坑里拯救出来。”在这位作者眼里,豪华的坟墓和应有尽有的随葬品都是枉然,只有今生才是真实存在的。死亡是无法回避的,但是活着的人不应当因死亡的存在而不敢或无法享受生命。阿蒙神庙的一个高级祭司在其自传中讲述了自己如何充分享受一生,同时劝告后人不要错过今生:“醇酒和香料使我度过的每一天都如同节日。我用享受来奖励我的劳动,因为我知道死人的世界里充满黑暗。在明日来临之前,一个服从感觉的人才算明智。不要紧抓住你手中的财物不放,不要哭丧着脸预料未来的命运。想乐就笑,有泪就哭。太阳在东方升起的时候就不要睡觉,身边有酒就不要忍耐干渴的煎熬。”

一个先于丈夫死去的妻子在墓壁上的铭文中力劝自己的丈夫要抓住世上的时光:“啊,我的哥哥,我的丈夫,我的朋友(三个称呼均指其丈夫)!愿你不要厌烦于享受。你要尽情地吃和喝,你要及时地享乐,你要跟随你的心。你要把每日每夜都当作节日来度过,在你的心中不要容下丝毫的忧愁。没有在现世度过的岁月还叫什么日子!”我们无法确定这些话是该女子死前就写下来,还是活着的丈夫借妻子的口说出鼓励自己的话。无论如何,古代埃及人对今生的珍视和对短暂生命的眷恋之情被表达得无以复加。

来世虽然永恒但虚无缥缈

古代埃及人对死亡和来世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深刻而执着的探讨。其实他们对来世的怀疑和对墓葬的否定态度一直伴随着有关死后复活的观念。不过对于死亡这个人生最大的课题,任何人都不能回避也无法逃避。在关于来世和重生的问题上,埃及人在整个法老时期徘徊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对于死亡和再生的一种解释破碎了,他们就马上提出一种替代并且似乎更为自圆其说的理论。希望、失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促成了古代埃及人独具特色的丧葬习俗。

在古王国时期,古代埃及人基本上相信,一个人只要生前为国王效劳,从而有能力建造坟墓和置办墓葬设施,那么他就具备了死后复活的最根本条件。在以强大的中央集权为特征的社会结构中,一个深得国王恩宠的人等于赢得了神和众人的保佑。但是这种以王权为支撑点、以物质准备为重要标志的来世观念随着古王国的没落和社会的动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在一篇据称是由第一中间期末一位国王为其王子亲自撰写的说教文里,作者认为人死后必须通过诸神的道德审判才有可能进入来世享受永生。该国王对儿子说:“你知道,审判庭的那些审判官们,在他们行使职权的时候,当他们审判一个并非清白的死者的那一天,他们只知按章办事,绝不会心慈手软。最可怕的是明察秋毫的神明们充当审判官,不要侥幸经年累月使他们的记忆淡漠,在他们的眼里,人生的漫漫岁月只是一瞬间。一个人生前的善行和恶举被分别摆在他的两侧,以便他们进行审核,只有通过了这个审判,死者才能死而复活。那里的生命意味着永恒,傻瓜才做受他们指控的事情;假如一个人生前没有犯下罪过,通过了审判到达天国,他将像主宰永恒的神明那样理直气壮,在那里像神一样享受永恒的生命。”我们可以说,这篇说教文的作者把今生与来世放在了天平的两边。是为了一时的糊涂而犯下罪过,从而失去转生的机会,还是度过一个清白无辜的人生,以便死后进入来世享受永恒的生命——何去何从,不必多言。短暂的今生相对于永恒的来世犹如沧海一粟,只要一个人在这转瞬即逝的时间段里不犯过错,那么他就有希望死后获得永恒的来生。

永恒的来生当然值得期盼,尤其是考虑到美好的今生稍纵即逝,但是,即便一个人完全按照说教文中的名言警句度过一生,他死后获得再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一位竖琴手在给参加宴会的宾客助兴时唱出了如下的歌词:“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死后被葬在富丽堂皇的墓室中,可是他们一去不复返;他们的房子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没有一个死人能够从阴间返回,向我们诉说一下他们的处境,或者讲述一下他们的需求,以便我们不安的心得到一丝安慰,好让我们到时候能够安心地到他们那里去。”竖琴手的歌曲目的在于劝说世人,抓住短暂人生的分分秒秒。

古代埃及人在今生与来世两个命题之间受煎熬的情境,最清楚地表现在被学者们称为《一个厌世者与其灵魂的对话》的文学作品里。在这篇距今约4000年的作品中,作者以对话形式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的归宿等终极命题,对话者分别是厌世者和属于他的灵魂。面对邻里乡亲相互残杀、朋友之间尔虞我诈,尤其是兄弟反目和父子之间见死不救的痛心场面,主人公对人世感到厌烦,希望死后来到他期待已久的另外一个世界享受理想的生活。这位厌世者的灵魂却不同意其主人寻短见的想法,它并不否认世间存在不公和罪恶的事实,不过它更为关注的问题却是,轻率地结束属于自己的生命以后,一个人根本无来生可言,更不要说找到比现世更好的生活。它对主人说:“假如你想到墓葬,那是令人心碎的事情。它只能叫人悲伤,叫人流泪。墓葬意味着把原来活着的人从他的房子里拖出来,然后把他抛进沙漠里。你从此以后无法走出来,再也见不到太阳。那些用花岗岩建造豪华坟墓的先人,等到他们弃世而去,他们的供桌上空无一物,就如同那些因为没有后代而被弃尸河边的人一样。河水冲洗他们的尸体,太阳晒烤他们的尸体,只有河里的鱼同他们做伴。听我的话,善于倾听的人从中获益许多。设法享受你的时日吧,放弃那些徒劳无益的想法。”厌世者的灵魂试图从两个角度说明死意味着生命的彻底终结。首先,随着死亡的来临,曾经随意活动的人体丧失了所有的感觉,被扔进沙坑以后,连享受光亮和空气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第二,虽然人们在生前花费巨资建造了坟墓,随着时间的流逝,坟墓也有消失的那一天;子孙后代再孝顺,供桌上的祭品也有中断的那一时。也就是说,随着一个人今生的终止,他在人世苦心经营的财产和人际网络终究会了结,他在这个世界连痕迹也没有留下来。厌世者决定自行了断此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世间的冷漠,可是,一个人死后的境况岂能用冷酷二字所能描写。

到了王朝后期,表示对命运的不公和对神进行责难的文字逐渐增多。在几篇夭折的孩子们的自传里,我们可以极为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埃及人面对命运的变幻莫测而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恐惧心理。这些自传显然是成年人以第一人称替孩子们撰写的。一个夭折的男孩发出了如下的哀怨:“无论是谁,听了我的故事都会为我悲伤。我被抛弃到这死亡之国的时候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我的寿命从而被无情地缩短了。我被迫来到了这死亡之国,就像一个人突然从熟睡中被弄醒一般。我曾经受到邻里乡亲的喜爱,尽管如此,在死亡这件事上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正因为我在乡亲们的眼中天真可爱,他们更加因我如此小年纪就死去而哀叹。所有的人都伤心落泪,我的父母和姐姐们恨不得替我去死。”男孩特别强调了自己的无辜和死亡犹如晴天霹雳一样突如其来,本来就短暂的生命又被无情地缩短了。

在另外一篇同样是从王朝后期流传下来的自传里,一个夭折的女孩把谴责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掌管生杀大权的最高神,指责他过早地把她劫持到了暗无天日的阴间:“我呼唤你的名字,你这个众神之首。我的寿命被缩短了,虽然我是个无辜的孩子。我向你诉说我现在的处境,我在这死亡之国里沉睡不醒。虽然水就在我的身旁,可我却干渴得要死。我过早地被驱逐到这里,尽管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尽管我还没有品味到生活的甘甜。在我还口含妈妈的乳头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惧怕的黑暗就笼罩了我。”同上一篇一样,女孩也声明自己无任何过错,更谈不上罪过;她同时明确指出,在那个被认为死者获得再生的地方,她面对赋予人生命的清水却忍受干渴的煎熬。一位先于丈夫死去的女子也用类似的文字描写了死者在被称作来世的那个地方的处境:“那死亡之国只是沉睡者的去处,那里的人的职业就是睡觉。他们从来不曾醒来过,既使他们的至亲挚友前往探视。”

对于王朝后期的埃及人来说,死神不仅会随时来临,而且他经常捉弄人。他不再是从前以道德标准严格审查期盼进入来世的死者的那个可怕但毕竟给人一丝希望的神,而是变成一个毫无标准和不讲诚信的魔鬼。在死亡这个变得日益昏暗的阴影之下,王朝后期的埃及人愈发感受到眼前分分秒秒的真实和珍贵,为来世作准备则越来越像构建海市蜃楼。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是促发人思考人生问题的关键因素而且决定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但是对死亡的恐惧往往无法使人充分利用本来就非常有限的光阴。应当说,王朝后期埃及人面对死神的威胁尽力和尽情地享受今生既不是自负的狂欢,也不是无知的喧闹,更不是无忧无虑的消遣,而是洞察生死问题之后,对生命和死亡所采取的无奈却具有积极意义的态度。

古代埃及人的时间观——金寿福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文汇报2013-09-23第十二版

金寿福1991-2001年就读于德国海德堡大学,2001年获埃及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埃及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古埃及史研究,曾多次赴埃及参加考古挖掘和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法老——戴王冠的人间之神》(2003)、《永恒的辉煌》(2003)等。

核心观点

古代埃及人确实在墓葬上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希望美好的今世在今生结束以后在来世能够继续。

如果我们把古代埃及人留下来的文字作为依据进行考量,就会发现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今生的真切性和来世的虚无缥缈,他们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因而特别强调有效地度过此生。

古代埃及人很早就形成了来世观念,并且在世时就开始造墓、置办墓葬品。因此,后人一直认为古代埃及人轻今世而重来生,有些人甚至以为他们对来世走火入魔。如果我们把古代埃及人留下来的文字作为依据进行考量,就会发现他们真切地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因而特别强调有效地度过此生。古代埃及语中并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态,埃及人把时间分为未完成和完成两个方面,所以,古代埃及人的“现在”绝不是区分过去与将来之间的一个分水岭,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时空概念。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的时间三分法中,现在沦为只起到承接作用的过渡时段,具有这种时间观念的人们急着走出过去,然后又忙于进入未来,走到人生的尽头只是扮演了一个过客的角色,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细细品味最具实在价值的现在。相比之下,古代埃及人的现在时犹如一个巨大的储存库,里面装满了正在和业已成熟的果实。古代埃及人确实在墓葬上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希望美好的今世在今生结束以后在来世能够继续。在古代埃及人看来,可供他们支配的今生因为短暂而显得更加珍贵;来世的生命虽然并非触手可及,但是因为相对于尘世的时间显得无限而无法忽视。

今生因为短暂所以弥足珍贵

古代埃及人把他们在今世的生命描写成匆匆忙忙的行程,终点都是位于尼罗河西岸的沙漠。一块墓碑上写着如下的字句:“我们的先人从远古时候起就安卧在那里(指墓地),而且将在那里度过千百万年。每人终究都要来到此地,没人能够停留在埃及。”关于埃及人如何视人生为弹指一挥间并希望此生永驻,一首为国王阿肯那顿祈求长生的诗歌可谓很好的例子:“请赐予他没有穷尽的年岁,如同海滩上的沙粒,如同河中鱼身上的鳞,如同草地上畜群的毛发。请让他在这个世界长生,一直到乌鸦变白为止,一直到高山开始走路为止,一直到河水倒流为止。”至于他们多么深切地感受到今生的真切性和来世的虚无缥缈,下面一段原先刻写在一块石碑上的文字足以证明。一个女子呼吁亡夫:“我们不要去那个永恒之地(指来世),免得我们的名字烟消云散。能够看见阳光的一瞬间,胜过在阴间享受永恒。”女子承认短暂的今世与永恒的来世之间在时间长度上的不对等,但是对她更加重要的是,二者在质量上的巨大差别。一方面,今生因为短暂所以弥足珍贵;另一方面,阳光为今世的时间赋予了感知度。她宁愿要阳世的分秒,而不稀罕阴间的天长地久。她实际上等于说,像冥神奥西里斯一样僵卧墓室并不具有生命意义。

为了有效地利用由瞬间构成的现在,埃及人明确区分平日与节日即劳作与享受。约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古王国时期,一个名叫普塔荷太普的宰相为包括亲生儿子在内的年轻人编写了一篇说教文。在这篇被埃及学家们称为《普塔荷太普说教文》的作品里,这位功成名就的父亲讲述了人生的真谛和人世间的行为准则。关于一个人应当如何度过今生,具体地说如何处理劳作与享受之间的关系,普塔荷太普说了如下的话:“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要跟随你的心,不要劳作得超出必须的程度;不要缩短闲暇的时光,缩短享受的时间会激怒神。不要把时间过分地花费在日常事物之上,只要能养家活口就已经到了极限。有了财富就要享用它,财富对忧郁的人毫无价值。”普塔荷太普要求儿子以及所有即将踏上仕途的年轻人,应当直面短暂的人生;他在这里并不是宣扬今朝有酒今朝醉,更不是主张虚度年华。普塔荷太普想强调的是凡事都要有限度。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它由劳作和享受两个部分组成,劳作是享受的前提,同时,劳作的目的是享受。在他的眼里,财富的意义在于让人快乐,所以财富在不知享受的人那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古代埃及人用“跟从心愿”这样的词组来表达“享受”之意。他们表现享受的最为典型的场面就是一个人以举行宴会的方式与亲人和朋友分享食物以及美酒佳肴带来的快乐。在有限的人生范围之内,劳作的增加意味着可供享受的时间的减少。假如把过多的时间投入到劳作上,那么即使积攒了财富也没有机会享受它。理智和可取的人生观应该是在保证生计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享受的时间。

普塔荷太普所说的享受主要是指节日。古代埃及人称呼节日的名词是“美好的日子”,显然强调了它的不同寻常之处。与此相关联,古代埃及人把“过节”称为“让心遗忘”,那就是把平日的琐事和烦恼忘掉。显而易见,普塔荷太普的目的不是鼓励读者和听众偷懒或者挥霍,而是提醒他们,人生除了劳作之外还包括节日,一个人应当通过与亲朋好友庆祝节日来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但从长度来说,一个平日等于一个节日,但是从质量来说,一个节日胜过无数个平日。人只有把节日的享受和平日的劳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算完满地度过属于他的一生。从表现古代埃及人过节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东道主端坐在丰盛餐桌的中心位置,两边是受邀而来的亲朋好友,宾主都着节日的盛装,女宾们手里都拿着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年轻的男女仆人忙着给主人和客人端杯倒酒,乐手和舞女用悦耳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助兴。在节日的欢乐气氛里,古代埃及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从而出于感恩而为神敬献供品。对于古代埃及人来说,记住并庆祝与神灵有关的节日关键是为了让参与其中的人获得愉悦。关于节庆的根本目的,《阿尼说教文》如是说:“歌、舞和香是神的食物,神的财富就是享受人们俯首帖耳的祭拜。神索要这些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字不断传颂,而在崇拜活动中真正陶醉的则是人自己。”表面上看是人敬拜神灵,实际上是人借神的名义享受短暂的快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合理分配劳作和享受的时间在宗教层面具有了合理性。

对于古代埃及人来说,节日和平日的相对性在死亡命题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紧迫。节日因为其给肉体带来的安逸和赋予精神的自由而值得期待和记忆,而平日虽然繁琐和重复,却是宝贵节日如期而至的必要前提。关于劳作的必要性和享乐的限度,普塔荷太普在说教文的另一处又说:“整天闷闷不乐的人,神不会给他片刻的快乐。终日贪图安逸的人,他的家业基础不可能牢固。”按照古代埃及人的生死观,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生命,因为没有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寿命。在为学者们称为《阿尼说教文》的作品里,阿尼劝告自己的儿子如此对待生与死:“一旦死神的使者来唤你,你应当叫他看见你已有所准备。因为不管你说什么,他也不会等待你。不要对他说:‘你看,我这样年轻,你不能带走我。’你要对他说:‘瞧,我已经准备停当,正在等着你。’从来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死期,死神的使者来临时,他会带走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孩子,而留下因患重病而卧床的老人。”阿尼要求人们坦然地对待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因为死神既不会被人吓住,也不会受人愚弄。唯一的办法是从容地等待他的到来。

根据阿尼的理解,死神随时来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不应当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面。为了说明何为无谓之事,阿尼列举了人们因口无遮拦得罪人,从而给自己带来烦恼甚至痛苦。阿尼说:“一个人的身躯比王宫里的仓库还宽大,里面保存着各种各样的话语。你应当从中选择恰当的话然后说出来,而那些不合时宜的话则封存在你的身躯里。”一个人有太多的话要说,关键在于,他的寿命是否允许他这样做。在《阿尼说教文》的另外一个抄本里,改编者把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楚:“一个人的身躯比仓库还宽大,比泉眼还深远;他的心是守护这宽广田地的门卫。”改编者相信,一个人的身躯能够容下无数的话语,重要的是,被古代埃及人认为是人体主导器官的心要把好关,不能让嘴巴随便说话。为了进一步加强语气,改编者提到了死亡那一天的不可避免:“愿你说出的话都经过再三筛选,把那些损人害己的话关闭到你死的那天。话语无限,生命有限。挑那些好听的话说吧,以便邻里乡亲都喜欢你。”

古代埃及人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生命的愿望在他们刻写在墓碑或墓壁上的自传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虽然生前就开始建造自己的坟墓,埃及人很清楚今生的可贵和来世的缥缈。一个新王国时期的官吏在自己的墓壁上刻写了如下的字句:“我曾经是一个知道享受的人。我憎恨把时间浪费在忧愁上面。我不曾缩短一天的时间,我从没有损毁享受的时光。我如数地度过了人间的光阴,我为来世做了一切应有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墓主人特别强调他没有虚度一分一秒,他所说的享受的时光就是节日,他没有把宝贵的时光都花费在积攒钱财的劳作上,更没有浪费在哀叹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严酷之上。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珍惜生命的行为包括按照当时通行的来世观念为死后的日子做物质上的准备,不管这种想象中的来世多么飘忽不定。

在另一篇自传里,作者把生与死完全对立起来,他以第一人称劝告活着的人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只要在世上一天,你就应该让你的心感到快乐。你要在身上洒上香水,穿上用细麻布做成的衣服,用上等的油膏擦试身躯。你要享受快乐,不要让你的心变得忧郁。跟随你的心,那就是追寻幸福。只要你的心愿意,那就只管说,只管做。一旦死亡期限来临,任凭你的家人怎样哭喊,那些神还是要把你拖走。哀号从来没有把一个死人从墓坑里拯救出来。”在这位作者眼里,豪华的坟墓和应有尽有的随葬品都是枉然,只有今生才是真实存在的。死亡是无法回避的,但是活着的人不应当因死亡的存在而不敢或无法享受生命。阿蒙神庙的一个高级祭司在其自传中讲述了自己如何充分享受一生,同时劝告后人不要错过今生:“醇酒和香料使我度过的每一天都如同节日。我用享受来奖励我的劳动,因为我知道死人的世界里充满黑暗。在明日来临之前,一个服从感觉的人才算明智。不要紧抓住你手中的财物不放,不要哭丧着脸预料未来的命运。想乐就笑,有泪就哭。太阳在东方升起的时候就不要睡觉,身边有酒就不要忍耐干渴的煎熬。”

一个先于丈夫死去的妻子在墓壁上的铭文中力劝自己的丈夫要抓住世上的时光:“啊,我的哥哥,我的丈夫,我的朋友(三个称呼均指其丈夫)!愿你不要厌烦于享受。你要尽情地吃和喝,你要及时地享乐,你要跟随你的心。你要把每日每夜都当作节日来度过,在你的心中不要容下丝毫的忧愁。没有在现世度过的岁月还叫什么日子!”我们无法确定这些话是该女子死前就写下来,还是活着的丈夫借妻子的口说出鼓励自己的话。无论如何,古代埃及人对今生的珍视和对短暂生命的眷恋之情被表达得无以复加。

来世虽然永恒但虚无缥缈

古代埃及人对死亡和来世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深刻而执着的探讨。其实他们对来世的怀疑和对墓葬的否定态度一直伴随着有关死后复活的观念。不过对于死亡这个人生最大的课题,任何人都不能回避也无法逃避。在关于来世和重生的问题上,埃及人在整个法老时期徘徊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对于死亡和再生的一种解释破碎了,他们就马上提出一种替代并且似乎更为自圆其说的理论。希望、失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促成了古代埃及人独具特色的丧葬习俗。

在古王国时期,古代埃及人基本上相信,一个人只要生前为国王效劳,从而有能力建造坟墓和置办墓葬设施,那么他就具备了死后复活的最根本条件。在以强大的中央集权为特征的社会结构中,一个深得国王恩宠的人等于赢得了神和众人的保佑。但是这种以王权为支撑点、以物质准备为重要标志的来世观念随着古王国的没落和社会的动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在一篇据称是由第一中间期末一位国王为其王子亲自撰写的说教文里,作者认为人死后必须通过诸神的道德审判才有可能进入来世享受永生。该国王对儿子说:“你知道,审判庭的那些审判官们,在他们行使职权的时候,当他们审判一个并非清白的死者的那一天,他们只知按章办事,绝不会心慈手软。最可怕的是明察秋毫的神明们充当审判官,不要侥幸经年累月使他们的记忆淡漠,在他们的眼里,人生的漫漫岁月只是一瞬间。一个人生前的善行和恶举被分别摆在他的两侧,以便他们进行审核,只有通过了这个审判,死者才能死而复活。那里的生命意味着永恒,傻瓜才做受他们指控的事情;假如一个人生前没有犯下罪过,通过了审判到达天国,他将像主宰永恒的神明那样理直气壮,在那里像神一样享受永恒的生命。”我们可以说,这篇说教文的作者把今生与来世放在了天平的两边。是为了一时的糊涂而犯下罪过,从而失去转生的机会,还是度过一个清白无辜的人生,以便死后进入来世享受永恒的生命——何去何从,不必多言。短暂的今生相对于永恒的来世犹如沧海一粟,只要一个人在这转瞬即逝的时间段里不犯过错,那么他就有希望死后获得永恒的来生。

永恒的来生当然值得期盼,尤其是考虑到美好的今生稍纵即逝,但是,即便一个人完全按照说教文中的名言警句度过一生,他死后获得再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一位竖琴手在给参加宴会的宾客助兴时唱出了如下的歌词:“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死后被葬在富丽堂皇的墓室中,可是他们一去不复返;他们的房子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没有一个死人能够从阴间返回,向我们诉说一下他们的处境,或者讲述一下他们的需求,以便我们不安的心得到一丝安慰,好让我们到时候能够安心地到他们那里去。”竖琴手的歌曲目的在于劝说世人,抓住短暂人生的分分秒秒。

古代埃及人在今生与来世两个命题之间受煎熬的情境,最清楚地表现在被学者们称为《一个厌世者与其灵魂的对话》的文学作品里。在这篇距今约4000年的作品中,作者以对话形式探讨人生意义和人的归宿等终极命题,对话者分别是厌世者和属于他的灵魂。面对邻里乡亲相互残杀、朋友之间尔虞我诈,尤其是兄弟反目和父子之间见死不救的痛心场面,主人公对人世感到厌烦,希望死后来到他期待已久的另外一个世界享受理想的生活。这位厌世者的灵魂却不同意其主人寻短见的想法,它并不否认世间存在不公和罪恶的事实,不过它更为关注的问题却是,轻率地结束属于自己的生命以后,一个人根本无来生可言,更不要说找到比现世更好的生活。它对主人说:“假如你想到墓葬,那是令人心碎的事情。它只能叫人悲伤,叫人流泪。墓葬意味着把原来活着的人从他的房子里拖出来,然后把他抛进沙漠里。你从此以后无法走出来,再也见不到太阳。那些用花岗岩建造豪华坟墓的先人,等到他们弃世而去,他们的供桌上空无一物,就如同那些因为没有后代而被弃尸河边的人一样。河水冲洗他们的尸体,太阳晒烤他们的尸体,只有河里的鱼同他们做伴。听我的话,善于倾听的人从中获益许多。设法享受你的时日吧,放弃那些徒劳无益的想法。”厌世者的灵魂试图从两个角度说明死意味着生命的彻底终结。首先,随着死亡的来临,曾经随意活动的人体丧失了所有的感觉,被扔进沙坑以后,连享受光亮和空气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第二,虽然人们在生前花费巨资建造了坟墓,随着时间的流逝,坟墓也有消失的那一天;子孙后代再孝顺,供桌上的祭品也有中断的那一时。也就是说,随着一个人今生的终止,他在人世苦心经营的财产和人际网络终究会了结,他在这个世界连痕迹也没有留下来。厌世者决定自行了断此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世间的冷漠,可是,一个人死后的境况岂能用冷酷二字所能描写。

到了王朝后期,表示对命运的不公和对神进行责难的文字逐渐增多。在几篇夭折的孩子们的自传里,我们可以极为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埃及人面对命运的变幻莫测而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恐惧心理。这些自传显然是成年人以第一人称替孩子们撰写的。一个夭折的男孩发出了如下的哀怨:“无论是谁,听了我的故事都会为我悲伤。我被抛弃到这死亡之国的时候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我的寿命从而被无情地缩短了。我被迫来到了这死亡之国,就像一个人突然从熟睡中被弄醒一般。我曾经受到邻里乡亲的喜爱,尽管如此,在死亡这件事上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正因为我在乡亲们的眼中天真可爱,他们更加因我如此小年纪就死去而哀叹。所有的人都伤心落泪,我的父母和姐姐们恨不得替我去死。”男孩特别强调了自己的无辜和死亡犹如晴天霹雳一样突如其来,本来就短暂的生命又被无情地缩短了。

在另外一篇同样是从王朝后期流传下来的自传里,一个夭折的女孩把谴责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掌管生杀大权的最高神,指责他过早地把她劫持到了暗无天日的阴间:“我呼唤你的名字,你这个众神之首。我的寿命被缩短了,虽然我是个无辜的孩子。我向你诉说我现在的处境,我在这死亡之国里沉睡不醒。虽然水就在我的身旁,可我却干渴得要死。我过早地被驱逐到这里,尽管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尽管我还没有品味到生活的甘甜。在我还口含妈妈的乳头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惧怕的黑暗就笼罩了我。”同上一篇一样,女孩也声明自己无任何过错,更谈不上罪过;她同时明确指出,在那个被认为死者获得再生的地方,她面对赋予人生命的清水却忍受干渴的煎熬。一位先于丈夫死去的女子也用类似的文字描写了死者在被称作来世的那个地方的处境:“那死亡之国只是沉睡者的去处,那里的人的职业就是睡觉。他们从来不曾醒来过,既使他们的至亲挚友前往探视。”

对于王朝后期的埃及人来说,死神不仅会随时来临,而且他经常捉弄人。他不再是从前以道德标准严格审查期盼进入来世的死者的那个可怕但毕竟给人一丝希望的神,而是变成一个毫无标准和不讲诚信的魔鬼。在死亡这个变得日益昏暗的阴影之下,王朝后期的埃及人愈发感受到眼前分分秒秒的真实和珍贵,为来世作准备则越来越像构建海市蜃楼。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是促发人思考人生问题的关键因素而且决定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但是对死亡的恐惧往往无法使人充分利用本来就非常有限的光阴。应当说,王朝后期埃及人面对死神的威胁尽力和尽情地享受今生既不是自负的狂欢,也不是无知的喧闹,更不是无忧无虑的消遣,而是洞察生死问题之后,对生命和死亡所采取的无奈却具有积极意义的态度。


相关文章

  • 世界古代文明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 导论与文字(一) 1. 赫梯帝国于公元前12世纪灭亡.(正确) 2. 世界古代文明的时段为人类产生至哪一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 3. 关于爱新觉罗•溥仪说法错误的是(号浩然). 4. 关于胡适的说法,错误的是?(满族人) 5. ...查看


  • 世界风土人情1
  • <世界风土人情作业> 埃及风土人情 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土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当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海岸线长约2700 千米,主要为阿拉伯 ...查看


  • 沪教版历史高中第一分册考点梳理
  • 第一分册考点梳理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兴衰: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膳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 ...查看


  • 冀教版初三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习题精选
  •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古代埃及从开始统一到灭亡,先后经历了( ) A.约4000年 B.约3500年 C.约3000年 D.约2500年 2.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其统一时间为( ) A.约公 ...查看


  • 第2课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 第2课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 走进课堂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释加牟尼 导学目标 学习要点一:尼罗河的赠予 1.学习提示:了解古埃及国家出现的自然条件-----尼罗河:理解古埃及国家出现与统一:知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金字塔:知 ...查看


  • 介绍古代埃及
  •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叫我 导就好.现在我带大家游览古代埃及,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代埃及文明的味道. 古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埃及文明是尼罗河孕育的成果.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 ...查看


  • 西方年代表
  • 1.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9世纪--- 2. 中世纪(不涉及)约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 封建统治 黑暗时代 中国提前了1000年 分封制 3.14-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工场手工业时期 4. 工 ...查看


  • 古埃及数学
  • 古埃及数学 埃及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几个地区之一,位于尼罗河两岸,公元前3200年左右,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尼罗河是埃及人生命的源泉,他们靠耕种河水泛滥后淤土覆盖的田地谋生.尼罗河定期泛滥,淹没全部谷地,水退后,要重新丈量居民的耕地面积. ...查看


  •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试题 (含答案)
  • 九年级历史试题古代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非洲最古老的文明产生于 ( )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 A.宫殿 B.陵墓 C.行宫 D.祭祀殿堂 3.从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