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系统操作培训内容
一、 气体灭火系统 1、自动启动
2、 手动启动
当值人员目击火灾发生时,立即打开防护区入口处安装的紧急放气开关盖板,击碎玻璃,就可释放气体进行灭火。 3、机械应急启动
值班人员在自动、手动都无法释放气体进行灭火时,应立即到气瓶间,将对应防护区的电磁阀按下,掀开保护圈,用手指按下,就可释放气体进行灭火。 4、注意事项
a) 当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气体防护区内进行工作时,应将手/自动置于手动状态,当工作完毕后应将系统转入自动状态。
b) 当系统进行检修和试验时,应将电磁阀电路断开。 C) 检修和试验完毕后,接通电磁阀,复原。 5、气体防护区工作人员须知 1、进入防护区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1) 防护区的值班人员在进入防护区内巡查时要严格按照消防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严禁烟火;
2) 维护人员需要进入防护区内进行设备的维保工作时,如工作过程中会引起灰尘、烟雾或刺激性气体的,须在进入防护区前向物业公司消防弱电组提出申请,由消防专业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派消防技术人员对气体系统进行手/自动转换;待作业完成后消防技
术人员给予恢复。外单位进入防护区的申请,由客户服务部负责接纳,在转交消防弱电组处理。
3) 当进行入防护区内的人员需要动火、切割或打孔等施工时,除申请《临时动火作业许可证》外,尚需向公诚物业公司及市电信局安保办申请。获批准后,由消防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手/自动转换后,再把气瓶间里的电磁阀线路断开,才能进入施工,待作业完成后消防技术人员给予恢复。施工期间,安全员、消防技术人员应加强巡查管理。 2、防护区内工作消防常识
1) 一次报警时,请立即通知小区中控室; 2) 二次报警时,防护区内人员要全部撤出;
3) “自动”状态下,二次报警时,延时30秒,灭火气体喷出灭火;若无火灾属误报,在延长时
间内打碎“紧急中断” 按钮(红色的,带有“FIRE 火警”字样)的玻璃,避免造成放气损失;
4) 确有火灾,要关闭门窗,打碎“紧急放气” 按钮 (黄色的,带有“GAS RELEASE”字样)的玻璃,立即放气灭火。 3、维护保养
1) 按照相关要求,消防技术人员对气体灭火系统半年进行一次试验,试验内容为一路、二路探
测器加烟或加温试验及模拟报警,进行模拟放气试验(断开电磁阀线路,只测定信号),同时对报警器、放气灯、电磁阀信号、联动情况、紧急放气、紧急中断、延时、气体灭火控制器、中控室信号显示、分配阀进行功能检查; 2) 试验中会出现以下几种属于正常的联动情况:
a)切断非消防电(即防护区内会停电,有时根据防护区的要求,此功能未接上); b)切断中央空调(即防护区内会停电,有时根据防护区的要求,此功能未接上); c)关闭相应的排烟阀。
3) 针对出现的联动情况,试验时将采取以下办法:
试验时请空调专业人员、配电专业人员联同一起,做试验后即时恢复供电、中央空调,然后由消防技术人员打开防烟阀。
4) 试验时间为:一个防护区大约两小时。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报警程序
2、消防面板CT11操作
主楼、副楼、裙楼操作面板CT11上可以实现以上操作,确定火灾报警点及故障点位置。 3、注意事项
出现火灾报警信号,应立即通知安全员前往现场确认,如属火警,按灭火程序执行;如属误报,则要消声,查明原因后复位。 三、水喷淋灭火系统
1、水喷淋灭火系统操作主要是喷淋系统中喷淋头因为火灾或某种原因引起喷水或排水而湿式
报警阀报警,通过压力开关,启动相应的喷淋泵系统。
2、某个区域的湿式报警阀报警,中控室值班人员应通知安全员到相应的区域进行现场确认;
真火灾,按灭火程序进行扑救;若误报或排水引起的报警,复位并关闭相应的喷淋泵,不能复位的要求地下室泵房有关人员关闭相应水泵控制电源,或置于手动状态直到误报消除。 3、应急措施
当某区域因为非火灾引起漏水,除关闭相应水泵控制电源外,要求关闭相应的安全信号阀,打开该层的放水阀,水放完后,修理故障,完后把系统复原。 四、消火栓灭火系统
1、消火栓灭火系统操作是指某区域消火栓因发生火灾或其它非火灾的原因引起某层的消火栓
按钮动作及相关区域的消火栓泵启动。
2、中控室值班人员通知安全员到报警现场确认;真火灾,按灭火程序进行扑救;误报引起的
报警,复位并关闭相应的消防泵,不能复位的要求地下室泵房有关人员关闭相应泵,或置于手动状态直到误报消除。 3、应急措施
当某区域消火栓漏水,要关闭相应的检修闸阀,进行修理或更换。 五、泡沫灭火系统
1、泡沫灭火系统操作指地下室一层和地下室二层车库的泡沫灭火系统的操作。泡沫灭火系统
包括泡沫喷淋系统和泡沫消火栓系统。 2、泡沫灭火系统采用水压启动泡沫的工作原理
当地下一、二层停车库的水喷淋及消火栓动作时,自动加入6%的轻水泡沫灭火。
3、注意事项
当地下室水流指示器及消火栓按钮报警时,相关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确认误报时,应立即关闭泡沫灭火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防排烟系统
1、防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阀、送风阀、排烟风机、正压(加压)风机、电源控 制柜(箱)以
及有关的风管、通风竖井。
2、当某区域报警时,相应的区域风机将启动,排烟阀、送风阀打开。 A、手动可以打开相应的风机,平时需要将有关风机置于自动位置。
B、相应的阀门打开,联动相应区域的风机,故需对相应的阀门进行复原。局部的阀门有问题
不能打开,或打开以后关不上,使相应的风机在自动情况下启动。需要对这些阀门进行修理,或暂时的隔离,再进行处理,以后不影响总体防排烟的应急作用。 3、注意事项
注意排烟及加压风机转向正确,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 七、联动控制台
1、联动控制台包括启/停防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火栓泵、喷淋泵。
2、电梯迫降通过消防电梯迫降按钮实现,主副楼分开执行;发电机启动由配电班人员操作。 3、启动程序
4、注意事项
A、联动控制台有试灯功能,其作用是检查联动台上每个灯的好坏。消音可以对设备运行后产
生的响声的消除、“确认、恢复”按钮可以对整个控制台进行重新检测,可消除已经恢复的设备的状态。将设备最新的状态显示出来。
B、当误报引起消防水泵启动时,应马上复位消除报警源,并停止水泵运行,同时与地下室配
电班及给排水运行人员联系,现场将水泵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直至误报故障消除。
八、紧急广播系统 1、系统操作
2、注意事项
A、在进行消防调试广播时,应先进行预告广播,以免引起业主惊慌。
B、在播放背景音乐时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背景音乐的播放,转入紧急广播状态,将麦
克风置于紧急广播位置LOCK。
C、广播系统的测试保养应尽量考虑不干扰业主为原则,安排在非办公时间内进行。 九、发电机试验消防专业配合操作
1、中控室把发电机房的探头屏蔽;
2、消防专业人员把发电机房的手动转换盒打到手动; 3、打开发电机房的排烟风机;
4、发电机试验完毕解除屏蔽,检查主机,进行复位; 5、让风机停止运行; 控制盘恢复自动。
十、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1、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火场,在距离起火点2m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
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
2、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如果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
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如果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应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把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对着火苗根部喷洒;
3、干粉灭火器在喷粉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十一、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1、可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把灭火器扛在肩上,迅速赴到火场。在距起火点大约2m处,放
下灭火器,一只手握住喇叭形喷筒根部的手柄,把喷筒对准火焰,另一只手压下压把,二氧化碳就喷射出来;
2、当扑救流散流体火灾时,应使二氧化碳射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燃烧面积较大,操
作者可左右摆动喷筒,直至把火扑灭。当扑救容器内火灾时,操作者应从容器上部的一侧向容器内喷射,但不要使二氧化碳直接冲击到液面上,以免将可燃物冲出容器而扩大火灾;
3、使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应注意的事项: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保持直立状态,切不可平放或颠倒使用;当不戴防护手套时,不要用手直接握喷筒或金属管,以防冻伤;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外大风条件下使用时,因为喷射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吹散,灭火效果很差;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使用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以防被二氧化碳窒息而发生意外;用二氧化碳扑救室内火灾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再进入,以防窒息。
十二、消防斧的使用
1、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是否有缺陷及潜在损伤,如发现变形、裂纹或斧柄橡胶护套
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2、佩挂腰斧时,位置要正确,以防刀口损坏战斗服和其他个人装备或伤及人体; 3、进行砍劈破拆作业时,应尽量使刀口垂直于被砍物体平面,以防刀口崩裂; 4、不能砍劈带电电线或设备;
5、一般不能用于砍劈金属构件,必要时应使刀口垂直于被砍物体平面,并尽量靠近金属构件
固定端,以防刀口崩裂飞出或斧头弹回;
6、维护保养时应放置于干燥处,避免高温及接触腐蚀性物品,以免金属锈蚀和斧柄变质;
7、一般性沾污时,应用肥皂水擦洗,再用清水冲洗后晾干; 8、要经常检查斧头俩是否有裂纹,连接处是否松动; 9、使用完后,要用油布擦拭干净,保持清洁; 十三、拨打“119”电话报警
1、拿起话筒拨“119”号键,直至听到对方回话;
2、准确讲清起火单位名称、所在位置,要详细讲明大厦所处的区域、街道、门牌号码等,必
要时说明周围有什么标志性建筑;
3、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大小、火场面积,燃烧物质可分:油、化学物质、一般物
质;
4、讲清起火单位属多层住宅还是属于高层建筑(在几层); 5、讲清报警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号码,以便随时联系;
6、如需安排接应消防车要讲清楚接车地点,地点应在起火附近易找的地方或标志性建筑旁。
消防系统操作培训内容
一、 气体灭火系统 1、自动启动
2、 手动启动
当值人员目击火灾发生时,立即打开防护区入口处安装的紧急放气开关盖板,击碎玻璃,就可释放气体进行灭火。 3、机械应急启动
值班人员在自动、手动都无法释放气体进行灭火时,应立即到气瓶间,将对应防护区的电磁阀按下,掀开保护圈,用手指按下,就可释放气体进行灭火。 4、注意事项
a) 当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气体防护区内进行工作时,应将手/自动置于手动状态,当工作完毕后应将系统转入自动状态。
b) 当系统进行检修和试验时,应将电磁阀电路断开。 C) 检修和试验完毕后,接通电磁阀,复原。 5、气体防护区工作人员须知 1、进入防护区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1) 防护区的值班人员在进入防护区内巡查时要严格按照消防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严禁烟火;
2) 维护人员需要进入防护区内进行设备的维保工作时,如工作过程中会引起灰尘、烟雾或刺激性气体的,须在进入防护区前向物业公司消防弱电组提出申请,由消防专业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派消防技术人员对气体系统进行手/自动转换;待作业完成后消防技
术人员给予恢复。外单位进入防护区的申请,由客户服务部负责接纳,在转交消防弱电组处理。
3) 当进行入防护区内的人员需要动火、切割或打孔等施工时,除申请《临时动火作业许可证》外,尚需向公诚物业公司及市电信局安保办申请。获批准后,由消防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手/自动转换后,再把气瓶间里的电磁阀线路断开,才能进入施工,待作业完成后消防技术人员给予恢复。施工期间,安全员、消防技术人员应加强巡查管理。 2、防护区内工作消防常识
1) 一次报警时,请立即通知小区中控室; 2) 二次报警时,防护区内人员要全部撤出;
3) “自动”状态下,二次报警时,延时30秒,灭火气体喷出灭火;若无火灾属误报,在延长时
间内打碎“紧急中断” 按钮(红色的,带有“FIRE 火警”字样)的玻璃,避免造成放气损失;
4) 确有火灾,要关闭门窗,打碎“紧急放气” 按钮 (黄色的,带有“GAS RELEASE”字样)的玻璃,立即放气灭火。 3、维护保养
1) 按照相关要求,消防技术人员对气体灭火系统半年进行一次试验,试验内容为一路、二路探
测器加烟或加温试验及模拟报警,进行模拟放气试验(断开电磁阀线路,只测定信号),同时对报警器、放气灯、电磁阀信号、联动情况、紧急放气、紧急中断、延时、气体灭火控制器、中控室信号显示、分配阀进行功能检查; 2) 试验中会出现以下几种属于正常的联动情况:
a)切断非消防电(即防护区内会停电,有时根据防护区的要求,此功能未接上); b)切断中央空调(即防护区内会停电,有时根据防护区的要求,此功能未接上); c)关闭相应的排烟阀。
3) 针对出现的联动情况,试验时将采取以下办法:
试验时请空调专业人员、配电专业人员联同一起,做试验后即时恢复供电、中央空调,然后由消防技术人员打开防烟阀。
4) 试验时间为:一个防护区大约两小时。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报警程序
2、消防面板CT11操作
主楼、副楼、裙楼操作面板CT11上可以实现以上操作,确定火灾报警点及故障点位置。 3、注意事项
出现火灾报警信号,应立即通知安全员前往现场确认,如属火警,按灭火程序执行;如属误报,则要消声,查明原因后复位。 三、水喷淋灭火系统
1、水喷淋灭火系统操作主要是喷淋系统中喷淋头因为火灾或某种原因引起喷水或排水而湿式
报警阀报警,通过压力开关,启动相应的喷淋泵系统。
2、某个区域的湿式报警阀报警,中控室值班人员应通知安全员到相应的区域进行现场确认;
真火灾,按灭火程序进行扑救;若误报或排水引起的报警,复位并关闭相应的喷淋泵,不能复位的要求地下室泵房有关人员关闭相应水泵控制电源,或置于手动状态直到误报消除。 3、应急措施
当某区域因为非火灾引起漏水,除关闭相应水泵控制电源外,要求关闭相应的安全信号阀,打开该层的放水阀,水放完后,修理故障,完后把系统复原。 四、消火栓灭火系统
1、消火栓灭火系统操作是指某区域消火栓因发生火灾或其它非火灾的原因引起某层的消火栓
按钮动作及相关区域的消火栓泵启动。
2、中控室值班人员通知安全员到报警现场确认;真火灾,按灭火程序进行扑救;误报引起的
报警,复位并关闭相应的消防泵,不能复位的要求地下室泵房有关人员关闭相应泵,或置于手动状态直到误报消除。 3、应急措施
当某区域消火栓漏水,要关闭相应的检修闸阀,进行修理或更换。 五、泡沫灭火系统
1、泡沫灭火系统操作指地下室一层和地下室二层车库的泡沫灭火系统的操作。泡沫灭火系统
包括泡沫喷淋系统和泡沫消火栓系统。 2、泡沫灭火系统采用水压启动泡沫的工作原理
当地下一、二层停车库的水喷淋及消火栓动作时,自动加入6%的轻水泡沫灭火。
3、注意事项
当地下室水流指示器及消火栓按钮报警时,相关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确认误报时,应立即关闭泡沫灭火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防排烟系统
1、防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阀、送风阀、排烟风机、正压(加压)风机、电源控 制柜(箱)以
及有关的风管、通风竖井。
2、当某区域报警时,相应的区域风机将启动,排烟阀、送风阀打开。 A、手动可以打开相应的风机,平时需要将有关风机置于自动位置。
B、相应的阀门打开,联动相应区域的风机,故需对相应的阀门进行复原。局部的阀门有问题
不能打开,或打开以后关不上,使相应的风机在自动情况下启动。需要对这些阀门进行修理,或暂时的隔离,再进行处理,以后不影响总体防排烟的应急作用。 3、注意事项
注意排烟及加压风机转向正确,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 七、联动控制台
1、联动控制台包括启/停防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火栓泵、喷淋泵。
2、电梯迫降通过消防电梯迫降按钮实现,主副楼分开执行;发电机启动由配电班人员操作。 3、启动程序
4、注意事项
A、联动控制台有试灯功能,其作用是检查联动台上每个灯的好坏。消音可以对设备运行后产
生的响声的消除、“确认、恢复”按钮可以对整个控制台进行重新检测,可消除已经恢复的设备的状态。将设备最新的状态显示出来。
B、当误报引起消防水泵启动时,应马上复位消除报警源,并停止水泵运行,同时与地下室配
电班及给排水运行人员联系,现场将水泵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置,直至误报故障消除。
八、紧急广播系统 1、系统操作
2、注意事项
A、在进行消防调试广播时,应先进行预告广播,以免引起业主惊慌。
B、在播放背景音乐时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切断背景音乐的播放,转入紧急广播状态,将麦
克风置于紧急广播位置LOCK。
C、广播系统的测试保养应尽量考虑不干扰业主为原则,安排在非办公时间内进行。 九、发电机试验消防专业配合操作
1、中控室把发电机房的探头屏蔽;
2、消防专业人员把发电机房的手动转换盒打到手动; 3、打开发电机房的排烟风机;
4、发电机试验完毕解除屏蔽,检查主机,进行复位; 5、让风机停止运行; 控制盘恢复自动。
十、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1、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火场,在距离起火点2m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
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
2、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如果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
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如果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应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把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对着火苗根部喷洒;
3、干粉灭火器在喷粉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 十一、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1、可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或把灭火器扛在肩上,迅速赴到火场。在距起火点大约2m处,放
下灭火器,一只手握住喇叭形喷筒根部的手柄,把喷筒对准火焰,另一只手压下压把,二氧化碳就喷射出来;
2、当扑救流散流体火灾时,应使二氧化碳射流由近而远向火焰喷射,如果燃烧面积较大,操
作者可左右摆动喷筒,直至把火扑灭。当扑救容器内火灾时,操作者应从容器上部的一侧向容器内喷射,但不要使二氧化碳直接冲击到液面上,以免将可燃物冲出容器而扩大火灾;
3、使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应注意的事项: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保持直立状态,切不可平放或颠倒使用;当不戴防护手套时,不要用手直接握喷筒或金属管,以防冻伤;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外大风条件下使用时,因为喷射的二氧化碳气体被吹散,灭火效果很差;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使用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以防被二氧化碳窒息而发生意外;用二氧化碳扑救室内火灾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再进入,以防窒息。
十二、消防斧的使用
1、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是否有缺陷及潜在损伤,如发现变形、裂纹或斧柄橡胶护套
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2、佩挂腰斧时,位置要正确,以防刀口损坏战斗服和其他个人装备或伤及人体; 3、进行砍劈破拆作业时,应尽量使刀口垂直于被砍物体平面,以防刀口崩裂; 4、不能砍劈带电电线或设备;
5、一般不能用于砍劈金属构件,必要时应使刀口垂直于被砍物体平面,并尽量靠近金属构件
固定端,以防刀口崩裂飞出或斧头弹回;
6、维护保养时应放置于干燥处,避免高温及接触腐蚀性物品,以免金属锈蚀和斧柄变质;
7、一般性沾污时,应用肥皂水擦洗,再用清水冲洗后晾干; 8、要经常检查斧头俩是否有裂纹,连接处是否松动; 9、使用完后,要用油布擦拭干净,保持清洁; 十三、拨打“119”电话报警
1、拿起话筒拨“119”号键,直至听到对方回话;
2、准确讲清起火单位名称、所在位置,要详细讲明大厦所处的区域、街道、门牌号码等,必
要时说明周围有什么标志性建筑;
3、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火势大小、火场面积,燃烧物质可分:油、化学物质、一般物
质;
4、讲清起火单位属多层住宅还是属于高层建筑(在几层); 5、讲清报警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号码,以便随时联系;
6、如需安排接应消防车要讲清楚接车地点,地点应在起火附近易找的地方或标志性建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