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总流的能量方程实验

3.6 沿总流的能量方程实验

一、 实验目的要求

1. 验证沿总流的定常流动能量方程;

2. 通过绘制测压管水头线和总压水头线,掌握有压管流中机械能守恒和转换规律; 3. 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物理量的测量技术。

二、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 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溢流板; 5,稳水孔板; 6,恒压水箱; 7,测压计; 8,滑动测量尺; 9,测压管; 10,实验管道; 11,测压点; 12,毕托管; 13,实验流量调节阀

说明:

本实验中有两种形式的测压管:

1.毕托总压管(表中标*的测压管),用以测量毕托管探头对准点的总水头

p u 2p V 2'

++H =z +。须注意一般情况下H 与断面总水头H =z +不同(V ρg 2g ρg 2g

'

为截面平均速度) 。

2.静压测压管(表1中未标*者),用以测量测压管水头。 3.实验流量用阀13调节,用体积法测量体积流量。 三、 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 个截面。列进口截面(1)至另一截面(i )的沿总流能量方程式( i=2,3,4,……n):

p i a i V i 2p 1a 1V 12

z 1++=z i +++h 1−i

ρg 2g ρg 2g

取a 1=a 2=a 3=L L =a n =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截面的测压管中读出z +

p

ρg

aV 2

值。测量管中流量,计算断面平均流速V 及,可得各截面的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

2g

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哪些测压管是静压测压管,哪些是毕托总压管,以及两者功能

的区别。

2. 打开开关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后,关闭调节阀检查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

如不平则需查明故障原因(如连通管受阻、漏气、夹汽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

3. 打开阀13。观察思考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2)位置水头、压

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3)测点2和3测压管水头是否相等?为什么?4)测点12和13测压管水头是否不同?为什么?5)当流量增大或减小时测压管水头如何变化?

4. 通过调节阀13至一种状态,待流量稳定后,记录各测压压管的读数,同时测量体

积流量,计算平均流速。

5. 改变流量,重复上述测量。其中有一次阀门开大到使19号测管液面接近标尺零点。

五、 实验成果及要求

1.记录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NO :

均匀段D 1=cm , 缩管段D 2=cm , 扩管段D 3=

cm

水箱液面高H 0=cm , 上管道轴线高H 1=cm 下管道轴线高H 2= cm 表1(管径记录表) 测点编号 管径cm 两点间距cm

1*

2 3

*

7

8*9

10 11

12*13

14*15

16*18* 17 19

注:测点6、7所在截面内径为D 2,测点16、17为D 3,余均为D 1

标“*”者为毕托总压管测点(测点编号见图

1)

测点2、3为直管均匀段同一截面上的两个测点,10、11为弯管非均匀段同一截面上的测点

2.量测⎜z +

⎛⎝p ⎞

并记入表2 ρg ⎟⎠

表2(z +p 测

点 1

ρg ) 数值表 (基准面选在标尺零点上) 单位:cm

Q(cm3/s)

2 3

3.计算速度水头和总水头 表3(流速水头)`

管径D Q= (cm 3/s) (cm ) A(cm22/2g(cm)

Q= (cm3/s)

A(cm2)

V(cm/s)

V 2/2g(cm)

Q= (cm3/s)

A(cm2)

V(cm/s)

V 2/2g(cm)

Q (cm 3/s)

表4(总水头) 测点编号 次

1 2 3

4.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E-E 和测压管水头线P-P 提示:1: P-P线依表2数据绘制,其中测点10、11、13数据不同 2: E-E线依表4数据绘制,其中测点10、11数据不同 3. 在等直径管段E-E 与P-P 线平行 六、 成果分析及讨论

1. 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2. 流量增加时测压管水头线如何变化?为什么?

3. 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4. 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总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

5. 毕托总压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略有差异,试分析其原

因。

3.6 沿总流的能量方程实验

一、 实验目的要求

1. 验证沿总流的定常流动能量方程;

2. 通过绘制测压管水头线和总压水头线,掌握有压管流中机械能守恒和转换规律; 3. 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物理量的测量技术。

二、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 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溢流板; 5,稳水孔板; 6,恒压水箱; 7,测压计; 8,滑动测量尺; 9,测压管; 10,实验管道; 11,测压点; 12,毕托管; 13,实验流量调节阀

说明:

本实验中有两种形式的测压管:

1.毕托总压管(表中标*的测压管),用以测量毕托管探头对准点的总水头

p u 2p V 2'

++H =z +。须注意一般情况下H 与断面总水头H =z +不同(V ρg 2g ρg 2g

'

为截面平均速度) 。

2.静压测压管(表1中未标*者),用以测量测压管水头。 3.实验流量用阀13调节,用体积法测量体积流量。 三、 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 个截面。列进口截面(1)至另一截面(i )的沿总流能量方程式( i=2,3,4,……n):

p i a i V i 2p 1a 1V 12

z 1++=z i +++h 1−i

ρg 2g ρg 2g

取a 1=a 2=a 3=L L =a n =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截面的测压管中读出z +

p

ρg

aV 2

值。测量管中流量,计算断面平均流速V 及,可得各截面的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

2g

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哪些测压管是静压测压管,哪些是毕托总压管,以及两者功能

的区别。

2. 打开开关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后,关闭调节阀检查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

如不平则需查明故障原因(如连通管受阻、漏气、夹汽泡等)并加以排除,直至调平。

3. 打开阀13。观察思考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2)位置水头、压

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3)测点2和3测压管水头是否相等?为什么?4)测点12和13测压管水头是否不同?为什么?5)当流量增大或减小时测压管水头如何变化?

4. 通过调节阀13至一种状态,待流量稳定后,记录各测压压管的读数,同时测量体

积流量,计算平均流速。

5. 改变流量,重复上述测量。其中有一次阀门开大到使19号测管液面接近标尺零点。

五、 实验成果及要求

1.记录有关常数 实验装置台号NO :

均匀段D 1=cm , 缩管段D 2=cm , 扩管段D 3=

cm

水箱液面高H 0=cm , 上管道轴线高H 1=cm 下管道轴线高H 2= cm 表1(管径记录表) 测点编号 管径cm 两点间距cm

1*

2 3

*

7

8*9

10 11

12*13

14*15

16*18* 17 19

注:测点6、7所在截面内径为D 2,测点16、17为D 3,余均为D 1

标“*”者为毕托总压管测点(测点编号见图

1)

测点2、3为直管均匀段同一截面上的两个测点,10、11为弯管非均匀段同一截面上的测点

2.量测⎜z +

⎛⎝p ⎞

并记入表2 ρg ⎟⎠

表2(z +p 测

点 1

ρg ) 数值表 (基准面选在标尺零点上) 单位:cm

Q(cm3/s)

2 3

3.计算速度水头和总水头 表3(流速水头)`

管径D Q= (cm 3/s) (cm ) A(cm22/2g(cm)

Q= (cm3/s)

A(cm2)

V(cm/s)

V 2/2g(cm)

Q= (cm3/s)

A(cm2)

V(cm/s)

V 2/2g(cm)

Q (cm 3/s)

表4(总水头) 测点编号 次

1 2 3

4.绘制上述成果中最大流量下的总水头线E-E 和测压管水头线P-P 提示:1: P-P线依表2数据绘制,其中测点10、11、13数据不同 2: E-E线依表4数据绘制,其中测点10、11数据不同 3. 在等直径管段E-E 与P-P 线平行 六、 成果分析及讨论

1. 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2. 流量增加时测压管水头线如何变化?为什么?

3. 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4. 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总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

5. 毕托总压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略有差异,试分析其原

因。


相关文章

  • 水力学 能量方程
  •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力学实验室 水 力 学 流体力学 课程教学实验指示书 恒定总流能量方程演示实验 原理简介 z 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欧拉方程)在恒定.质量力有势(重力).流体不可压条件下有 伯努利积分: p u 2 +=const ( ...查看


  •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 (伯诺里方程)实验
  •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 (伯诺里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验证流体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 2.通过对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性: 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力要素的实验 ...查看


  •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 第一章 流 体 力 学 基 本 知 识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意义: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是讲授建筑给排水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该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建筑给排水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1-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本节教学内容和要求 : 1. ...查看


  • 同济大学流体力学实验能量方程实验报告
  • 实验 四 能量 方 程 (伯努利方 程 ) 实验 实验 目的和要求 丄 1 •A 观察恒定流条件下 通过管道水流的位置势能 压强势能和动能的沿程转化规律 加深理 解能量 方程的物理意义及 几何意义 2 •A 考察均 匀流 渐变流 与急变流在 ...查看


  • 第十一章 量子物理基础
  • 第 42 次课 日期 周次 星期 学时:2 内容提要: 第十一章量子物理基础 §11.1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德布罗意假设 二.德布罗意假设的实验验证 三.德布罗意假设的意义 四.电子显微镜 目的与要求: 1. 理解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 ...查看


  • 粒子世界探秘
  • 粒子世界探秘 ·1 正电子.中子.反质子和反中子 ·2 μ子.π介子.中微子和反中微子 ·3 从基本粒子到粒子 ·4 粒子世界运动的特点 ·5 粒子的普遍内在属性 ·6 场.粒子和真空 ·7 相互作用 ·8 粒子世界的对称和对称性 ·9 粒 ...查看


  •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 (1.1) 式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查看


  • 质能方程前传
  • 于德浩 2017.2.16 质能方程E=mc^2,我想应该是家喻户晓了,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招牌啊.在北京的过街天桥上,我都能看到"E=mc^2"的字样.质能方程啥意思呢?我估计一般人的理解就是,每个有质 ...查看


  • 弹簧振动规律
  • 阻尼振动周期 由于质点的运动不可能每经过一定时间便完全重复出现,因此阻尼振动不是周期运动.不过 cos(ωt+φ)是周期变化的,他使得质点每连续两次通过平衡位置并沿着相同方向运动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于是把cos(ωt+φ)的周期叫做阻尼振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