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公办高等学校的政府采购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预防风险的发生。本文简要分析政府采购存在的风险点,在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政府采购 内部控制
政府采购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办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目标旨在增强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高等学校的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着我国各级政府对政府采购业务的重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及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所组成的政府采购制度已经较为全面,各公办高等学校依据政府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开展的政府采购业务也日趋完善。同时也应当指出,在各高校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监管来堵塞漏洞,其中内部控制监管是各种监管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政府采购业务中的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使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处于阳光、公正的管控体系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杜绝采购活动中的违规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公办高等学校政府采购业务存在的常见风险点
(一)有的公办高等学校对政府采购工作重视不够
例如,有的高校认为政府采购工作由政府采购部门完全负责,其他部门人员没有必要学习、掌握政府采购业务,造成了这些单位政府采购工作难以推进;有些高校未制订出本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办法,高校相关业务部门人员不了解政府采购工作,当这些部门产生了政府采购需求时,往往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有的高校内部的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少,兼岗问题严重,有的经办人兼复核人、有的既当采购人又兼验收人,造成很多应当独立设置的政府采购岗位由一人兼任,没有很好地执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还有些高校未设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将政府采购工作直接下放给了使用部门,造成“谁有需求谁招标”的乱象,使这些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很被动。
(二)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涉及政府采购工作的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和融合
例如,有的高校政府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编制部门不能有效协调,造成工作中“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往往到了年底还完不成当年的政府采购工作任务,造成高校预算执行严重滞后;有的高校没有将政府采购目录内的项目编制采购预算,而是以自行采购的形式直接在财务账上列支,造成财政资金的运作脱离了政府部门的监管,为高校个别违法人员的营私舞弊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政府采购活动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例如,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将存在市场竞争的招标项目以单一来源方式采购,造成政府采购的应采未采;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未在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发布招标采购信息,造成潜在的招标人无法参与招标项目;有的高校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人为拆分招标项目,使采购预算不足公开招标规定的金额下限,进而违规使用询价、竞争性谈判等非招标方式达到逃避公开招标的目的;有的高校制定的招标技术参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只有个别供应商能满足技术要求,将大部分潜在投标人排除在外,极大影响到政府采购的公平性;有的高校个别人员在评标环节存在伙同个别评标专家串通舞弊的行为,通过操纵专家打分,将优质供应商排除在外,不但造成了中标产品价高质次,而且还容易滋生腐败问题;还有些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合理,为了节省资金而将采购预算压缩得非常低,在招标环节造成投标人报价普遍超预算,进而造成废标,这极大影响到了政府采购工作执行的效率。
(四)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政府采购活动存在采购验收不规范的问题
例如,在验收教学仪器过程中,验收小组成员只核对了品牌型号,未对产品进行功能的测试,一些违法供应商销售的以次充好产品、贴牌产品流入高校,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隐患。
(五)有的办公高等学校政府采购的付款审核不严格
例如,将合同规定验收后付款的政府采购资金在验收前就支付给了供应商,造成供应商拿到货款后不再履行合同,使高校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六)有的办公高等学校政府采购相关档案保管不善
例如,有的高校未指定专人保管采购档案,政府采购结束后立项、招标、验收资料都没有妥善保管,这可直接造成采购业务无效、责任不清等后果。
二、公办高等学校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措施
公办学校政府采购工作是一个系统和全面性的工作,需要高校的领导层高度重视,同时也要求高校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从采购的各个环节全面地加强内部控制。笔者认为,应当以以下几方面为突破口,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一)各高校需要合理设置政府采购部门机构编制和岗位
高等学校需要成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置独立的政府采购办公室或招标办公室,没有条件的高校在资产处或者财务处也要下设政府采购科室,在政府采购业务岗位设置上应当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二)各高校需要加强采购预算的管理
各高校需要严格按照各级财政部门规定的程序,先列政府采购预算,预算下达后再采购,根据本单位实际的需求合理地报送政府采购预算;应当按照已批复的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计划,实现预算控制计划,计划控制采购,采购控制支付。高校的政府采购部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需要严格审核政府采购预算,高校的财务部门从单位总体预算指标的角度进行汇总平衡。各使用部门需要在政府采购预算指标批准范围内,政府采购部门要对政府采购需求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各高校的财会部门就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在预算指标的额度之内进行审核。
(三)各高校需要加强采购活动管理
采购活动需要从论证、开标、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等环节加强内部控制。首先,使用部门提出的采购参数需要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论证,参与论证的外聘专家应当多于论证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论证后的招标技术参数不应当有倾向性。其次,政府采购的开标环节需要各高校严格把关,公开招标项目应当委托公证机关进行鉴证,同时也可以按照本单位规定,邀请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参与监督采购工作。应当保证本单位的采购人代表在开标前对投标人情况及评审专家情况不知情,切实防止舞弊情况的发生。
(四)各高校需要加强采购项目的验收管理
为确保实现内部控制,参与采购项目的用户方代表不能再参与同一项目的验收工作,对技术复杂的验收项目,应当成立验收小组并聘请外部专家参与验收。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管理,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政府采购文件,由指定部门或专人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五)各高校需要加强对质疑投诉答复业务的管理
为预防法律风险,各高校需要加强对政府采购业务质疑投诉答复的管理,指定招标管理部门牵头,相关使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法律顾问等部门参加,会同相关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政府采购业务质疑投诉答复工作。
(六)各高校需要加强采购业务的记录控制和采购档案管理
各高校需要妥善保管政府采购预算审批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等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对各类政府采购档案,参照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由专人负责保管。
(作者单位为山东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立恒.对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上),2015(06):51-53.
摘 要 公办高等学校的政府采购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预防风险的发生。本文简要分析政府采购存在的风险点,在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政府采购 内部控制
政府采购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办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目标旨在增强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高等学校的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随着我国各级政府对政府采购业务的重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及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所组成的政府采购制度已经较为全面,各公办高等学校依据政府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开展的政府采购业务也日趋完善。同时也应当指出,在各高校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监管来堵塞漏洞,其中内部控制监管是各种监管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政府采购业务中的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使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处于阳光、公正的管控体系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杜绝采购活动中的违规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公办高等学校政府采购业务存在的常见风险点
(一)有的公办高等学校对政府采购工作重视不够
例如,有的高校认为政府采购工作由政府采购部门完全负责,其他部门人员没有必要学习、掌握政府采购业务,造成了这些单位政府采购工作难以推进;有些高校未制订出本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办法,高校相关业务部门人员不了解政府采购工作,当这些部门产生了政府采购需求时,往往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有的高校内部的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少,兼岗问题严重,有的经办人兼复核人、有的既当采购人又兼验收人,造成很多应当独立设置的政府采购岗位由一人兼任,没有很好地执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还有些高校未设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将政府采购工作直接下放给了使用部门,造成“谁有需求谁招标”的乱象,使这些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很被动。
(二)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涉及政府采购工作的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和融合
例如,有的高校政府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编制部门不能有效协调,造成工作中“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往往到了年底还完不成当年的政府采购工作任务,造成高校预算执行严重滞后;有的高校没有将政府采购目录内的项目编制采购预算,而是以自行采购的形式直接在财务账上列支,造成财政资金的运作脱离了政府部门的监管,为高校个别违法人员的营私舞弊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政府采购活动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例如,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将存在市场竞争的招标项目以单一来源方式采购,造成政府采购的应采未采;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未在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发布招标采购信息,造成潜在的招标人无法参与招标项目;有的高校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人为拆分招标项目,使采购预算不足公开招标规定的金额下限,进而违规使用询价、竞争性谈判等非招标方式达到逃避公开招标的目的;有的高校制定的招标技术参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只有个别供应商能满足技术要求,将大部分潜在投标人排除在外,极大影响到政府采购的公平性;有的高校个别人员在评标环节存在伙同个别评标专家串通舞弊的行为,通过操纵专家打分,将优质供应商排除在外,不但造成了中标产品价高质次,而且还容易滋生腐败问题;还有些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合理,为了节省资金而将采购预算压缩得非常低,在招标环节造成投标人报价普遍超预算,进而造成废标,这极大影响到了政府采购工作执行的效率。
(四)有的公办高等学校政府采购活动存在采购验收不规范的问题
例如,在验收教学仪器过程中,验收小组成员只核对了品牌型号,未对产品进行功能的测试,一些违法供应商销售的以次充好产品、贴牌产品流入高校,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隐患。
(五)有的办公高等学校政府采购的付款审核不严格
例如,将合同规定验收后付款的政府采购资金在验收前就支付给了供应商,造成供应商拿到货款后不再履行合同,使高校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六)有的办公高等学校政府采购相关档案保管不善
例如,有的高校未指定专人保管采购档案,政府采购结束后立项、招标、验收资料都没有妥善保管,这可直接造成采购业务无效、责任不清等后果。
二、公办高等学校政府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措施
公办学校政府采购工作是一个系统和全面性的工作,需要高校的领导层高度重视,同时也要求高校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从采购的各个环节全面地加强内部控制。笔者认为,应当以以下几方面为突破口,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一)各高校需要合理设置政府采购部门机构编制和岗位
高等学校需要成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置独立的政府采购办公室或招标办公室,没有条件的高校在资产处或者财务处也要下设政府采购科室,在政府采购业务岗位设置上应当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二)各高校需要加强采购预算的管理
各高校需要严格按照各级财政部门规定的程序,先列政府采购预算,预算下达后再采购,根据本单位实际的需求合理地报送政府采购预算;应当按照已批复的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计划,实现预算控制计划,计划控制采购,采购控制支付。高校的政府采购部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需要严格审核政府采购预算,高校的财务部门从单位总体预算指标的角度进行汇总平衡。各使用部门需要在政府采购预算指标批准范围内,政府采购部门要对政府采购需求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各高校的财会部门就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在预算指标的额度之内进行审核。
(三)各高校需要加强采购活动管理
采购活动需要从论证、开标、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等环节加强内部控制。首先,使用部门提出的采购参数需要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论证,参与论证的外聘专家应当多于论证专家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论证后的招标技术参数不应当有倾向性。其次,政府采购的开标环节需要各高校严格把关,公开招标项目应当委托公证机关进行鉴证,同时也可以按照本单位规定,邀请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参与监督采购工作。应当保证本单位的采购人代表在开标前对投标人情况及评审专家情况不知情,切实防止舞弊情况的发生。
(四)各高校需要加强采购项目的验收管理
为确保实现内部控制,参与采购项目的用户方代表不能再参与同一项目的验收工作,对技术复杂的验收项目,应当成立验收小组并聘请外部专家参与验收。单位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管理,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政府采购文件,由指定部门或专人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五)各高校需要加强对质疑投诉答复业务的管理
为预防法律风险,各高校需要加强对政府采购业务质疑投诉答复的管理,指定招标管理部门牵头,相关使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法律顾问等部门参加,会同相关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政府采购业务质疑投诉答复工作。
(六)各高校需要加强采购业务的记录控制和采购档案管理
各高校需要妥善保管政府采购预算审批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等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对各类政府采购档案,参照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由专人负责保管。
(作者单位为山东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立恒.对高校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探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上),2015(06):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