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晔:三星堆青铜面具造型艺术可能源于夏代冀北文明传承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曾出土了五十多件青铜人头像及凸目面具,震惊世界,并在考古学术界掀起一个研究热潮。多少年过去了,但至今尚有许多不解之谜。

观察这些青铜人物头像,基本上都是同一种面部表情:凝重而威严,并带着几分狰狞。这种“千人一面”的造型风格,表明它们是按照统一形制的要求铸就。令人惊奇的是,在内蒙古赤峰原红山文化区域内,即夏代“冀北”地区,竟然也发现了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造型风格完全一致的玉雕人头像,而且不止一件。同时,也发现有凸目人玉雕头像,并有复合圆雕造型玉雕!四川广汉与内蒙古赤峰,一南一北两个地区之间,相距达三千公里以上,历史上不属于同一个部族,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却发现造型风格如此一致的人头像,这绝非偶然或巧合,必有某种历史原因。

夏代疆域图

据有关专家考证,红山文化晚期之后,即进入夏代社会,原红山文化区域便成为夏王朝冀州的一部分。因该地区地处冀州的最北端,故简称“冀北”。这一地区因有着发达的玉文化基础,到了夏代,玉器的琢制技艺自然会处于领先地位。

考古发现,在“冀北”地区不仅有特征鲜明的“兵玉”,也有档次比较高的“礼玉”。尤其在动物形与人形“神玉”的造型上,不仅神秘色彩浓郁,而且有复合造型玉雕。其中,多有比较大型、厚重型的玉雕摆件。玉雕人头像就是“冀北”夏玉中的出类拔翠之作,其中有的还刻有夏代铭文与纹饰,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图1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的玉雕面具与三星堆青铜面具比较图

这些玉雕人头像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的面部造型,具有如下共同特征:眉毛浓密且呈竖立状,近似倒三角形的吊角双目,大而有神;鼻部凸鼓宽大,阔嘴薄唇,呈一字形紧闭状;双耳阔直且有纹饰;表情凝重,神态威严,充溢着北方民族的粗犷、豪放之气,甚至具有一种狞厉之美。如果联想夏王朝曾连连征战的社会背景,在这种人头像的面部表情中,似乎还透着一种将帅、武士那种威猛、强悍及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

在赤峰地区发现的玉雕人头像,都是比较大型的圆雕摆件,玉质致密、坚实厚重,可平稳地摆放。据此判断,它们应该是供奉在庙堂中的神像,功能类似红山文化时期的“太阳神”玉雕摆件。不过,这种玉雕人头神像与太阳神却有着质的区别:太阳神是一种人兽合一的复合造型,其典型的形象是牛首人身,古人对它们是源自“万物有灵”观念的自然崇拜;而这种人头神像则是单一的人形神灵造型,在此之前几乎未见。只有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辽宁牛河梁遗址曾考古发掘一尊泥塑女神头像。这是红山文化时期所见到的唯一的人形神灵,它写实性很强,主要体现着对女性的崇拜,可能与当时处于母系氏族制度有直接关系。其实,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把“人”也看做是“灵物”之一。因此,对女神的供奉,仍然属于自然崇拜的范畴。

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种玉雕人头神像却不然,它们已经是一种形象的凝练与升华,是将人的面部形象,采用抽象、概括、夸张等艺术手法,进行高度“神化”处理,使其形象奇诡怪异,产生一种令人敬畏的艺术效果。无论是青铜人头神像,还是玉雕人头神像,它们都已经是全社会普遍崇拜、敬仰的一种“公众形象”,成为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象征。可以说,夏代先民们将他们所有的崇拜、信仰、祈愿与奉神敬祖的理念,集中地凝结在这种人形神灵的形象之中,虔诚拜谒、笃信不移,甚至成为他们的精神皈依所在,似乎具有中国后世“佛教”式的宗教形态。因此,可以说这种玉雕人头神像的出现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这是原始宗教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的标志。它表明从原始时代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自然崇拜,已经发展到以人形神灵为崇拜中心的宗教体系。这是中国宗教文化发展中的一个质的飞跃,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图2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的玉雕人头像摆件

我们推测,可能从夏代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对人形神灵崇拜的宗教发展阶段。从此开始,人形神像就成为宗教圣坛上的核心,成为庙堂之中居中心地位的神灵形象,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现在仍然会看到,无论是何方“神仙”,基本上都是人的形象。既使是鬼魅妖魔,也离不开人的外形。

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曾出现过玉雕傩面像。它们造型古拙、粗犷,在凝重的表情中同样透着一种凶悍与狰狞,先民们为了祈福佑吉、除病灭灾,而对其顶礼膜拜。红山文化时期盛行萨满教,其主要的宗教活动是巫术活动,玉雕傩面像应该就是在巫事祭坛上供奉的“神像”。这种傩面像,无论造型多么诡异怪诞,但仍不脱离人的脸形。这表明远在新石器晚期的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开始将人的本质力量作为精神的寄托,将图腾崇拜升华到对人的神力崇拜上。应该说,这已是自然崇拜质的飞跃。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玉雕傩面像应该是中国最初始的人形神灵造像,只是尚不具有“公众形象”的属性,仅仅只在巫术活动中使用而已。

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才会供奉着同样的神灵;有了统一的宗教制度,才会有形制一致的神佛造像,而这些并不会受地域、族别的限制,只需要有宗教的传播。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对三星堆与赤峰两个不同地区却拥有同有形制一致的人头神像,就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诠释了。宗教一旦形成,其传播的速度、扩展的地域皆超乎人们的想象,甚至不受国籍限制。历史上既有唐玄奘远赴印度取经,也有印度达摩祖师驻修于中国少林寺,更有西方的传教士不断涌入东方。中国自古以来,在民间也一向“游僧”众多。就是在今天,中国内地不是也有藏传佛教吗?

在广汉地区出现与赤峰地区玉雕人头神像形制相同的青铜人头神像,并非不可思议。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夏王朝是众多氏族部落的联盟,是经过多年血雨醒风的战争,才建立起来的政权。常年的征战、兼并,人口的流动性加快,部族迁徙频繁,各种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长此以往,在中原广阔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了一个意识形态、思想理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趋于一致的大汉民族。从此,也有了比较成熟的宗教体系与统一的宗教制度。因信仰高度集中,便供奉着形制统一的人形神像,犹如中国现今许多地区、不同民族都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一样。这些佛像,不仅不受地域、民族的限制,时间跨度也可以很大。比如,唐代有释迦牟尼的佛像,到了清朝同样也会有;佛像制作的材质上也是多种多样,有泥塑、石雕、木雕、铜铸、玉雕等等。

图3夏代冀北地区的凸目人头像玉雕与三星堆青铜凸目人头像对比图

从赤峰与广汉拥有同一形制的神像造型这一个侧面,也证明夏代确实已经是一个版图很大、且政权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国的夏文化,距今已有4000年前以上的历史;而三星堆文化的诞生年代,据考证大约为商代中期,距今不超过3000年。从时间上来看,夏代的玉雕神像远在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之前就已出现;另一方面,只有青铜冶炼技术出现之后,且铸造技艺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才有可能铸造出三星堆文化中那些复杂的青铜人头神像,和那些精美的青铜礼器。因此,我们推论:三星堆青铜人头神像的造型,可能源自夏代北方地区,极有可能源自夏代“冀北”地区的玉雕人头神像。如前所述,无论是其面部形象,还是造型风格,都带有北方民族的气韵。当时也许还有其它材质(如泥、石、木等)的同样造型,但唯有玉雕造型能够完好地留存下来,成为最可靠的实物证据。

在夏代“冀北”地区的玉雕人头神像中,也有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中的凸目人头像。如图3所示,有学者认为,凸目人头神像可能体现着对眼睛的崇拜或突出眼睛的神力;也有人认为这些凸目人头像和青铜凸目面具与鸟的形象有关,是人、鸟合一的表现形式。这些观点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先民们对鸟普遍崇拜。尤其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地区,包括原红山文化区域内的各个氏族部落,一向把鸟视为“通天、通神的使者”。在巫玉时代,鸟形玉器就有很多。在红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时期,还出现鸟首人身或人首鸟身等复合造型的圆雕玉器,还有不少有鸟首玉龙玉雕等等。

图4夏代冀北地区发现的人鸟合一复合造型玉雕

图4所示的是一件源自人鸟合一而产生的复合造型,在人头之上还有一个人首鹰身的怪异造型,这可能是“东夷”部落的图腾。从侧面看,还有似红山文化玦形龙的形态。这种造型,可能表达着氏族部落之间的某种联合关系或族系关系,也有可能表达着某种宗教理念。它应该也是一尊神像,可能在某种特殊祭祀活动中供奉。

在广汉三星堆集中出土了那么多青铜人头神像及各种青铜宗教制品,还可能另有原因。我们推测,三星堆极有可能是当时的宗教圣地,或者是最大的宗教活动中心,至少也有当时最大规模的庙宇。它表明夏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甚至不惜财力、物力,扩展规模。如此以来,就创造了又一个世界奇迹,也为中国后世留下了珍贵无比的文明遗产。而出现在赤峰地区的玉雕人头神像,其意义更不寻常,它们既有宗教文化意义,也有历史政治意义。中国考古界与文博界,应高度重视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我们相信,这些玉雕人头神像将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历史光辉!

',1)">

歌曲:《没有人像你了解我》

演唱:黄晶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曾出土了五十多件青铜人头像及凸目面具,震惊世界,并在考古学术界掀起一个研究热潮。多少年过去了,但至今尚有许多不解之谜。

观察这些青铜人物头像,基本上都是同一种面部表情:凝重而威严,并带着几分狰狞。这种“千人一面”的造型风格,表明它们是按照统一形制的要求铸就。令人惊奇的是,在内蒙古赤峰原红山文化区域内,即夏代“冀北”地区,竟然也发现了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造型风格完全一致的玉雕人头像,而且不止一件。同时,也发现有凸目人玉雕头像,并有复合圆雕造型玉雕!四川广汉与内蒙古赤峰,一南一北两个地区之间,相距达三千公里以上,历史上不属于同一个部族,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却发现造型风格如此一致的人头像,这绝非偶然或巧合,必有某种历史原因。

夏代疆域图

据有关专家考证,红山文化晚期之后,即进入夏代社会,原红山文化区域便成为夏王朝冀州的一部分。因该地区地处冀州的最北端,故简称“冀北”。这一地区因有着发达的玉文化基础,到了夏代,玉器的琢制技艺自然会处于领先地位。

考古发现,在“冀北”地区不仅有特征鲜明的“兵玉”,也有档次比较高的“礼玉”。尤其在动物形与人形“神玉”的造型上,不仅神秘色彩浓郁,而且有复合造型玉雕。其中,多有比较大型、厚重型的玉雕摆件。玉雕人头像就是“冀北”夏玉中的出类拔翠之作,其中有的还刻有夏代铭文与纹饰,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图1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的玉雕面具与三星堆青铜面具比较图

这些玉雕人头像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的面部造型,具有如下共同特征:眉毛浓密且呈竖立状,近似倒三角形的吊角双目,大而有神;鼻部凸鼓宽大,阔嘴薄唇,呈一字形紧闭状;双耳阔直且有纹饰;表情凝重,神态威严,充溢着北方民族的粗犷、豪放之气,甚至具有一种狞厉之美。如果联想夏王朝曾连连征战的社会背景,在这种人头像的面部表情中,似乎还透着一种将帅、武士那种威猛、强悍及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

在赤峰地区发现的玉雕人头像,都是比较大型的圆雕摆件,玉质致密、坚实厚重,可平稳地摆放。据此判断,它们应该是供奉在庙堂中的神像,功能类似红山文化时期的“太阳神”玉雕摆件。不过,这种玉雕人头神像与太阳神却有着质的区别:太阳神是一种人兽合一的复合造型,其典型的形象是牛首人身,古人对它们是源自“万物有灵”观念的自然崇拜;而这种人头神像则是单一的人形神灵造型,在此之前几乎未见。只有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辽宁牛河梁遗址曾考古发掘一尊泥塑女神头像。这是红山文化时期所见到的唯一的人形神灵,它写实性很强,主要体现着对女性的崇拜,可能与当时处于母系氏族制度有直接关系。其实,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把“人”也看做是“灵物”之一。因此,对女神的供奉,仍然属于自然崇拜的范畴。

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种玉雕人头神像却不然,它们已经是一种形象的凝练与升华,是将人的面部形象,采用抽象、概括、夸张等艺术手法,进行高度“神化”处理,使其形象奇诡怪异,产生一种令人敬畏的艺术效果。无论是青铜人头神像,还是玉雕人头神像,它们都已经是全社会普遍崇拜、敬仰的一种“公众形象”,成为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象征。可以说,夏代先民们将他们所有的崇拜、信仰、祈愿与奉神敬祖的理念,集中地凝结在这种人形神灵的形象之中,虔诚拜谒、笃信不移,甚至成为他们的精神皈依所在,似乎具有中国后世“佛教”式的宗教形态。因此,可以说这种玉雕人头神像的出现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这是原始宗教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的标志。它表明从原始时代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自然崇拜,已经发展到以人形神灵为崇拜中心的宗教体系。这是中国宗教文化发展中的一个质的飞跃,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图2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的玉雕人头像摆件

我们推测,可能从夏代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对人形神灵崇拜的宗教发展阶段。从此开始,人形神像就成为宗教圣坛上的核心,成为庙堂之中居中心地位的神灵形象,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现在仍然会看到,无论是何方“神仙”,基本上都是人的形象。既使是鬼魅妖魔,也离不开人的外形。

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曾出现过玉雕傩面像。它们造型古拙、粗犷,在凝重的表情中同样透着一种凶悍与狰狞,先民们为了祈福佑吉、除病灭灾,而对其顶礼膜拜。红山文化时期盛行萨满教,其主要的宗教活动是巫术活动,玉雕傩面像应该就是在巫事祭坛上供奉的“神像”。这种傩面像,无论造型多么诡异怪诞,但仍不脱离人的脸形。这表明远在新石器晚期的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开始将人的本质力量作为精神的寄托,将图腾崇拜升华到对人的神力崇拜上。应该说,这已是自然崇拜质的飞跃。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玉雕傩面像应该是中国最初始的人形神灵造像,只是尚不具有“公众形象”的属性,仅仅只在巫术活动中使用而已。

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才会供奉着同样的神灵;有了统一的宗教制度,才会有形制一致的神佛造像,而这些并不会受地域、族别的限制,只需要有宗教的传播。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对三星堆与赤峰两个不同地区却拥有同有形制一致的人头神像,就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诠释了。宗教一旦形成,其传播的速度、扩展的地域皆超乎人们的想象,甚至不受国籍限制。历史上既有唐玄奘远赴印度取经,也有印度达摩祖师驻修于中国少林寺,更有西方的传教士不断涌入东方。中国自古以来,在民间也一向“游僧”众多。就是在今天,中国内地不是也有藏传佛教吗?

在广汉地区出现与赤峰地区玉雕人头神像形制相同的青铜人头神像,并非不可思议。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夏王朝是众多氏族部落的联盟,是经过多年血雨醒风的战争,才建立起来的政权。常年的征战、兼并,人口的流动性加快,部族迁徙频繁,各种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长此以往,在中原广阔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了一个意识形态、思想理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趋于一致的大汉民族。从此,也有了比较成熟的宗教体系与统一的宗教制度。因信仰高度集中,便供奉着形制统一的人形神像,犹如中国现今许多地区、不同民族都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一样。这些佛像,不仅不受地域、民族的限制,时间跨度也可以很大。比如,唐代有释迦牟尼的佛像,到了清朝同样也会有;佛像制作的材质上也是多种多样,有泥塑、石雕、木雕、铜铸、玉雕等等。

图3夏代冀北地区的凸目人头像玉雕与三星堆青铜凸目人头像对比图

从赤峰与广汉拥有同一形制的神像造型这一个侧面,也证明夏代确实已经是一个版图很大、且政权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国的夏文化,距今已有4000年前以上的历史;而三星堆文化的诞生年代,据考证大约为商代中期,距今不超过3000年。从时间上来看,夏代的玉雕神像远在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之前就已出现;另一方面,只有青铜冶炼技术出现之后,且铸造技艺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才有可能铸造出三星堆文化中那些复杂的青铜人头神像,和那些精美的青铜礼器。因此,我们推论:三星堆青铜人头神像的造型,可能源自夏代北方地区,极有可能源自夏代“冀北”地区的玉雕人头神像。如前所述,无论是其面部形象,还是造型风格,都带有北方民族的气韵。当时也许还有其它材质(如泥、石、木等)的同样造型,但唯有玉雕造型能够完好地留存下来,成为最可靠的实物证据。

在夏代“冀北”地区的玉雕人头神像中,也有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中的凸目人头像。如图3所示,有学者认为,凸目人头神像可能体现着对眼睛的崇拜或突出眼睛的神力;也有人认为这些凸目人头像和青铜凸目面具与鸟的形象有关,是人、鸟合一的表现形式。这些观点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先民们对鸟普遍崇拜。尤其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地区,包括原红山文化区域内的各个氏族部落,一向把鸟视为“通天、通神的使者”。在巫玉时代,鸟形玉器就有很多。在红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时期,还出现鸟首人身或人首鸟身等复合造型的圆雕玉器,还有不少有鸟首玉龙玉雕等等。

图4夏代冀北地区发现的人鸟合一复合造型玉雕

图4所示的是一件源自人鸟合一而产生的复合造型,在人头之上还有一个人首鹰身的怪异造型,这可能是“东夷”部落的图腾。从侧面看,还有似红山文化玦形龙的形态。这种造型,可能表达着氏族部落之间的某种联合关系或族系关系,也有可能表达着某种宗教理念。它应该也是一尊神像,可能在某种特殊祭祀活动中供奉。

在广汉三星堆集中出土了那么多青铜人头神像及各种青铜宗教制品,还可能另有原因。我们推测,三星堆极有可能是当时的宗教圣地,或者是最大的宗教活动中心,至少也有当时最大规模的庙宇。它表明夏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甚至不惜财力、物力,扩展规模。如此以来,就创造了又一个世界奇迹,也为中国后世留下了珍贵无比的文明遗产。而出现在赤峰地区的玉雕人头神像,其意义更不寻常,它们既有宗教文化意义,也有历史政治意义。中国考古界与文博界,应高度重视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我们相信,这些玉雕人头神像将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历史光辉!

',1)">

歌曲:《没有人像你了解我》

演唱:黄晶


相关文章

  •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六话,[山海经]杂谈,十日国扶桑树的故事(上)
  • (henry0311001_新浪博客------2010-12-26 21:13:50)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六话,<山海经>杂谈,十日国扶桑树的故事(上) 三星堆的扶桑树 下一话我想来试着"讲讲故事" ...查看


  • 我眼中的青铜以及青铜文化
  • 我眼中的青铜以及青铜文化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不得不说的是青铜文化在其中也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且,中国的青铜文化在世界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形成了凝聚力和辐射力量最为强大的青铜文明.总的来说,中国的青铜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 ...查看


  • 三星堆青铜神树
  •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是1986年8月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器物坑出土的6件树形的文物,造型为树状,上有神鸟.原树高384cm,3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 中文名:青铜神树 ...查看


  • 夏商周考古
  • 名词解释: 1.金石学: 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在尚未进行科学发掘的情况下,以零星出土的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金",主要指商周时期的铜器和铭文."石",主要指秦汉以后的石刻.金石学偏重 ...查看


  • 关于脸谱的一些知识
  • 脸谱 起源 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一种是源于我国南北朝北齐,兴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 ...查看


  •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 一. 史前时代 <名词解释>P2: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群.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 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 三皇.五帝.绝地天通.禅让制 ...查看


  •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周青铜器的特点.代表作品: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及表现:奴隶的悲 惨命运等基础知识.综合归纳: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 统治的基础之上. 2.认识夏商周的青铜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 ...查看


  •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 二里头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 考古与文物 1997年第3期 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这种文化的形成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成长,有着特殊的贡献.然而,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和波及面的广度远不及商文化.周文化,与之基本同时 ...查看


  • 中国文明到底是本土原生的还是外来的
  • 中国文明到底是本土原生的还是外来的. <史记>第一篇<五帝本纪>,关于黄帝重点活动的区域,在司马迁的记述里应该还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后边的颛顼.帝喾.尧.舜等等都是在这一个地方活动.后来的夏.商.周,包括秦.汉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