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水"行舟乘"势"而为

  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评价体系必须随之改革,因此我们做事就要顺势而为,借助评估这一“水”势,撑好杆,掌好舵,让“金山区小学学科基础素养等第制评估项目”这艘“舟”稳稳地行进在改革的浪潮中。

  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顺“水”行舟,不仅仅于此,更是指水从固态冰到液态水,再以液态水变化到水蒸气的一个变化过程。固态冰表示学科基础素养综合评估中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推进改革的坚固基石。液态水则表示推进评估的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抱团式的校本研训等活动,把评估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呈现水流不息的动态变化。气态水表示评估结果,形成课程文化、校园文化,搭建“三‘好’”校本课程,化为无形,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一、固体冰――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估指标体系

  初期,我们开发评估工具,改变评估内容和方式提升质量观(单一知识技能――学科综合素养)、评价观(强化知识――诊断、优化教学)、教学观(知识传授――兴趣习惯培养。通过改变评价观,倒逼质量观、教学观的转变。

  (一)构建三维评估指标

  基于课改的精神我们构建了“知识技能”、“综合实践”、“兴趣习惯”三维评估框架,并根据这三个维度,设置了10项指标的评估量表。第一个维度,通过口头和书面检测评估基于《课标》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第二个维度,通过观察和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评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第三个维度,通过观察和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评估兴趣与习惯养成的情况。知识、能力、情意构成的三维评估指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和核心内容。

  (二)编制三维评估工具

  依据三维评估框架及其内涵,项目组在“综合实践”和“兴趣习惯”方面,开发了成套的观察量表,并设计了操作工具。教师主要采用观察、记录等方式来评估学生作品。

  表1:海棠小学语文课堂“兴趣习惯观察”评价档案袋

  (三)设计诊断性评估报告单

  这份报告单需要填写学生三个维度十个方面的表现,是诊断性的;需要填写学期内不同阶段的表现,是过程性的,用等第制来记录。为帮助家长和学生解读这份报告单,还配有学科教师的定性描述。从这份报告单里,家长能看到孩子十个方面的表现。它是成长记录册,也是诊断报告单,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评价的“诊断”和“激励”的本质。

  表2:海棠小学英语学科基础素养评估报告单

  慢慢固化的评价标准体系改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拓宽了教育教学渠道,也让我们更加关注我们的实施过程。

  二、液态水――多形式、多途径的评估过程

  液态是种常态,即我们的评估过程要通过多种方式常态化实施,从而形成灵动、流动的水流。我们研读课程标准,改进课堂行为,建立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校本实践。

  (一)细化课程目标――由大到小

  我们的评估主要是基于课程标准,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益。我们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结构”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逻辑结构”两个维度出发,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单元整体设计――构建学习支架”这三步来整体推进。将语数英学科各年级的课标进行梳理,并将目标细化到单元,由单元细化到课时。单元整体设计包含单元文本及导语解读、单元整体目标及重点训练目标、各课落实目标的教学计划,具体每一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作用地位和学生情况分析。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时,围绕教学目标,构建利于学生学习的各种教学支架(如图1、图2所示)。

  图1:二年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整体设计片段

  1.每课在单元中的作用地位。

  2.每课教学计划。

  图2:小学四年级数学“毫升与升”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的整体设计落实于每一节课中,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花哨而要在于扎实有效,基于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设置了系列游戏课程。(见表3)

  表3:小学数学游戏课程

  (二)立体评估实践――由点到面

  既然有了评价指标、有了操作工具,那么我们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

  1.关注差异,分层评估。一是知识点分层。在知识技能检测方面,我们实施知识点的分层,由易到难,满足一部分学困生的基本要求,也确保让一批学有余力学生能充足思考。二是学段分层。对于不同年级学生,我们采取不同方式。如一二年级只进行书写、拼音、字词、句子、朗读等的单项训练,并且通过口头过关形式进行。而中高年级则根据基础积累、阅读理解、表达写作、综合实践四个板块进行检测,每一板块注重难度系数,尽力考查出学生的不同能力。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保持了孩子积极乐观心态。

  2.立足常态,无痕评估。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习惯的及时化和常态化评价,现今,我们的课堂正从开始时刻意的鼓励评价逐步向无痕化的鼓励评价转变。课堂教学中以随机的激励性评价语言,或者以灵活的课文资源(小花木兰、小海马、含羞草等黏纸、几何图形、水果)、学校刻制的“三好”奖章等作为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课堂表现的奖励评奖手段,每月评出各类明星奖。

  3. 多元整合,动态评估。具体表现为多元化、多维度、多形式、多途径。从评价者来说分为学生、教师、同伴、家长。从形式来分,包括日常评价、活动评价、激励评价等,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以鼓励等积极方式评价学生。从途径来分,既有课内、课外的评价,又有单学科单项指标的评价和跨学科整合进行三大板块的板块综合评价;既有短平快评价活动,又有时间跨度较长的评价活动。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科的宽度,还为固态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动态运用学科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平台。

  案例1: “挑战三好魔方”

  结合学校的“三好”课程,二年级进行了“挑战三好魔方”综合评估活动。此次评估活动综合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以及科学学科六个活动板块。每个学生闯一关就把魔方一面变同一颜色,在家长志愿者带领下,学生们拿着自己设计的魔方卡穿梭于各个活动室。每个学生热情高涨,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通过这种游戏,既体现了学科性也体现了统整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更体现了学习的分层性和愉悦性。   案例2: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爱”主题网络图

  为了跟进项目,各教研组侧重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立足校本,编制了海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菜单,上图为语文学科各年级以“爱”主题的实践网络图。同一主题不同年龄孩子有不同的活动,是一个慢慢提升的过程。根据这个菜单学生可以自己评价,家长也可以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使学生的活动过程更加被关注。

  (三)保障评估机制――抱团发展

  “学科基础素养等第制评估项目”要立足于课堂,融合于教育的过程。在寻求突破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的智慧,感受到了校本教研带给我们的惊喜,逐步形成了抱团式的研训方式,这就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1.学科内抱团。教师们在教研组活动中聚焦课堂,实现“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一体化。这种推磨的形式引导教师从“单兵作战”转向“团队协作”,再到“抱团发展”,最终推动组内每个教师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迅速成长。

  2.跨学科抱团。以“走进别人的课堂,评说别人的课堂,学习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为宗旨,建立了跨学科教研活动。跨学科教研从多元化的组织建设、多视角教学设计、多渠道的资源共享以及多内涵专业发展这四方面开展,如:为了设计“基础素养综合评估”校本课程,将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与自然、美术、音乐各教研组联合在一起进行专题研究;“绿色指标”命题探讨,将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专题教研组。

  案例3:“阅”动海棠

  学校“三好”课程有一个板块为“阅”动海棠。我们把各年级的阅读书籍和“六一”狂欢有机结合,让每个班级每个人来演绎书籍片段,设定了每个年级的阅读主题。一年级“我爱卡通”、二年级“我爱童话”、三年级“我爱自然”、四年级“我爱旅行”、五年级“我爱经典”,五个年级五种主题,各班为我们呈现了38本经典阅读书籍:《神笔马良》、《青蛙王子》、《森林狂想曲》、《加勒比海盗》、《水浒传》、《三国演仪》……有中文版的、英文版的、数字版的,每个中队都对经典书籍进行了特别的演绎。通过一场生动、立体的阅读展示,实现跨学科的统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内化为一种自觉阅读行为。

  3.家校抱团。一项改革的推进,一定要得到家长的认可,我们通过学生现身说法、家长体验法、开放活动法、互动交流法等来推行,同时设立家长观察团参与学校改革项目中来,他们用家长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海棠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网络平台也是促进家校抱团的一种方式,我们建立中队博客、校园电视台等让家长走进校园,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案例4:生活中的数学

  五年级数学小数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内容,如何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乘法的准确率呢?我们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2013节能小当家”学习主题。在学生让学会看家里账单开始导入,通过让学生收集、读水表、电表和统计,了解家庭水电气的使用情况和能耗情况,并了解每度电、每吨水费用,最后算出家里的每月费用。在这个过程中邀请水厂、电厂家长教授学生读表。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还使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中更加关注生活,使家长做到和生活深度融入。

  案例5:小棠闯世界

  五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我们在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之后继续学习西方节日,了解西方文化。譬如在教学“复活节”时,老师让学生听相关音乐、说复活节由来、画彩蛋并让学生们再次讨论,如何制作漂亮而又不会发臭的彩蛋,最后用信息技术编制乐曲和演绎复活节故事。这一过程需要跨学科教师的共同参与,发挥老师和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

  4.校际抱团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校本教研难以满足教师的需求。作为金山区校际联盟龙头学校,我们开展了“以校为本,校际联动”的八校联动教研活动,通过展示、交流、研讨、观摩等形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气态水――多融合、多极化的评估结果

  改革的开始是艰难的,改革的路上是欢乐的,改革的发展是无形的。它成为气体,看不到摸不着,融入了学校的空气中,升华为一种学校的文化,内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学校形成了“课程提升学校品质 文化引领师生成长”的学校文化,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最终实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一)融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针对评估结果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衍生了海棠小学“三好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三好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好玩、好奇、好学”的“三好”品质而构建的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好玩的天性得到舒展,好奇的本能得到引导,好学的品质得到培养”。初步设计了“小棠闯世界”、“书海棠洋”、“交换空间”等一系列的校本课程。(“三好”课程图如下)

  三好课程图

  案例6:交换空间的课程

  我们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除了在基础型课程中大胆尝试外,还开拓校本课程。如和市西小学学生开展交换空间的课程,即同一时间我们交换学生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设立了市西的“城”和海棠的“海”为主题的交换课程。双方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交友、实践。如参观校园、了解双方文化、完成交换课程的学习单、阅读相关书籍、一起放风筝等。

  (二) 形成校本评估标准

  由评估项目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再由校本课程回归到校本课程的评估,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三好”课程的评估由班级到年级最后到全校;由语文、数学、英语到综合学科;由单科到综合各种方式,最后通过“海棠十会”来落实知识技能,通过“真善美”三个纬度来落实情感目标。

  (三)内化教师自觉行为

  一项改革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改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方式,改进评估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使教师的改革创新、脚踏实地的行为从个体觉醒到内化实施。

  顺水行舟,借助水势,将“基础素养等第制评估”的转变慢慢融入我们的课堂、渗透入我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将改革的浪潮推动每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玩中学、学中思、思中创”,最后成长为一群蒸蒸日上的“三好”学生。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海棠小学)

  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评价体系必须随之改革,因此我们做事就要顺势而为,借助评估这一“水”势,撑好杆,掌好舵,让“金山区小学学科基础素养等第制评估项目”这艘“舟”稳稳地行进在改革的浪潮中。

  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的顺“水”行舟,不仅仅于此,更是指水从固态冰到液态水,再以液态水变化到水蒸气的一个变化过程。固态冰表示学科基础素养综合评估中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推进改革的坚固基石。液态水则表示推进评估的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抱团式的校本研训等活动,把评估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呈现水流不息的动态变化。气态水表示评估结果,形成课程文化、校园文化,搭建“三‘好’”校本课程,化为无形,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一、固体冰――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估指标体系

  初期,我们开发评估工具,改变评估内容和方式提升质量观(单一知识技能――学科综合素养)、评价观(强化知识――诊断、优化教学)、教学观(知识传授――兴趣习惯培养。通过改变评价观,倒逼质量观、教学观的转变。

  (一)构建三维评估指标

  基于课改的精神我们构建了“知识技能”、“综合实践”、“兴趣习惯”三维评估框架,并根据这三个维度,设置了10项指标的评估量表。第一个维度,通过口头和书面检测评估基于《课标》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第二个维度,通过观察和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评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第三个维度,通过观察和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评估兴趣与习惯养成的情况。知识、能力、情意构成的三维评估指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和核心内容。

  (二)编制三维评估工具

  依据三维评估框架及其内涵,项目组在“综合实践”和“兴趣习惯”方面,开发了成套的观察量表,并设计了操作工具。教师主要采用观察、记录等方式来评估学生作品。

  表1:海棠小学语文课堂“兴趣习惯观察”评价档案袋

  (三)设计诊断性评估报告单

  这份报告单需要填写学生三个维度十个方面的表现,是诊断性的;需要填写学期内不同阶段的表现,是过程性的,用等第制来记录。为帮助家长和学生解读这份报告单,还配有学科教师的定性描述。从这份报告单里,家长能看到孩子十个方面的表现。它是成长记录册,也是诊断报告单,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评价的“诊断”和“激励”的本质。

  表2:海棠小学英语学科基础素养评估报告单

  慢慢固化的评价标准体系改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拓宽了教育教学渠道,也让我们更加关注我们的实施过程。

  二、液态水――多形式、多途径的评估过程

  液态是种常态,即我们的评估过程要通过多种方式常态化实施,从而形成灵动、流动的水流。我们研读课程标准,改进课堂行为,建立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校本实践。

  (一)细化课程目标――由大到小

  我们的评估主要是基于课程标准,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益。我们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科知识内在逻辑结构”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逻辑结构”两个维度出发,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单元整体设计――构建学习支架”这三步来整体推进。将语数英学科各年级的课标进行梳理,并将目标细化到单元,由单元细化到课时。单元整体设计包含单元文本及导语解读、单元整体目标及重点训练目标、各课落实目标的教学计划,具体每一篇课文在单元中的作用地位和学生情况分析。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时,围绕教学目标,构建利于学生学习的各种教学支架(如图1、图2所示)。

  图1:二年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整体设计片段

  1.每课在单元中的作用地位。

  2.每课教学计划。

  图2:小学四年级数学“毫升与升”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的整体设计落实于每一节课中,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花哨而要在于扎实有效,基于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设置了系列游戏课程。(见表3)

  表3:小学数学游戏课程

  (二)立体评估实践――由点到面

  既然有了评价指标、有了操作工具,那么我们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

  1.关注差异,分层评估。一是知识点分层。在知识技能检测方面,我们实施知识点的分层,由易到难,满足一部分学困生的基本要求,也确保让一批学有余力学生能充足思考。二是学段分层。对于不同年级学生,我们采取不同方式。如一二年级只进行书写、拼音、字词、句子、朗读等的单项训练,并且通过口头过关形式进行。而中高年级则根据基础积累、阅读理解、表达写作、综合实践四个板块进行检测,每一板块注重难度系数,尽力考查出学生的不同能力。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保持了孩子积极乐观心态。

  2.立足常态,无痕评估。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习惯的及时化和常态化评价,现今,我们的课堂正从开始时刻意的鼓励评价逐步向无痕化的鼓励评价转变。课堂教学中以随机的激励性评价语言,或者以灵活的课文资源(小花木兰、小海马、含羞草等黏纸、几何图形、水果)、学校刻制的“三好”奖章等作为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课堂表现的奖励评奖手段,每月评出各类明星奖。

  3. 多元整合,动态评估。具体表现为多元化、多维度、多形式、多途径。从评价者来说分为学生、教师、同伴、家长。从形式来分,包括日常评价、活动评价、激励评价等,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以鼓励等积极方式评价学生。从途径来分,既有课内、课外的评价,又有单学科单项指标的评价和跨学科整合进行三大板块的板块综合评价;既有短平快评价活动,又有时间跨度较长的评价活动。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科的宽度,还为固态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动态运用学科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平台。

  案例1: “挑战三好魔方”

  结合学校的“三好”课程,二年级进行了“挑战三好魔方”综合评估活动。此次评估活动综合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以及科学学科六个活动板块。每个学生闯一关就把魔方一面变同一颜色,在家长志愿者带领下,学生们拿着自己设计的魔方卡穿梭于各个活动室。每个学生热情高涨,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通过这种游戏,既体现了学科性也体现了统整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更体现了学习的分层性和愉悦性。   案例2: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爱”主题网络图

  为了跟进项目,各教研组侧重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立足校本,编制了海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菜单,上图为语文学科各年级以“爱”主题的实践网络图。同一主题不同年龄孩子有不同的活动,是一个慢慢提升的过程。根据这个菜单学生可以自己评价,家长也可以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使学生的活动过程更加被关注。

  (三)保障评估机制――抱团发展

  “学科基础素养等第制评估项目”要立足于课堂,融合于教育的过程。在寻求突破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的智慧,感受到了校本教研带给我们的惊喜,逐步形成了抱团式的研训方式,这就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1.学科内抱团。教师们在教研组活动中聚焦课堂,实现“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一体化。这种推磨的形式引导教师从“单兵作战”转向“团队协作”,再到“抱团发展”,最终推动组内每个教师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迅速成长。

  2.跨学科抱团。以“走进别人的课堂,评说别人的课堂,学习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为宗旨,建立了跨学科教研活动。跨学科教研从多元化的组织建设、多视角教学设计、多渠道的资源共享以及多内涵专业发展这四方面开展,如:为了设计“基础素养综合评估”校本课程,将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与自然、美术、音乐各教研组联合在一起进行专题研究;“绿色指标”命题探讨,将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聚集到一起,共同开展研究,形成专题教研组。

  案例3:“阅”动海棠

  学校“三好”课程有一个板块为“阅”动海棠。我们把各年级的阅读书籍和“六一”狂欢有机结合,让每个班级每个人来演绎书籍片段,设定了每个年级的阅读主题。一年级“我爱卡通”、二年级“我爱童话”、三年级“我爱自然”、四年级“我爱旅行”、五年级“我爱经典”,五个年级五种主题,各班为我们呈现了38本经典阅读书籍:《神笔马良》、《青蛙王子》、《森林狂想曲》、《加勒比海盗》、《水浒传》、《三国演仪》……有中文版的、英文版的、数字版的,每个中队都对经典书籍进行了特别的演绎。通过一场生动、立体的阅读展示,实现跨学科的统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内化为一种自觉阅读行为。

  3.家校抱团。一项改革的推进,一定要得到家长的认可,我们通过学生现身说法、家长体验法、开放活动法、互动交流法等来推行,同时设立家长观察团参与学校改革项目中来,他们用家长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海棠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网络平台也是促进家校抱团的一种方式,我们建立中队博客、校园电视台等让家长走进校园,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案例4:生活中的数学

  五年级数学小数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内容,如何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乘法的准确率呢?我们的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2013节能小当家”学习主题。在学生让学会看家里账单开始导入,通过让学生收集、读水表、电表和统计,了解家庭水电气的使用情况和能耗情况,并了解每度电、每吨水费用,最后算出家里的每月费用。在这个过程中邀请水厂、电厂家长教授学生读表。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还使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中更加关注生活,使家长做到和生活深度融入。

  案例5:小棠闯世界

  五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我们在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之后继续学习西方节日,了解西方文化。譬如在教学“复活节”时,老师让学生听相关音乐、说复活节由来、画彩蛋并让学生们再次讨论,如何制作漂亮而又不会发臭的彩蛋,最后用信息技术编制乐曲和演绎复活节故事。这一过程需要跨学科教师的共同参与,发挥老师和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

  4.校际抱团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校本教研难以满足教师的需求。作为金山区校际联盟龙头学校,我们开展了“以校为本,校际联动”的八校联动教研活动,通过展示、交流、研讨、观摩等形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气态水――多融合、多极化的评估结果

  改革的开始是艰难的,改革的路上是欢乐的,改革的发展是无形的。它成为气体,看不到摸不着,融入了学校的空气中,升华为一种学校的文化,内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学校形成了“课程提升学校品质 文化引领师生成长”的学校文化,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最终实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一)融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针对评估结果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衍生了海棠小学“三好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三好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好玩、好奇、好学”的“三好”品质而构建的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好玩的天性得到舒展,好奇的本能得到引导,好学的品质得到培养”。初步设计了“小棠闯世界”、“书海棠洋”、“交换空间”等一系列的校本课程。(“三好”课程图如下)

  三好课程图

  案例6:交换空间的课程

  我们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除了在基础型课程中大胆尝试外,还开拓校本课程。如和市西小学学生开展交换空间的课程,即同一时间我们交换学生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设立了市西的“城”和海棠的“海”为主题的交换课程。双方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交友、实践。如参观校园、了解双方文化、完成交换课程的学习单、阅读相关书籍、一起放风筝等。

  (二) 形成校本评估标准

  由评估项目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再由校本课程回归到校本课程的评估,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三好”课程的评估由班级到年级最后到全校;由语文、数学、英语到综合学科;由单科到综合各种方式,最后通过“海棠十会”来落实知识技能,通过“真善美”三个纬度来落实情感目标。

  (三)内化教师自觉行为

  一项改革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改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方式,改进评估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使教师的改革创新、脚踏实地的行为从个体觉醒到内化实施。

  顺水行舟,借助水势,将“基础素养等第制评估”的转变慢慢融入我们的课堂、渗透入我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中,将改革的浪潮推动每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玩中学、学中思、思中创”,最后成长为一群蒸蒸日上的“三好”学生。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海棠小学)


相关文章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烟草在线专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湖北鄂州烟草企业文化理念中反映我们企业精神风貌的重要理念.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行舟的环境,是逆流行驶的,其艰辛可见一斑:二是行舟的结果,或逆流而上 ...查看


  • 我的座右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罗昊 六一班 蚌山小学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就好像在逆流中行驶,一个不小心,轻微的松懈就会让水流冲走. 据说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农家子弟,名叫方仲永,这个孩子十分聪明,小小年级就能做出诗来.当地的 ...查看


  • 朱熹[水口行舟]高考诗歌精读
  • 朱熹<水口行舟>赏析 古诗鉴赏 1226 0917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 水口:地名, 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 初,一度 ...查看


  • 学如逆水行舟
  • 在生活中,一句名言包含了一个启示,启示着你跨向第一,我的座右铭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我考得好,得了全年级第三名,而我的竞争对手却考了全年级第五名,于是我就有些飘飘然,整天Happy极了,连上课还沉浸在下课时玩耍的 ...查看


  • 疯狂猜成语:逆水行舟
  • 谜底答案:逆水行舟 成语意思: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看图猜成语图片中,一个人在笑,口里面一个话字,答案是什么 ...查看


  • 拓展心得体会:团队游戏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团队游戏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9月22日至23日,风和日丽,江苏设计院移动分院青年员工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明阳天下拓展基地参加户外体验式拓展训练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挑战极限的训练提升强化个人心理素质,激发团队高昂的工作热诚和拼搏创 ...查看


  • "行舟忆永和兄弟"阅读试题及答案
  • 诗歌阅读(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宋)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注:<汉乐府 ...查看


  • 水口行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夜如何.试卷.孤篷.依旧"等具体词语 ...查看


  • 关于生命的名言:人生如逆水行舟
  • 1.没有人能平安无事度过一生.--埃斯库罗斯 2.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为人民谋利益.--德莱塞 3.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4.今天就是生命--是惟一你能确知的生命. 5.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 ...查看


  • 励志名言:生活逆水行舟
  • 1.用爱心来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 2.人永远在追求快乐,永远在逃避痛苦. 3.有多大的思想,才有多大的能量. 4.人的能量=思想+行动速度的平方. 5.励志是给人快乐,激励是给人痛苦. 6.成功者绝不给自己软弱的借口. 7.你只有一定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