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李时珍的体质与人格特征
朱祥麟 朱寒阳
关键词:李时珍;体质;人格;古代医家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281(2014)01-0008-03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以阴阳为纲,对人的体质与人格心理特征予以研究,并应用于指导医学人才培养 。《灵枢・官能》说:“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强调根据个人的体质禀赋以及能力志趣等心理特征传授不同的技术,是结合心理研究培养人才的早期记载。本文试就李时珍体质与人格特征的具体分析,主要从心理学的有关内容探讨他的成才,以期对这位伟大科学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期待本文对今天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不无借鉴作用。
一、李时珍的体质特征
李时珍63岁时,曾带着卷帙浩繁的《本草纲目》稿本前往江苏太仓拜谒当时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王为《本草纲目》作序,其辞曰:“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李时珍:《本草纲目》原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7年4月版。下凡引本书文,同此版,只注卷数)。一位身材清瘦、面色明润、目光精明、精神旺盛、谈笑风生、年逾花甲的学者形象俨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其身材、情感、动态,似属《内经》中木土体质形人。李时珍青少年时期身体并不健壮,每因饮食生
活不慎而生病。他在少年期时常患目疾,肝胃积热颇重,见不得辛热食物。他在论及胡椒的性味时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时珍自少嗜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目病亦止”(卷三十二・胡椒),或者因为“食姜久,积热患目,珍屡试有准”(卷三十六・生姜)。可见其胃热阳旺。李时珍说自己“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清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他以自身的体验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卷三十・茗)。这说明其少时胃健火盛是无疑的。《灵枢・寿天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李时珍体弱阴虚,气盛阳旺,这很可能与其先天禀赋遣传因素相关。他自己说“幼多羸疾”(原序),确属实言。他20岁得了一场大病,其回忆说:“年二十时,因感冒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其身体原本瘦而多火,偶因风邪袭肺,外风内热相伙为贼;
[作者简介] 朱祥麟,男,主任医师,湖北名医,湖北省中医名师。主要从事《内经》风病学理论、奇经八脉辨证理论、内伤伏气致病学说理论与临床研究,现工作于湖北鄂州市中医医院内伤伏气致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邮编:436000);朱寒阳,中医学博士,现工作于湖北省鄂州市寿昌中医诊所(邮编:436000)。
又病中失于养慎,耗其阴精而火益炽,遂成燎原之专攻医药,他的能力则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之上,通过势。柴胡、麦冬甘凉不足以泻火,故用黄芩苦寒直长期刻苦学习与实践,得到长足的发挥与发展。由于折而愈。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感到:“药中肯綮,他的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对动植矿物特征、功效等认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卷十三・黄芩)识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准确的语言运用能力。药物灵验使其十分高兴并产生浓厚兴趣,这种心理唐慎微著《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征引颇广,但是他后来从事医药研究的重要因素。
条注混同,分类紊序,驾驭能力显得不周。《本草纲《内经》尝谓:“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李时珍目》药品达1892种,征引更为广博,而纲目体系分至中年时期,身体情况已发生变化,胃气开始衰减,中明,层次清楚,表现出杰出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
阳呈现不足,寒凉食物不再相宜。他说自己“中年胃2.李时珍的兴趣特点
气稍损,饮之(茶)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李时珍虽然中止了举子业,但他读书的兴趣依洞泄”。此乃茶性苦寒,复损已虚之中阳之故。人至中然浓厚。他自己说:“长耽典籍,若啖蔗饴”(原序),年,李时珍学验大进。他既能著书,“备诸说以警同好”后人称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 (《李时珍传》) 。(卷三十・茗),则自己对于养生必然注意保养护持。此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兴趣时,注重兴趣特点。李时珍时,他正投身于著书立说的紧张事业之中。其访采四的读书兴趣表现出十分优良的特点。
方,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对身体起到良好的作人的心理发展与兴趣的广阔程度常相联系。李用,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同时有利于注意力集中时珍具有十分渊博的知识,便是产生于其具有广泛稳定,知觉敏锐精确,思维敏捷灵活,想象活动丰富,的兴趣。他搜罗百氏,涉及多个学科。他的巨著被誉心理活动效能随着丰富的实践而发展。
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他不但对中药学,而且对二、李时珍的人格特征
动物、矿物、冶炼、地质、物候等学科都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在植物学分类方面,其成就为世界之前驱。
通过对李时珍的能力、兴趣、性格等心理活动李时珍在治学上对于子史经传、乐府诸家、声研究,可以窥见其人格特征。
韵农圃、医卜星相、以及野史志怪诸书“博学无所1.李时珍的能力特点
弗窥”(《李时珍传》),但他当时的兴趣中心仍然是据清启英《李时珍家传》说:“时珍幼颖悟,神本草,他是在以研究本草为中心的基础上而搜罗百仙自命,十四为诸生。”(蕲春县文化局编《李时珍氏,广为涉猎的。
传记选》,1983年,内部资料)。14岁考取秀才,说李时珍的兴趣具有持久、稳定的特点。由于这明李时珍少年聪颖善悟。李时珍自谓“幼多羸疾,质样,他才能矢志不移,经过长期的努力,对于本草成钝椎”,明说他自己长成后很笨,并不是天生的聪学获得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他的一生是在药物学的慧之质。若以此为他的谦慎之辞,或不尽然。第一,研究中度过的。
他确实自幼体质不好多病,20岁时险些病死;第二,李时珍的兴趣成为他积极活动的动力,他不但自14岁考中秀才之后,又经“三试于乡不售”(《李因兴趣而渔猎群书,锲而不舍,而且访采四方,不时珍传记选・李时珍家传》)。三次乡试未能中举,虽耻下问。其巨大成就即由此兴趣而产生的实际效果。然可能存在客观原因,但说明青少年时代的李时珍若其兴趣只停留在期待和观望之中,不去积极主动尚未表现出出类拔萃的才能,“质成钝椎”之辞也是满足这种兴趣,则其成就的获得是完全不可能的。
言出由衷。
3.李时珍的意志特点
李时珍在举子业中未能顺利进取,似不能说是《孟子・公孙丑》说:“夫志,气之帅也。”认为十足的愚笨。据传,其师顾日岩出“远山隔林静”句,意志能统帅控制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意志是自他即以“明霞对客飞”(《李时珍传》)为对,表现出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形象思维敏捷的特点。他的才能在考场上没有得到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李时珍的良好意
很好的施展,另有诸多因素。而当他决定放弃仕途,
志品质在如下方面是令人景仰的。
9
李时珍的父亲著有《四诊发明》《人参传》等书,对李时珍有相当影响。李时珍认为医药关系民瘼甚切,而当时的药物著作“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原序)。为寿国寿民计,于是他操起“立言”的大业,以期著成昭代之典。“治身与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臣不与草木同朽”(进《本草纲目疏》)。这比那为官作宦行“立德”之业不更具有永垂不朽的实际价值吗?可见他对自己所确立的目标是自觉地认识到其正确性和重要意义的,并且对其行动效果的社会意义认识也是明确的,因而他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发挥,不为任何干扰而动摇。如当时明世宗服“仙丹”中毒致死后,穆宗继位,严惩方士,这时关于金石矿物的炼制谁也不敢提了,而李时珍因药物研究的需要,逆流而上,毫不动摇,继续他的矿物药的研究活动,体现出主观的自觉性。虽然李时珍寿国寿民思想明显地受时代的局限,但其积极意义仍是可取的。
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型本草书籍的修订,自唐宋始,多由官方集中力量进行,在当时社会文化交流受到客观限制的情况下,由个人来完成这样浩繁的工程,几乎是力所不及的。李时珍曾进入太医院,希望朝廷修本草,但当时的御医并不热衷于此事,于是他决定辞官归里,由个人来完成修订本草的大业,其意志表现出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的果断性。
李时珍从35岁开始,便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投身于药物的研究活动。从他“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稿凡三易”(原序)而著成一百九十万余言的《本草纲目》,即见其持续奋斗的决心。为了《本草纲目》的流传,他年逾花甲还不辞跋涉之苦,浪下三吴,前请王世贞作序,可谓一息尚存,奋斗不已!在其访采四方的过程中,不能设想未遇上困难与挫折,如在荆襄访问蘘荷为何物时,“今访之无复识者”(卷十五・蘘荷)。他不因采访无所得而气馁,而是慎重地通过文献进行考证,弥补实践之不足。不因自我博识而随意武断之,如对消石形说多异,李时珍通过分析,对其种类异同仍不能断定,乃谓“当俟博物者订正”(卷十一・消石)。
4.李时珍的性格特征
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4页)。性格作为个性心理特征,从人的活动方式上反映出来,李时珍的性格具有如下诸方面的特点。
李时珍对现实持诚实的态度,以济世救人为己任,以仁爱为怀,因而“不揣猥愚,僭肆删述”(《本草纲目疏》),重修本草,其目的是使人“一览可知,免寻索也”,“便览也”。他同情病人疾苦,淡于利禄。《蕲州志》说他有“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之德行。其时有“以人参先浸取汁自啜,乃复晒售”者,对这种草菅人命、唯利是图的人,时珍憎恶之,斥之为“薄夫”(卷十二・人参),表现出公正与诚实。其友人吴明卿因抗权奸严嵩,罢官归梓,李时珍赋诗以表慰藉之情,可见其待友挚诚。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凡引诸家著作,“秉其精粹,各以人名,书于诸款之下,不没其实”(凡例)。他为人谦逊,年过花甲持巨著就教于王世贞,自称“荆楚鄙人”。在他的著作中,常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作为论据。如他20岁时,病中“犯戒”,说明青年时的意志未能控制一时冲动的生活感情,使疾病加重,暴露栩栩如生。当他发觉自己病目乃受椒姜之害时,遂痛绝之,毫不犹豫摒弃积习,其性格的意志特征上表现为刚强与坚定不渝。
李时珍少年以“神仙自命”,可窥其孩提时的活泼天真与欢愉。他谒见王世贞时,“津津然谭议也”,又见他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充满热情,保持高昂的情绪,心境开朗明快,落落大方。
李时珍对事物处处留心,“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原序);而且切求观察情细、确实。为重修本草毅然辞官离京返里,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他仍时时关注着他的事业。从北土车夫那里采访,得知旋花“可补损伤”(卷十八上・旋花),即记录之,为日后的著述作准备。又如夜间观察“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或聚或散,俗呼鬼火”,他认为实乃“诸血之磷光”(卷六・阴火阳火),即为细致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完全否定鬼神,为唯物观作出了贡献。同时他思维缜密,一丝不苟。如对豨莶草的形态,诸书“数说各异”,时珍乃“聚诸草谛视”(卷十五・豨莶),对类似植物的茎叶花实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断定诸说之是非,具有很强的理智感。
(本文编辑:吴庆晏)
漫议李时珍的体质与人格特征
朱祥麟 朱寒阳
关键词:李时珍;体质;人格;古代医家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6281(2014)01-0008-03
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以阴阳为纲,对人的体质与人格心理特征予以研究,并应用于指导医学人才培养 。《灵枢・官能》说:“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强调根据个人的体质禀赋以及能力志趣等心理特征传授不同的技术,是结合心理研究培养人才的早期记载。本文试就李时珍体质与人格特征的具体分析,主要从心理学的有关内容探讨他的成才,以期对这位伟大科学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期待本文对今天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不无借鉴作用。
一、李时珍的体质特征
李时珍63岁时,曾带着卷帙浩繁的《本草纲目》稿本前往江苏太仓拜谒当时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王为《本草纲目》作序,其辞曰:“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李时珍:《本草纲目》原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7年4月版。下凡引本书文,同此版,只注卷数)。一位身材清瘦、面色明润、目光精明、精神旺盛、谈笑风生、年逾花甲的学者形象俨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其身材、情感、动态,似属《内经》中木土体质形人。李时珍青少年时期身体并不健壮,每因饮食生
活不慎而生病。他在少年期时常患目疾,肝胃积热颇重,见不得辛热食物。他在论及胡椒的性味时说:“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时珍自少嗜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目病亦止”(卷三十二・胡椒),或者因为“食姜久,积热患目,珍屡试有准”(卷三十六・生姜)。可见其胃热阳旺。李时珍说自己“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清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他以自身的体验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卷三十・茗)。这说明其少时胃健火盛是无疑的。《灵枢・寿天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李时珍体弱阴虚,气盛阳旺,这很可能与其先天禀赋遣传因素相关。他自己说“幼多羸疾”(原序),确属实言。他20岁得了一场大病,其回忆说:“年二十时,因感冒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其身体原本瘦而多火,偶因风邪袭肺,外风内热相伙为贼;
[作者简介] 朱祥麟,男,主任医师,湖北名医,湖北省中医名师。主要从事《内经》风病学理论、奇经八脉辨证理论、内伤伏气致病学说理论与临床研究,现工作于湖北鄂州市中医医院内伤伏气致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邮编:436000);朱寒阳,中医学博士,现工作于湖北省鄂州市寿昌中医诊所(邮编:436000)。
又病中失于养慎,耗其阴精而火益炽,遂成燎原之专攻医药,他的能力则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之上,通过势。柴胡、麦冬甘凉不足以泻火,故用黄芩苦寒直长期刻苦学习与实践,得到长足的发挥与发展。由于折而愈。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感到:“药中肯綮,他的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对动植矿物特征、功效等认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卷十三・黄芩)识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准确的语言运用能力。药物灵验使其十分高兴并产生浓厚兴趣,这种心理唐慎微著《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征引颇广,但是他后来从事医药研究的重要因素。
条注混同,分类紊序,驾驭能力显得不周。《本草纲《内经》尝谓:“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李时珍目》药品达1892种,征引更为广博,而纲目体系分至中年时期,身体情况已发生变化,胃气开始衰减,中明,层次清楚,表现出杰出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
阳呈现不足,寒凉食物不再相宜。他说自己“中年胃2.李时珍的兴趣特点
气稍损,饮之(茶)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李时珍虽然中止了举子业,但他读书的兴趣依洞泄”。此乃茶性苦寒,复损已虚之中阳之故。人至中然浓厚。他自己说:“长耽典籍,若啖蔗饴”(原序),年,李时珍学验大进。他既能著书,“备诸说以警同好”后人称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 (《李时珍传》) 。(卷三十・茗),则自己对于养生必然注意保养护持。此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兴趣时,注重兴趣特点。李时珍时,他正投身于著书立说的紧张事业之中。其访采四的读书兴趣表现出十分优良的特点。
方,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对身体起到良好的作人的心理发展与兴趣的广阔程度常相联系。李用,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同时有利于注意力集中时珍具有十分渊博的知识,便是产生于其具有广泛稳定,知觉敏锐精确,思维敏捷灵活,想象活动丰富,的兴趣。他搜罗百氏,涉及多个学科。他的巨著被誉心理活动效能随着丰富的实践而发展。
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他不但对中药学,而且对二、李时珍的人格特征
动物、矿物、冶炼、地质、物候等学科都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在植物学分类方面,其成就为世界之前驱。
通过对李时珍的能力、兴趣、性格等心理活动李时珍在治学上对于子史经传、乐府诸家、声研究,可以窥见其人格特征。
韵农圃、医卜星相、以及野史志怪诸书“博学无所1.李时珍的能力特点
弗窥”(《李时珍传》),但他当时的兴趣中心仍然是据清启英《李时珍家传》说:“时珍幼颖悟,神本草,他是在以研究本草为中心的基础上而搜罗百仙自命,十四为诸生。”(蕲春县文化局编《李时珍氏,广为涉猎的。
传记选》,1983年,内部资料)。14岁考取秀才,说李时珍的兴趣具有持久、稳定的特点。由于这明李时珍少年聪颖善悟。李时珍自谓“幼多羸疾,质样,他才能矢志不移,经过长期的努力,对于本草成钝椎”,明说他自己长成后很笨,并不是天生的聪学获得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他的一生是在药物学的慧之质。若以此为他的谦慎之辞,或不尽然。第一,研究中度过的。
他确实自幼体质不好多病,20岁时险些病死;第二,李时珍的兴趣成为他积极活动的动力,他不但自14岁考中秀才之后,又经“三试于乡不售”(《李因兴趣而渔猎群书,锲而不舍,而且访采四方,不时珍传记选・李时珍家传》)。三次乡试未能中举,虽耻下问。其巨大成就即由此兴趣而产生的实际效果。然可能存在客观原因,但说明青少年时代的李时珍若其兴趣只停留在期待和观望之中,不去积极主动尚未表现出出类拔萃的才能,“质成钝椎”之辞也是满足这种兴趣,则其成就的获得是完全不可能的。
言出由衷。
3.李时珍的意志特点
李时珍在举子业中未能顺利进取,似不能说是《孟子・公孙丑》说:“夫志,气之帅也。”认为十足的愚笨。据传,其师顾日岩出“远山隔林静”句,意志能统帅控制情感。现代心理学认为,意志是自他即以“明霞对客飞”(《李时珍传》)为对,表现出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形象思维敏捷的特点。他的才能在考场上没有得到困难,从而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李时珍的良好意
很好的施展,另有诸多因素。而当他决定放弃仕途,
志品质在如下方面是令人景仰的。
9
李时珍的父亲著有《四诊发明》《人参传》等书,对李时珍有相当影响。李时珍认为医药关系民瘼甚切,而当时的药物著作“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原序)。为寿国寿民计,于是他操起“立言”的大业,以期著成昭代之典。“治身与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臣不与草木同朽”(进《本草纲目疏》)。这比那为官作宦行“立德”之业不更具有永垂不朽的实际价值吗?可见他对自己所确立的目标是自觉地认识到其正确性和重要意义的,并且对其行动效果的社会意义认识也是明确的,因而他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发挥,不为任何干扰而动摇。如当时明世宗服“仙丹”中毒致死后,穆宗继位,严惩方士,这时关于金石矿物的炼制谁也不敢提了,而李时珍因药物研究的需要,逆流而上,毫不动摇,继续他的矿物药的研究活动,体现出主观的自觉性。虽然李时珍寿国寿民思想明显地受时代的局限,但其积极意义仍是可取的。
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型本草书籍的修订,自唐宋始,多由官方集中力量进行,在当时社会文化交流受到客观限制的情况下,由个人来完成这样浩繁的工程,几乎是力所不及的。李时珍曾进入太医院,希望朝廷修本草,但当时的御医并不热衷于此事,于是他决定辞官归里,由个人来完成修订本草的大业,其意志表现出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的果断性。
李时珍从35岁开始,便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投身于药物的研究活动。从他“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家,稿凡三易”(原序)而著成一百九十万余言的《本草纲目》,即见其持续奋斗的决心。为了《本草纲目》的流传,他年逾花甲还不辞跋涉之苦,浪下三吴,前请王世贞作序,可谓一息尚存,奋斗不已!在其访采四方的过程中,不能设想未遇上困难与挫折,如在荆襄访问蘘荷为何物时,“今访之无复识者”(卷十五・蘘荷)。他不因采访无所得而气馁,而是慎重地通过文献进行考证,弥补实践之不足。不因自我博识而随意武断之,如对消石形说多异,李时珍通过分析,对其种类异同仍不能断定,乃谓“当俟博物者订正”(卷十一・消石)。
4.李时珍的性格特征
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
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4页)。性格作为个性心理特征,从人的活动方式上反映出来,李时珍的性格具有如下诸方面的特点。
李时珍对现实持诚实的态度,以济世救人为己任,以仁爱为怀,因而“不揣猥愚,僭肆删述”(《本草纲目疏》),重修本草,其目的是使人“一览可知,免寻索也”,“便览也”。他同情病人疾苦,淡于利禄。《蕲州志》说他有“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之德行。其时有“以人参先浸取汁自啜,乃复晒售”者,对这种草菅人命、唯利是图的人,时珍憎恶之,斥之为“薄夫”(卷十二・人参),表现出公正与诚实。其友人吴明卿因抗权奸严嵩,罢官归梓,李时珍赋诗以表慰藉之情,可见其待友挚诚。他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凡引诸家著作,“秉其精粹,各以人名,书于诸款之下,不没其实”(凡例)。他为人谦逊,年过花甲持巨著就教于王世贞,自称“荆楚鄙人”。在他的著作中,常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作为论据。如他20岁时,病中“犯戒”,说明青年时的意志未能控制一时冲动的生活感情,使疾病加重,暴露栩栩如生。当他发觉自己病目乃受椒姜之害时,遂痛绝之,毫不犹豫摒弃积习,其性格的意志特征上表现为刚强与坚定不渝。
李时珍少年以“神仙自命”,可窥其孩提时的活泼天真与欢愉。他谒见王世贞时,“津津然谭议也”,又见他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充满热情,保持高昂的情绪,心境开朗明快,落落大方。
李时珍对事物处处留心,“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原序);而且切求观察情细、确实。为重修本草毅然辞官离京返里,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他仍时时关注着他的事业。从北土车夫那里采访,得知旋花“可补损伤”(卷十八上・旋花),即记录之,为日后的著述作准备。又如夜间观察“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或聚或散,俗呼鬼火”,他认为实乃“诸血之磷光”(卷六・阴火阳火),即为细致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完全否定鬼神,为唯物观作出了贡献。同时他思维缜密,一丝不苟。如对豨莶草的形态,诸书“数说各异”,时珍乃“聚诸草谛视”(卷十五・豨莶),对类似植物的茎叶花实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断定诸说之是非,具有很强的理智感。
(本文编辑:吴庆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