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3月第2卷第3期

#177#

叩击痛,甚至表现为冷漠、生活活动改变、烦燥、厌食及性格变化等,因而容易忽略而延误诊断或漏诊。为此对老年人尿常规检查是必要的,本组患者白细胞尿34例(73191%)。老年人尿感中复杂性尿感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组25例(54135%)。

复杂性尿感的治疗:复杂性尿感多属肾盂肾炎,患者原有的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除抗菌治疗外,还应消除及纠正并存的上述诸因素,是彻底控制感染和防止再发的关键。抗菌必须选择作用较强,针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或两种抗菌药联合治疗,正规治疗2周~3周。为了防止再发,采用小剂量抗菌药维持,并及时纠正或消除其复杂因素。

参 考 文 献

11许乃贵1老年人尿路感染1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3,(4):3171

21钱桐荪1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1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2(2):1801

(收稿:2000-12-20)

尿感,其中前列腺增生14例、尿路结石17例、糖尿病2例、膀胱肿瘤2例。

方 法

本组对21例单纯性尿感使用常规剂量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治疗10~14d均可使临床症状消失,尿检(-),中段尿培养(-)。25例复杂性尿感中,3例为真菌感染,按常规剂量抗真菌治疗半月后症状消失,尿检(-);11例细菌感染的无高热病人,两联抗生素治疗半月均治愈标准。另11例高热病人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后均治愈。

体 会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占第二位,发病率为116%~4313%,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有一组统计,老年人尿感发病率为15%~20%,70岁以上达3313%,80岁以上达50%。本院46例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调查,男B女为1B1188,但70岁以上两性便无明显差别。

临床症状不典型为主要特征,出现典型尿路刺激症的占35%~40%,本组为39113%,可表现为发热、腰痛、肾区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李 力¹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院内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种医源性的尿感,大多数是由于使用导尿管不当而引起的。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医院的急诊室里,每年发生与导尿管相关的尿感超过90万例,其中大约有3%左右发生革兰氏阴性杆菌性败血症,往往导致病人死亡。而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由泌尿系侵入者,占2611%。

因留置导尿管发生尿感的病人对抗生素疗效不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停留导尿管时,表面可产生一种生物性薄膜,它是由细菌、细菌的代谢产物、Tamm-Horsfall蛋白等成份组成。由于有这个薄膜的保护,里面的细菌,可以防御抗菌药物的治疗,故抗菌药不易发挥作用。因而,一旦停用抗生素,尿感便可以立即复发。复发是指尿感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但在一个月内由同样细菌引起的尿感复发。复发即表示治疗失败。因此,如果要治愈尿感,更换新的导尿管很有必要。所以,我们曾提出,尿感的治疗必须强调要对不同临床类型的尿感,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治疗导尿管相关的尿感,其要点是在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中,密切观察病人有否尿感症状的出现。假如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群,甚至出现发热、寒战、气促、低血压等时,应立即使用有效抗生素,并更换导尿管。对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我们常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生素。可用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115mg/kg,每8h1次;头孢唑

(收稿:2000-08-27)

啉(cefazolin)015g,每8h1次或氨苄青霉素2g,每6h1次,必要时可用头孢噻肟(cefataxine)2g,每8h1次。注射用药至病人退热48h后,可改用口服有效抗菌药,以完成2周疗程。对发热等全身症状不明显者,先选用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加碳酸氢纳110g,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15g,每日4次,氟嗪酸(ofloxacin)012g,每日2次。在获得药敏报告后,可酌情改用肾毒性较小而又不太昂贵的抗生素。在治疗期间,应每周做尿培养,以观察尿菌是否阴转。如未能显效,应按药敏更换抗生素。若尿感不易控制或频繁复发,必要时可改变尿引流方式,例如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术。假如病人仅有真性细菌尿(即清洁中段晨尿定量培养\105/ml),而没有尿感症状,即无症状细菌尿时,通常不需要治疗,直至导尿管能拨除后才治疗它。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多数为无症状细菌尿,而很少发生有症状的尿感,除非导尿管引流不畅,或导尿管磨损了膀胱粘膜,才会发生症状性尿感。

导尿管相关性尿感在治疗上难度较大,故只有在绝对需要时才使用导尿管,并在情况许可时,应尽可能快地拨除它。如留置导尿管不超过3d,全身用药预防感染可能有效;超过3d则肯定无效。

¹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3月第2卷第3期

#177#

叩击痛,甚至表现为冷漠、生活活动改变、烦燥、厌食及性格变化等,因而容易忽略而延误诊断或漏诊。为此对老年人尿常规检查是必要的,本组患者白细胞尿34例(73191%)。老年人尿感中复杂性尿感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组25例(54135%)。

复杂性尿感的治疗:复杂性尿感多属肾盂肾炎,患者原有的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除抗菌治疗外,还应消除及纠正并存的上述诸因素,是彻底控制感染和防止再发的关键。抗菌必须选择作用较强,针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或两种抗菌药联合治疗,正规治疗2周~3周。为了防止再发,采用小剂量抗菌药维持,并及时纠正或消除其复杂因素。

参 考 文 献

11许乃贵1老年人尿路感染1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3,(4):3171

21钱桐荪1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1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2(2):1801

(收稿:2000-12-20)

尿感,其中前列腺增生14例、尿路结石17例、糖尿病2例、膀胱肿瘤2例。

方 法

本组对21例单纯性尿感使用常规剂量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哌酸治疗10~14d均可使临床症状消失,尿检(-),中段尿培养(-)。25例复杂性尿感中,3例为真菌感染,按常规剂量抗真菌治疗半月后症状消失,尿检(-);11例细菌感染的无高热病人,两联抗生素治疗半月均治愈标准。另11例高热病人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后均治愈。

体 会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占第二位,发病率为116%~4313%,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有一组统计,老年人尿感发病率为15%~20%,70岁以上达3313%,80岁以上达50%。本院46例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调查,男B女为1B1188,但70岁以上两性便无明显差别。

临床症状不典型为主要特征,出现典型尿路刺激症的占35%~40%,本组为39113%,可表现为发热、腰痛、肾区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李 力¹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院内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种医源性的尿感,大多数是由于使用导尿管不当而引起的。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医院的急诊室里,每年发生与导尿管相关的尿感超过90万例,其中大约有3%左右发生革兰氏阴性杆菌性败血症,往往导致病人死亡。而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由泌尿系侵入者,占2611%。

因留置导尿管发生尿感的病人对抗生素疗效不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停留导尿管时,表面可产生一种生物性薄膜,它是由细菌、细菌的代谢产物、Tamm-Horsfall蛋白等成份组成。由于有这个薄膜的保护,里面的细菌,可以防御抗菌药物的治疗,故抗菌药不易发挥作用。因而,一旦停用抗生素,尿感便可以立即复发。复发是指尿感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但在一个月内由同样细菌引起的尿感复发。复发即表示治疗失败。因此,如果要治愈尿感,更换新的导尿管很有必要。所以,我们曾提出,尿感的治疗必须强调要对不同临床类型的尿感,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治疗导尿管相关的尿感,其要点是在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中,密切观察病人有否尿感症状的出现。假如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症状群,甚至出现发热、寒战、气促、低血压等时,应立即使用有效抗生素,并更换导尿管。对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我们常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生素。可用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115mg/kg,每8h1次;头孢唑

(收稿:2000-08-27)

啉(cefazolin)015g,每8h1次或氨苄青霉素2g,每6h1次,必要时可用头孢噻肟(cefataxine)2g,每8h1次。注射用药至病人退热48h后,可改用口服有效抗菌药,以完成2周疗程。对发热等全身症状不明显者,先选用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加碳酸氢纳110g,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15g,每日4次,氟嗪酸(ofloxacin)012g,每日2次。在获得药敏报告后,可酌情改用肾毒性较小而又不太昂贵的抗生素。在治疗期间,应每周做尿培养,以观察尿菌是否阴转。如未能显效,应按药敏更换抗生素。若尿感不易控制或频繁复发,必要时可改变尿引流方式,例如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术。假如病人仅有真性细菌尿(即清洁中段晨尿定量培养\105/ml),而没有尿感症状,即无症状细菌尿时,通常不需要治疗,直至导尿管能拨除后才治疗它。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多数为无症状细菌尿,而很少发生有症状的尿感,除非导尿管引流不畅,或导尿管磨损了膀胱粘膜,才会发生症状性尿感。

导尿管相关性尿感在治疗上难度较大,故只有在绝对需要时才使用导尿管,并在情况许可时,应尽可能快地拨除它。如留置导尿管不超过3d,全身用药预防感染可能有效;超过3d则肯定无效。

¹

(


相关文章

  •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 版)
  • 作者: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伴有复杂因素的患者,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1],而近年国内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也使得尿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发生改变,并诱导耐药 ...查看


  •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1.什么是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 ...查看


  • 内科常见并发症的防范措施
  •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科系统常见并发症的防范措施 一. 压疮的防范措施 (一)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 (二)防范措施: 1.勤翻身:翻身可防止 ...查看


  • ICU工作制度
  • ICU 工作制度 ICU (重症病房.加强医疗病房) 医疗工作制度 病历是临床医生诊疗工作的记录和总结,可作为病人进一步诊治的参考,也是临床教学.医学科研的素材和法律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体现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 1. 新入院病人 (1) I ...查看


  • 医院感染监测季度小结
  • 2016年第 2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效果与评价 我院于4至6月份对医院重点部门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等进行了细菌学监测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并就各临床科室及工作人员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情况及抗生素合 ...查看


  •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流程
  • 医院感染管理应知应会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标准预防原则 (一) 概念: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 ...查看


  •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职责
  •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职责 一.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 1.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及时消毒. 3.健立健 ...查看


  • 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保健工作制度
  • 第一节 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相关职能科室 ...查看


  •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
  • 第十一章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保证患者安全 1.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1.1什么是医院感染? 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