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社会:现代女性的抉择

《女性研究》论文

----女性的婚姻家庭

家庭与社会:现代女性的抉择

伴随教育的普及和社会观念的多样化,女性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但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受传统伦理价值取向和现代家庭社会压力的影响,女性往往在同时面对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时陷入两难的境地。传统的女性伦理价值取向认为女性主要的活动场所应该是家庭。这是因为传统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社会私有制和男权制的社会结构下,女性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依附于男性,以家务劳动和传宗接代为毕生事业,成为“贤妻良母’’保证家庭婚姻的和谐完整。传统的伦理价值取向,由于是在同自然社会及其各种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挑战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也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女性,并成为约束女性家庭工作潜在的价值尺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教育,、视野逐渐开阔,对生活的态度也越来越积极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并努力凭借所学知识在各个领域实现着女性自身更大的价值。女性在社会领域追求更大价值的同时若想兼顾家庭,就易造成女性在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女人从封建社会的“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夫亡从子”道德门槛走了出来,御掉了数千年来背负着的无独立人格、无主体意识的枷锁。用西方人的眼睛看这一变化是:百年前中国妇女境地是悲惨的,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性却后来居上,较之其他国家的妇女,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从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女船长、女工程师、女飞行员以及女航海员,到第一批女企业家、女科学家、女研究员以及党政领导人,妇女们终于可以在社会舞台上高歌花木兰名言“谁说女

子不如男”了。据统计,2001年,中国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36.7%,目前中国的女企业家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0%左右,个体和私营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占女企业家总数的41%。2001年,中国妇女劳动力对中国GDP的贡献已超过40%。到2000年,中国的女专业技术人员已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6%。可以说,各行各业女人们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女性地位确实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致于北京一家银行有人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即将回到母系社会了,除了几个领导,我们这里几乎是女人的天下。”女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引起了家庭地位的变化。女人工作上不让须眉,在家里也不再愿意全面牺牲。女人过去只是生育儿女、侍奉公婆、操持家务的职业家庭妇女,被男人视为私有财产。现在女人不单单是主内,也开始主外。女人的独立自强意识的觉醒,一方面减轻了男人养家糊口的重担和压力;另一方面也让男人的绝对权威逐渐下降。是啊,女人们不顾生理局限像男人一样上下打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成为社会强有力的劳动者,用并不宽阔的肩头顶起了属于自己的“半边天”。

但是就中国女性的现状来说,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意识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在家庭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依然存在: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男女平等尚未完全实现;歧视妇女现象依然存在;女性的依赖心理即“男强女弱"的心理依然存在。对现代女性而言,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两者都是比较重要的,都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基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就很难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中达到均衡。为工作而忽视家庭,这是在用泪水来浇灌事业之花;如果妻子把精力多一些放在事业上,对丈夫和孩子以及双方老人的照料就会少,于是矛盾增加,感情上的联系纽带会发生断裂,极易产生婚姻危机。那么挑起事业和家庭两副担子,这种超负荷的担子必然会影响女性在事业上竞争力,从而使女性

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现代社会,如果“让女性回家去",那么情况又如何呢?一些女性运动活动家对“女性回家运动"提示质疑。美国著名社会改革家、女权运动活动家贝蒂·弗里丹说到,当这些家庭妇女们谈到回家的感觉时说: “你在一个早上醒来,发现眼前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以企盼的东西。“我觉得很绝望,我开始感到自己连个性都没有,我只不过是个专门为别人摆菜碟、送食物、理床铺的人。一旦当你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我想问,我究竟是什么呢?”同样的日本妇女问题研究专家斋滕茂太在她的《女性的心理骚动》一书中认为:“人在充分动用和扩展自己的心智和潜能的时候,才能消除空虚,感到自己是人,那样单调的,缺乏新意的,没有任何成功和不幸的千篇一律的活动,是不能被接受过教育的妇女所长期忍受的。"从上面的两段话可以看出,女性在家庭范围的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传统的家庭模式已经约束了女性的自由发展。

女性走向社会,成为职业女性,然而却可能因此不能完全得到家人的认可和无法享受到原有的亲情,因为时间被事业占用的过多,在家庭方面的需要反而得不到满足。但是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把自己的生存意义完全寄予家庭,在保证了家人的正常生活的时候会感觉迷茫。还有一种是“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价值观,持有这种想法的女性会因为要保证面面具到而感到紧张。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勤奋持家,一旦二者不能兼得,则不但会受到社会对女性能力得质疑,还会使得丈夫孩子觉得女性应该留在家中照顾好他们。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我国现代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家务劳动主要仍由女性承担,女性若要既成为家庭的贤妻良母,又成为事业得强者,强度是非常大的。社会既可以指责一个日夜为事业奔波得女性在家庭中的疏忽,又会苛责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在事业上的平庸,

而看不到她为家庭,为丈夫,为儿女付出的心血。时间的长短是一样的,这也就导致了女性在时间的分配上的矛盾,这也是女性之所以会产生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困惑的原因。以知识女性为例,知识女性受过良好教育,自身内部一定会直接或必然的激发其自我发展的需求。虽然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自尊、自信及自我价值意识,但如果缺乏对女性独立与平等意识的培养与熏陶或是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仍可能会使女性无法认清自身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从而在具备了较高的人力资源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时候也可能主动放弃市场机会。这时,接受教育仅仅可能成为其提高自身在婚姻市场中的砝码,使其可以在条件较好的男性中获得更多的选择与被选择的机会。在《家庭》杂志中,有一群职业女性,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往往家庭关系难以维持好。因为这些女性往往以事业为中心,而不能兼顾到家庭,似乎离婚,家庭生活失败成了事业女性的责任和宿命。其实这类知识女性代表了女性的新类型,在自身素质和社会贡献上都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的。

在今天的职场上,女性早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研究所、公司等各个地方,都能看到她们工作的身影。21世纪的知识女性或多或少都会有事业上的野心。因此她们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用全副精神来打理事业,即使只是一份工作,她们也会用对待事业的热忱去经营。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思想观念不断解放和发展无疑为知识女性提供了体现自身价值的广阔天地。作为女人要有事业、要有工作、要有生活、要有爱好、要有感悟,应该说缺一不可。作为女人天生不是弱者,女人既可胜任各种社会角色,也可以在家庭里扮演全新的角色。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女人怎么样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和自己的社会角色。

《女性研究》论文

----女性的婚姻家庭

家庭与社会:现代女性的抉择

伴随教育的普及和社会观念的多样化,女性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但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受传统伦理价值取向和现代家庭社会压力的影响,女性往往在同时面对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时陷入两难的境地。传统的女性伦理价值取向认为女性主要的活动场所应该是家庭。这是因为传统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社会私有制和男权制的社会结构下,女性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依附于男性,以家务劳动和传宗接代为毕生事业,成为“贤妻良母’’保证家庭婚姻的和谐完整。传统的伦理价值取向,由于是在同自然社会及其各种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挑战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也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女性,并成为约束女性家庭工作潜在的价值尺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教育,、视野逐渐开阔,对生活的态度也越来越积极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并努力凭借所学知识在各个领域实现着女性自身更大的价值。女性在社会领域追求更大价值的同时若想兼顾家庭,就易造成女性在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女人从封建社会的“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夫亡从子”道德门槛走了出来,御掉了数千年来背负着的无独立人格、无主体意识的枷锁。用西方人的眼睛看这一变化是:百年前中国妇女境地是悲惨的,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性却后来居上,较之其他国家的妇女,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从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女船长、女工程师、女飞行员以及女航海员,到第一批女企业家、女科学家、女研究员以及党政领导人,妇女们终于可以在社会舞台上高歌花木兰名言“谁说女

子不如男”了。据统计,2001年,中国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36.7%,目前中国的女企业家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0%左右,个体和私营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占女企业家总数的41%。2001年,中国妇女劳动力对中国GDP的贡献已超过40%。到2000年,中国的女专业技术人员已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6%。可以说,各行各业女人们都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女性地位确实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致于北京一家银行有人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即将回到母系社会了,除了几个领导,我们这里几乎是女人的天下。”女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引起了家庭地位的变化。女人工作上不让须眉,在家里也不再愿意全面牺牲。女人过去只是生育儿女、侍奉公婆、操持家务的职业家庭妇女,被男人视为私有财产。现在女人不单单是主内,也开始主外。女人的独立自强意识的觉醒,一方面减轻了男人养家糊口的重担和压力;另一方面也让男人的绝对权威逐渐下降。是啊,女人们不顾生理局限像男人一样上下打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成为社会强有力的劳动者,用并不宽阔的肩头顶起了属于自己的“半边天”。

但是就中国女性的现状来说,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意识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在家庭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依然存在: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男女平等尚未完全实现;歧视妇女现象依然存在;女性的依赖心理即“男强女弱"的心理依然存在。对现代女性而言,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两者都是比较重要的,都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基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就很难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中达到均衡。为工作而忽视家庭,这是在用泪水来浇灌事业之花;如果妻子把精力多一些放在事业上,对丈夫和孩子以及双方老人的照料就会少,于是矛盾增加,感情上的联系纽带会发生断裂,极易产生婚姻危机。那么挑起事业和家庭两副担子,这种超负荷的担子必然会影响女性在事业上竞争力,从而使女性

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现代社会,如果“让女性回家去",那么情况又如何呢?一些女性运动活动家对“女性回家运动"提示质疑。美国著名社会改革家、女权运动活动家贝蒂·弗里丹说到,当这些家庭妇女们谈到回家的感觉时说: “你在一个早上醒来,发现眼前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以企盼的东西。“我觉得很绝望,我开始感到自己连个性都没有,我只不过是个专门为别人摆菜碟、送食物、理床铺的人。一旦当你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我想问,我究竟是什么呢?”同样的日本妇女问题研究专家斋滕茂太在她的《女性的心理骚动》一书中认为:“人在充分动用和扩展自己的心智和潜能的时候,才能消除空虚,感到自己是人,那样单调的,缺乏新意的,没有任何成功和不幸的千篇一律的活动,是不能被接受过教育的妇女所长期忍受的。"从上面的两段话可以看出,女性在家庭范围的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传统的家庭模式已经约束了女性的自由发展。

女性走向社会,成为职业女性,然而却可能因此不能完全得到家人的认可和无法享受到原有的亲情,因为时间被事业占用的过多,在家庭方面的需要反而得不到满足。但是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把自己的生存意义完全寄予家庭,在保证了家人的正常生活的时候会感觉迷茫。还有一种是“事业家庭双丰收"的价值观,持有这种想法的女性会因为要保证面面具到而感到紧张。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勤奋持家,一旦二者不能兼得,则不但会受到社会对女性能力得质疑,还会使得丈夫孩子觉得女性应该留在家中照顾好他们。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我国现代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家务劳动主要仍由女性承担,女性若要既成为家庭的贤妻良母,又成为事业得强者,强度是非常大的。社会既可以指责一个日夜为事业奔波得女性在家庭中的疏忽,又会苛责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在事业上的平庸,

而看不到她为家庭,为丈夫,为儿女付出的心血。时间的长短是一样的,这也就导致了女性在时间的分配上的矛盾,这也是女性之所以会产生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困惑的原因。以知识女性为例,知识女性受过良好教育,自身内部一定会直接或必然的激发其自我发展的需求。虽然教育可以培养人的自尊、自信及自我价值意识,但如果缺乏对女性独立与平等意识的培养与熏陶或是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仍可能会使女性无法认清自身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从而在具备了较高的人力资源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时候也可能主动放弃市场机会。这时,接受教育仅仅可能成为其提高自身在婚姻市场中的砝码,使其可以在条件较好的男性中获得更多的选择与被选择的机会。在《家庭》杂志中,有一群职业女性,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往往家庭关系难以维持好。因为这些女性往往以事业为中心,而不能兼顾到家庭,似乎离婚,家庭生活失败成了事业女性的责任和宿命。其实这类知识女性代表了女性的新类型,在自身素质和社会贡献上都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的。

在今天的职场上,女性早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研究所、公司等各个地方,都能看到她们工作的身影。21世纪的知识女性或多或少都会有事业上的野心。因此她们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用全副精神来打理事业,即使只是一份工作,她们也会用对待事业的热忱去经营。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思想观念不断解放和发展无疑为知识女性提供了体现自身价值的广阔天地。作为女人要有事业、要有工作、要有生活、要有爱好、要有感悟,应该说缺一不可。作为女人天生不是弱者,女人既可胜任各种社会角色,也可以在家庭里扮演全新的角色。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女人怎么样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和自己的社会角色。


相关文章

  • 男女须知的婚姻抉择真谛
  • 男女须知的婚姻抉择真谛 为了了却父母的心愿,也为了逃避舆论的压力.很多朋友在到了嫁娶的年龄,就匆匆的嫁了或取了.然后为了传宗接代或是证明不是"不会下蛋的鸡"而生了孩子.此后,男人便成了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女人理所当然的相 ...查看


  • [诗经]中的女性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 <诗经>中的女性意识对后世的影响 系别:教育系 班级:小教中文121班 姓名:苏亚琴 学号:2012011801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女性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今天我们依旧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 女性意识,实际 ...查看


  •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 第八章 婚姻与家庭 性与社会性别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家庭这个初级社会群体特例的分析了解人类婚姻家庭的进化史,家庭的类型,家庭的生命周期,婚姻成立的社会文化设置,家庭的功能以及家庭发展的趋势:认识性.社会性别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关 ...查看


  • 挣扎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女性简论[简爱?
  • 2005年9月第21卷 第5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s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S o c i a l S c ...查看


  • 浅析奥斯丁小说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_黄阳
  • NO.7 时代教育 TIMEEDUCATION July2008 浅析奥斯丁小说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黄 阳 摘要: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描写了十九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的恋爱和婚姻.由于社会地位的低 ...查看


  • 第三章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5.巴金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 §5. 巴金 简析巴金<灭亡>的思想内容和杜大心形象 <灭亡>是巴金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 思想内容:作品通过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实地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 ...查看


  • 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
  • 当代青年婚恋价值观 广西脑科医院 王亚东 时代迈入21世纪,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领域飞速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场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其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变革,即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文化核心--精神价值观念的变革是社会的一种巨 ...查看


  •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人文学院11级汉语班 姜孟克 2011071084 摘要:"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就像张爱玲作品中的那些女人,在笑吟吟的光鲜外表下,内里却是苦涩的挣扎.她以其对女性形象独特的理 ...查看


  • 青海民族大学毕业论文(1)
  • 青海民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作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