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同学XXXX年X月X日学案 【第X次】 年级:必修:第章课题:
一、教材新知识
知识点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的目的:方便查找应用;分类的标准:根据组成或性质;分类的意义:方便学习和研究。
热身: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 KCl NaClO BaCl2 2、HClO3 KClO3 Cl2 NaClO3 3、H3PO4 HNO3 HCl H2SO4
4、空气 N2 HCl气体 CuSO4 5H2O (一) 常用的的物质分类法
a.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对Na2CO3 、Na2SO4、、K2CO3、K2SO4四种盐分类。
(1)以组成其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 (2)以组成其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 (3)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
K2SO4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
b.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
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照属性进一步细分类的方法,能把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促进科学发展。
交叉分类法:是分别按照多种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类的方法,对事物认识较全面,可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知识点2.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外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对比溶液的定义)
(2)组成:包括分散质和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3) 分类 a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
b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 1nm_
胶体: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
知识点3.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用烧杯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水中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e(OH)3胶体。 反应方程式:FeCl33H2O(沸水)==Fe(OH)33HCl a 丁达尔效应
含义:由于胶体离子对光线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而形成光亮的通路。 作用: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b 介稳性
在几种分散体系里面溶液是稳定的,一般情况下溶质不会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容易从体系中分离出来,而胶体则介于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这就是胶体的介稳性。
原因: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电荷,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的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而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这个过程叫聚沉。
拓展部分:c.电泳现象: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
知识点4.常见分散系的分类
乳浊液
定义: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性质: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为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乳浊液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出现液体上下分层的现象。 常见例子,油和水在震荡混合后的分散系、牛奶 而让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变成乳浊液的操作叫做 乳化 能让乳化快速发生的物质可以作 乳化剂
二、热点考向讲解及分析
例1 酸碱盐的分类,俗名与化学式的对应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硫酸 纯碱 孔雀石[Cu2(OH)2CO3] B.硝酸 烧碱 绿矾[FeSO4·7H2O] C.醋酸 乙醇 碳酸钙 D.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例2 不同类物质的相互反应
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
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可代表①~⑤的适当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一步转化的问题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O―→Cu(OH)2 B.CuSO4―→Cu C.CaCO3―→CaO D.
MgSO4―→MgCl2
例4 胶体与溶液的判断--丁达尔效应
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①鸡蛋清 ②淀粉溶液 ③硫酸钠溶液 ④Fe(OH)3胶体 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例5 胶体的性质与作用
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光线
D.③⑤
例6 胶体的透过性
下列性质既可能是胶体所具有,也可能是溶液所具有的是 ( ) A.光线照射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加入稀硫酸立即产生沉淀 C.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
D.装入半透膜袋中并将其浸入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袋内外均含分散质粒子
例7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 ) 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
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例8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
(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 (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
三、随堂基础巩固
2.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B.正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D.酸式盐中含有氢元素 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
A.KClO3溶液 B.CaCl2溶液 C.KCl晶体 D.液态氯化氢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溶液都是纯净物 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 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A.全部 B.⑤⑥ C.③④ D.①②
5.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产生的是( )
-+2--++-+
A.Na+、OH-、SO24 B.H、SO4、Cl C.Na、K
、OH D.K、Na+
、Cl-
6.向饱和的石灰水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到强
B.由强到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8.(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_________,属于强碱的是__________,属于弱酸的是___________,属于弱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可溶性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难溶性盐的是____________。
(1)CH3COOH (2)H2SO4 (3)Fe(OH)3 (4)CuSO4 (5)H2SO3 (6)NH3〃H2O (7)KOH (8)HNO3 (9)AgCl (10)Cu(OH)2 (11)CaCO3 (12)H2CO3 (13)H2S (14)NaOH (15)HCl (16)KNO3 (17)NH4Cl (18)NaHSO4 (19)NH4HCO3 (20)Cu2(OH)2CO3
四、课后作业
1.2008年9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查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铵(如图),它对婴幼儿泌尿系统有很大危害,下列关于三聚氰铵所属物质类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铵属于单质 B.三聚氰铵属于铵盐 C.三聚氰铵属于化合物 D.三聚氰铵属于混合物
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均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均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
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⑧ D.①④⑤⑥⑦
5.(2012〃吉林一中高一期末)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 B.因它含有钾离子与酸根离子,故KHSO4是钾盐 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 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6.(10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空线上。
(2)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7.(10分)有A、B、C、D四种溶液,它们分别为K2CO3、K2SO4、H2SO4、Ba(NO3)2中的一种,分别取少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现象为:
在A中加C,无明显变化; 在A中加D,无明显变化;
在B中加D,生成沉淀E,并得到一种溶液;
D.①③④
3.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在B中加C,生成沉淀并得到溶液F; 将少量E加入到过量F中,有气体放出。 (1)写化学式,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如果将A和B混合,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将E加入过量F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XXX同学XXXX年X月X日学案 【第X次】 年级:必修:第章课题:
一、教材新知识
知识点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的目的:方便查找应用;分类的标准:根据组成或性质;分类的意义:方便学习和研究。
热身: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 KCl NaClO BaCl2 2、HClO3 KClO3 Cl2 NaClO3 3、H3PO4 HNO3 HCl H2SO4
4、空气 N2 HCl气体 CuSO4 5H2O (一) 常用的的物质分类法
a.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如对Na2CO3 、Na2SO4、、K2CO3、K2SO4四种盐分类。
(1)以组成其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 (2)以组成其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 (3)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
K2SO4既属于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盐
b.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
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照属性进一步细分类的方法,能把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促进科学发展。
交叉分类法:是分别按照多种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类的方法,对事物认识较全面,可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知识点2.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外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对比溶液的定义)
(2)组成:包括分散质和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3) 分类 a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
b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 1nm_
胶体: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
知识点3.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用烧杯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水中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e(OH)3胶体。 反应方程式:FeCl33H2O(沸水)==Fe(OH)33HCl a 丁达尔效应
含义:由于胶体离子对光线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而形成光亮的通路。 作用: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b 介稳性
在几种分散体系里面溶液是稳定的,一般情况下溶质不会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容易从体系中分离出来,而胶体则介于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这就是胶体的介稳性。
原因: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电荷,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的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而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这个过程叫聚沉。
拓展部分:c.电泳现象: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
知识点4.常见分散系的分类
乳浊液
定义: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性质: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为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乳浊液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出现液体上下分层的现象。 常见例子,油和水在震荡混合后的分散系、牛奶 而让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变成乳浊液的操作叫做 乳化 能让乳化快速发生的物质可以作 乳化剂
二、热点考向讲解及分析
例1 酸碱盐的分类,俗名与化学式的对应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硫酸 纯碱 孔雀石[Cu2(OH)2CO3] B.硝酸 烧碱 绿矾[FeSO4·7H2O] C.醋酸 乙醇 碳酸钙 D.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例2 不同类物质的相互反应
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
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可代表①~⑤的适当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一步转化的问题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O―→Cu(OH)2 B.CuSO4―→Cu C.CaCO3―→CaO D.
MgSO4―→MgCl2
例4 胶体与溶液的判断--丁达尔效应
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①鸡蛋清 ②淀粉溶液 ③硫酸钠溶液 ④Fe(OH)3胶体 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例5 胶体的性质与作用
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光线
D.③⑤
例6 胶体的透过性
下列性质既可能是胶体所具有,也可能是溶液所具有的是 ( ) A.光线照射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B.加入稀硫酸立即产生沉淀 C.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
D.装入半透膜袋中并将其浸入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袋内外均含分散质粒子
例7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 ) 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
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例8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
(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 (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
三、随堂基础巩固
2.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B.正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D.酸式盐中含有氢元素 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
A.KClO3溶液 B.CaCl2溶液 C.KCl晶体 D.液态氯化氢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溶液都是纯净物 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 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A.全部 B.⑤⑥ C.③④ D.①②
5.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产生的是( )
-+2--++-+
A.Na+、OH-、SO24 B.H、SO4、Cl C.Na、K
、OH D.K、Na+
、Cl-
6.向饱和的石灰水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到强
B.由强到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7.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B.CaCO3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CaCO3全部电离,所以CaCO3是强电解质 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水是非电解质
8.(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_________,属于强碱的是__________,属于弱酸的是___________,属于弱碱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可溶性盐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难溶性盐的是____________。
(1)CH3COOH (2)H2SO4 (3)Fe(OH)3 (4)CuSO4 (5)H2SO3 (6)NH3〃H2O (7)KOH (8)HNO3 (9)AgCl (10)Cu(OH)2 (11)CaCO3 (12)H2CO3 (13)H2S (14)NaOH (15)HCl (16)KNO3 (17)NH4Cl (18)NaHSO4 (19)NH4HCO3 (20)Cu2(OH)2CO3
四、课后作业
1.2008年9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查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铵(如图),它对婴幼儿泌尿系统有很大危害,下列关于三聚氰铵所属物质类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铵属于单质 B.三聚氰铵属于铵盐 C.三聚氰铵属于化合物 D.三聚氰铵属于混合物
2.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均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均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
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⑧ D.①④⑤⑥⑦
5.(2012〃吉林一中高一期末)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 B.因它含有钾离子与酸根离子,故KHSO4是钾盐 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 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6.(10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空线上。
(2)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7.(10分)有A、B、C、D四种溶液,它们分别为K2CO3、K2SO4、H2SO4、Ba(NO3)2中的一种,分别取少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现象为:
在A中加C,无明显变化; 在A中加D,无明显变化;
在B中加D,生成沉淀E,并得到一种溶液;
D.①③④
3.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在B中加C,生成沉淀并得到溶液F; 将少量E加入到过量F中,有气体放出。 (1)写化学式,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如果将A和B混合,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将E加入过量F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