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 。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的作品集有《河东先生集》;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游记系列有《永州八记》,它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作者在作品中把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摄入笔端,用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
二、背景资料
柳宗元曾与刘禹锡等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变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到达永州后,为排遣胸中郁闷,他多数时间游山玩水,探幽访奇。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首,共写了八篇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即812年。本文与作者同年游袁家渴、石渠、石涧所作三记合为《永州八记》的后四记。本文虽写景,但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抒发他被贬永州后游山玩水时触景生情的感慨。
三、文体知识
游记——散文的一种,指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真实地叙述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的文体。游记内容广泛,或记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状况、风土人情,或记某处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趣闻轶事,以细致的记叙和具体的描写为特征,同时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文学中游记作品甚多,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优美的抒情文,也可以是旅途信笺,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有人物、情节以及传奇性的民间故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就是这方面的著名作品。
黄州快哉亭记
一、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山(今四川眉山) 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与其父、其兄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苏辙的学术思想与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砭时弊,古为今
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八十四卷。
二、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监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 盐酒税。两人手足情深,又同为逐客,时有书简往来,诗文唱酬。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作记以志纪念。
六一居士传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 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等。他状物写景及记事的散文《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极具特色。欧阳修又是个博通古今的大学者。他与宋祈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著有《欧阳文忠集》等。
二、背景资料
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任蔡州,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作者的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其思想中的主导。所以作者在文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一、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 ,唐代文学家。字摩诘,太原(今山西太原) 人。
王维少年时就和弟弟王缙离开家乡,到长安、洛阳一带交游。由于他能诗会画,善书法,通音律,才华出众,很受贵族社会的欢迎,经常出入王公、权贵之门。16岁作《洛阳女儿行》,17岁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使他蜚声文坛。21岁中进士,由于在音乐方面的卓越才能,被任命为大乐丞。最后死于尚书右丞任上,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保存下来的有400多首。古体近体都有佳作。其游侠、边塞诗篇,表现出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如《少年行》、《从军行》、《燕支行》、《老将行》等。《济上四贤咏》写解印归田、中年不得意的有志之士,指责了社会的不公平。《寓言二首》也是这类诗。王维的山
水田园诗独具特色,既能概括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事物动态,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在取景上深具画家独具的匠心,又最擅长表现画面映衬的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如《田园乐七首》、《山居秋暝》、《过香积寺》、《鸟鸣涧》、《积雨辋川庄作》、《终南别业》等。
二、背景资料
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曾在辋川隐居,他对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在隐居生活中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在这些人中,裴迪是他的知音。早在移居辋川之前,他们就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他们又经常“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辋川集》就是他二人的唱和诗集,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和逸兴雅趣。写这封信时,裴迪已回家去温习经书准备应试了,王维深感寂寞,只得独自去游山赏景。
三、文体知识
书信是使用最广的一种实用文体。起源于春秋战国,刘勰说:“战国以前,君臣同书。”可见书信其始与公文区别不大,上下平行均可用书。而人们一般日常往来信函,则始于两汉而盛于六朝。吴纳就曾指出:“昔臣僚敷奏,朋旧往复,皆总曰书。近世臣僚上言,名为表奏,惟朋旧之间,则曰书而已。”因此,臣下向皇帝进言陈词的上书、表奏,当归入奏议文,这里的“书”,单指朋旧间往来信函。历代书信的代称很多,由于所使用的工具,如竹简、木版、白绢等的不同,故称“简”、“牍”、“札”、“尺素”。又由于用途和作者身份不同,而有“启”、“帖”等名称。“启”用于尊长及朋友,表谦逊之意。“帖”是便条,后人把书法家的信札称“帖”,又有兼重其书法、视为摹本之意。
后赤壁赋
一、背景资料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少年时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来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 ,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问养生》) ,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所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这是他和前代获罪远谪的士大夫如韩愈、柳宗元等表现不同的地方。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两次游赤壁,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体知识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言志”,重于写景抒情、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
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骈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十月指农历,望日是十五日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一、作者简介
王勃(649-675)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子名福郊,次子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认为“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上吏部裴侍郎启》)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竟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二、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王子安集注》。滕王阁遗址在江西省南昌市,濒临赣江,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往南海省亲,路过洪州,赴都督阎某九月九日(重阳节) 在滕王阁安排的宴会,在会上赋诗,并写下这篇序。
据《唐摭言》(卷五) 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滕王阁序》是一篇很有名的骈文。韩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又说:“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以书命愈记之,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可见古文家韩愈对该文也是十分推崇的。(三王所为序、赋、记,指王勃的序,王绪的赋,王仲舒的修阁记。太原王公,即王仲舒。他任江西观察使时重修滕王阁。)
三、文体知识
1.序言
序言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序,也叫做“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古代多列于书末,称“跋”,也叫做“后序”。二者体例略同,因此合称序跋文。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给自己的书写的序言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骈文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序》说:“自秦迄隋,其体递变,而文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俪’,而为其学者,亦自以为与古文殊路。”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字句为主,但常常夹有杂言。从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小石城山记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 。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二人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的作品集有《河东先生集》;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游记系列有《永州八记》,它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作者在作品中把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摄入笔端,用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
二、背景资料
柳宗元曾与刘禹锡等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变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到达永州后,为排遣胸中郁闷,他多数时间游山玩水,探幽访奇。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首,共写了八篇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即812年。本文与作者同年游袁家渴、石渠、石涧所作三记合为《永州八记》的后四记。本文虽写景,但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抒发他被贬永州后游山玩水时触景生情的感慨。
三、文体知识
游记——散文的一种,指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真实地叙述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的文体。游记内容广泛,或记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状况、风土人情,或记某处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趣闻轶事,以细致的记叙和具体的描写为特征,同时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文学中游记作品甚多,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优美的抒情文,也可以是旅途信笺,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有人物、情节以及传奇性的民间故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就是这方面的著名作品。
黄州快哉亭记
一、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字子由,眉山(今四川眉山) 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与其父、其兄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苏辙的学术思想与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砭时弊,古为今
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八十四卷。
二、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监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 盐酒税。两人手足情深,又同为逐客,时有书简往来,诗文唱酬。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作记以志纪念。
六一居士传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 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等。他状物写景及记事的散文《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极具特色。欧阳修又是个博通古今的大学者。他与宋祈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著有《欧阳文忠集》等。
二、背景资料
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任蔡州,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作者的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其思想中的主导。所以作者在文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一、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 ,唐代文学家。字摩诘,太原(今山西太原) 人。
王维少年时就和弟弟王缙离开家乡,到长安、洛阳一带交游。由于他能诗会画,善书法,通音律,才华出众,很受贵族社会的欢迎,经常出入王公、权贵之门。16岁作《洛阳女儿行》,17岁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使他蜚声文坛。21岁中进士,由于在音乐方面的卓越才能,被任命为大乐丞。最后死于尚书右丞任上,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保存下来的有400多首。古体近体都有佳作。其游侠、边塞诗篇,表现出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如《少年行》、《从军行》、《燕支行》、《老将行》等。《济上四贤咏》写解印归田、中年不得意的有志之士,指责了社会的不公平。《寓言二首》也是这类诗。王维的山
水田园诗独具特色,既能概括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事物动态,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在取景上深具画家独具的匠心,又最擅长表现画面映衬的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如《田园乐七首》、《山居秋暝》、《过香积寺》、《鸟鸣涧》、《积雨辋川庄作》、《终南别业》等。
二、背景资料
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曾在辋川隐居,他对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在隐居生活中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在这些人中,裴迪是他的知音。早在移居辋川之前,他们就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他们又经常“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辋川集》就是他二人的唱和诗集,记录了他们的生活和逸兴雅趣。写这封信时,裴迪已回家去温习经书准备应试了,王维深感寂寞,只得独自去游山赏景。
三、文体知识
书信是使用最广的一种实用文体。起源于春秋战国,刘勰说:“战国以前,君臣同书。”可见书信其始与公文区别不大,上下平行均可用书。而人们一般日常往来信函,则始于两汉而盛于六朝。吴纳就曾指出:“昔臣僚敷奏,朋旧往复,皆总曰书。近世臣僚上言,名为表奏,惟朋旧之间,则曰书而已。”因此,臣下向皇帝进言陈词的上书、表奏,当归入奏议文,这里的“书”,单指朋旧间往来信函。历代书信的代称很多,由于所使用的工具,如竹简、木版、白绢等的不同,故称“简”、“牍”、“札”、“尺素”。又由于用途和作者身份不同,而有“启”、“帖”等名称。“启”用于尊长及朋友,表谦逊之意。“帖”是便条,后人把书法家的信札称“帖”,又有兼重其书法、视为摹本之意。
后赤壁赋
一、背景资料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少年时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来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 ,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问养生》) ,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所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这是他和前代获罪远谪的士大夫如韩愈、柳宗元等表现不同的地方。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两次游赤壁,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体知识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言志”,重于写景抒情、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
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骈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十月指农历,望日是十五日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一、作者简介
王勃(649-675)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子名福郊,次子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认为“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上吏部裴侍郎启》)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竟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二、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王子安集注》。滕王阁遗址在江西省南昌市,濒临赣江,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王勃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往南海省亲,路过洪州,赴都督阎某九月九日(重阳节) 在滕王阁安排的宴会,在会上赋诗,并写下这篇序。
据《唐摭言》(卷五) 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滕王阁序》是一篇很有名的骈文。韩愈在他的《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又说:“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以书命愈记之,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可见古文家韩愈对该文也是十分推崇的。(三王所为序、赋、记,指王勃的序,王绪的赋,王仲舒的修阁记。太原王公,即王仲舒。他任江西观察使时重修滕王阁。)
三、文体知识
1.序言
序言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序,也叫做“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古代多列于书末,称“跋”,也叫做“后序”。二者体例略同,因此合称序跋文。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给自己的书写的序言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骈文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序》说:“自秦迄隋,其体递变,而文无异名;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为‘骈俪’,而为其学者,亦自以为与古文殊路。”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字句为主,但常常夹有杂言。从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