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老头的父爱悲剧看今天的家庭教育
彭 丽
(200701122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汉语言文学系,贵州 都匀 邮编 558000)
摘要:《高老头》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主人翁高老头在女儿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为了让两个女儿过得幸福快乐,老人花尽自己毕生的金钱和心血来满足她们的需求和欲望。可是高老头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女儿一丁点的爱,到头来还被她们无情的抛弃,最后孤独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这种悲剧的形成,与高老头家庭教育的失败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这种悲剧的发生是高老头自己一手造成的。现代家庭的父母应该从高老头溺爱女儿所造成的悲剧中得到一些启示:家庭教育不应该是无原则的爱,溺爱和放纵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意识,影响健全的人格,对孩子、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父母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孩子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溺爱;悲剧;家庭教育
The father loveth tragedy from Pere goriot read today's family
education
Peng li
(2007011221)
(Chinese department QianNan Normal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Duyun,Guizhou,558000) Abstract: Pere goriot is one of the most wonderful masterpieces the human comedy writed by the French outstanding critical realist writer Balzac. The main character Pere goriot devoted all his love to his daughters . In order to let his two daughters live happily, Pere goriot spend all of his possession to meet their needs and desires. But the old man did not return his daughter to pay a little bit of love;however , he was abandoned mercilessly,in the end died alone in the attic fell cover apartment. The formation of this traged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failure of Pere goriot’s family education, even this tragedy was caused by his own hand. The parents of the modern family should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is tragedy story : family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unprincipled love ;
over-protection and indulgence can make them lose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 affects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It will all exert a bad influence on the child , family and society.So parents should educate children through the correct approach for they can receive the good result , make their healthy growth .
Keywords: Pere goriot; Father; Indulgence; Tragedy; Family education
高老头生活在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帝政和波旁王朝这三个新旧交替、急剧动荡的时期。在大饥荒时代,他靠做面粉生意囤积居奇发了大财,由一个进城的农
民一跃成为资产者,商业界的大巨头。在妻子病逝后,两个女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他没有再娶,而是把自己全部爱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他对女儿百依百顺,予取予求,并不惜重金,聘请最优秀的教师给女儿讲授高等教育应有的才艺,全力满足女儿的奢华生活,如给她们请做伴的小姐,给她们供自己支配的马车等。高老头还给女儿们“随心所欲挑选丈夫”的权利,大女儿娜齐想做贵族,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小女儿但斐纳喜欢金钱,被银行家纽沁根迎娶。高老头用财富为女儿换来了如意的婚姻。女儿出嫁时,高老头用了他一半的财产做陪嫁,给了每个女儿八十万法郎。在波旁王朝复辟以后,封建等级观念进一步加强,地位显赫的女婿认为高老头的面粉生意有失体面,高老头也觉得自己的身份有辱女儿的面子,为了女儿的体面,他卖掉铺子,搬进了生活条件很差的伏盖公寓。
刚住进伏盖公寓时,高老头手中还有许多家当、精致的餐具和公债票。然而,六年间他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给女儿们还债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亲手绞掉了他妻子生前所赠的镀金银器。为了使小女儿和她所爱的青年拉斯蒂涅高兴,他不惜卖掉长期年金的本金,花了一万二千法郎为他们置办一个小套间,还高兴得欢天喜地。虽然女儿们对他的巨大牺牲并不感恩,可他还是不断的付出。就算被女儿逼迫得日益穷困,高老头对女儿还是有求必应。他早已看出女儿的自私和虚伪,但仍不放弃对女儿的爱。高老头临终前痛苦得死去活来,多么希望女儿能来看他,给他一个临终圣餐似的亲吻,可是,他的女儿们却在鲍赛昂子爵夫人的舞会上流连忘返。
此外,小说中的许多语言、动作、行为都表现出高老头超乎寻常的父爱。语言方面,如:“她们顺便对我笑一笑,噢!那就像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把世界都镀了金”,“看到她们那么漂亮,我真高兴”,“我爱我的女儿,还胜过上帝爱人类” ①;动作行为方面,如:高老头偷偷跑到街角去等女儿们的马车出现,嗅女儿的信纸,吻女儿的脚,用头蹭她的裙裾。这种种行为,刻画了一个疯狂爱女的父亲,也体现了巴尔扎克所说的“无比巨大力量的感情” ②。
高老头对小女儿但斐娜谈到父亲的责任时说:“你的生命是我给的,你的快乐还是我给的,这才是父亲之所以成其为父亲。”③ 可见,在高老头看来,父亲就是给孩子生命和快乐的人。他已经给了女儿生命,要怎样才能给她们快乐呢?就是把自己一生的爱都给她们,竭尽所能的用金钱来满足女儿们的欲望和需求,哪怕是不合理的。如此疼爱女儿,按理说,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女儿们应该尽心尽力的照顾父亲才对啊!而我们看到的却是高老头那两个过惯了奢华生活的
女儿永无止尽地搜刮他的钱财,当他被榨干后便被她们无情地拒之门外。她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她们的父亲却在肮脏、阴冷、寒酸的伏盖公寓中节衣缩食。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高老头疯狂地爱着女儿,也渴望得到女儿的爱。可是她们根本就不爱父亲,只有当她们需要钱的时候,才会给父亲一两句虚情假意的施舍!在她们眼里,“钱就是命,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④ 而父亲只是她们满足虚荣心和个人私欲的摇钱树和取款机罢了,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是爹,一旦被榨干了,就被一脚踢开,什么也不是。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已经在她们心中根深蒂固了。而父亲的死活与金钱和虚荣心比起来,什么也不是!可是,高老头仍旧沉溺于父爱,最终为女儿耗尽所有。然而,那让旁观者和读者动容的父爱,在那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并没有得到女儿们的一丝回馈。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了,还盼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裂涅差人去请,她们都推三阻四不来。“一个也不来”,躺在床榻上的来人接着说:“她们有事,她们在睡觉,她们不会来的。我早就知道了。直到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你给她们生命,她们给你死” ⑤ 可怜的老人含着泪水,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 ⑥ 他带着对女儿的爱和诅咒孤零零地死在了伏盖公寓的阁楼上。只有拉斯蒂涅和另一位学医的青年大学生毕安训 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只派了架空车跟在灵柩后面。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个人的悲剧、更是家庭教育的悲剧。近乎疯狂的爱使他成为父爱的牺牲品,与社会行为准则脱节又使他成为社会的牺牲品,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使他和女儿之间的父女之情荡然无存!毫无疑问的是: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有着一定的时代因素和社会因素,但却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 ⑦
高老头爱女儿没有错,可是他爱女儿的方式却有失偏颇。他对女儿的爱是用金钱和纵容来表达的,是一种极端偏执的溺爱。他予取予求的爱放纵了女儿们的欲望,恣意索取便成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他忘情的给予,可是却忘了他和他所生活的社会并没有教育他的女儿要对父亲的付出有所回报。他没有意识到金钱关系已经超出了父子亲情,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用金钱和纵容来表达的爱正在造成自己的悲剧。而他的女儿们却在父亲和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了索取,更学会了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父亲对她们无私的爱已被金钱至上的观念亵渎了。
爱女儿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不管怎样爱,用什么方式去爱,都应该有个度。然而,高老头对女儿确是无原则、无限度的溺爱和纵容。他给女儿们的快乐是用金钱来表达,给女儿的爱也是通过金钱来表达,这种不断的给予方式和潜移默化的金钱教育让娜齐和但斐娜只学会了索取。他在生活中没有教会女儿怎样爱父亲,社会却教会女儿们把父亲当作摇钱树。有钱的时候女儿们会光顾他的住所,没钱的时候就对父亲不闻不问,在他死的时候尽没有一个女儿为他送葬!由此可见,高老头对女儿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情感,它不仅包括父辈对子女物质上和精神上无偿的给予,而且还包括父辈对子女施以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无偿的给予不能等同于溺爱,更不能等同于放纵。” ⑧ 高老头恰恰走进了这个误区。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高老头对女儿的放纵和溺爱最终造成了他命运的悲剧。假设一下,如果高老头没有溺爱和放纵女儿们,而是让她们到自己的面粉厂里亲身体验一下金钱的来之不易,她们是否就不会挥霍无度,从而体恤父亲赚钱的辛苦;再假设一下,如果高老头对女儿们施以正确的教育,他的女儿们是否就会孝顺一些,他的悲剧是否就不会发生。
然而,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像高老头一样放纵和溺爱子女的父母也大有人在。他们把自己的子女当做皇帝和公主一样养着,宠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甚至连吃饭吃水果都要亲自伺候,从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在金钱的使用上更是出手大方,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用金钱能够满足的,他们从不吝啬。等到孩子长大了,花钱帮他们找工作、办婚事、买房置家,甚至花钱养活成年儿女。这样娇惯子女的后果怎样呢?有的孩子连剥鸡蛋剥桔子这样简单的事都做不了,长大后洗衣做饭的事仍要父母代劳,父母心甘情愿、不计回报的付出使他们心安理得的当上了啃老族。当父母有钱的时候就满口甜言蜜语,对其百依百顺,等到父母没钱了就对其不闻不问了,甚至有时候父母说孩子两句,他们就满脸的不舒服„„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爱了一辈子的孩子,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们,让他们吃好、穿好,给她们幸福和快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得到子女的回报,从而安享晚年。和高老头一样被子女抛弃的父母屈指难数。而法律明确规定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和辅助的义务。为人父母的已经尽了自己的义务,然而仍得不到子女的关爱和照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孩子自出生开始,接触到的第一个关系就是亲子关系,第一任老师便是自己的父母,接触到的第一类教育便是家庭教育。他们来到人间,什么都不懂,父母就首当其冲的担当起了教育孩子的责任,教孩子学说话、学做事,用各种各样正确有用的
方式,教孩子学会怎样独立,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为人处事„„总之,对孩子嘘寒问暖,给他们好的生活并施以正确的教育都是爱孩子的表现。那么,怎样爱才能避免高老头的悲剧再次重演呢?
从高老头的身上吸取一些教训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爱孩子要有原则、有法度。如前面所说,高老头用尽毕生的金钱和心血来爱女儿,竭尽所能的满足女儿们的欲望和需求,不管那些欲望和需求合不合理,他都有求必应。这种溺爱和纵容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现在的父母必须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其次,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并能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而父母又通常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为人父母,应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高老头对女儿从不吝啬,女儿们想要什么都用钱来满足。他用钱来给女儿快乐和幸福。给女儿树立的“榜样”以及对女儿的影响便是:钱可以买到一切,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子女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值得提倡的。第三,用各种方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到亲情,也买不到友谊。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父母赚钱的辛苦,明白自己用的每一分钱里都浸着父母的汗水,从而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如果父母教会孩子的只是怎样花钱,那么等到自己的孩子钻进钱眼,六亲不认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而高老头教会女儿们的就是怎样花钱,像取款机一样不断输出金币的他培育出了两个视钱如命、挥霍无度的女儿,等到自己一贫如洗、身无分文的时候,便像被榨干了汁的柠檬一样扔出去。多么可悲啊!笔者相信,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第四,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多父母都喜欢心甘情愿的为孩子提供一条龙服务。早中晚餐煮好了送到嘴边,吃水果先把皮削了,吃鸡蛋先把皮包了,家务活从来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甚至还为孩子铺好了未来要走的路。等到孩长子独自面对这些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还得依赖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都期盼的,如果什么都帮孩子做,不独立的他们又怎么成龙成风呢!所以父母不应该娇惯自己的孩子,应该让他们独立去做、去面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众星捧月般的把他们供着、宠着。
以上所列的四点都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光做到这几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孩子怎样关心人、帮助人,教会他们怎样为人处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学会感恩,锻炼孩子的毅力和恒心,陶冶性情等都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包含的。只是父母在实施时,应该对教育的方式方法加以考究,只有选择一套最适合自己孩子的且有利无害的方式,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说到家庭教育,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词便是亲子关系。因为亲子关系是否和睦是衡量家庭教育是否到位的有效天平。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老头用金钱和纵容来爱女儿,原本他早就看清女儿们的本来面目,却始终深爱着她们,只是想尽自己的所能维护好自己和女儿之间的亲子关系。但是他却不知道“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真善美的关系,是让人发自内心喜爱的关系,是促使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⑨ 只有和睦的亲子关系才能促进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一味的纵容、溺爱子女所酿成的苦果只有自己去吞。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光明的前途,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而实施家庭教育所选择的内容和方式也必须谨慎。
注释:
①②、郭建平《品读高老头的父爱》[J]. 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 50卷 6期 P56-58
③、万立群 《论高老头的父爱》[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 80卷 5期 P11-12
④、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版 P200
⑤、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版 P234
⑥、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版 P238
⑦、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版 P237
⑧、杜肖楠 《“父爱”的悲剧》[J]. ——高老头中关于父爱的争议及再认识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 20卷 5期 P54-56
⑨、侯国玉 《让溺爱远离孩子》[J].——从《高老头》透视家庭教育的弊端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 30卷 3期 P116-117
从高老头的父爱悲剧看今天的家庭教育
彭 丽
(200701122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国汉语言文学系,贵州 都匀 邮编 558000)
摘要:《高老头》是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主人翁高老头在女儿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为了让两个女儿过得幸福快乐,老人花尽自己毕生的金钱和心血来满足她们的需求和欲望。可是高老头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女儿一丁点的爱,到头来还被她们无情的抛弃,最后孤独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这种悲剧的形成,与高老头家庭教育的失败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这种悲剧的发生是高老头自己一手造成的。现代家庭的父母应该从高老头溺爱女儿所造成的悲剧中得到一些启示:家庭教育不应该是无原则的爱,溺爱和放纵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意识,影响健全的人格,对孩子、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父母应该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孩子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溺爱;悲剧;家庭教育
The father loveth tragedy from Pere goriot read today's family
education
Peng li
(2007011221)
(Chinese department QianNan Normal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Duyun,Guizhou,558000) Abstract: Pere goriot is one of the most wonderful masterpieces the human comedy writed by the French outstanding critical realist writer Balzac. The main character Pere goriot devoted all his love to his daughters . In order to let his two daughters live happily, Pere goriot spend all of his possession to meet their needs and desires. But the old man did not return his daughter to pay a little bit of love;however , he was abandoned mercilessly,in the end died alone in the attic fell cover apartment. The formation of this tragedy,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failure of Pere goriot’s family education, even this tragedy was caused by his own hand. The parents of the modern family should get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is tragedy story : family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unprincipled love ;
over-protection and indulgence can make them lose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 affects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It will all exert a bad influence on the child , family and society.So parents should educate children through the correct approach for they can receive the good result , make their healthy growth .
Keywords: Pere goriot; Father; Indulgence; Tragedy; Family education
高老头生活在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帝政和波旁王朝这三个新旧交替、急剧动荡的时期。在大饥荒时代,他靠做面粉生意囤积居奇发了大财,由一个进城的农
民一跃成为资产者,商业界的大巨头。在妻子病逝后,两个女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他没有再娶,而是把自己全部爱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他对女儿百依百顺,予取予求,并不惜重金,聘请最优秀的教师给女儿讲授高等教育应有的才艺,全力满足女儿的奢华生活,如给她们请做伴的小姐,给她们供自己支配的马车等。高老头还给女儿们“随心所欲挑选丈夫”的权利,大女儿娜齐想做贵族,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小女儿但斐纳喜欢金钱,被银行家纽沁根迎娶。高老头用财富为女儿换来了如意的婚姻。女儿出嫁时,高老头用了他一半的财产做陪嫁,给了每个女儿八十万法郎。在波旁王朝复辟以后,封建等级观念进一步加强,地位显赫的女婿认为高老头的面粉生意有失体面,高老头也觉得自己的身份有辱女儿的面子,为了女儿的体面,他卖掉铺子,搬进了生活条件很差的伏盖公寓。
刚住进伏盖公寓时,高老头手中还有许多家当、精致的餐具和公债票。然而,六年间他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给女儿们还债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甚至亲手绞掉了他妻子生前所赠的镀金银器。为了使小女儿和她所爱的青年拉斯蒂涅高兴,他不惜卖掉长期年金的本金,花了一万二千法郎为他们置办一个小套间,还高兴得欢天喜地。虽然女儿们对他的巨大牺牲并不感恩,可他还是不断的付出。就算被女儿逼迫得日益穷困,高老头对女儿还是有求必应。他早已看出女儿的自私和虚伪,但仍不放弃对女儿的爱。高老头临终前痛苦得死去活来,多么希望女儿能来看他,给他一个临终圣餐似的亲吻,可是,他的女儿们却在鲍赛昂子爵夫人的舞会上流连忘返。
此外,小说中的许多语言、动作、行为都表现出高老头超乎寻常的父爱。语言方面,如:“她们顺便对我笑一笑,噢!那就像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把世界都镀了金”,“看到她们那么漂亮,我真高兴”,“我爱我的女儿,还胜过上帝爱人类” ①;动作行为方面,如:高老头偷偷跑到街角去等女儿们的马车出现,嗅女儿的信纸,吻女儿的脚,用头蹭她的裙裾。这种种行为,刻画了一个疯狂爱女的父亲,也体现了巴尔扎克所说的“无比巨大力量的感情” ②。
高老头对小女儿但斐娜谈到父亲的责任时说:“你的生命是我给的,你的快乐还是我给的,这才是父亲之所以成其为父亲。”③ 可见,在高老头看来,父亲就是给孩子生命和快乐的人。他已经给了女儿生命,要怎样才能给她们快乐呢?就是把自己一生的爱都给她们,竭尽所能的用金钱来满足女儿们的欲望和需求,哪怕是不合理的。如此疼爱女儿,按理说,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女儿们应该尽心尽力的照顾父亲才对啊!而我们看到的却是高老头那两个过惯了奢华生活的
女儿永无止尽地搜刮他的钱财,当他被榨干后便被她们无情地拒之门外。她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她们的父亲却在肮脏、阴冷、寒酸的伏盖公寓中节衣缩食。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高老头疯狂地爱着女儿,也渴望得到女儿的爱。可是她们根本就不爱父亲,只有当她们需要钱的时候,才会给父亲一两句虚情假意的施舍!在她们眼里,“钱就是命,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④ 而父亲只是她们满足虚荣心和个人私欲的摇钱树和取款机罢了,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是爹,一旦被榨干了,就被一脚踢开,什么也不是。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已经在她们心中根深蒂固了。而父亲的死活与金钱和虚荣心比起来,什么也不是!可是,高老头仍旧沉溺于父爱,最终为女儿耗尽所有。然而,那让旁观者和读者动容的父爱,在那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并没有得到女儿们的一丝回馈。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了,还盼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裂涅差人去请,她们都推三阻四不来。“一个也不来”,躺在床榻上的来人接着说:“她们有事,她们在睡觉,她们不会来的。我早就知道了。直到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你给她们生命,她们给你死” ⑤ 可怜的老人含着泪水,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 ⑥ 他带着对女儿的爱和诅咒孤零零地死在了伏盖公寓的阁楼上。只有拉斯蒂涅和另一位学医的青年大学生毕安训 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只派了架空车跟在灵柩后面。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个人的悲剧、更是家庭教育的悲剧。近乎疯狂的爱使他成为父爱的牺牲品,与社会行为准则脱节又使他成为社会的牺牲品,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使他和女儿之间的父女之情荡然无存!毫无疑问的是: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有着一定的时代因素和社会因素,但却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 ⑦
高老头爱女儿没有错,可是他爱女儿的方式却有失偏颇。他对女儿的爱是用金钱和纵容来表达的,是一种极端偏执的溺爱。他予取予求的爱放纵了女儿们的欲望,恣意索取便成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他忘情的给予,可是却忘了他和他所生活的社会并没有教育他的女儿要对父亲的付出有所回报。他没有意识到金钱关系已经超出了父子亲情,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用金钱和纵容来表达的爱正在造成自己的悲剧。而他的女儿们却在父亲和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了索取,更学会了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父亲对她们无私的爱已被金钱至上的观念亵渎了。
爱女儿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不管怎样爱,用什么方式去爱,都应该有个度。然而,高老头对女儿确是无原则、无限度的溺爱和纵容。他给女儿们的快乐是用金钱来表达,给女儿的爱也是通过金钱来表达,这种不断的给予方式和潜移默化的金钱教育让娜齐和但斐娜只学会了索取。他在生活中没有教会女儿怎样爱父亲,社会却教会女儿们把父亲当作摇钱树。有钱的时候女儿们会光顾他的住所,没钱的时候就对父亲不闻不问,在他死的时候尽没有一个女儿为他送葬!由此可见,高老头对女儿的教育是完全失败的。“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情感,它不仅包括父辈对子女物质上和精神上无偿的给予,而且还包括父辈对子女施以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无偿的给予不能等同于溺爱,更不能等同于放纵。” ⑧ 高老头恰恰走进了这个误区。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高老头对女儿的放纵和溺爱最终造成了他命运的悲剧。假设一下,如果高老头没有溺爱和放纵女儿们,而是让她们到自己的面粉厂里亲身体验一下金钱的来之不易,她们是否就不会挥霍无度,从而体恤父亲赚钱的辛苦;再假设一下,如果高老头对女儿们施以正确的教育,他的女儿们是否就会孝顺一些,他的悲剧是否就不会发生。
然而,时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像高老头一样放纵和溺爱子女的父母也大有人在。他们把自己的子女当做皇帝和公主一样养着,宠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甚至连吃饭吃水果都要亲自伺候,从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在金钱的使用上更是出手大方,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用金钱能够满足的,他们从不吝啬。等到孩子长大了,花钱帮他们找工作、办婚事、买房置家,甚至花钱养活成年儿女。这样娇惯子女的后果怎样呢?有的孩子连剥鸡蛋剥桔子这样简单的事都做不了,长大后洗衣做饭的事仍要父母代劳,父母心甘情愿、不计回报的付出使他们心安理得的当上了啃老族。当父母有钱的时候就满口甜言蜜语,对其百依百顺,等到父母没钱了就对其不闻不问了,甚至有时候父母说孩子两句,他们就满脸的不舒服„„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爱了一辈子的孩子,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他们,让他们吃好、穿好,给她们幸福和快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得到子女的回报,从而安享晚年。和高老头一样被子女抛弃的父母屈指难数。而法律明确规定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和辅助的义务。为人父母的已经尽了自己的义务,然而仍得不到子女的关爱和照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孩子自出生开始,接触到的第一个关系就是亲子关系,第一任老师便是自己的父母,接触到的第一类教育便是家庭教育。他们来到人间,什么都不懂,父母就首当其冲的担当起了教育孩子的责任,教孩子学说话、学做事,用各种各样正确有用的
方式,教孩子学会怎样独立,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为人处事„„总之,对孩子嘘寒问暖,给他们好的生活并施以正确的教育都是爱孩子的表现。那么,怎样爱才能避免高老头的悲剧再次重演呢?
从高老头的身上吸取一些教训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爱孩子要有原则、有法度。如前面所说,高老头用尽毕生的金钱和心血来爱女儿,竭尽所能的满足女儿们的欲望和需求,不管那些欲望和需求合不合理,他都有求必应。这种溺爱和纵容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现在的父母必须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其次,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并能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而父母又通常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为人父母,应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高老头对女儿从不吝啬,女儿们想要什么都用钱来满足。他用钱来给女儿快乐和幸福。给女儿树立的“榜样”以及对女儿的影响便是:钱可以买到一切,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子女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值得提倡的。第三,用各种方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到亲情,也买不到友谊。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父母赚钱的辛苦,明白自己用的每一分钱里都浸着父母的汗水,从而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如果父母教会孩子的只是怎样花钱,那么等到自己的孩子钻进钱眼,六亲不认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而高老头教会女儿们的就是怎样花钱,像取款机一样不断输出金币的他培育出了两个视钱如命、挥霍无度的女儿,等到自己一贫如洗、身无分文的时候,便像被榨干了汁的柠檬一样扔出去。多么可悲啊!笔者相信,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第四,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多父母都喜欢心甘情愿的为孩子提供一条龙服务。早中晚餐煮好了送到嘴边,吃水果先把皮削了,吃鸡蛋先把皮包了,家务活从来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甚至还为孩子铺好了未来要走的路。等到孩长子独自面对这些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还得依赖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都期盼的,如果什么都帮孩子做,不独立的他们又怎么成龙成风呢!所以父母不应该娇惯自己的孩子,应该让他们独立去做、去面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众星捧月般的把他们供着、宠着。
以上所列的四点都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光做到这几点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孩子怎样关心人、帮助人,教会他们怎样为人处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学会感恩,锻炼孩子的毅力和恒心,陶冶性情等都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包含的。只是父母在实施时,应该对教育的方式方法加以考究,只有选择一套最适合自己孩子的且有利无害的方式,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
说到家庭教育,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词便是亲子关系。因为亲子关系是否和睦是衡量家庭教育是否到位的有效天平。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老头用金钱和纵容来爱女儿,原本他早就看清女儿们的本来面目,却始终深爱着她们,只是想尽自己的所能维护好自己和女儿之间的亲子关系。但是他却不知道“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依赖而是信赖,不是包办一切而是独立合作;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真善美的关系,是让人发自内心喜爱的关系,是促使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⑨ 只有和睦的亲子关系才能促进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高老头的父爱悲剧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存在的弊端,一味的纵容、溺爱子女所酿成的苦果只有自己去吞。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光明的前途,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关键的,而实施家庭教育所选择的内容和方式也必须谨慎。
注释:
①②、郭建平《品读高老头的父爱》[J]. 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 50卷 6期 P56-58
③、万立群 《论高老头的父爱》[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 80卷 5期 P11-12
④、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版 P200
⑤、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版 P234
⑥、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版 P238
⑦、巴尔扎克 《高老头》[M].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版 P237
⑧、杜肖楠 《“父爱”的悲剧》[J]. ——高老头中关于父爱的争议及再认识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 20卷 5期 P54-56
⑨、侯国玉 《让溺爱远离孩子》[J].——从《高老头》透视家庭教育的弊端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 30卷 3期 P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