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日常文明礼仪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有礼貌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的追求。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不文明现象也逐渐多起来。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提文明礼仪。大学也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大学生明礼仪
一、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老师备课、办公的地方,是一个严肃、安静的场所,同学到办公室去拜访老师、领导应注意有关的礼节:
(一)进出办公室的礼节
进出办公室的礼节要注意:
1.学生进老师办公室一定要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2.进入后应与看到自己的其他老师点头致意。
3.注意不要坐在其他老师的座位上,也不要随便乱翻办公室的东西。
4.事情办完,立即离开办公室,并礼貌地与老师告别。告别一般是先谢后辞,如说“谢谢老师,再见!”
5.进出办公室的动作要轻,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老师工作。
6.到领导办公室找领导,一般要预约,并按时到达。
(二)与老师交谈的礼节
与老师交谈的礼节要注意:
1.与老师交谈态度应诚恳,说话应实实在在,事实求是。客套太多,也是一种失礼。
2.认真倾听老师讲话,与老师目光交流的时间应有50%以上,注视位置大致在老师的双肩与头的三角区,必要时点头应和老师的讲话。
3.交谈中少打手势,音量适中。手势过大,声音过大都是不礼貌的。一般来讲,手势的幅度是上不过肩,下不过腰。
4.距离适中。交谈距离1.5米左右,太近或太远都是不礼貌的。
5.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谈话,谈话中若遇有急事需要离开应向老师打招呼表示歉意。
6.当你不赞成老师的观点时,不要直接顶撞,更不要反问和质问老师,应婉转地表示自己的看法。如可说“这个问题值得我考虑一下,不过我认为似乎……”等。
二、与同学交往的礼节
(一)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见面要主动与同学打招呼问候。与同学打招呼一方面表示对同学的的尊重,另一方面表明自己自信健康的心态。
2.当同学遇到困难如学习暂时落后,遭遇不幸,偶尔的失败,不应嘲笑、讽刺、歧视、而应热情帮助,真诚地抻出援助之手。
(二)礼貌相待
在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语言;借用学习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三)和睦相处
三、 校园公共场所礼仪
校园公共场所是同学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地方,每个同学都有责任维护它的秩序。为此应遵循如下礼仪规范。
(一)在饭堂应注意的礼仪
1.注意使用礼貌的称呼和礼貌的语言。如“师傅”、“请”、“麻烦你”、“谢谢”、“对不起”等。
2.自觉按次序买饭,不要拥挤、插队。
3.不要浪费粮食,随地倒剩菜剩饭。
4.就餐后及时将餐具、剩饭剩菜等分别放到指定位置,保持就餐地点的干净,尊重食堂员工的劳动。
(二)在学生活动中心应注意的礼仪
1.提前入场,如在演出或电影开映后到场则应悄悄入坐,穿过座位时姿势要低,脚步要轻,不要影响他人的观看。对起身为你让座的同排观众要致谢、致歉。
2.要自觉遵守场内的规则,不吃有声响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3.观看时坐姿要稳,不要时常左右摇晃。不要把脚蹬在前排观众的椅背上,以免弄脏别人的衣服。
4.节目演出或影片放映当中,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谈笑或大声评论。
5.遇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防止唾沬星飞溅到他人的身上。
6.演出或影片放映中,不应随便走动,也不应随便退场,不得已退场时,离座动作要轻、身姿放低,不要站在过道或剧场门口。
四、校园生活场所礼仪
校园环境对新同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应是一个既严肃又亲切,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地方。为此,校园要建立起一套校园生活礼仪规范。
(一)行路礼仪
同学去教室、饭堂、图书馆、散步都离不开行路。行路要遵守应有的礼仪规范,讲究文明礼貌。
1.路遇老师、熟人和同学要主动打招呼。交谈时应站到路边,不妨碍人们的行路和车辆的通行。
2.维护校园的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等杂物。
3.行右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行走时应自觉靠右行走,上下楼梯时,或走在狭窄的通道时,遇到师长、老弱幼妇女应主动站立一旁,让其先走。
4.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人多拥挤的地方要礼让三分,对老师、女生更是如此。进出校门要下车,自行车应停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
(二)同学聚会礼仪
1.打扮整洁,穿着大方整齐,不吃带刺激的食物。
2.遵守时间,按时到达。
3.主动热情地与同学打招呼,交谈。
4.注意照顾女同学和其他同学。
5.注意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礼节。
自我介绍是结识新朋友的最好方法。其礼节有:
(1)镇定、自信,微笑亲切自然、眼神友善可掬。
(2)先向对方点头致意、问好或询问对方的单位、姓名,得到对方有愿意结识的回音后再从容大方地自我介绍。
(3)介绍内容应简洁明了,一般是简单介绍姓名、身份、单位,并可加寒喧语。如“我是XX系XX级的同学,叫×××,认识你很高兴”。(4)介绍的语气应自然平和、明快。
(5)女同学一般不宜主动向陌生男同学自我介绍,不然容易被对方误解为轻浮。 介绍他人是帮助同学相互认识的常用形式。其礼节有:
(1)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
(2)介绍通则:受尊重的一方先了解对方。所以介绍他人的顺序是:A.把低年级的同学(年纪小的同学)先介绍给高年级的同学(年级大的
同学);
B.双方年龄差不多,把与自己亲密的同学引见给另一同学;
C.把一个介绍给众人;
D.群体介绍按座位次序一一介绍。
(3)介绍的站位和手势。介绍人、被介绍人、中介人成三角之势。手势:手心向上,四指并拢,拇指与四指约成30度礼貌地示意被介绍人,眼睛着要告诉的人,千万不要用手指指介绍人。
(4)介绍内容:单位、姓名、身份。有时为了向双方提供话题,还可介绍些特长、爱好。
(5)一般介绍时,被介绍人、中介人应起立。
(6)介绍完毕,被介绍的双方应立即相互问候。如可说“你好!认识你很高兴。”
(7)被介绍双方交谈后,中介人才可离开。
(三)接打电话礼仪
1、礼貌接打
(1)姿势端正,微笑接听。姿势端正要求:站姿要挺胸收腹立腰,双脚自然并拢;坐姿要立腰,背挺直,双肘支在桌面上,一般左手握电话,右手执笔做记录。
(2)接电话开头的礼。应在电话铃响三遍以前接电话,这样以免对方等太久或当作没有人而挂断了。接电话的礼貌开头语应是:问候、自报家门、询问对方事宜等。如“你好!这里是×××宿舍,请问你哪位?”
(3)打电话的礼貌开头语:问候、自报家门、事由。如“你好!我是×××号宿舍的×××同学,请(麻烦、劳驾)你帮找一下×××同学听电话”。通话中,对方讲话时,应当应声附和,让对方感到你在专心地听。长时间沉默是不礼貌的。常用附和语言有:重复对方重要的内容、“请继续说”、“是的”、“好的”。
(4)电话中断时,应由打入的一方立即重拨号,并道歉:“对不起,刚才不知何故电话断了”。
(5)通话中有急事要处理时,应向对方道歉,请对方稍等,随即用手捂住听筒去处理急事,处理完毕再通话。如果有急事处理的时间较长,应当约对方事后再继续通话,不能让对方久等。如礼貌语:“对不起,我有急事马上要处理。过十分钟后我再给您去电话。”
(6)接错或打错电话时,打错的一方应道歉:“对不起,我打错了。”接电话的一方应宽容地说:“没关系。”如果打电话的一方不知道自己打错了,接电话的一方应婉转地
告诉对方:“这里是×××宿舍,电话是××××,请问,你要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这样做一是不会使对方难堪,二是可以显示出自己的涵养,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
(7)结束通话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告别,如“再见”、“麻烦你了,谢谢!”一般是打入的一方先挂电话,接电话的一方待打入的一方挂电话后再放电话,特别是打入方是老师或长辈,更要如此。
2、准确接打
(1)不管是接听还是打出电话,一般要做到“六何”清楚。“六何”即何人(姓名)、何时(时间)、何地(地点)、何事(内容)、何因(理由)、如何做(方法)。打出一方叙述事情把“六何”讲清楚了,整件事情也就算清楚了。接听的一方,把“六何”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了,也就算把事情记清楚了。
(2)通话突出重点。言辞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句子要短,要点和容易误解之处可重复或请对方重复,以便核对。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一般要重复核对。
(3)语音适中,语速比平时讲话慢些,这样才能让对方听得清楚、悦耳。
自律委员会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更要出现在行动中,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新世纪、新时代的文明之星,让文明与我们同行!
秘书部 2009-10-27
大学生日常文明礼仪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有礼貌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的追求。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不文明现象也逐渐多起来。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提文明礼仪。大学也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大学生明礼仪
一、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老师备课、办公的地方,是一个严肃、安静的场所,同学到办公室去拜访老师、领导应注意有关的礼节:
(一)进出办公室的礼节
进出办公室的礼节要注意:
1.学生进老师办公室一定要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
2.进入后应与看到自己的其他老师点头致意。
3.注意不要坐在其他老师的座位上,也不要随便乱翻办公室的东西。
4.事情办完,立即离开办公室,并礼貌地与老师告别。告别一般是先谢后辞,如说“谢谢老师,再见!”
5.进出办公室的动作要轻,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老师工作。
6.到领导办公室找领导,一般要预约,并按时到达。
(二)与老师交谈的礼节
与老师交谈的礼节要注意:
1.与老师交谈态度应诚恳,说话应实实在在,事实求是。客套太多,也是一种失礼。
2.认真倾听老师讲话,与老师目光交流的时间应有50%以上,注视位置大致在老师的双肩与头的三角区,必要时点头应和老师的讲话。
3.交谈中少打手势,音量适中。手势过大,声音过大都是不礼貌的。一般来讲,手势的幅度是上不过肩,下不过腰。
4.距离适中。交谈距离1.5米左右,太近或太远都是不礼貌的。
5.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谈话,谈话中若遇有急事需要离开应向老师打招呼表示歉意。
6.当你不赞成老师的观点时,不要直接顶撞,更不要反问和质问老师,应婉转地表示自己的看法。如可说“这个问题值得我考虑一下,不过我认为似乎……”等。
二、与同学交往的礼节
(一)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见面要主动与同学打招呼问候。与同学打招呼一方面表示对同学的的尊重,另一方面表明自己自信健康的心态。
2.当同学遇到困难如学习暂时落后,遭遇不幸,偶尔的失败,不应嘲笑、讽刺、歧视、而应热情帮助,真诚地抻出援助之手。
(二)礼貌相待
在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语言;借用学习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三)和睦相处
三、 校园公共场所礼仪
校园公共场所是同学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地方,每个同学都有责任维护它的秩序。为此应遵循如下礼仪规范。
(一)在饭堂应注意的礼仪
1.注意使用礼貌的称呼和礼貌的语言。如“师傅”、“请”、“麻烦你”、“谢谢”、“对不起”等。
2.自觉按次序买饭,不要拥挤、插队。
3.不要浪费粮食,随地倒剩菜剩饭。
4.就餐后及时将餐具、剩饭剩菜等分别放到指定位置,保持就餐地点的干净,尊重食堂员工的劳动。
(二)在学生活动中心应注意的礼仪
1.提前入场,如在演出或电影开映后到场则应悄悄入坐,穿过座位时姿势要低,脚步要轻,不要影响他人的观看。对起身为你让座的同排观众要致谢、致歉。
2.要自觉遵守场内的规则,不吃有声响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3.观看时坐姿要稳,不要时常左右摇晃。不要把脚蹬在前排观众的椅背上,以免弄脏别人的衣服。
4.节目演出或影片放映当中,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谈笑或大声评论。
5.遇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防止唾沬星飞溅到他人的身上。
6.演出或影片放映中,不应随便走动,也不应随便退场,不得已退场时,离座动作要轻、身姿放低,不要站在过道或剧场门口。
四、校园生活场所礼仪
校园环境对新同学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应是一个既严肃又亲切,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地方。为此,校园要建立起一套校园生活礼仪规范。
(一)行路礼仪
同学去教室、饭堂、图书馆、散步都离不开行路。行路要遵守应有的礼仪规范,讲究文明礼貌。
1.路遇老师、熟人和同学要主动打招呼。交谈时应站到路边,不妨碍人们的行路和车辆的通行。
2.维护校园的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等杂物。
3.行右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行走时应自觉靠右行走,上下楼梯时,或走在狭窄的通道时,遇到师长、老弱幼妇女应主动站立一旁,让其先走。
4.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人多拥挤的地方要礼让三分,对老师、女生更是如此。进出校门要下车,自行车应停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
(二)同学聚会礼仪
1.打扮整洁,穿着大方整齐,不吃带刺激的食物。
2.遵守时间,按时到达。
3.主动热情地与同学打招呼,交谈。
4.注意照顾女同学和其他同学。
5.注意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礼节。
自我介绍是结识新朋友的最好方法。其礼节有:
(1)镇定、自信,微笑亲切自然、眼神友善可掬。
(2)先向对方点头致意、问好或询问对方的单位、姓名,得到对方有愿意结识的回音后再从容大方地自我介绍。
(3)介绍内容应简洁明了,一般是简单介绍姓名、身份、单位,并可加寒喧语。如“我是XX系XX级的同学,叫×××,认识你很高兴”。(4)介绍的语气应自然平和、明快。
(5)女同学一般不宜主动向陌生男同学自我介绍,不然容易被对方误解为轻浮。 介绍他人是帮助同学相互认识的常用形式。其礼节有:
(1)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
(2)介绍通则:受尊重的一方先了解对方。所以介绍他人的顺序是:A.把低年级的同学(年纪小的同学)先介绍给高年级的同学(年级大的
同学);
B.双方年龄差不多,把与自己亲密的同学引见给另一同学;
C.把一个介绍给众人;
D.群体介绍按座位次序一一介绍。
(3)介绍的站位和手势。介绍人、被介绍人、中介人成三角之势。手势:手心向上,四指并拢,拇指与四指约成30度礼貌地示意被介绍人,眼睛着要告诉的人,千万不要用手指指介绍人。
(4)介绍内容:单位、姓名、身份。有时为了向双方提供话题,还可介绍些特长、爱好。
(5)一般介绍时,被介绍人、中介人应起立。
(6)介绍完毕,被介绍的双方应立即相互问候。如可说“你好!认识你很高兴。”
(7)被介绍双方交谈后,中介人才可离开。
(三)接打电话礼仪
1、礼貌接打
(1)姿势端正,微笑接听。姿势端正要求:站姿要挺胸收腹立腰,双脚自然并拢;坐姿要立腰,背挺直,双肘支在桌面上,一般左手握电话,右手执笔做记录。
(2)接电话开头的礼。应在电话铃响三遍以前接电话,这样以免对方等太久或当作没有人而挂断了。接电话的礼貌开头语应是:问候、自报家门、询问对方事宜等。如“你好!这里是×××宿舍,请问你哪位?”
(3)打电话的礼貌开头语:问候、自报家门、事由。如“你好!我是×××号宿舍的×××同学,请(麻烦、劳驾)你帮找一下×××同学听电话”。通话中,对方讲话时,应当应声附和,让对方感到你在专心地听。长时间沉默是不礼貌的。常用附和语言有:重复对方重要的内容、“请继续说”、“是的”、“好的”。
(4)电话中断时,应由打入的一方立即重拨号,并道歉:“对不起,刚才不知何故电话断了”。
(5)通话中有急事要处理时,应向对方道歉,请对方稍等,随即用手捂住听筒去处理急事,处理完毕再通话。如果有急事处理的时间较长,应当约对方事后再继续通话,不能让对方久等。如礼貌语:“对不起,我有急事马上要处理。过十分钟后我再给您去电话。”
(6)接错或打错电话时,打错的一方应道歉:“对不起,我打错了。”接电话的一方应宽容地说:“没关系。”如果打电话的一方不知道自己打错了,接电话的一方应婉转地
告诉对方:“这里是×××宿舍,电话是××××,请问,你要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这样做一是不会使对方难堪,二是可以显示出自己的涵养,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
(7)结束通话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告别,如“再见”、“麻烦你了,谢谢!”一般是打入的一方先挂电话,接电话的一方待打入的一方挂电话后再放电话,特别是打入方是老师或长辈,更要如此。
2、准确接打
(1)不管是接听还是打出电话,一般要做到“六何”清楚。“六何”即何人(姓名)、何时(时间)、何地(地点)、何事(内容)、何因(理由)、如何做(方法)。打出一方叙述事情把“六何”讲清楚了,整件事情也就算清楚了。接听的一方,把“六何”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了,也就算把事情记清楚了。
(2)通话突出重点。言辞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句子要短,要点和容易误解之处可重复或请对方重复,以便核对。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一般要重复核对。
(3)语音适中,语速比平时讲话慢些,这样才能让对方听得清楚、悦耳。
自律委员会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更要出现在行动中,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新世纪、新时代的文明之星,让文明与我们同行!
秘书部 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