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剧作结构特点

浅析《雷雨》剧作结构特点

在看过《雷雨》这个作品后,乱伦、“追溯式”的叙事手法、剧中人物的毁灭,这些词汇无疑向我们展示了《雷雨》的剧作结构特点。

1、主要是“追溯式”叙事手法

《雷雨》巧妙地将周鲁两家30年的恩恩怨怨以及剧中所有的人物的命运集中在一天之内,通过剧中人物的回忆将周公馆的罪恶和周家人物内心世界的苦痛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

我们不难看出,《雷雨》在叙事上采用了 “追溯法”的手法。

“追溯法”又称“追溯式”、“回顾式”和“锁闭式”,是戏剧创作中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把一部戏剧的高潮安排在开场前夕,而当大幕拉开的时候,整个戏剧的情节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剧中比较重要的事件,比较关键的矛盾都已经形成,正处在总爆发的时刻。就剧本的矛盾冲突而言,仿佛戏剧一开场就进入了高潮,并且“迫不及待”地就走向了结局。

(1)追溯时间

在《雷雨》中,作者选择了该剧中最为重要的时刻,从矛盾即将爆发的中心点着手。曹禺的着眼点放在了现在,放在了正在进行着的动作和冲突上。而观众既关注剧中的人物从前的故事,更关注他们正在发生的故事,关注从“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雷雨将至之时,在那座封闭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周公馆中所将要面临关乎剧中人物命运的抉择。

(2)追溯内容

《雷雨》的追溯线索是多重的、群体的。其追溯较为复杂,所涉及到的事件和人物也较多。它主要通过追溯昔日的罪恶以揭露周朴园父子两代所犯下的罪行;通过对周公馆这座阎王殿内黑暗的追溯来展示封建伦理对人性的摧残与蹂躏。在《雷雨》中,“追溯”的结束并非就意味着戏剧冲突的终结,反而宣告了戏剧冲突的真正开始,《雷雨》是通过“追溯”过去的故事而将现在的故事推向了戏剧的高潮。

侍萍的追溯暴露了周公馆从前的罪恶。繁漪的追溯则暴露了周公馆后来的罪恶。而鲁贵的追溯则把侍萍和繁漪的悲剧联成了一体,使发生在周公馆内的从前的故事和后来的故事变得完整起来,丰富起来,进而与现在的故事,与现在行将爆发的总悲剧形成了不容回避的因果关系。他们的追溯完成了,周公馆内30多年间的所发生的惨无人道的罪行昭然若揭了,与这个封建家庭的罪行相联、被这个封建家庭所迫害的周鲁两家就这样在那个炎热的夏夜,在那个几乎要闷死人的雷雨之夜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烈的悲剧命运的撞击。

(3)追溯的意义

在《雷雨》中,追溯“过去的故事”并非是要发现什么,而是要以此来推动“现在的故事”继续向前发展,高潮并非出现在追溯的终结之时。《雷雨》“以表现‘现

在的戏剧’为主,将‘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紧密结合起来。追溯“过去的故事”只是戏剧冲突的一部分,因为发生在周公馆的悲剧还在继续,“现在的故事”还正在进行,只有当与周家相连的所有人物都在总爆发的时刻与这罪恶的渊薮“同归于尽”时,才是戏剧冲突的完结之日,“追溯”就这样在《雷雨》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升华。

2、再者是主题

我认为,《雷雨》是命运悲剧。

曹禺在谈《雷雨》创作时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是理解的捉弄;生活在狭小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自以为是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物不是做着最愚蠢的事么?”曹禺还说,“《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宇宙里种种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由此可见,曹禺创作《雷雨》的初衷并非单纯表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冲突,揭露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剧作更深层的精神内涵则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表现作为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揭示人在宇宙万物间的渺小、脆弱、茫然与困惑。正如吕莹先生在《曹禺的道路》中指出的那样,“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幕悲剧的灵魂”。

《雷雨》不仅是一部命运悲剧,还是一部社会悲剧。作为二十世纪的作家——曹禺,他立足于现实生活,不是从超自然的力量中去探寻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而是将人物的悲剧命运融入了现代意识,体现了一种悲剧性。因为,当时我们所关心的已不再是自然界的巨大力量的威胁,而是各种因素对人性的压抑。

《雷雨》在表现人物与社会的冲突时,先把读者从神话拉回到现实,从英雄的神坛走向平民的生活。那种来自冲突中的崇高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在矛盾中所体现的悲剧性。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悲痛感。这些“小人物”人性中最基本的合理要求都得不到保障,他们的生存要求与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她们最终被旧制度所吞噬的悲剧命运给人以深沉的悲悯、同情和激愤。

浅析《雷雨》剧作结构特点

在看过《雷雨》这个作品后,乱伦、“追溯式”的叙事手法、剧中人物的毁灭,这些词汇无疑向我们展示了《雷雨》的剧作结构特点。

1、主要是“追溯式”叙事手法

《雷雨》巧妙地将周鲁两家30年的恩恩怨怨以及剧中所有的人物的命运集中在一天之内,通过剧中人物的回忆将周公馆的罪恶和周家人物内心世界的苦痛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

我们不难看出,《雷雨》在叙事上采用了 “追溯法”的手法。

“追溯法”又称“追溯式”、“回顾式”和“锁闭式”,是戏剧创作中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把一部戏剧的高潮安排在开场前夕,而当大幕拉开的时候,整个戏剧的情节已经发展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剧中比较重要的事件,比较关键的矛盾都已经形成,正处在总爆发的时刻。就剧本的矛盾冲突而言,仿佛戏剧一开场就进入了高潮,并且“迫不及待”地就走向了结局。

(1)追溯时间

在《雷雨》中,作者选择了该剧中最为重要的时刻,从矛盾即将爆发的中心点着手。曹禺的着眼点放在了现在,放在了正在进行着的动作和冲突上。而观众既关注剧中的人物从前的故事,更关注他们正在发生的故事,关注从“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雷雨将至之时,在那座封闭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周公馆中所将要面临关乎剧中人物命运的抉择。

(2)追溯内容

《雷雨》的追溯线索是多重的、群体的。其追溯较为复杂,所涉及到的事件和人物也较多。它主要通过追溯昔日的罪恶以揭露周朴园父子两代所犯下的罪行;通过对周公馆这座阎王殿内黑暗的追溯来展示封建伦理对人性的摧残与蹂躏。在《雷雨》中,“追溯”的结束并非就意味着戏剧冲突的终结,反而宣告了戏剧冲突的真正开始,《雷雨》是通过“追溯”过去的故事而将现在的故事推向了戏剧的高潮。

侍萍的追溯暴露了周公馆从前的罪恶。繁漪的追溯则暴露了周公馆后来的罪恶。而鲁贵的追溯则把侍萍和繁漪的悲剧联成了一体,使发生在周公馆内的从前的故事和后来的故事变得完整起来,丰富起来,进而与现在的故事,与现在行将爆发的总悲剧形成了不容回避的因果关系。他们的追溯完成了,周公馆内30多年间的所发生的惨无人道的罪行昭然若揭了,与这个封建家庭的罪行相联、被这个封建家庭所迫害的周鲁两家就这样在那个炎热的夏夜,在那个几乎要闷死人的雷雨之夜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烈的悲剧命运的撞击。

(3)追溯的意义

在《雷雨》中,追溯“过去的故事”并非是要发现什么,而是要以此来推动“现在的故事”继续向前发展,高潮并非出现在追溯的终结之时。《雷雨》“以表现‘现

在的戏剧’为主,将‘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紧密结合起来。追溯“过去的故事”只是戏剧冲突的一部分,因为发生在周公馆的悲剧还在继续,“现在的故事”还正在进行,只有当与周家相连的所有人物都在总爆发的时刻与这罪恶的渊薮“同归于尽”时,才是戏剧冲突的完结之日,“追溯”就这样在《雷雨》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升华。

2、再者是主题

我认为,《雷雨》是命运悲剧。

曹禺在谈《雷雨》创作时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是理解的捉弄;生活在狭小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自以为是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物不是做着最愚蠢的事么?”曹禺还说,“《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宇宙里种种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由此可见,曹禺创作《雷雨》的初衷并非单纯表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冲突,揭露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剧作更深层的精神内涵则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表现作为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揭示人在宇宙万物间的渺小、脆弱、茫然与困惑。正如吕莹先生在《曹禺的道路》中指出的那样,“人的故事只是这部悲剧的形体,宇宙的主宰才是这幕悲剧的灵魂”。

《雷雨》不仅是一部命运悲剧,还是一部社会悲剧。作为二十世纪的作家——曹禺,他立足于现实生活,不是从超自然的力量中去探寻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而是将人物的悲剧命运融入了现代意识,体现了一种悲剧性。因为,当时我们所关心的已不再是自然界的巨大力量的威胁,而是各种因素对人性的压抑。

《雷雨》在表现人物与社会的冲突时,先把读者从神话拉回到现实,从英雄的神坛走向平民的生活。那种来自冲突中的崇高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在矛盾中所体现的悲剧性。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悲痛感。这些“小人物”人性中最基本的合理要求都得不到保障,他们的生存要求与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她们最终被旧制度所吞噬的悲剧命运给人以深沉的悲悯、同情和激愤。


相关文章

  • 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 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 1. 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2. 地点集中:故事 ...查看


  • [雷雨]写作特点赏析
  • <雷雨>剧作特点浅析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著作,是一部将社会现实和人生悲剧充分表达的优秀话剧作品.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查看


  • [雷雨艺术结构浅析]
  • 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 1. 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 2. 地点集中:故事在 ...查看


  • [雷雨]赏析
  • <雷雨>赏析 <雷雨>是曹禺的话剧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典范之作.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出生于天津.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l ...查看


  • 曹禺的戏剧
  • 曹禺的戏剧 曹禺与<雷雨>.<日出> 曹禺的创作道路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天津人.现代戏剧家. 纵观曹禺的生平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学生时期及"三部曲"的创 ...查看


  •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
  • 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创办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1932年结束.文学研究会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 ...查看


  • 高二语文雷雨教案3
  • 教学目的: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 ...查看


  • 从现实主义到新写实主义
  • 摘要:作为五四新文化造就的戏剧大师,曹禺的一生与中国话剧同行.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青年曹禺连续以<雷雨>.<日出>.<原野>等优秀作品震撼海内外剧坛之时,中国现代话剧也脱离了青春期的稚嫩而走向成熟. ...查看


  • 从戏剧结构类型浅析[雷雨].[立秋]的继承与发展
  • 摘要:本文简单说明了话剧和中国话剧,介绍了话剧结构的三种类型,并以锁闭式结构作为论述基点,展开对<雷雨>和<立秋>的论述.在论述中写出了两出话剧对古典主义中"三一律"的继承,另外各从其他方面写出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