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之孟子乐学

孟子乐学

汉·刘向《列女传》载: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昔孟母,择邻处”,人多以为孟母伟大,能够为孟子择校——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孟子能够成才。固然,孟母是伟大的,能够生出这么优秀的孟子,当然是了不起的,现代有人说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母亲节,建议以孟子的生日为节,就是要表彰孟母的伟大,这个建议很好。不过做一点新的思考也是可以的:究竟是因为孟母择校导致孟子成才呢,还是因为孟子本身的品质而致成才呢?如果说是因为孟母择校,那么,当孟家“舍学宫之傍”时,跟孟家一样同是“舍学宫之傍”的肯定不只孟家一家,肯定不只孟子一人,难道,除了孟母,其他张母赵母不是一样把孩子迁居到学宫之傍了么,却为什么与孟子命途迥异?还不用说不是“舍学宫之傍”而是直接“处学宫之中”书声琅琅的莘莘学子了,那为什么舍傍学宫的其他孩子没有成才?为什么身处学宫的诸多学子没有成才?因此,很显然,孟子之成才,与迁居关系不大,至少不必然相关,实乃其本身勤奋好学所致。“其舍近墓”时,孟子“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其“舍市傍”时,孟子“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其“舍学宫之傍”时,孟子“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你看,孟子多么好学,看到什么就学什么,而且是乐学,“嬉游”、“嬉戏”,就是像玩儿一样学。孟子有考虑过“专业”么,有想过是否“有用”么,有担心过今后怎么“就业”么?相信他一定不会考虑这些的,他不过是因为看到了,不会,就学,而且学好,这是多么好学的孩子啊。从孟子“舍学宫之傍”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进而卒成大儒,成为学术大腕,可以大胆预测:“其舍近墓”时,孟子“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如果不搬家,孟子必定成为当时的殡葬业大亨;其“舍市傍”时,孟子“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如果不再搬家,孟子必定成为商业巨子,当时的首富。有此乐学,何事不成!可惜,现代,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仍然孜孜于迁居、择校,以为入读名校就光芒万丈、自然(而非自学)成才,以为进入所谓二三流甚至更末流学校就万劫不复、自怨自艾、自甘堕落。其实,再好的学校也就是一“学宫”,再差的学校也不过如“近墓”、“市傍”,若能像孟子乐学,成不成才跟学校有什么关系呢?)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三字经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孟子乐学

汉·刘向《列女传》载: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昔孟母,择邻处”,人多以为孟母伟大,能够为孟子择校——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孟子能够成才。固然,孟母是伟大的,能够生出这么优秀的孟子,当然是了不起的,现代有人说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母亲节,建议以孟子的生日为节,就是要表彰孟母的伟大,这个建议很好。不过做一点新的思考也是可以的:究竟是因为孟母择校导致孟子成才呢,还是因为孟子本身的品质而致成才呢?如果说是因为孟母择校,那么,当孟家“舍学宫之傍”时,跟孟家一样同是“舍学宫之傍”的肯定不只孟家一家,肯定不只孟子一人,难道,除了孟母,其他张母赵母不是一样把孩子迁居到学宫之傍了么,却为什么与孟子命途迥异?还不用说不是“舍学宫之傍”而是直接“处学宫之中”书声琅琅的莘莘学子了,那为什么舍傍学宫的其他孩子没有成才?为什么身处学宫的诸多学子没有成才?因此,很显然,孟子之成才,与迁居关系不大,至少不必然相关,实乃其本身勤奋好学所致。“其舍近墓”时,孟子“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其“舍市傍”时,孟子“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其“舍学宫之傍”时,孟子“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你看,孟子多么好学,看到什么就学什么,而且是乐学,“嬉游”、“嬉戏”,就是像玩儿一样学。孟子有考虑过“专业”么,有想过是否“有用”么,有担心过今后怎么“就业”么?相信他一定不会考虑这些的,他不过是因为看到了,不会,就学,而且学好,这是多么好学的孩子啊。从孟子“舍学宫之傍”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进而卒成大儒,成为学术大腕,可以大胆预测:“其舍近墓”时,孟子“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如果不搬家,孟子必定成为当时的殡葬业大亨;其“舍市傍”时,孟子“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如果不再搬家,孟子必定成为商业巨子,当时的首富。有此乐学,何事不成!可惜,现代,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仍然孜孜于迁居、择校,以为入读名校就光芒万丈、自然(而非自学)成才,以为进入所谓二三流甚至更末流学校就万劫不复、自怨自艾、自甘堕落。其实,再好的学校也就是一“学宫”,再差的学校也不过如“近墓”、“市傍”,若能像孟子乐学,成不成才跟学校有什么关系呢?)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三字经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相关文章

  •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
  • 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谈 一.乐学生之所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这就需要教师寓教于乐,乐学生之所乐.如教朱自清的<绿>时,我一开始就讲梅雨潭的绿. ...查看


  • [孔孟论学习]2
  •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读课文):<孔孟论学习>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准备背诵.默写.背的熟,写的准. 2.熟练翻译全文. 3.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名句. 4.区分论学习的四个角度.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典诗词和 ...查看


  • 一篇很好的育儿文章
  • 一篇很好的育儿文章 2011年5月13日 1.三岁决定一生.老话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教育专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敏感期,幼儿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对这种活力和热情的满足.引导则是父母的责任,引 ...查看


  •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 1
  • <中外教育史>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或理论?(P1-P2) 答:(1)适合他们生活.生产劳动,是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2)不仅是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是适应繁衍的需要: (3)从 ...查看


  • [孔孟论学习]
  • <孔孟论学习><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 ...查看


  • 七年级上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
  • 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 ...查看


  • 国学经典推荐
  • 国学经典推荐 教学安排要符合人的生理成长规律 (一)幼儿养性 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二)童蒙养正 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 ...查看


  •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案
  • <短文两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 弈秋> 教案 21<短文两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 弈秋> 教案.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2.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 ...查看


  • 2017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
  • 1. 2. 正确 错误 7. 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用左手递物是失礼的.( ) 正确 错误 8. 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打开电梯,接待人员应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由接待人员按开电梯门,让客人先走出电梯门.( ) 正确 错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