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当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小的身体里竟然长了肿瘤。由于化疗,她的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光秃秃的脑袋对于一个爱漂亮的小女孩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她伤心、绝望……然而就在苏珊返校之前,她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热情而郑重地对班里同学宣布:“从下星期开始,所有的学生和老师自己都要戴着帽子来学校上课,越新奇越好!”一个星期后,当她鼓足了勇气走进教室的时候,让她感到意外的事发生了:站在讲台前对她微笑的老师、班上的每个同学他们都戴着帽子。和他们头上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故事,其间却包含了世间最美的情感。女教师用自己智慧的心灵读出了弱小生命内心的微妙情感,并竭尽全力保护着孩子稚嫩的双翅,让一个病厄的孩子保持那份自尊、那份自信,为她扬起生活的风帆,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教育情怀!

  从这个小故事里我读到了一位将阳光播撒进孩子心灵的老师。我也想成为这样的老师。

  我班有个学生叫陈洛,这孩子思维缓慢,语言表达有障碍,行动异常迟缓,不知从何时起就得了个“逼不出来”的外号。每当别人嘲笑他“逼不出来”时,他总是很不在乎,显得那么漠然,仿佛那不是叫的他。每一次我看到这些、听到这些,我的心就被无形的枷锁给栓紧了,多么的不想看到这一幅幅画面!为此,我找他谈心,尽可能的帮助他,根据他的学习能力,不要他完成别人全部的学习任务,专拣一些简单的题型给他做,只要他有一丁点的进步我总是非常开心地对他说:“你又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以为自己的关注和爱护会在他心灵留下温暖和感动,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用心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幽默去化解孩子的紧张,用激励去点燃孩子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以为这样就一定能“使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可一学期下来陈洛的学习成绩几乎没有什么长进,就连学习态度也没有多少改观。我失望地想:也许他真的“逼不出来”了。

  就在我对陈洛感到失望时,五月下旬我们全市搞了一次为筹建“华罗庚科学馆”而捐款的活动。晨会课上我在班上发动了捐款活动,当不少学生捐出了五毛、一元、两元时……我看见陈洛――他紧紧攥着二十元钱走上了讲台,将钱放进捐款箱!我的心刹那间颤动了!一个“逼不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壮举!

  当我问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时,他的回答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原来这些钱是他平时积攒的零用钱!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激动地对着全班小朋友说:“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向陈洛表示感谢!陈洛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刹那间,阳光撒满了陈洛的笑脸!久违的自信与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眼睛显得格外的清澈明亮!也就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原来我一直在自以为是地用虚伪的爱欺骗陈洛,并一边对自己说我爱他,我一直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正确的,却忘记了“己所欲,施于人”可能也是愚蠢的。

  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很了解陈洛了,也一度以为自己已经走进的他的心灵,明了他的所思所需。可实际上我却连那道心灵的门槛都没有跨过,也许一直以来我总是在无意识间以“教育者”的高姿态去帮助他、教育他,根本没有弄清楚他到底需要什么。是的,他需要做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尊重、需要做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渴望――展现自己的价值!我给予他的帮助实际上只会让他更清楚自己到底差别人多少!只会让他更自卑、更无奈!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他又怎能有多少进步呢?

  杰出的波兰教育家科尔恰克说:“(教师)必须提高到孩子的精神境界上来,而不是去俯就它”。一位教师,应当对儿童思想上和心灵上――作最细致的理解和体验。只有这样,才具备和孩子平等对话的资格,才能获得进入孩子心灵世界的通行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教育!

  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当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小的身体里竟然长了肿瘤。由于化疗,她的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光秃秃的脑袋对于一个爱漂亮的小女孩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她伤心、绝望……然而就在苏珊返校之前,她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热情而郑重地对班里同学宣布:“从下星期开始,所有的学生和老师自己都要戴着帽子来学校上课,越新奇越好!”一个星期后,当她鼓足了勇气走进教室的时候,让她感到意外的事发生了:站在讲台前对她微笑的老师、班上的每个同学他们都戴着帽子。和他们头上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故事,其间却包含了世间最美的情感。女教师用自己智慧的心灵读出了弱小生命内心的微妙情感,并竭尽全力保护着孩子稚嫩的双翅,让一个病厄的孩子保持那份自尊、那份自信,为她扬起生活的风帆,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教育情怀!

  从这个小故事里我读到了一位将阳光播撒进孩子心灵的老师。我也想成为这样的老师。

  我班有个学生叫陈洛,这孩子思维缓慢,语言表达有障碍,行动异常迟缓,不知从何时起就得了个“逼不出来”的外号。每当别人嘲笑他“逼不出来”时,他总是很不在乎,显得那么漠然,仿佛那不是叫的他。每一次我看到这些、听到这些,我的心就被无形的枷锁给栓紧了,多么的不想看到这一幅幅画面!为此,我找他谈心,尽可能的帮助他,根据他的学习能力,不要他完成别人全部的学习任务,专拣一些简单的题型给他做,只要他有一丁点的进步我总是非常开心地对他说:“你又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以为自己的关注和爱护会在他心灵留下温暖和感动,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用心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幽默去化解孩子的紧张,用激励去点燃孩子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以为这样就一定能“使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可一学期下来陈洛的学习成绩几乎没有什么长进,就连学习态度也没有多少改观。我失望地想:也许他真的“逼不出来”了。

  就在我对陈洛感到失望时,五月下旬我们全市搞了一次为筹建“华罗庚科学馆”而捐款的活动。晨会课上我在班上发动了捐款活动,当不少学生捐出了五毛、一元、两元时……我看见陈洛――他紧紧攥着二十元钱走上了讲台,将钱放进捐款箱!我的心刹那间颤动了!一个“逼不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壮举!

  当我问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时,他的回答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原来这些钱是他平时积攒的零用钱!我的眼角湿润了,我激动地对着全班小朋友说:“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向陈洛表示感谢!陈洛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刹那间,阳光撒满了陈洛的笑脸!久违的自信与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眼睛显得格外的清澈明亮!也就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原来我一直在自以为是地用虚伪的爱欺骗陈洛,并一边对自己说我爱他,我一直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正确的,却忘记了“己所欲,施于人”可能也是愚蠢的。

  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很了解陈洛了,也一度以为自己已经走进的他的心灵,明了他的所思所需。可实际上我却连那道心灵的门槛都没有跨过,也许一直以来我总是在无意识间以“教育者”的高姿态去帮助他、教育他,根本没有弄清楚他到底需要什么。是的,他需要做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尊重、需要做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渴望――展现自己的价值!我给予他的帮助实际上只会让他更清楚自己到底差别人多少!只会让他更自卑、更无奈!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他又怎能有多少进步呢?

  杰出的波兰教育家科尔恰克说:“(教师)必须提高到孩子的精神境界上来,而不是去俯就它”。一位教师,应当对儿童思想上和心灵上――作最细致的理解和体验。只有这样,才具备和孩子平等对话的资格,才能获得进入孩子心灵世界的通行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教育!


相关文章

  • 己所欲施于人
  • 己所欲,施于人 萧山区任伯年小学 田燕萍 有一个基督徒,虽是农夫,却很有爱心,常常将他所有的大量分给人.可是他未曾因此感到缺乏,反倒日加丰富.他的朋友们觉得很奇怪,就来试问个中的秘诀.他说,这是很简单的事.我有一个量器,神也有一个量器.我用 ...查看


  • 何谓忠何谓恕
  • 何谓忠 何谓恕 摘要: <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礼记·表记>中 ...查看


  • 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 .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 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 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 ...查看


  • 论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
  • [内容摘要]古往今来,人们对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曲说繁解,聚诉不已.本文认为孔子的"道"就是孔子的思想学说,"一以贯之"就是其思想学说有一条主线来贯串:这条主线包括作为孔子思想学 ...查看


  • 五上古诗文积累
  • 五上古诗词积累 一.诗 1.饮 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h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查看


  • 七至九年级古诗文默写
  • 班级: 姓名: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 ? ?传不习乎?" 子曰:" ,可 ...查看


  •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卷答案
  •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歪,套,遣,韵. 2.(1)昨夜雨疏风骤:(2)野渡无人舟自横:(3)便下襄阳向洛阳:(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 ...查看


  • 初中文言文虚词(其.以.于)
  • 其 1. 第三人称代词. (1) 相当于"他的". 2. 相当于"她的". 3. 相当于"它的". 4. 相当于"他们的". <智子疑邻>:&quo ...查看


  •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 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孟子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