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描绘"强富美高"新蓝图

新华社记者王存理、凌军辉、陈刚

1983年,邓小平同志以苏州为例证,系统阐述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30多年来,8000万江苏人民一直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努力。如今,江苏以地区生产总值全国第二和人均居各省第一的成绩,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小康社会建设的先行者和弄潮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江苏下一步怎么走?怎么做?刚刚结束的省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新起点上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开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奋力先行,建设“高”“全”“新”小康社会

常州市朱林镇黄金村地偏人穷。村两委带领大家白手起家,修水泥路,办有机稻米合作社,把省级贫困村建设成集体收入450万元、人均收入2.2万元的国家级生态村、文明村,成了真正的“黄金”村。

黄金村的巨变是江苏小康路上不懈求索、奋力前行的缩影。

早在2003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全面小康指标体系。2013年又在原来4大类18项25个指标基础上,增加民主法治大类,指标增为36项。生态环境指标由3个调整为7个,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调升近3倍至4.6万元和2万元。在实践中,江苏对小康的认识渐趋全面、完善,由发展而民生,从单一的经济向社会进步,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的背后,民生、生态、共享等份量更重了。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江苏省委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新江苏定位引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一个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新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新目标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经济更高质量”为例,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这也是江苏省级层面首次将居民收入、企业利润排在财政收入之前。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要义是发展水平更高,群众获得感更强。江苏下一步的走法是,不匆匆忙忙赶进度,不过于看重数字,而是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聚力创新,再造转型升级主引擎

萌萌的导览机器人、数字化车间、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去年12月上旬在南京举行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众多江苏企业带着各自“绝技”,与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同台竞技。

江苏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和2010年相比,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倍、全社会研发投入翻了一番,但缺乏创新型领军企业、产业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还未根本解决。

江苏各级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发展到了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新阶段,必须把创新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5年达6万亿,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江苏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创新驱动功不可没。

聚力创新关键在“聚”,聚集平台、政策、人才等要素。南京高新区出台鼓励创新的20条政策,已拥有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类创新载体近百万平方米。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雷创立的远景能源,研发和技术人员达8成,年销售超170亿元、人均过千万元。

科技创新不是单兵突进。江苏不满足于政策的“微刺激”,还致力将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培育长效作用的“深刺激”。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正在成为江苏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聚焦富民,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连日来,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老党员邱永信的家具厂里,工人忙着生产,客服不停接单,“人歇机器不停”。去年“双十一”,老邱的网店卖了100多万元的货,全年销售达2000万元。

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在江苏,创业正成为群众致富的最大潜力所在。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新注册市场主体90多万,累计达到665万户,全省每12人就有一个小老板。

贫困线从4000元提升到6000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新建、改扩建约1000所幼儿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政府补贴提高到60元;建成城镇社区15分钟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等服务圈,让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未来几年,从托高底线到破解看病、上学、养老等焦点问题,江苏的“富民红包”越来越大。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日,一场声势浩大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在江苏大地打响。全省将用2-3年时间,以“减煤、减化”为重点,通过治太湖、治垃圾、治黑臭等举措切实提升生态保护水平,尽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也是我们今后五年要打赢的主攻仗。

新华社南京电

新华社记者王存理、凌军辉、陈刚

1983年,邓小平同志以苏州为例证,系统阐述了小康目标的内涵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30多年来,8000万江苏人民一直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努力。如今,江苏以地区生产总值全国第二和人均居各省第一的成绩,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小康社会建设的先行者和弄潮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江苏下一步怎么走?怎么做?刚刚结束的省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新起点上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开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奋力先行,建设“高”“全”“新”小康社会

常州市朱林镇黄金村地偏人穷。村两委带领大家白手起家,修水泥路,办有机稻米合作社,把省级贫困村建设成集体收入450万元、人均收入2.2万元的国家级生态村、文明村,成了真正的“黄金”村。

黄金村的巨变是江苏小康路上不懈求索、奋力前行的缩影。

早在2003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全面小康指标体系。2013年又在原来4大类18项25个指标基础上,增加民主法治大类,指标增为36项。生态环境指标由3个调整为7个,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调升近3倍至4.6万元和2万元。在实践中,江苏对小康的认识渐趋全面、完善,由发展而民生,从单一的经济向社会进步,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的背后,民生、生态、共享等份量更重了。

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江苏省委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新江苏定位引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一个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新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新目标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经济更高质量”为例,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这也是江苏省级层面首次将居民收入、企业利润排在财政收入之前。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要义是发展水平更高,群众获得感更强。江苏下一步的走法是,不匆匆忙忙赶进度,不过于看重数字,而是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聚力创新,再造转型升级主引擎

萌萌的导览机器人、数字化车间、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去年12月上旬在南京举行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众多江苏企业带着各自“绝技”,与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同台竞技。

江苏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说,和2010年相比,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倍、全社会研发投入翻了一番,但缺乏创新型领军企业、产业总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还未根本解决。

江苏各级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发展到了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新阶段,必须把创新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5年达6万亿,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江苏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创新驱动功不可没。

聚力创新关键在“聚”,聚集平台、政策、人才等要素。南京高新区出台鼓励创新的20条政策,已拥有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类创新载体近百万平方米。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雷创立的远景能源,研发和技术人员达8成,年销售超170亿元、人均过千万元。

科技创新不是单兵突进。江苏不满足于政策的“微刺激”,还致力将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培育长效作用的“深刺激”。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正在成为江苏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聚焦富民,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连日来,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老党员邱永信的家具厂里,工人忙着生产,客服不停接单,“人歇机器不停”。去年“双十一”,老邱的网店卖了100多万元的货,全年销售达2000万元。

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在江苏,创业正成为群众致富的最大潜力所在。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新注册市场主体90多万,累计达到665万户,全省每12人就有一个小老板。

贫困线从4000元提升到6000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新建、改扩建约1000所幼儿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政府补贴提高到60元;建成城镇社区15分钟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等服务圈,让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未来几年,从托高底线到破解看病、上学、养老等焦点问题,江苏的“富民红包”越来越大。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日,一场声势浩大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在江苏大地打响。全省将用2-3年时间,以“减煤、减化”为重点,通过治太湖、治垃圾、治黑臭等举措切实提升生态保护水平,尽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也是我们今后五年要打赢的主攻仗。

新华社南京电


相关文章

  • 未来五年南京蓝图已定!"强富美高"的南京将巨变!
  • 腾讯房产讯(编辑 周玉娟.徐丽)要说这几天最能振奋人心的,一定就是中共南京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举行了,南京今后五年发展新目标确定,我大南京的未来也越来越明朗! 过去五年转瞬即逝,未来五年如何开启?为此,小编吐血整理了本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未 ...查看


  • 句容市长许文:向着"强富美高"新句容阔步前行
  • 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结束后,句容市迅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十二五"发展历程,科学谋划"十三五"美好蓝图,全面部署2016年工作,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句容.如何结合句容实际将 ...查看


  • 让师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他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基层,开辟击剑文化,提炼"三自"校训,让每一名学生寻找到优秀的自己,让每一个教师教出趣味,活而有致:他开拓创新,倡导"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让学"文化, ...查看


  • 学习两学一做教育座谈会领导讲话
  • 学习两学一做教育座谈会领导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对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新xx 提供坚 ...查看


  • 市委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
  • 市委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 昨天,市委召开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座谈会精神,对全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动员 ...查看


  • [新闻]打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宿迁标杆"
  • 宿迁网讯 (中共宿迁市委党校理论中心组)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以下简称 "两学一做&quo ...查看


  • 江苏省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意见
  • 新华报业网讯 1月8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和经济企业界座谈会,就将要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征求 ...查看


  • 美高中毕业生桥上合影留念因人数过多将桥压塌
  •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皮尔斯高中的毕业生阿莉莎·怀特(Alisha White)本想在毕业舞会时和同学们一起在附近一座桥上摆拍一张唯美的照片,不料合影人数过多,小桥因无法承受22个人的重量而塌陷,众人纷纷落入水中. 阿莉莎的父亲安迪·怀特(And ...查看


  • "两学一做"相关专业术语
  • 1. "两学一做":学党规党章.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2. "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3. "三个自信":道理自信.理论自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