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及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及对当前深化改革的

启示

课程名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学生姓名: 卢梓侨

学 号: [1**********]

院 系: 政法系

班 级: 思想政治教育A 班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及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

卢梓侨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思想,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必将进一步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当前深化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只有不断地探索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才能发挥其在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在2016年的当今中国,社会风貌更新换代,深化改革更被提上日程。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启示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提出一个总的理论--“摸着石头过河“,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改革精神,他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完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等理论,是对中华民族改革精神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但究竟什么样的改革才是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呢?我们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固定模式,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寻的。

一、邓小平的改革思想的内容

为了探索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及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我们就要了解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是什么。邓小平改革思想是一个宏大体系,不少学者基于不同层面阐释了其构成,表述略有不同。有三方面说、四方面说、八方面说等。其中的八方面说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概括为:改革动力论、改革性质论、改革目的论、改革方向论、改革条件论、改革战略论、改革方法论、改革评价论等八个方面。也有学者归结为:从哲学高度指出了改革的必然性;改革才是发展生产力、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改革是一个试验,要敢闯敢试,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争论,允许看;改革是一种革命;改革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我们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和其他任何社会一样,也是不断改革和发展的社会。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改革的任务。1979年3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问题。此后,邓小平提出并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其改革思想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讲话,向全党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和蓝图。1983年1月,他又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从1986年9月至11月,邓小平先后四次谈话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目标和任务等进行了具体阐述。

社会主义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改革是革除体制弊端,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到1997年,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从成熟走向完善。一是强调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要求“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二是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生产力标准。三是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四是彻底解决了计划和市场问题的争议,明确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他反复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供了思想依据。邓小平推动和主导的改革,从根本目的上讲,是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方向标和指南针。1979年,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即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四项基本原则,

“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除了要有方向的指引,还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证明,党是凝聚和组织中国各民族、各阶层力量的核心,改革开放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邓小平明确指出:“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什么建设都搞不成。”

邓小平崇尚改革、坚持改革、推动改革,视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他始终认为改革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项基本原则就是改革的指南针和方向标。

邓小平指出:第一,改革要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有秩序,就是既大胆又慎重,及时总结经验,稳步前进。如果没有秩序,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把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那上面,改革就搞不成了。第二,改革要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中进行。“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其他方面的改革也是这样,要配套进行。第三,理论应当走在实践的前面,先有一个蓝图,然后再着手改革。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走自己的道路,是邓小平思考改革、指导改革、推动改革实践最基本的方法。综观中国的改革布局,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科技教育文化体制,从沿海特区到全国开放,以“先富”带动实现“共富”,这一系列重大策略和举措,既注意到了改革的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突破,促进改革全局的不断深化。可以说,以局部带动全局、逐步实现协调发展是邓小平推进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了乡政权的建制,减免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把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潜力挖掘出来,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培育市场体系。另外,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比较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带建立开放的试验点和试验区先行先试,成熟后推广,是邓小平改

革实践的又一重要方法。形成了一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内地城市的由点到线、织线成网的面向全国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体现了区位、空间差异,充分发挥了各地的资源禀赋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邓小平早就说过,改革有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时间节点和历史跨度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连接两个35年,承载两个100年,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之路会更加艰难。从研究邓小平改革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深入总结过去35年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斜路,警惕来自“左”的或右的极端思潮扰乱改革的正确走向,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从“摸着石头过河”展开,一开始就注重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的有机结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扎实的基层探索,很难有科学地顶层设计。邓小平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共同富裕目标十分明确,但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多具体事情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任何改革都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模式可搬、没有坦途可走。邓小平多次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告诉人们要敢于在改革实践中大胆探索规律,在摸索中去探明道路,他说“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这个改革的方法论既适合各个领域的改革设计,也适合各地的改革实践,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艰巨复杂的任务,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改革探索和努力,通过各个领域、区域“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经验的提升,才能打开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改革必须要有一种敢冒险、敢闯的精神,邓小平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特别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工作要细,作风要实,旗帜鲜明地反对改革中的形式主义。要彻底反对改革中的形式主义,要做到实事求是,真真正正做出对改革有意义的真事儿。在现在很多的地方都一味的在指标上做功夫,

但是并没有办真正的实事儿,这是我们应该克服和改变的。

改革除了在国内改,还要在对外关系上改革,真真正正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敏锐观察,得出结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个结论也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邓小平在1979年前后及时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从这以后,他多次强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过去二十多年的封闭状况必须改变。”“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要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邓小平改革的战略目标、思想路线、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是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因此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又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既要大胆干,勇于自我革新,又要蹄疾步稳,全面论证、科学决策;要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二是要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三是要高度重视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 正式跨上“中等收入”台阶,必须高度重视并克服可能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多发,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四是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30多年来,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定不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才能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结语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攻坚期和深水期,一些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复杂问题和重大问题,无疑增加了改革开放的敏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从而使推进改革开放的难度与阻力更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更需要集纳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为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改革开放,形成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民意支撑和不竭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并为此奋斗!

参考文献

[1]徐志宏、秦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吴松营,《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及对当前深化改革的

启示

课程名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学生姓名: 卢梓侨

学 号: [1**********]

院 系: 政法系

班 级: 思想政治教育A 班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及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

卢梓侨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思想,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必将进一步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当前深化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只有不断地探索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才能发挥其在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在2016年的当今中国,社会风貌更新换代,深化改革更被提上日程。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启示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曾提出一个总的理论--“摸着石头过河“,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改革精神,他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完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等理论,是对中华民族改革精神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但究竟什么样的改革才是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呢?我们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固定模式,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寻的。

一、邓小平的改革思想的内容

为了探索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及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我们就要了解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是什么。邓小平改革思想是一个宏大体系,不少学者基于不同层面阐释了其构成,表述略有不同。有三方面说、四方面说、八方面说等。其中的八方面说将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概括为:改革动力论、改革性质论、改革目的论、改革方向论、改革条件论、改革战略论、改革方法论、改革评价论等八个方面。也有学者归结为:从哲学高度指出了改革的必然性;改革才是发展生产力、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改革是一个试验,要敢闯敢试,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不争论,允许看;改革是一种革命;改革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我们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和其他任何社会一样,也是不断改革和发展的社会。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改革的任务。1979年3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问题。此后,邓小平提出并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其改革思想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讲话,向全党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和蓝图。1983年1月,他又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从1986年9月至11月,邓小平先后四次谈话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目标和任务等进行了具体阐述。

社会主义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改革是革除体制弊端,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到1997年,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从成熟走向完善。一是强调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要求“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二是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生产力标准。三是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四是彻底解决了计划和市场问题的争议,明确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他反复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供了思想依据。邓小平推动和主导的改革,从根本目的上讲,是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方向标和指南针。1979年,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即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四项基本原则,

“就可能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乱子,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遇到严重的障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除了要有方向的指引,还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证明,党是凝聚和组织中国各民族、各阶层力量的核心,改革开放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邓小平明确指出:“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什么建设都搞不成。”

邓小平崇尚改革、坚持改革、推动改革,视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他始终认为改革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项基本原则就是改革的指南针和方向标。

邓小平指出:第一,改革要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有秩序,就是既大胆又慎重,及时总结经验,稳步前进。如果没有秩序,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把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那上面,改革就搞不成了。第二,改革要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中进行。“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其他方面的改革也是这样,要配套进行。第三,理论应当走在实践的前面,先有一个蓝图,然后再着手改革。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走自己的道路,是邓小平思考改革、指导改革、推动改革实践最基本的方法。综观中国的改革布局,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科技教育文化体制,从沿海特区到全国开放,以“先富”带动实现“共富”,这一系列重大策略和举措,既注意到了改革的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突破,促进改革全局的不断深化。可以说,以局部带动全局、逐步实现协调发展是邓小平推进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了乡政权的建制,减免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把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潜力挖掘出来,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培育市场体系。另外,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比较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带建立开放的试验点和试验区先行先试,成熟后推广,是邓小平改

革实践的又一重要方法。形成了一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内地城市的由点到线、织线成网的面向全国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体现了区位、空间差异,充分发挥了各地的资源禀赋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邓小平早就说过,改革有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时间节点和历史跨度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连接两个35年,承载两个100年,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之路会更加艰难。从研究邓小平改革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深入总结过去35年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斜路,警惕来自“左”的或右的极端思潮扰乱改革的正确走向,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从“摸着石头过河”展开,一开始就注重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的有机结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扎实的基层探索,很难有科学地顶层设计。邓小平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共同富裕目标十分明确,但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多具体事情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任何改革都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模式可搬、没有坦途可走。邓小平多次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告诉人们要敢于在改革实践中大胆探索规律,在摸索中去探明道路,他说“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这个改革的方法论既适合各个领域的改革设计,也适合各地的改革实践,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艰巨复杂的任务,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改革探索和努力,通过各个领域、区域“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经验的提升,才能打开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改革必须要有一种敢冒险、敢闯的精神,邓小平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特别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工作要细,作风要实,旗帜鲜明地反对改革中的形式主义。要彻底反对改革中的形式主义,要做到实事求是,真真正正做出对改革有意义的真事儿。在现在很多的地方都一味的在指标上做功夫,

但是并没有办真正的实事儿,这是我们应该克服和改变的。

改革除了在国内改,还要在对外关系上改革,真真正正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通过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敏锐观察,得出结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个结论也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邓小平在1979年前后及时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从这以后,他多次强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过去二十多年的封闭状况必须改变。”“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要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邓小平改革的战略目标、思想路线、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是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因此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又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既要大胆干,勇于自我革新,又要蹄疾步稳,全面论证、科学决策;要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二是要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三是要高度重视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 正式跨上“中等收入”台阶,必须高度重视并克服可能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多发,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四是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30多年来,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只有坚定不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才能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结语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了攻坚期和深水期,一些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复杂问题和重大问题,无疑增加了改革开放的敏感性、复杂性与艰巨性,从而使推进改革开放的难度与阻力更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更需要集纳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为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改革开放,形成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民意支撑和不竭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并为此奋斗!

参考文献

[1]徐志宏、秦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吴松营,《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


相关文章

  • 真理标准讨论的当代意义
  • 2013.12.01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3/23     作者: 邢贲思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正是这次全会作出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以改 ...查看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当下启示 [摘要]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邓小平思想尤其是其改革开放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无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今,改革依然是促进国家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推动机,如何继续深化改革是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难 ...查看


  • 冲破极左阻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改革作为一种新的伟大革命,其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它的推进特别是实质性的推进,必然会遇到种种阻力.改革前期(20世纪80和90年代),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极左思潮和极左势力.改革后期(21世纪以来),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刚初步形 ...查看


  • 浅析中国税收制度演变及启示1
  • 浅析中国税收制度演变及启示 前言:我国有四千多年的赋税发展史,古代先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税思想.中国税收原则从古至今的演变对税制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代税收原则遵从"轻徭薄赋和公平税负",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财政思想 ...查看


  •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德法同构"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顾客关系管理"理念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 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 4. 政府行政成本 ...查看


  • 浅谈对五位一体布局的认识
  • 浅谈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 [摘 要] 本文认为,学习和重温邓小平同志反腐倡廉的深刻论述,对我们当前深入.持续开展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启示.一是反腐败要加强思想教育,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二是反腐败要靠 ...查看


  • "顶层设计"与群众首创精神的有机耦合
  • "顶层设计"与群众首创精神的有机耦合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作者:檀江林 文章在系统梳理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方向.路径.指导与目标的"顶层设计"思路,解读"南方谈 ...查看


  • [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题目
  •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题目 1.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 2.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3.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4.刘少奇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改革的启示 5.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 6.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