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不良的三个迹象(转)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又称蛋白能量不足性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
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是指在宝宝的喂养中因为宝宝营养摄入不足,或者食物没法吸收,从而缺乏能量,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吸收,宝宝机体出现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停滞或不增加、肌肉萎缩等症状,3岁以下的宝宝常会有营养不良的发生。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有: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宝宝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宝宝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
儿童营养不良有这三个迹象
营养不良的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黏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具体为:
1、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2、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突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3、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小儿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治疗
1、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2、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5、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西药治疗
1、治疗期间宜予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等药物。其他辅助治疗如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时给予足量蛋白质类饮食。
2、一般认为婴儿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为最好的食品基础。年龄稍大可根据当地习用食品加添固体食物以提高热卡供给,如无腹泻、呕吐,早期即给予每天每公斤190热卡,逐渐增至200热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类。
3、少量多次输血、输血浆,行静脉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盘血多量多次灌肠。
4、顽固病例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针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强刺激,不留针。
儿童营养不良的三个迹象(转)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肌体消耗,出现体重减轻或不增,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的病症,又称蛋白能量不足性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
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是指在宝宝的喂养中因为宝宝营养摄入不足,或者食物没法吸收,从而缺乏能量,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吸收,宝宝机体出现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停滞或不增加、肌肉萎缩等症状,3岁以下的宝宝常会有营养不良的发生。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的原因有:
1、长期喂养不当,热量不足:出生无母乳或母乳不足,未能合理选择主食,而以米汤、米糊等低蛋白低热量食品作为主食;或添加辅食不及时,到了8-9个月以菜汤拌稀饭。
2、骤然断奶:不能有计划有步骤为宝宝断奶,而是突然断奶,从流汁直接到固体;或原一日六餐减到一日三餐,使宝宝肠胃不能适应,民间俗称奶痨。
3、肠胃疾病:长期腹泻,先天性畸形如唇裂、愕裂、幽门狭窄、贲门松弛,过敏性结肠炎,频繁呕吐等,影响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4、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炎、肾炎、肺结核、肺炎、肺脓疡、麻疹、百日咳、败血症。因长期发热,食欲不振,消耗增加而致营养不良。
5、体弱儿:低体重儿、双胎、多胎或因难产及窒息等意外引起的体弱儿容易得营养不良。
6、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婴儿湿疹:由于这些因素而忌食高蛋白的食品,比如长期不吃鸡蛋、鱼、肉而只吃素食,使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湿疹而断奶,改用米糊之类。
儿童营养不良有这三个迹象
营养不良的患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皮肤毛发无光泽,黏膜苍白,体重不增加甚至减少。临床上还将营养不良病人分为消瘦型和水肿型。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具体为:
1、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2、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突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3、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小儿营养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治疗
1、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2、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5、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西药治疗
1、治疗期间宜予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等药物。其他辅助治疗如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时给予足量蛋白质类饮食。
2、一般认为婴儿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为最好的食品基础。年龄稍大可根据当地习用食品加添固体食物以提高热卡供给,如无腹泻、呕吐,早期即给予每天每公斤190热卡,逐渐增至200热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类。
3、少量多次输血、输血浆,行静脉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盘血多量多次灌肠。
4、顽固病例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针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强刺激,不留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