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如水映明月 三首与"月亮"有关之乐曲的比较研究

【源自:拙风文化网 牛龙菲】

《春江花月夜》就其精神内涵而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道家的“否定逻辑”或曰“否定叙述之逻辑”。具体而言,如果仿照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否定叙述逻辑;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春虽春,非常春”,“江虽江,非常江”,“花虽花,非常花”,“月虽月,非常月”,“夜虽夜,非常夜”。《春江花月夜》似乎不是在“咏春”、“歌江”、“赏花”、“颂月”、“唱夜”,而是在“悲春”、“愁江”、“惜花”、“叹月”、“泣夜”。如果把“否定叙述逻辑”的《春江花月夜》和“肯定叙述逻辑”的《渔舟唱晚》加以比较,人们可以对此产生更加鲜明的印象。

窃以为,在《春江花月夜》中,体现了一种不能以“天人合一”之类的泛言笼统概括的人类与自然的特殊主客体关系。就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中国古典道家哲学而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远不是那么肯定地谐和。不仅如此,就自然的恒久和人生的短暂而言,越是“强命题”之企图超越的思维,就越是发现人类超越企图的不可能实现。道家思想之“否定逻辑”或曰“否定叙述之逻辑”的产生,不能不说是和此种因素相关。此种“否定逻辑”或曰“否定叙述之逻辑”,由于“排除某一事物的正面情况,而使之探求另外的事态”(《道家思想之本质》),才在人类就其本质而言不可能超越自然的情态中,超越了当下的世界。这里,第一个“超越”,乃是强命题的“超越”;而第二个“超越”,则是所谓弱命题的“超越”。

对于“否定逻辑”的哲学观念而言,既然强命题的“超越”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企图;那么,在自觉人类和人生的根本局限之后,某种达而观之、大而化之的人生态度,便成为所谓弱命题的“超越”。对于“肯定逻辑”的哲学观念而言,既然强命题的“超越”乃是人类、人生的根本局限;那么,在自觉人类和人生的根本局限之后,某种在有限人生旅程中自强不息、精进不已的追求,便成为所谓弱命题的“超越”。因此,“超越”并非只有中国古典道家哲学“否定逻辑”这样一种模式。在艺术表现中,即使是“肯定逻辑”,也可能呈现某种弱命题之“超越”的态势。

使用中国诗论的术语,在艺术表现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非是“赋、比、兴”三类。就此“赋、比、兴”三类关系而言,所谓“赋”、“比”,似乎应该归结为“肯定叙述之逻辑”,而“兴”则既有可能是“肯定叙述之逻辑”又有可能是“否定叙述之逻辑”。一般而言,此种“肯定逻辑”和“否定逻辑”的不同,导致了“歌德造赋家”,“悲愤出诗人”的不同可能。正因如此,外在形式丰繁华丽而内在精神单调贫乏的汉代大赋,才逐渐转化为六朝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抒情小赋,并最终为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唐诗、宋词所取代。

在艺术表现中,“赋、比、兴”并不能绝然地分离。但真正的超越,似乎总是要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而或者有所否定或者有所肯定就以月为题的音乐而言,德彪西的《月光》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比之“否定叙述逻辑”的《春江花月夜》似乎应该说都是“肯定叙述逻辑”。但是,同样是“肯定叙述逻辑”,德彪西的《月光》似乎还处于“六朝抒情小赋”的境界,而贝多芬的《月光》则已经是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唐诗”、“宋词”。窃以为,贝多芬的《月光》比德彪西的《月光》似乎又要“超越”一些。

为了说明以上的论断,下面将就德彪西的《月光》和贝多芬的《月光》做一些必要的展开。

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名曲《月光》,我们虽有心弦的共鸣,却只能在沉默中欣赏,而无法诉诸于语言文字。对于这首印象派的名曲,笔者所能诉诸于笔端的,无非是如下一些非常空泛的整体“印象”:所谓“月光”,对于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而言,似乎既有外视之景致的意识印象,又有内心之思绪的波澜起伏。此,不由使我想起了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名作《月色》。

洒满月光银辉的夜晚,在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月色》之中,呈现出一种迷人的性格。《月色》中的教士眼中所看到的,是“被清辉所浸透的小园子里,成行的果树,在小径上映出它们那些刚刚长着绿叶子的枝柯的纤弱影子;那丛攀到他住宅墙上的肥大的金银花藤,吐出一阵阵的美妙甘芳的清气,使一种香透了的情感在这温和明朗的夜色里漂浮。”“被这种温情脉脉的清光所淹没的平原,被这明空夜色的柔和情趣所浸润的平原,成群的蟾蜍不住地向空中放出它们的短促而响亮的音调,远处的夜莺吐出它们那阵使人茫然梦想的串珠般的音乐,吐出它们那阵对着诱人的月色而起的清脆颤音,简直象是为了拥抱亲吻而唱出的歌声。”“远处,一大行白杨树随着小溪的波折向前蜿蜒地伸长着,一层薄霭,一层被月光穿过的,被月光染上银色并且使之发光的白色水蒸汽,在河岸上和周围浮着不动,用一层轻而透明的棉絮样的东西遮住了溪水的回流。”

教士问自己:“上帝从前为什么造了这些东西?既然夜是注定给睡眠用的,给停止意识用的,给休息用的,给人忘却一切用的,为什么又教它比白昼更有趣味,比黎明和黄昏更柔和?好些过于微妙过于意味深远的事物对于强烈的光浪既然不相宜,为什么这个月球,这个态度从容使人感到诱惑而且比太阳富于诗意的月球,竟像是被上帝注定来小心翼翼地照明这些事物一般,把黑暗世界照得通明透亮?为什么鸟雀中的那些最善于歌唱的,不象其余那些一样同去休息,偏偏在这种使人动荡的阴影里歌唱?为什么有这种半明半暗的薄暮投在世界上?为什么有心弦的颤动,心灵的感慨和肉体的疲劳?既然人到夜里都在床上躺着,为什么又有这种不被世人看见的诱惑人的东西?这幅无上至美的景物,这种从天上投到地下的无边诗境,究竟是为谁而设的?”“他向自己说:上帝也许是为了用理想世界掩护人类的爱情,才造了这种月夜。”

这里,教士的思绪,是因外视的“月色”而变化起伏。因此,对“月色”景致之以“赋”为主要表现形态的肯定叙述描写,成为莫泊桑《月色》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类似,对“月光”的“印象”和“人心”的“思绪”之间的“比拟”,也成为德彪西《月光》的主题。

《礼记·乐记》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相对于“人心”而言,“使之然”的“物”,并不能被音乐直接的“描绘”。但对于以“模拟”特殊对象为其宗旨的西方艺术而言,此所谓“物”者,实在是有重要的意义而不能忽视。所谓“印象派”的音乐,正是因此而生。他们的兴趣所在,乃是表现作曲家对于某种所谓“自然景致”的“印象”。但究其实质而言,此所谓“印象”,已非“自然景致”,而是“物使之然”的“人心之动”。尽管如此,比之强调“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礼记·乐记》)之中国古典“以意为主”、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音乐作品,法国印象派的音乐作品的确是更加具有“赋”、“比”的意味,的确是更加“自然主义”。

同样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德国著名古典、浪漫派作曲家贝多芬的名曲《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我们虽有心弦的共鸣,也只能在沉默中欣赏,而无法诉诸于语言文字。

对于这首《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笔者所能诉诸于笔端的,也无非是如下一些非常空泛的整体感受:所谓“月光”,对于贝多芬而言,似乎更适宜于心灵的沉潜。如果说:德彪西的《月光》,乃是因“外视自然景致”而引起了印象的变幻;那么,贝多芬的《月光》,则是因“内审心灵世界”而升华了英雄的情操。此,正是中国诗论所谓的“兴”。每当《月光》奏鸣,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席勒的如下诗句:

我要把一切憧憬、一切念头,全都沉入忘川的静静的河流。

(《赫克托耳的告别》)

你只得从尘世纷纭之中逃走,遁入自己心中的寂静的圣所。

在梦之国里才能找到自由,在诗歌里才开放出美的花朵。

(《新世纪的开始》)

我听到了和谐的音响,多甘美的天国宁静,

微风送来一阵阵清香,象香油般令人清醒。

(《向往》)

特别是歌德的如下诗句,总是在《月光》奏鸣的时刻,引起我深深的共鸣:

中宵倚案,烦恼齐天,残书散帙堆满前,

一轮明月来相见,月儿呀,你幽忧的友人,

我愿你得见我的烦闷呀,今宵算最终一遍!

啊!我愿蒙着你可爱的清辉登上山颠,

同着些精灵们在草间壑畔伴你盘旋,

解脱掉一切的学枷智梏,沐浴在你清露之中的健全。

(《浮士德》)

与贝多芬之“阳性”的《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相比,《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一首“阴性”的乐曲。当白昼过去,事功平静之后,朦胧的月光,使英雄内视自己灵魂深处的梦幻、诗情、渴望、欲念,并谋求某种心灵的平静。贝多芬的《月光》,乃是英雄的内心独白,乃是伟人的沉思感悟。这里,艺术表现的主要形态,应该是“兴”,而且在“肯定叙述逻辑”之中酝酿着狂热的追求、炽烈的行动。

正因贝多芬的《月光》第一乐章乃是英雄的内心独白、伟人的沉思感悟,随之而来的第三乐章那种被苏联音乐美学家、音乐史学家加拉茨卡雅在其《西欧音乐名作》一书中形容为“烈火般的抗议”、“愈来愈狂怒地冲击”、“以可怕的力量爆发”出来的“愤怒、抗议和热情” ,才不至于显得突如其来。正如加拉茨卡雅所说,这是“从抒情的哲学沉思”向“斗争”和“行动”的转变。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曾引贝多芬的名言:“我是替人类酿造纯醪的酒神,是我给人类以精神上至高的热狂”。据此,似乎可以把《月光》第一乐章比作“酒神”酿造的“纯醪”,而把《月光》第三乐章比作“纯醪”导致之“人类精神上至高的热狂”。贝多芬之“汹涌的感情”,的确如加拉茨卡雅所说,具有无比“辽阔的空间”。那种把乐圣贝多芬的《月光》仅仅视作“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所谓“音乐美学”、“音乐哲学”(参赵鑫珊《贝多芬之魂》),与此岂可同日而语。

与这两首《月光》相比,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人、中国乐师之人生忧患的人文意象。

作为一个文化语码,“月亮”在中国古代文人、乐师心中所引发、所兴起的,乃是否定叙述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不绝如缕的无穷感慨!“月夜”是“美好”的。然而正因“月夜”的“美好”,反而使得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月叹夜、触景伤情。在忧患意识极其深重的中国古典诗人眼中,“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之二)的“月色”、“夜景”,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正所谓“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张子容《春江花月夜》);正所谓“可怜歌吹明月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权德舆《秋闺月》)。

“可怜今夕月,恍惚使人愁”(辛弃疾《木兰花慢》)、“忧来如其何,凄怆摧心肝”(李白《古朗月行》);中国古代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敏感,尤其因月圆月缺而倍增。自古以来,“叹月伤情”,已成为中国古典诗人的重要主题。在中国历史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否定叙述逻辑的“叹月伤情”业已形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文脉,并影响着每一个黄炎子孙对月色的审美趣味。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华夏子民,“有明月,怕登楼”(吴文英《唐多令》);又不知有多少华夏子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张若虚之“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的《春江花月夜》,更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中国人对于月色的这种特殊感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悠悠去,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基于如此的文脉背景,欲完美地演绎、阐释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恐怕并不能满足于“锦绣”的“山河”、“美丽”的“春天”、“皎洁”的“江月”、“绚烂”的“花朵”等等自然主义的印象,而必须体悟“人心之动”层次之更加深邃的内涵。尤其必须体悟《春江花月夜》之“否定叙述逻辑”所追求但最终不可能实现的强命题“超越”的企图,以及为某种自觉人类、人生根本局限之后所追求之弱命题“超越”所升华的“达而观之”、“大而化之”的境界。

月本无情,因人有意。此正如唐人吕本中《采桑子》所咏:“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今人黄智海居士在其《初机净业指南》之《序》中说:“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观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无不各现全月。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则有一月当乎其人;百千万亿人,于百千万亿处看之,则无不各有一月当乎其人;若百千万亿人各向东西南北而行,则月亦于所行之处,常当其人;相去之处 了无远近;若百千万亿人,安住不动,则月亦安住不动,常当其人也。唯水清而静则现,水浊而动则隐。月固无取舍。其不现者,由水浑浊奔腾,无由受其影现耳。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一定历史、传统、文脉、语码中之所谓“月亮”,实乃一定文明模式中人心中之“阿弥陀佛”是也。

【源自:拙风文化网 牛龙菲】

《春江花月夜》就其精神内涵而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道家的“否定逻辑”或曰“否定叙述之逻辑”。具体而言,如果仿照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否定叙述逻辑;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春虽春,非常春”,“江虽江,非常江”,“花虽花,非常花”,“月虽月,非常月”,“夜虽夜,非常夜”。《春江花月夜》似乎不是在“咏春”、“歌江”、“赏花”、“颂月”、“唱夜”,而是在“悲春”、“愁江”、“惜花”、“叹月”、“泣夜”。如果把“否定叙述逻辑”的《春江花月夜》和“肯定叙述逻辑”的《渔舟唱晚》加以比较,人们可以对此产生更加鲜明的印象。

窃以为,在《春江花月夜》中,体现了一种不能以“天人合一”之类的泛言笼统概括的人类与自然的特殊主客体关系。就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中国古典道家哲学而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远不是那么肯定地谐和。不仅如此,就自然的恒久和人生的短暂而言,越是“强命题”之企图超越的思维,就越是发现人类超越企图的不可能实现。道家思想之“否定逻辑”或曰“否定叙述之逻辑”的产生,不能不说是和此种因素相关。此种“否定逻辑”或曰“否定叙述之逻辑”,由于“排除某一事物的正面情况,而使之探求另外的事态”(《道家思想之本质》),才在人类就其本质而言不可能超越自然的情态中,超越了当下的世界。这里,第一个“超越”,乃是强命题的“超越”;而第二个“超越”,则是所谓弱命题的“超越”。

对于“否定逻辑”的哲学观念而言,既然强命题的“超越”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企图;那么,在自觉人类和人生的根本局限之后,某种达而观之、大而化之的人生态度,便成为所谓弱命题的“超越”。对于“肯定逻辑”的哲学观念而言,既然强命题的“超越”乃是人类、人生的根本局限;那么,在自觉人类和人生的根本局限之后,某种在有限人生旅程中自强不息、精进不已的追求,便成为所谓弱命题的“超越”。因此,“超越”并非只有中国古典道家哲学“否定逻辑”这样一种模式。在艺术表现中,即使是“肯定逻辑”,也可能呈现某种弱命题之“超越”的态势。

使用中国诗论的术语,在艺术表现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非是“赋、比、兴”三类。就此“赋、比、兴”三类关系而言,所谓“赋”、“比”,似乎应该归结为“肯定叙述之逻辑”,而“兴”则既有可能是“肯定叙述之逻辑”又有可能是“否定叙述之逻辑”。一般而言,此种“肯定逻辑”和“否定逻辑”的不同,导致了“歌德造赋家”,“悲愤出诗人”的不同可能。正因如此,外在形式丰繁华丽而内在精神单调贫乏的汉代大赋,才逐渐转化为六朝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抒情小赋,并最终为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唐诗、宋词所取代。

在艺术表现中,“赋、比、兴”并不能绝然地分离。但真正的超越,似乎总是要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而或者有所否定或者有所肯定就以月为题的音乐而言,德彪西的《月光》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比之“否定叙述逻辑”的《春江花月夜》似乎应该说都是“肯定叙述逻辑”。但是,同样是“肯定叙述逻辑”,德彪西的《月光》似乎还处于“六朝抒情小赋”的境界,而贝多芬的《月光》则已经是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唐诗”、“宋词”。窃以为,贝多芬的《月光》比德彪西的《月光》似乎又要“超越”一些。

为了说明以上的论断,下面将就德彪西的《月光》和贝多芬的《月光》做一些必要的展开。

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名曲《月光》,我们虽有心弦的共鸣,却只能在沉默中欣赏,而无法诉诸于语言文字。对于这首印象派的名曲,笔者所能诉诸于笔端的,无非是如下一些非常空泛的整体“印象”:所谓“月光”,对于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而言,似乎既有外视之景致的意识印象,又有内心之思绪的波澜起伏。此,不由使我想起了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名作《月色》。

洒满月光银辉的夜晚,在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月色》之中,呈现出一种迷人的性格。《月色》中的教士眼中所看到的,是“被清辉所浸透的小园子里,成行的果树,在小径上映出它们那些刚刚长着绿叶子的枝柯的纤弱影子;那丛攀到他住宅墙上的肥大的金银花藤,吐出一阵阵的美妙甘芳的清气,使一种香透了的情感在这温和明朗的夜色里漂浮。”“被这种温情脉脉的清光所淹没的平原,被这明空夜色的柔和情趣所浸润的平原,成群的蟾蜍不住地向空中放出它们的短促而响亮的音调,远处的夜莺吐出它们那阵使人茫然梦想的串珠般的音乐,吐出它们那阵对着诱人的月色而起的清脆颤音,简直象是为了拥抱亲吻而唱出的歌声。”“远处,一大行白杨树随着小溪的波折向前蜿蜒地伸长着,一层薄霭,一层被月光穿过的,被月光染上银色并且使之发光的白色水蒸汽,在河岸上和周围浮着不动,用一层轻而透明的棉絮样的东西遮住了溪水的回流。”

教士问自己:“上帝从前为什么造了这些东西?既然夜是注定给睡眠用的,给停止意识用的,给休息用的,给人忘却一切用的,为什么又教它比白昼更有趣味,比黎明和黄昏更柔和?好些过于微妙过于意味深远的事物对于强烈的光浪既然不相宜,为什么这个月球,这个态度从容使人感到诱惑而且比太阳富于诗意的月球,竟像是被上帝注定来小心翼翼地照明这些事物一般,把黑暗世界照得通明透亮?为什么鸟雀中的那些最善于歌唱的,不象其余那些一样同去休息,偏偏在这种使人动荡的阴影里歌唱?为什么有这种半明半暗的薄暮投在世界上?为什么有心弦的颤动,心灵的感慨和肉体的疲劳?既然人到夜里都在床上躺着,为什么又有这种不被世人看见的诱惑人的东西?这幅无上至美的景物,这种从天上投到地下的无边诗境,究竟是为谁而设的?”“他向自己说:上帝也许是为了用理想世界掩护人类的爱情,才造了这种月夜。”

这里,教士的思绪,是因外视的“月色”而变化起伏。因此,对“月色”景致之以“赋”为主要表现形态的肯定叙述描写,成为莫泊桑《月色》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类似,对“月光”的“印象”和“人心”的“思绪”之间的“比拟”,也成为德彪西《月光》的主题。

《礼记·乐记》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相对于“人心”而言,“使之然”的“物”,并不能被音乐直接的“描绘”。但对于以“模拟”特殊对象为其宗旨的西方艺术而言,此所谓“物”者,实在是有重要的意义而不能忽视。所谓“印象派”的音乐,正是因此而生。他们的兴趣所在,乃是表现作曲家对于某种所谓“自然景致”的“印象”。但究其实质而言,此所谓“印象”,已非“自然景致”,而是“物使之然”的“人心之动”。尽管如此,比之强调“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礼记·乐记》)之中国古典“以意为主”、以“兴”为主要表现形态的音乐作品,法国印象派的音乐作品的确是更加具有“赋”、“比”的意味,的确是更加“自然主义”。

同样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质,对于德国著名古典、浪漫派作曲家贝多芬的名曲《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我们虽有心弦的共鸣,也只能在沉默中欣赏,而无法诉诸于语言文字。

对于这首《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笔者所能诉诸于笔端的,也无非是如下一些非常空泛的整体感受:所谓“月光”,对于贝多芬而言,似乎更适宜于心灵的沉潜。如果说:德彪西的《月光》,乃是因“外视自然景致”而引起了印象的变幻;那么,贝多芬的《月光》,则是因“内审心灵世界”而升华了英雄的情操。此,正是中国诗论所谓的“兴”。每当《月光》奏鸣,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席勒的如下诗句:

我要把一切憧憬、一切念头,全都沉入忘川的静静的河流。

(《赫克托耳的告别》)

你只得从尘世纷纭之中逃走,遁入自己心中的寂静的圣所。

在梦之国里才能找到自由,在诗歌里才开放出美的花朵。

(《新世纪的开始》)

我听到了和谐的音响,多甘美的天国宁静,

微风送来一阵阵清香,象香油般令人清醒。

(《向往》)

特别是歌德的如下诗句,总是在《月光》奏鸣的时刻,引起我深深的共鸣:

中宵倚案,烦恼齐天,残书散帙堆满前,

一轮明月来相见,月儿呀,你幽忧的友人,

我愿你得见我的烦闷呀,今宵算最终一遍!

啊!我愿蒙着你可爱的清辉登上山颠,

同着些精灵们在草间壑畔伴你盘旋,

解脱掉一切的学枷智梏,沐浴在你清露之中的健全。

(《浮士德》)

与贝多芬之“阳性”的《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相比,《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是一首“阴性”的乐曲。当白昼过去,事功平静之后,朦胧的月光,使英雄内视自己灵魂深处的梦幻、诗情、渴望、欲念,并谋求某种心灵的平静。贝多芬的《月光》,乃是英雄的内心独白,乃是伟人的沉思感悟。这里,艺术表现的主要形态,应该是“兴”,而且在“肯定叙述逻辑”之中酝酿着狂热的追求、炽烈的行动。

正因贝多芬的《月光》第一乐章乃是英雄的内心独白、伟人的沉思感悟,随之而来的第三乐章那种被苏联音乐美学家、音乐史学家加拉茨卡雅在其《西欧音乐名作》一书中形容为“烈火般的抗议”、“愈来愈狂怒地冲击”、“以可怕的力量爆发”出来的“愤怒、抗议和热情” ,才不至于显得突如其来。正如加拉茨卡雅所说,这是“从抒情的哲学沉思”向“斗争”和“行动”的转变。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曾引贝多芬的名言:“我是替人类酿造纯醪的酒神,是我给人类以精神上至高的热狂”。据此,似乎可以把《月光》第一乐章比作“酒神”酿造的“纯醪”,而把《月光》第三乐章比作“纯醪”导致之“人类精神上至高的热狂”。贝多芬之“汹涌的感情”,的确如加拉茨卡雅所说,具有无比“辽阔的空间”。那种把乐圣贝多芬的《月光》仅仅视作“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所谓“音乐美学”、“音乐哲学”(参赵鑫珊《贝多芬之魂》),与此岂可同日而语。

与这两首《月光》相比,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人、中国乐师之人生忧患的人文意象。

作为一个文化语码,“月亮”在中国古代文人、乐师心中所引发、所兴起的,乃是否定叙述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不绝如缕的无穷感慨!“月夜”是“美好”的。然而正因“月夜”的“美好”,反而使得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月叹夜、触景伤情。在忧患意识极其深重的中国古典诗人眼中,“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之二)的“月色”、“夜景”,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正所谓“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张子容《春江花月夜》);正所谓“可怜歌吹明月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权德舆《秋闺月》)。

“可怜今夕月,恍惚使人愁”(辛弃疾《木兰花慢》)、“忧来如其何,凄怆摧心肝”(李白《古朗月行》);中国古代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敏感,尤其因月圆月缺而倍增。自古以来,“叹月伤情”,已成为中国古典诗人的重要主题。在中国历史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否定叙述逻辑的“叹月伤情”业已形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文脉,并影响着每一个黄炎子孙对月色的审美趣味。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华夏子民,“有明月,怕登楼”(吴文英《唐多令》);又不知有多少华夏子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张若虚之“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的《春江花月夜》,更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中国人对于月色的这种特殊感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悠悠去,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基于如此的文脉背景,欲完美地演绎、阐释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恐怕并不能满足于“锦绣”的“山河”、“美丽”的“春天”、“皎洁”的“江月”、“绚烂”的“花朵”等等自然主义的印象,而必须体悟“人心之动”层次之更加深邃的内涵。尤其必须体悟《春江花月夜》之“否定叙述逻辑”所追求但最终不可能实现的强命题“超越”的企图,以及为某种自觉人类、人生根本局限之后所追求之弱命题“超越”所升华的“达而观之”、“大而化之”的境界。

月本无情,因人有意。此正如唐人吕本中《采桑子》所咏:“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今人黄智海居士在其《初机净业指南》之《序》中说:“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观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无不各现全月。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则有一月当乎其人;百千万亿人,于百千万亿处看之,则无不各有一月当乎其人;若百千万亿人各向东西南北而行,则月亦于所行之处,常当其人;相去之处 了无远近;若百千万亿人,安住不动,则月亦安住不动,常当其人也。唯水清而静则现,水浊而动则隐。月固无取舍。其不现者,由水浑浊奔腾,无由受其影现耳。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一定历史、传统、文脉、语码中之所谓“月亮”,实乃一定文明模式中人心中之“阿弥陀佛”是也。


相关文章

  • 最新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 备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音乐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1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音乐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艺术种类而言,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通过优 ...查看


  •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仰望苍穹]作文例文
  •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仰望苍穹>作文例文 初升的太阳 今天凌晨,我特意早起,爬上阳台,遥望东方的天际,焦急地等待日出. 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一层银灰色的轻纱.这时,万籁俱寂,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鸡鸣. 一 ...查看


  • 2.[但愿人长久]的教案
  • 2.<但愿人长久>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 ...查看


  • 关于中秋节月亮的句子
  • [导语]中秋时节,我对你浓浓的思念,都化作一条条简短的信息,穿过三千尺的高空,然后折返回来,轻轻告诉你:中秋节快乐! [篇一]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披上银灰色的纱裙.她穿着素白色的衣衫,娴静而安详,温柔而的大方.她那玉盘思的脸 ...查看


  • [散文随笔 - 月圆中秋]
  • [散文随笔 - 月圆中秋] 图文:网络     编辑:小丝 中秋,那一轮清朗的明月,从古到今,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她千年守候着人间万户,温暖着游子思妇,抚慰那烛光下慈母的织补.她沐浴古人,光华来者,她挥洒淡雅的水墨,将明净无尘的灵韵馈赠人间 ...查看


  • 月光曲教案
  • 月光曲·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 ...查看


  • 琵琶行白居易 1
  • 琵 琶 行 白居易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2.品味诗中音乐描写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色,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3.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教时安排:四课时 第 ...查看


  • 中秋节黑板报:关于中秋节的现代诗
  • 1.中秋的月 放纵千万里的长线 将远方憧憬的心 拉回到亲人身边 藏在父母的泪痕里 浸在兄弟酒杯的对峙里 印在爱人的心窝里 中秋的月亮,光洁美丽的容光 送给人们桂花的馨香 带给人们久远的期望 送给人们美好难忘的时光 宁静的月宫 张果老砍伐梭椤 ...查看


  •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赏析
  • <描写月亮的诗句>赏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