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与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图中作出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AOB. 回答下列问题:

(1)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时需满足哪些条件?

1、 结合实际模型(如张开的书本)正确理解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2、 理解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画法、记法;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N

F

(2)AOB的大小与点O在直线l上的位置有关吗? (3)什么叫做直二面角?

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 特别:当=______时,两个半平面重合 当=______时,两个半平面合成一个平面 4.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步骤: (1)找到活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2)证明(1)中的角就是所求的角 3)计算此角的大小

概括为“一作,二证,三计算”

D

学习重点:会找两个平面的二面角,并计算,理解并掌握两平面垂直的定义 学习难点:找两个平面的二面角 知识点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1.二面角的相关概念:

(1)半平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面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面角的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面角的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面角的画法及表示: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下列各组二面角

B  B

C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二面角的平面角 观察思考: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折成一个二面角

F

E

三、典例分析1

三棱锥V-ABC中,VA

ACBCVB2,AB2,VC1,试画出二面角

V-AB-C的平面角,并求它的度数。

l,改变二面角的大小时,你能发现

哪些角度在变化,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角表示该二面角的变化?

1

典例分析2:利用定义证明面面垂直

1.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BD=2a,AB=AD=CB=CD=AC=a,求证:平面

ABD⊥平面BCD.

温馨提示

练习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平面A1BD与平面C1BD的夹角的余弦值.

利用定义法证明两个平面垂直,判定方法是:(1)构造出二面角的平面角;(2)证明这个平面角为90°;(3)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知这两个平面垂直.

知识点三、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自主学习课本68页,完成以下问题)

1: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

垂直。

2: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的画法:

学生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由判定定理可知: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总结:要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可转化为寻找________________,即证明面面垂直

1熟练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二、典例分析:

学习重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理解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例1.在三棱锥P—ABC中,

的内在联系.

已知PA⊥AB, PA⊥AC.

P

学习难点:灵活应用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求证:平面ABC⊥平面PAC

A

B

复习回顾:

1. 平面垂直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证明两平面垂直的方法:____________

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判定两个平面垂直的其它方法

知识点一: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重点内容)

例2.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DA,E、F、G分别为CD、DA和对

文字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线AC的中点.求证:平面BEF⊥平面BGD.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练习1.如图,ABC-A1B1C1是直棱柱,△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CC1的中点.求证:平面AB1E⊥平面AA1B1B.

A1

练习2.如图,AB是 ⊙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 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 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B1

F

C1 E

A

B

D

C

ABCA1B1C1

2.(2012新课标2卷19)、本题满分12分 如

总结:

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1)

(2)

高考链接.

1.(2012·江苏高考·T16)如图,在直三棱柱

ACB90ACBC

(1)证明:平面BDC1的体积比。

1

AA1,D是棱AA1的中点,DC1BD 2

(2)平面BDC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

EABCA1B1C1中,A1B1A1C1,D,

分别是棱

ADDE,F为B1C1的中点. BC,CC1上的点(点D 不同于点C)

,且

课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图中作出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AOB. 回答下列问题:

(1)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时需满足哪些条件?

1、 结合实际模型(如张开的书本)正确理解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2、 理解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画法、记法;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N

F

(2)AOB的大小与点O在直线l上的位置有关吗? (3)什么叫做直二面角?

3.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 特别:当=______时,两个半平面重合 当=______时,两个半平面合成一个平面 4.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步骤: (1)找到活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2)证明(1)中的角就是所求的角 3)计算此角的大小

概括为“一作,二证,三计算”

D

学习重点:会找两个平面的二面角,并计算,理解并掌握两平面垂直的定义 学习难点:找两个平面的二面角 知识点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1.二面角的相关概念:

(1)半平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面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面角的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面角的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面角的画法及表示: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下列各组二面角

B  B

C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二面角的平面角 观察思考: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折成一个二面角

F

E

三、典例分析1

三棱锥V-ABC中,VA

ACBCVB2,AB2,VC1,试画出二面角

V-AB-C的平面角,并求它的度数。

l,改变二面角的大小时,你能发现

哪些角度在变化,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角表示该二面角的变化?

1

典例分析2:利用定义证明面面垂直

1.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BD=2a,AB=AD=CB=CD=AC=a,求证:平面

ABD⊥平面BCD.

温馨提示

练习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平面A1BD与平面C1BD的夹角的余弦值.

利用定义法证明两个平面垂直,判定方法是:(1)构造出二面角的平面角;(2)证明这个平面角为90°;(3)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知这两个平面垂直.

知识点三、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自主学习课本68页,完成以下问题)

1: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

垂直。

2: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的画法:

学生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由判定定理可知: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总结:要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可转化为寻找________________,即证明面面垂直

1熟练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二、典例分析:

学习重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理解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例1.在三棱锥P—ABC中,

的内在联系.

已知PA⊥AB, PA⊥AC.

P

学习难点:灵活应用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求证:平面ABC⊥平面PAC

A

B

复习回顾:

1. 平面垂直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证明两平面垂直的方法:____________

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判定两个平面垂直的其它方法

知识点一: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重点内容)

例2.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DA,E、F、G分别为CD、DA和对

文字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线AC的中点.求证:平面BEF⊥平面BGD.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练习1.如图,ABC-A1B1C1是直棱柱,△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CC1的中点.求证:平面AB1E⊥平面AA1B1B.

A1

练习2.如图,AB是 ⊙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 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 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B1

F

C1 E

A

B

D

C

ABCA1B1C1

2.(2012新课标2卷19)、本题满分12分 如

总结:

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1)

(2)

高考链接.

1.(2012·江苏高考·T16)如图,在直三棱柱

ACB90ACBC

(1)证明:平面BDC1的体积比。

1

AA1,D是棱AA1的中点,DC1BD 2

(2)平面BDC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

EABCA1B1C1中,A1B1A1C1,D,

分别是棱

ADDE,F为B1C1的中点. BC,CC1上的点(点D 不同于点C)

,且

课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相关文章

  •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垂直 2.判定定理 3.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_交点叫做斜足.过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 ...查看


  • 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教学反思
  • <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教学反思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的内容.线面垂直判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定.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有1. 借助对实例.图片的观察,提炼直线与平面垂 ...查看


  •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总结
  •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判定] 线面平行→线线平行: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性质] 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查看


  •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三)
  •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三)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 2.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本节教学,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问题解决,提高等价转化思想渗透的意识. 3.进一 ...查看


  • 高中数学-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及判定
  • 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1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 2 圆柱的表面积 S =2πrl +2πr 2 2 3 圆锥的表面积S =πrl +πr 22 4 圆台的表面积S =πrl +πr +πRl +πR 2 5 球的表面积S =4 ...查看


  • 直线与平面垂直说课稿
  • 1 教学背景 1.1 教材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必修2中1232<直线与平面垂直>内容,属于新授概念原理课. 图1 如图1,这是直线与平面垂直在本章中的位置.直线与平面垂直是在学生 ...查看


  • 有效的教学反思
  • 有效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理论,感触极深,所谓"有效",只要是通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 ...查看


  • 人教社A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 人教社A 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论文题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研究与教学 工作单位:盐池县师资培训中心 作者姓名:刘 邮 编:实验教材经验交流会 推 荐 论 文 祥 751500 手 机:[1**********] 时 间:2006.1 ...查看


  • 必修2立体几何(公理.定理)
  •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 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