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 名词解释
1. 倒金字塔结构
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
2. 新闻敏感 是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
力和本领,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这种敏感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
3. 新闻跳笔 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新闻跳笔也指记者在写稿时不必过分注意文字上的连贯和上下文的衔接,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
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跨越。
4. 华尔街日报体 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
二. 简答题
1. 新闻写作的四大要求
a 坚持真实性
b 坚持思想性
c 坚持时间性
d 坚持用事实说话
2. 采访前的准备
a 了解相关的新闻政策
b 了解采访对象(联系方式 性格)
c 假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列采访提纲
d 采访专业人士前要阅读相关书籍
e 物质上的准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有足够的空白带 注意多收集素材 带好雨具 手电筒 常用药 采访本)
3. 现场观察的内容
a 表现主题的典型事例
b 承载主题的典型人物
c 现场人物的行为 语言 态度 情感
d 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细节
三. 论述题
黄河的稿子。这篇稿子有什么问题(用新闻价值评判),改导语,加标题,改全稿。
1. 这篇稿子没有突出新闻价值的显著性:稿子杂乱无章,第二段中包含有背景材料即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有参加会议的各省区领导人的认识,有根据国家今后治黄重点要做好的四项工作等。第三段里的内容更多,起码包含有五六个新闻事实。诸多的事实混合在一起。没有突出核心事实。
2. 没有突出出新闻价值的趣味性:文章段落过长,叙述事实不清,再加上10个以上的数字罗列,使得这段报道的可读性大大降低。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
1黄河流域从今年起正式启动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30年后,这里将新增近8万平方公里森林,两岸宜林地全部披上绿装。
2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黄河经济协作区负责人第11次会议获悉,一份关于加强黄河沿岸生态工程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的意见已经出台。
3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在加强协作发展经济的同时,组成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体,联手治理这条中国第二大河面临的“沙患”、“水息”和中下游频频出现的“水荒”。
4黄河流经的省区包括青海,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5在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迅速面世的这份方案,主要内容是黄河的上下游、左右岸将全面实施绿化造林。仅黄河源头青海等省印准备用13年时间在8个重点治理区建设96项生态工程。
6对沙化严重的黄河今游地区,会议为今年启动的生态治理工程定下的建设目标为:利用30年时间,位这个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0.1%提高到27.1%,局部地区达到30%以上,其中“沙患”之源的黄土高原风沙区新增森林面积1.5万平方公里。
7黄河流域各省区还决定采取统一行动,根据今后国家治理黄河的工作重,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并严禁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黄河。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一. 名词解释
1. 倒金字塔结构
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
2. 新闻敏感 是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又称“新闻嗅觉”、“新闻鼻”。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
力和本领,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其核心就是政治敏感。这种敏感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
3. 新闻跳笔 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笔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 新闻跳笔也指记者在写稿时不必过分注意文字上的连贯和上下文的衔接,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
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跨越。
4. 华尔街日报体 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
二. 简答题
1. 新闻写作的四大要求
a 坚持真实性
b 坚持思想性
c 坚持时间性
d 坚持用事实说话
2. 采访前的准备
a 了解相关的新闻政策
b 了解采访对象(联系方式 性格)
c 假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列采访提纲
d 采访专业人士前要阅读相关书籍
e 物质上的准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有足够的空白带 注意多收集素材 带好雨具 手电筒 常用药 采访本)
3. 现场观察的内容
a 表现主题的典型事例
b 承载主题的典型人物
c 现场人物的行为 语言 态度 情感
d 具有新闻价值的生动细节
三. 论述题
黄河的稿子。这篇稿子有什么问题(用新闻价值评判),改导语,加标题,改全稿。
1. 这篇稿子没有突出新闻价值的显著性:稿子杂乱无章,第二段中包含有背景材料即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有参加会议的各省区领导人的认识,有根据国家今后治黄重点要做好的四项工作等。第三段里的内容更多,起码包含有五六个新闻事实。诸多的事实混合在一起。没有突出核心事实。
2. 没有突出出新闻价值的趣味性:文章段落过长,叙述事实不清,再加上10个以上的数字罗列,使得这段报道的可读性大大降低。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
1黄河流域从今年起正式启动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30年后,这里将新增近8万平方公里森林,两岸宜林地全部披上绿装。
2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黄河经济协作区负责人第11次会议获悉,一份关于加强黄河沿岸生态工程建设和滩区综合开发的意见已经出台。
3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在加强协作发展经济的同时,组成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体,联手治理这条中国第二大河面临的“沙患”、“水息”和中下游频频出现的“水荒”。
4黄河流经的省区包括青海,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5在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迅速面世的这份方案,主要内容是黄河的上下游、左右岸将全面实施绿化造林。仅黄河源头青海等省印准备用13年时间在8个重点治理区建设96项生态工程。
6对沙化严重的黄河今游地区,会议为今年启动的生态治理工程定下的建设目标为:利用30年时间,位这个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0.1%提高到27.1%,局部地区达到30%以上,其中“沙患”之源的黄土高原风沙区新增森林面积1.5万平方公里。
7黄河流域各省区还决定采取统一行动,根据今后国家治理黄河的工作重,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并严禁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