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t污水处理工艺

uct污水处理工艺

UCT工艺是由南非开普敦大学研究开发的,其英文为Univerdity of Cape Town。UCT工艺与传统的A/O工艺类似,反应池由厌氧、缺氧、好氧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原污水和含磷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反应池进行磷的释放和吸收低分子量有机物;在缺氧池,以进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然后从缺氧池进入曝气池,进一步去除BOD,进行硝化反应和磷的过量吸收;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富磷污泥通过排剩余污泥把磷排出处理系统,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

工艺流程如下图:

厌氧池: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这类分子量较低的发酵中间产物。聚磷菌利用其合成自身的细胞质,大量繁殖。

缺氧池:反硝化细菌利用好氧区中回流液中的硝酸盐以及污水中的有机基质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除磷脱氮的效果。

好氧池:聚磷菌在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有机基质的同时,主要通过分解其体内贮存的PHB所放出的能量维持其生长,同时过量摄取环境中的溶解态磷。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为硝酸盐。

UCT工艺与A2/O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池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而不是回流到厌氧池,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硝酸盐氮进入厌氧池,破坏厌氧池的厌氧状态而影响系统的除磷率。增加了从缺氧池到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由缺氧池向厌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BOD,而硝酸盐很少,为厌氧段内所进行的有机物水解反应提供了最优的条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进水中总凯氏氮TKN与COD的比值高时,需要降低混合液的回流比以防止NO3-进入厌氧池。但是如果回流比太小,会增加缺氧反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而实验观测证明,如果缺氧反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超过1h,在某些单元中污泥的沉降性能会恶化。

当污水C/P比值小于20,C/N比值小于4时,UCT工艺的除磷效率明显高于普通A2/O工艺。但UCT工艺增加了从缺氧池初流液到厌氧池的回流,从而增加了电耗。

UCT工艺的设计计算

UCT工艺的计算有以下特点:

1、将回流污泥入口从厌氧池前改到厌氧池后。

2、增加缺氧污泥回流r′(见下图)。

3、厌氧池污泥浓度XA与缺氧池和好氧池不同,其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XA——厌氧池污泥浓度(g/L);

r′——缺氧污泥回流;

X——污泥浓度。

4、厌氧池容积的计算:

VA=(0.75~1.0)Q(1+ r′)

式中:VA——厌氧池容积(m3)。

r′——缺氧污泥回流,一般取100%-200%。

5、厌氧污泥量比值XAT

如果厌氧污泥量比值小于10%,需另选取r′再算出厌氧池容积和厌氧污泥量比值,如此试算到满足要求为止。 其余均与普通A2/O工艺相同。

UCT工艺的设计参数

污泥负荷:0.05~0.15 kgBOD5/kgMLVSS·d;

污泥浓度:2000~4000 mg/L;

污泥龄:10~18 d;

污泥回流:40%~100 %,好氧池(区)混合液回流:100%~400 %,缺氧池(区)混合液回流:100%~200 %;

停留时间:厌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1~2h,缺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2~3h,好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6~14h。

uct污水处理工艺

UCT工艺是由南非开普敦大学研究开发的,其英文为Univerdity of Cape Town。UCT工艺与传统的A/O工艺类似,反应池由厌氧、缺氧、好氧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原污水和含磷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反应池进行磷的释放和吸收低分子量有机物;在缺氧池,以进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然后从缺氧池进入曝气池,进一步去除BOD,进行硝化反应和磷的过量吸收;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富磷污泥通过排剩余污泥把磷排出处理系统,达到生物除磷的目的。

工艺流程如下图:

厌氧池: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这类分子量较低的发酵中间产物。聚磷菌利用其合成自身的细胞质,大量繁殖。

缺氧池:反硝化细菌利用好氧区中回流液中的硝酸盐以及污水中的有机基质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除磷脱氮的效果。

好氧池:聚磷菌在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有机基质的同时,主要通过分解其体内贮存的PHB所放出的能量维持其生长,同时过量摄取环境中的溶解态磷。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为硝酸盐。

UCT工艺与A2/O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池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而不是回流到厌氧池,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硝酸盐氮进入厌氧池,破坏厌氧池的厌氧状态而影响系统的除磷率。增加了从缺氧池到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由缺氧池向厌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BOD,而硝酸盐很少,为厌氧段内所进行的有机物水解反应提供了最优的条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进水中总凯氏氮TKN与COD的比值高时,需要降低混合液的回流比以防止NO3-进入厌氧池。但是如果回流比太小,会增加缺氧反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而实验观测证明,如果缺氧反应池的实际停留时间超过1h,在某些单元中污泥的沉降性能会恶化。

当污水C/P比值小于20,C/N比值小于4时,UCT工艺的除磷效率明显高于普通A2/O工艺。但UCT工艺增加了从缺氧池初流液到厌氧池的回流,从而增加了电耗。

UCT工艺的设计计算

UCT工艺的计算有以下特点:

1、将回流污泥入口从厌氧池前改到厌氧池后。

2、增加缺氧污泥回流r′(见下图)。

3、厌氧池污泥浓度XA与缺氧池和好氧池不同,其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XA——厌氧池污泥浓度(g/L);

r′——缺氧污泥回流;

X——污泥浓度。

4、厌氧池容积的计算:

VA=(0.75~1.0)Q(1+ r′)

式中:VA——厌氧池容积(m3)。

r′——缺氧污泥回流,一般取100%-200%。

5、厌氧污泥量比值XAT

如果厌氧污泥量比值小于10%,需另选取r′再算出厌氧池容积和厌氧污泥量比值,如此试算到满足要求为止。 其余均与普通A2/O工艺相同。

UCT工艺的设计参数

污泥负荷:0.05~0.15 kgBOD5/kgMLVSS·d;

污泥浓度:2000~4000 mg/L;

污泥龄:10~18 d;

污泥回流:40%~100 %,好氧池(区)混合液回流:100%~400 %,缺氧池(区)混合液回流:100%~200 %;

停留时间:厌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1~2h,缺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2~3h,好氧池(区)水力停留时间:6~14h。


相关文章

  • A2O工艺及其改进工艺
  • 一.A 2/0工艺 A 2/O 工艺流程简单,较易于运行管理,总的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一般缺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0.5~1.0 小时,泥龄也短,一般为 3~5 天,使剩余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 2.5%以上.在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直接利用废水中 ...查看


  •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分析
  •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分析 人事曾部在某些方面2004年做出权威预测:环境工程师(环保类)将是今后几年需求最大的热门人才,具体来说有工业卫生学者和毒物学者.生物环保.化学环保.工业环保等人才.估计很多同学都是被这类"美丽传说" ...查看


  • 注册环保工程师前景预测
  • 人事部曾在某些方面2004年做出权威预测:环境工程师(环保类)将是今后几年需求最大的热门人才,具体来说有工业卫生学者和毒物学者.生物环保.化学环保.工业环保等人才.估计很多同学都是被这类"美丽传说"所吸引,才在高考后选择 ...查看


  •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分析 1
  •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分析[转] Filed under: 未分类 | No Comments » Posted on 七月 31st, 2010 由 eleblogpcbcn 2007年01月27日 人事曾部在某些方面2004年做出权威预测:环 ...查看


  • 环境工程的就业前景分析
  •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正式启动,第一批环境工程专业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清华大学等高校诞生.然而到1999年,在全国高校中开设有环境工程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就达120多所,此外还有些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 多年以来,& ...查看


  • 泡沫陶瓷制作工艺的研究
  • 第4期(总第117期) 2002年12月山 西 机 械 SHA NX I M A CHIN ERY N o. 4Dec. 文章编号:1008-8342(2002) 04-0016-03 泡沫陶瓷制作工艺的研究 任建富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材料 ...查看


  • 第二章.生物除磷
  • 第二章生物除磷 2.1.生物除磷微生物种类及生理生化特点 2.1.1微生物种类 废水生物除磷系统中,通常存在着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类微生物,即具磷菌.发酵产酸菌和养样好样菌.其中养样好养菌属于非聚磷菌,对生物除磷所做贡献不大,聚磷菌和发酵产酸菌 ...查看


  • 环境工程发展前景
  • 超强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规划 1.继续读研/博/教授深造→科研→搞出好技术赚大钱/教书 2.毕业→环评单位→环评工程师→环评专家 3.毕业→环保工程师→技术专家/项目经理/开公司 4.毕业→环保材料销售→销售经理/环保业务→开公司 5 ...查看


  • 废水除磷方法与原理的研究进展
  • 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 <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 课程论文 2012 年 11 月22日 废水除磷方法与原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污水的各种常用除磷技术方法及原理,为不同条件下的污水除磷提供参考与选择的依据,并探讨了除磷技术的发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