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大汇总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3.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中心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4.
5.
6.传染扩散(接触扩散)其扩散。
7.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8.刺激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扩散。
9.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与其原文化区在空
间上不连续。
10.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与地理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学派认为环境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直链型关系。
11.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是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
12.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究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13.
14.15.
16.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17.或然论(可能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18.适应论: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克斯比提出。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
19.生态论: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20.环境感知论: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他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受其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称为环境感知。
21.文化决定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人地关系中,人通过文化起着决定作用,成为文化决定论。
22.23.24.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是文化层次理论要素之一。
25.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
26.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
27.经验主义方法论:略。。。。实证主义方法论:略。。。。
28.人本主义地理学:强调人类认知、人类能动性、人类意识和人类创造性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解生活事件的目的、价值和人文意义的尝试。
29.结构主义方法论: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结构主义方法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共时性的强调。
30.的管理技术。
31.遥感技术(RS)性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3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而建立起来的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3.比较分析法:也称对比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系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
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的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34.定性分析:亦称“非数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属于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没有或不具备完整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事项。
35.时间地理学方法:略。。。。
36.社会生态方法:即把人类看作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主体,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环境,
37.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38.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39.40.实施过程中,根据效益、成本、影响等基本指标,对规划设计方案做出综合评价。
4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42.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43.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44.适度人口:(适度人口概念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人口容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经济适度人口: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是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即指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45.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46.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人口算数密度(粗密度)。
47.口迁移。
48.群。
49.
50.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使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化分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51.民族机能分布区: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52.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
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利益禁忌等方面。)
53.流行文化:与民俗相对,它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
54.最佳觅食模式:最佳觅食模式是动物学研究的一种理论,主要被用来分析动物觅食的习性和活动的规律。这种理论认为,动物在觅食一般集中在一种或少数几种猎物上,即所谓的最佳食谱。这种最佳食谱是那些平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食物处理时间比值最大的那些种类。换句话说,即是化最少力气或时间而能获得最高回报的那些食物。人类也是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往往需要寻找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生存。
55.
56.观光农业:20世纪70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
57.有关农业生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首先创立的。
58.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产业结构的表现以产业分类为基础,产业分类是按一定的原则,将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进行分解和组合。
59.信息产业:以计算机的通讯设备为行业为主体的IT行业,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以信息为劳动对象,以信息的收集、生产、传播、存储、处理、流通和服务等为职能。
60.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61.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定其他地形、气候、技术、政治制度、政策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抽象地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他认为影响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燃料费用,劳动成本,运费以及集聚等。理想的工业区位和企业厂址,应当选择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运费起着决定作用,工资影响可以引起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集聚作用又可使运费、工资定位产生第二次“偏离”,即在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关系中寻求最佳区位,并以此为基础,联系其他因素对区位的影响。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
62.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33《南德的中心地》比较完整的市场区位论。
63.廖什理论(市场学派)64.成本--市场学派,主张比较成本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把工业区位论作为“区域科学”的核心。
65.CWS模式:美国经济和地理学家艾伦•斯科特把交易成本理论引入城市和区域规划之后,把企业间的交易活动看成是一个生产系统,即“产业综合体”的概念,并称之为“原始城市形态”,形成了自己的“新工业区位论”即CWS模式。主要观点是“任一地点的区位优势与其说是先天给予的,不如说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生产与组织机构的动态变化所产生的”。
66.城市:作为人口的集中地,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转化的场所,是复杂的社会经
济产物。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从根本上讲,城市起着“中心”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中心。)
67.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说,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聚集、财富聚集、技术聚集和服务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68.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69.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70.的城市中心区。
71.换的城市系统。
72.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73.首位城市: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处于首位的城市。
74.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75.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人口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76.城市体系(城市系统):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 (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或城市体系。)
77.农村聚落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78.79.谱系扩散:式扩散。
80.波形扩散:它的扩散如同波一样向四周散开,语言生长点发展成熟后又可能成为新的波源。
81.距离衰减现象:文化现象在一地开始出现后,在其扩散过程中,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延长而衰减,一般说来,离起源地或中心越近,这种文化现象越强烈,越远则越弱。这种现象称为距离衰减现象。
82.宗教: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应。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种文化现象。
83.国际游客:__。国际短途旅游者:__。国内旅游者:__。国内短途旅游者:__。游客:
__。海外旅游者:__。海外一日游游客:__。国内旅游者:__。国内一日游游客:__。
84.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85.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86.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护卫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87.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系统。
88.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89.
90.“三S”旅游:西班牙旅游王牌项目,海滩)、sea(海洋)。
91.的主要途径。
92.象。
93.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94.政治空间结构: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有机结合组成的。
95.政治势力结构:政治势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96.政治整合: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97.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
98.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99.门罗主义: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之行为。
100.程。
101.
102.地理物象: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的。
103.心理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104.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疆界,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地交流所了解的空间范围。
105.可持续发展: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
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还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②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③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④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⑤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106.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和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与贫穷的诉求之间的接轨与互动。
107.文化全球化: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 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
108.
名词解释补充: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2.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即文化的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3.文化适应: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被称为文化适应。
4.另:文化适应——人类在环境适应过程中,除去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另一种变化,就是对工具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即主要依赖工具、技术、组织等物质或制度文化来适应环境,所以叫文化适应。
5.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6.人口迁移: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7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8. 的最多人口数量。
92.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3.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10.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11.塥坨(ghetto),在城市里,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区,可以称之为民族邻里或塥坨(ghetto)
12.国家可以定义为,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
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13.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可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的,即具有确定的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等);二是国际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地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合国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洲、县、市等)。
14.政治地理结构:
15.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性因素。
16,“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底土。
17,但最宽不得超过领海基线以外的12海里。
18国力或国力。国家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政治现象,他通过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而体现。
19.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美国历史学家马汉提出“海权论”,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麦金
德则提出“陆权论”,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陆权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强调“边缘地带”的重要性,提出“陆缘说”,被称为“陆权论”的另一派理论。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塞维尔斯基提出北极地区对美国争夺制空权十分重要的理论,即“空权论”。
20.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21.意境地图(mental map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
22.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简述:
1.亚历山大·冯·洪堡Humboldt,1769—1859),德国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宇宙》等。
2.李特尔(Ritter,1779~1859),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生于奎德林堡,卒于柏林。曾任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教授。德国第一个地理学讲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学会创建人。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著有《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
3.拉采尔,德国地理学家,人类学家。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之一。生于1844年8月30日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卒于1904年8月9日下萨克森州的阿默尔兰县(Ammerland)。
历任《科隆日报》记者、慕尼黑技术专科学校和莱比锡大学教授。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有系统论述。提出国家有机体说,创用生存空间一词,首次说明了文化景观概念。著有《人类地理学》、《人类史》、《政治地理学》、《地球与生命:比较地理学》等。
4.维达尔·白兰士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并长期任教,培养了许多地理学人才,如加卢瓦、白吕纳、马东、德芒戎和布朗夏尔等。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
5.白吕纳,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生于图卢兹,卒于塞纳河畔布洛涅。法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瑞士维达尔-著有《人地学原理》、《历史地理学》、
6.赫特纳(Hettner,Alfred ,~19411882~1890年先后两次去南美洲旅行考察。1895年创办《地理杂志》,叙述了地理学的统地阐明地理学理论,是其地理学思想的代表作。还著有《区域地理学基础》等。
7.施吕特尔,德国地理学家。生于维滕,卒于哈雷。曾任哈雷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是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认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论述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方法论原理上来。著有《人类地理学的目的》、《早期中欧聚落区域》等。
8.索尔(C.O.Sauer),美国地理学家,1925年发表《景观形态学》,倡导文化景观。
9.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本来是地理
学家,后来也介入政治理论与经济学。生于盖恩斯伯勒,卒于帕克斯顿。历任牛津大学高级讲师和第一任地理系主任、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院长、英国下院议员。认为地理学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提出陆心说,首次以全球战略观念分析世界政治力量。对英国大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历史的地理枢纽》、《不列颠与不列颠的海洋》和《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等
10.森普尔,美国地理学家。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又译辛普尔。生于路易斯维尔,卒于西棕榈滩。曾任克拉克大学教授。她致力于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思想文化、经济发展与国家历史的影响 ,强调自然地理条件的决定性作用 。著有《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中海地区地理及其与历史的关系》。
11.亨丁顿(EllsworthHuntington,1876—1947),在其《气候与文明》(1915)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大汇总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
3.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中心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4.
5.
6.传染扩散(接触扩散)其扩散。
7.等级扩散: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8.刺激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扩散。
9.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与其原文化区在空
间上不连续。
10.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与地理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学派认为环境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直链型关系。
11.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是人的选择能力,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
12.的研究,其目的是探究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13.
14.15.
16.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17.或然论(可能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18.适应论: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克斯比提出。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
19.生态论: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20.环境感知论: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他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由于受其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必然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就称为环境感知。
21.文化决定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人地关系中,人通过文化起着决定作用,成为文化决定论。
22.23.24.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是文化层次理论要素之一。
25.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
26.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
27.经验主义方法论:略。。。。实证主义方法论:略。。。。
28.人本主义地理学:强调人类认知、人类能动性、人类意识和人类创造性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解生活事件的目的、价值和人文意义的尝试。
29.结构主义方法论: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结构主义方法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共时性的强调。
30.的管理技术。
31.遥感技术(RS)性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3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而建立起来的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33.比较分析法:也称对比析法,是按照特定的指标系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数量上展示和说明研究对象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
种关系是否协调。在对比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选择的合适,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选择不合适,评价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34.定性分析:亦称“非数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属于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没有或不具备完整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事项。
35.时间地理学方法:略。。。。
36.社会生态方法:即把人类看作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主体,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环境,
37.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38.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39.40.实施过程中,根据效益、成本、影响等基本指标,对规划设计方案做出综合评价。
4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42.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43.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44.适度人口:(适度人口概念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是人口容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经济适度人口: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是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即指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45.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46.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人口算数密度(粗密度)。
47.口迁移。
48.群。
49.
50.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由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使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化分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51.民族机能分布区: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52.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
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利益禁忌等方面。)
53.流行文化:与民俗相对,它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
54.最佳觅食模式:最佳觅食模式是动物学研究的一种理论,主要被用来分析动物觅食的习性和活动的规律。这种理论认为,动物在觅食一般集中在一种或少数几种猎物上,即所谓的最佳食谱。这种最佳食谱是那些平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食物处理时间比值最大的那些种类。换句话说,即是化最少力气或时间而能获得最高回报的那些食物。人类也是如此,在自然环境的压力下,往往需要寻找最便捷的方式以获取食物维持自身生存。
55.
56.观光农业:20世纪70农业生产的乐趣为主。
57.有关农业生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首先创立的。
58.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产业结构的表现以产业分类为基础,产业分类是按一定的原则,将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进行分解和组合。
59.信息产业:以计算机的通讯设备为行业为主体的IT行业,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以信息为劳动对象,以信息的收集、生产、传播、存储、处理、流通和服务等为职能。
60.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61.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假定其他地形、气候、技术、政治制度、政策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抽象地分析生产分配过程以推导出纯区位规则。他认为影响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原料、燃料费用,劳动成本,运费以及集聚等。理想的工业区位和企业厂址,应当选择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运费起着决定作用,工资影响可以引起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集聚作用又可使运费、工资定位产生第二次“偏离”,即在运费、工资和集聚三者关系中寻求最佳区位,并以此为基础,联系其他因素对区位的影响。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
62.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33《南德的中心地》比较完整的市场区位论。
63.廖什理论(市场学派)64.成本--市场学派,主张比较成本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把工业区位论作为“区域科学”的核心。
65.CWS模式:美国经济和地理学家艾伦•斯科特把交易成本理论引入城市和区域规划之后,把企业间的交易活动看成是一个生产系统,即“产业综合体”的概念,并称之为“原始城市形态”,形成了自己的“新工业区位论”即CWS模式。主要观点是“任一地点的区位优势与其说是先天给予的,不如说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生产与组织机构的动态变化所产生的”。
66.城市:作为人口的集中地,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转化的场所,是复杂的社会经
济产物。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从根本上讲,城市起着“中心”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中心。)
67.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说,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聚集、财富聚集、技术聚集和服务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68.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69.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70.的城市中心区。
71.换的城市系统。
72.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73.首位城市: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处于首位的城市。
74.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75.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人口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76.城市体系(城市系统):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在体系内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 (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或城市体系。)
77.农村聚落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78.79.谱系扩散:式扩散。
80.波形扩散:它的扩散如同波一样向四周散开,语言生长点发展成熟后又可能成为新的波源。
81.距离衰减现象:文化现象在一地开始出现后,在其扩散过程中,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延长而衰减,一般说来,离起源地或中心越近,这种文化现象越强烈,越远则越弱。这种现象称为距离衰减现象。
82.宗教: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应。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种文化现象。
83.国际游客:__。国际短途旅游者:__。国内旅游者:__。国内短途旅游者:__。游客:
__。海外旅游者:__。海外一日游游客:__。国内旅游者:__。国内一日游游客:__。
84.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85.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86.旅游活动:指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护卫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87.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系统。
88.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89.
90.“三S”旅游:西班牙旅游王牌项目,海滩)、sea(海洋)。
91.的主要途径。
92.象。
93.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94.政治空间结构: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有机结合组成的。
95.政治势力结构:政治势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
96.政治整合: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97.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
98.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99.门罗主义: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之行为。
100.程。
101.
102.地理物象: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的。
103.心理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104.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疆界,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地交流所了解的空间范围。
105.可持续发展: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
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还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②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③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④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⑤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106.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和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与贫穷的诉求之间的接轨与互动。
107.文化全球化: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 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
108.
名词解释补充: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
2.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即文化的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3.文化适应:人类为了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生活条件而逐步创造的工具、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被称为文化适应。
4.另:文化适应——人类在环境适应过程中,除去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另一种变化,就是对工具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即主要依赖工具、技术、组织等物质或制度文化来适应环境,所以叫文化适应。
5.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6.人口迁移: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7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8. 的最多人口数量。
92.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3.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10.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11.塥坨(ghetto),在城市里,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地区,可以称之为民族邻里或塥坨(ghetto)
12.国家可以定义为,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
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13.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可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的,即具有确定的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等);二是国际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地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合国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洲、县、市等)。
14.政治地理结构:
15.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性因素。
16,“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底土。
17,但最宽不得超过领海基线以外的12海里。
18国力或国力。国家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政治现象,他通过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而体现。
19.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美国历史学家马汉提出“海权论”,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麦金
德则提出“陆权论”,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陆权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强调“边缘地带”的重要性,提出“陆缘说”,被称为“陆权论”的另一派理论。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塞维尔斯基提出北极地区对美国争夺制空权十分重要的理论,即“空权论”。
20.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
21.意境地图(mental map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
22.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简述:
1.亚历山大·冯·洪堡Humboldt,1769—1859),德国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宇宙》等。
2.李特尔(Ritter,1779~1859),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生于奎德林堡,卒于柏林。曾任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教授。德国第一个地理学讲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学会创建人。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著有《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
3.拉采尔,德国地理学家,人类学家。近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之一。生于1844年8月30日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卒于1904年8月9日下萨克森州的阿默尔兰县(Ammerland)。
历任《科隆日报》记者、慕尼黑技术专科学校和莱比锡大学教授。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有系统论述。提出国家有机体说,创用生存空间一词,首次说明了文化景观概念。著有《人类地理学》、《人类史》、《政治地理学》、《地球与生命:比较地理学》等。
4.维达尔·白兰士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并长期任教,培养了许多地理学人才,如加卢瓦、白吕纳、马东、德芒戎和布朗夏尔等。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
5.白吕纳,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生于图卢兹,卒于塞纳河畔布洛涅。法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瑞士维达尔-著有《人地学原理》、《历史地理学》、
6.赫特纳(Hettner,Alfred ,~19411882~1890年先后两次去南美洲旅行考察。1895年创办《地理杂志》,叙述了地理学的统地阐明地理学理论,是其地理学思想的代表作。还著有《区域地理学基础》等。
7.施吕特尔,德国地理学家。生于维滕,卒于哈雷。曾任哈雷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是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认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论述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方法论原理上来。著有《人类地理学的目的》、《早期中欧聚落区域》等。
8.索尔(C.O.Sauer),美国地理学家,1925年发表《景观形态学》,倡导文化景观。
9.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本来是地理
学家,后来也介入政治理论与经济学。生于盖恩斯伯勒,卒于帕克斯顿。历任牛津大学高级讲师和第一任地理系主任、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院长、英国下院议员。认为地理学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提出陆心说,首次以全球战略观念分析世界政治力量。对英国大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历史的地理枢纽》、《不列颠与不列颠的海洋》和《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等
10.森普尔,美国地理学家。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又译辛普尔。生于路易斯维尔,卒于西棕榈滩。曾任克拉克大学教授。她致力于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思想文化、经济发展与国家历史的影响 ,强调自然地理条件的决定性作用 。著有《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中海地区地理及其与历史的关系》。
11.亨丁顿(EllsworthHuntington,1876—1947),在其《气候与文明》(1915)